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乙烯共混体系流变行为对吹塑薄膜雾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贾雪飞 唐毓婧 +3 位作者 姚雪容 郑萃 张龙贵 张韬毅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7-353,共7页
研究了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共混体系的吹塑薄膜雾度与流变行为之间的关系。利用DSC、光散射和WLI等方法对吹塑薄膜制品的内部结晶情况及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利用GPC和流变学方法对单组分及共混物熔体的结构进行表... 研究了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共混体系的吹塑薄膜雾度与流变行为之间的关系。利用DSC、光散射和WLI等方法对吹塑薄膜制品的内部结晶情况及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利用GPC和流变学方法对单组分及共混物熔体的结构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LLDPE/LDPE共混体系吹塑薄膜的总雾度主要取决于薄膜的表面粗糙度;薄膜的表面粗糙度与可恢复剪切应变参数(γ_(∞))呈开口向上抛物线函数关系,选择具有合适γ_(∞)的LDPE树脂以及添加量是控制LLDPE/LDPE共混体系吹塑薄膜雾度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 雾度 流变行为 可恢复剪切应变参数
下载PDF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分子量与熔点的定量线性关系
2
作者 郑萃 侯瑞祥 +3 位作者 曲树璋 李昕伟 陈健 王伟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10-1115,共6页
人工关节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重要的高附加值应用,其中Ⅰ型关节和Ⅱ型关节对UHMWPE的分子量要求约为4.5×10~6和7.5×10~6,准确测试这类UHMWPE的分子量重要但并不容易。分析了黏度法测分子量的理论,在可接受的假设下肯... 人工关节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重要的高附加值应用,其中Ⅰ型关节和Ⅱ型关节对UHMWPE的分子量要求约为4.5×10~6和7.5×10~6,准确测试这类UHMWPE的分子量重要但并不容易。分析了黏度法测分子量的理论,在可接受的假设下肯定了黏度法可准确测得UHMWPE的分子量。同时,从Ziegler-Natta催化剂的聚合原理出发,推导并验证了UHMWPE的分子量与熔点的定量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分子量 黏度法 熔点 定量线性关系
下载PDF
新生儿惊厥102例病因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郑萃 邵玉珍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804-804,共1页
关键词 癫痫 正常新生儿/病因学
下载PDF
妈咪爱和普瑞博思悬浊液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观察
4
作者 郑萃 李曼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0年第S1期71-72,共2页
目的:及早有效纠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以防胆红素脑损伤。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妈咪爱和普瑞博思悬浊液口服。结果:治疗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为(50.23±25.37)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64±21.56)μmol/L(P<0.01)。结... 目的:及早有效纠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以防胆红素脑损伤。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妈咪爱和普瑞博思悬浊液口服。结果:治疗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为(50.23±25.37)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64±21.56)μmol/L(P<0.01)。结论:妈咪爱和普瑞博思悬浊液用于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可迅速降低血胆红素水平,明显缩短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 辅助治疗 妈咪爱 普瑞博思悬浊液 治疗
下载PDF
小儿肺炎型哮喘30例临床分析
5
作者 郑萃 邵玉珍 刘素芹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7年第2期178-179,共2页
关键词 肺炎型哮喘 临床分析 小儿 临床资料报告 不典型哮喘 类似肺炎 儿科临床 哮喘患儿
下载PDF
闪蒸纺丝法制备医用包装材料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张正 李长金 +3 位作者 郑萃 王颖 郭敏 郭子芳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0-66,共7页
为保证医疗器械和医卫用品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无菌性,同时满足不同应用中对医用包装材料多样灭菌方式的需求,利用闪蒸纺丝工艺可以生产独特的高密度聚乙烯无纺布包装材料。探讨了闪蒸纺丝工艺中溶剂体系的选择方法及具... 为保证医疗器械和医卫用品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无菌性,同时满足不同应用中对医用包装材料多样灭菌方式的需求,利用闪蒸纺丝工艺可以生产独特的高密度聚乙烯无纺布包装材料。探讨了闪蒸纺丝工艺中溶剂体系的选择方法及具体的工艺流程,讨论了闪蒸纺丝过程中纺丝溶液相分离以及溶剂超音速蒸汽流等现象的基本原理。同时,梳理了国产闪蒸纺丝法相关工艺及无纺布材料,总结了杜邦公司特卫强Tyvek^((R))系列医用包装材料产品的性能参数和评价标准,并分析了材料的应用性能,以期为闪蒸纺丝工艺及医用无纺布包装材料的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包装材料 无纺布 闪蒸纺丝工艺原理 产品分析
下载PDF
聚乙烯流延膜雾度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晓萌 唐毓婧 +4 位作者 宋文波 张韬毅 郑萃 姚雪容 任毅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3-37,共5页
对2个雾度不同的聚乙烯流延膜试样,采用雾度仪通过表面涂覆石蜡的方法区分表面雾度和内部雾度。利用白光干涉三维轮廓仪、偏光显微镜和激光光散射研究了试样表面和内部的微观结构。通过高温凝胶渗透色谱、高温核磁共振碳谱、升温淋洗分... 对2个雾度不同的聚乙烯流延膜试样,采用雾度仪通过表面涂覆石蜡的方法区分表面雾度和内部雾度。利用白光干涉三维轮廓仪、偏光显微镜和激光光散射研究了试样表面和内部的微观结构。通过高温凝胶渗透色谱、高温核磁共振碳谱、升温淋洗分级等手段表征了试样的分子结构,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了试样的结晶行为。结果表明:2个试样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差异小,流延过程中分子流动性接近,导致薄膜的表面粗糙程度基本相同,表面雾度基本相同;2个试样的共聚单体含量不同,导致分子链结晶性能不同,共聚单体含量低,结晶性能好,球晶尺寸大,内部雾度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延聚乙烯薄膜 表面粗糙度 结晶 雾度
下载PDF
三层共挤聚乙烯流延膜的热封强度与组成关系 被引量:8
8
作者 姚雪容 孟鸿诚 +5 位作者 任敏巧 任毅 唐毓婧 李娟 郑萃 张韬毅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11,共6页
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升温淋洗分级研究了3种三层共挤聚乙烯流延膜的热封强度与组成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热封层组成的薄膜起封温度主要与热封层的非晶比例有关,可用热封层树脂的DSC熔融行为来推测薄膜起封温度大致范围;当热封温... 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升温淋洗分级研究了3种三层共挤聚乙烯流延膜的热封强度与组成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热封层组成的薄膜起封温度主要与热封层的非晶比例有关,可用热封层树脂的DSC熔融行为来推测薄膜起封温度大致范围;当热封温度高时,薄膜在热封后的冷却结晶过程中形成高的结晶度和晶体熔点,有利于形成高的热封强度;热封层相同但芯层不同的薄膜其高温热封性能也有差异,说明在高温时芯层也部分参与到热封层的形成;3种薄膜在高温时的热封强度大,足以抗衡薄膜的拉伸屈服和一定程度的应变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流延薄膜 三层共挤 热封强度 组成
下载PDF
结晶高分子薄膜的内部和表面结构及光学性能 被引量:21
9
作者 郑萃 姚雪容 +2 位作者 史颖 任毅 刘立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6-62,共7页
高分子薄膜的雾度贡献可分为表面雾度和内部雾度两部分。文中介绍了如何分离结晶高分子薄膜光学雾度的表面贡献和内部贡献,如何用白光干涉仪(轮廓仪)研究高分子薄膜表面的三维形态及表面粗糙度。相比于原子力显微镜而言,白光干涉轮廓仪... 高分子薄膜的雾度贡献可分为表面雾度和内部雾度两部分。文中介绍了如何分离结晶高分子薄膜光学雾度的表面贡献和内部贡献,如何用白光干涉仪(轮廓仪)研究高分子薄膜表面的三维形态及表面粗糙度。相比于原子力显微镜而言,白光干涉轮廓仪可快速获得面积大很多倍的表面三维形态及统计性更好的表面粗糙度。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如何定量地研究高分子薄膜的表面粗糙度与表面雾度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尽管所研究的薄膜材料不同,制造工艺也不同,薄膜的厚度也有不相同,但由白光干涉仪得到的薄膜的表面粗糙度与表面雾度之间呈较好的线性正相关。而且,相对于内部雾度,薄膜的表面雾度对总雾度的贡献更大。此外还介绍了用激光散射研究高分子薄膜中较小球晶结构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用偏光显微镜研究这类尺寸较小的球晶是很困难的。对于结晶度相同的薄膜样品,其内部雾度可以差别很大。在结晶度相近的情况下,有无球晶形成,球晶形态的完善程度及大小是调节内部雾度的主要因素。球晶尺寸越大结构越完善,内部雾度也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薄膜 表面粗糙度 球晶 雾度
下载PDF
聚丙烯流延膜厚度对结晶取向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姚雪容 任敏巧 +3 位作者 郑萃 贾雪飞 盛建昉 唐毓婧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57-564,共8页
通过改变进料螺杆转速得到不同厚度的聚丙烯流延膜,采用WAXD、DSC、SALS和双折射等方法研究了厚度对流延膜的结晶、取向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辊温50℃下,厚度32~109μm流延膜的晶型以介晶为主,同时含少量α晶,且仍能形... 通过改变进料螺杆转速得到不同厚度的聚丙烯流延膜,采用WAXD、DSC、SALS和双折射等方法研究了厚度对流延膜的结晶、取向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辊温50℃下,厚度32~109μm流延膜的晶型以介晶为主,同时含少量α晶,且仍能形成球晶;流延膜越薄球晶尺寸越小,此时流延膜的拉伸、撕裂和穿刺强度不随厚度显著改变。当厚度减薄至11μm时,流延膜的晶型以α晶为主,结晶度略有增加,晶粒、球晶和整体的取向度均显著增大,沿流延方向的拉伸屈服强度和弹性模量,垂直流延方向的撕裂强度以及穿刺强度显著增大,但沿流延方向的断裂伸长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流延膜 厚度 结晶 取向 力学性能
下载PDF
高密度聚乙烯对聚丙烯流延膜热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娟 杜文杰 +3 位作者 姚雪容 罗春霞 郑萃 张韬毅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65-568,共4页
以三元聚丙烯热封树脂为原料,通过添加高密度聚乙烯制备了单层流延热封膜,采用热封仪对热封膜进行热封实验,利用热封强度测试和DSC方法研究了热封膜的组成、熔融行为、热封温度对热封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丙烯流延热封膜的起始... 以三元聚丙烯热封树脂为原料,通过添加高密度聚乙烯制备了单层流延热封膜,采用热封仪对热封膜进行热封实验,利用热封强度测试和DSC方法研究了热封膜的组成、熔融行为、热封温度对热封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丙烯流延热封膜的起始热封温度与热封膜树脂的组成有密切关系,且起始热封温度主要与热封层树脂的熔融行为有关。聚丙烯流延热封膜的起始热封温度随共聚物中聚乙烯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参考热封膜树脂非等温结晶之后的熔融行为可以推测热封膜可检测到的热封强度对应的热封温度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流延膜 热封强度 组成
下载PDF
典型工艺聚烯烃薄膜的雾度与其结构的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萃 姚雪容 +3 位作者 施红伟 任敏巧 唐毓婧 张韬毅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11-818,共8页
测试了典型工艺得到的聚烯烃薄膜的雾度及透射率,利用WLI、LS、AFM和2D-WAXD等方法对薄膜的表面结构和内部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分析了结构与薄膜雾度的关系。表征结果显示,对于典型工艺的聚乙烯薄膜,吹膜的雾度大于流延膜的雾度;聚乙烯表... 测试了典型工艺得到的聚烯烃薄膜的雾度及透射率,利用WLI、LS、AFM和2D-WAXD等方法对薄膜的表面结构和内部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分析了结构与薄膜雾度的关系。表征结果显示,对于典型工艺的聚乙烯薄膜,吹膜的雾度大于流延膜的雾度;聚乙烯表面雾度与表面粗糙度具有线性相关性,内部雾度与球晶的尺寸有正相关关系;聚乙烯薄膜的表面和内部可以呈现不同的取向特征。市场上的聚丙烯薄膜大部分由流延法或双向拉伸法制得;双向拉伸薄膜内部通常没有完善的球晶结构,内部雾度非常低。对比聚乙烯薄膜和聚丙烯薄膜可知,表面雾度与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结构特征有关。聚丙烯薄膜中大区域的表面起伏会明显增加表面粗糙度,但对表面雾度贡献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薄膜 聚丙烯薄膜 表面雾度 内部雾度 表面粗糙度 球晶
下载PDF
萜类有机分子在不同聚烯烃材质中的渗透行为 被引量:1
13
作者 姚雪容 郑萃 +3 位作者 李娟 刘宣伯 施红伟 张韬毅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15-1019,共5页
以萜类有机分子C10H18O为扩散物质,利用渗透实验考察了C10H18O在不同类型和不同结晶度的聚乙烯和聚丙烯材质中的渗透能力。实验结果表明,随聚乙烯和聚丙烯包装结晶度的降低,C10H18O在其中的扩散系数和渗透系数增大。对于相同结晶度的聚... 以萜类有机分子C10H18O为扩散物质,利用渗透实验考察了C10H18O在不同类型和不同结晶度的聚乙烯和聚丙烯材质中的渗透能力。实验结果表明,随聚乙烯和聚丙烯包装结晶度的降低,C10H18O在其中的扩散系数和渗透系数增大。对于相同结晶度的聚乙烯和聚丙烯包装,C10H18O在聚乙烯包装中的渗透系数和扩散系数大于它在聚丙烯包装中的值,但在两种包装中的溶解度系数差别不大。当乙烯共聚物中存在大且刚性的单体时,由于分子链运动能力减弱,即使结晶度很低,对萜类有机分子的阻隔效果也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聚丙烯 萜类有机分子 渗透
下载PDF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三层共挤与单层流延膜的性能
14
作者 姚雪容 贾雪飞 +3 位作者 苏萃 郑萃 任敏巧 徐萌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5-492,共8页
对比了三种不同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树脂组成的三层共挤流延膜以及各单层流延膜的雾度、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三层共挤流延膜的内部雾度略低于各单层流延膜的内部雾度之和,表面雾度与内外两层单层流延膜的表面雾度之和的一半相当;三层... 对比了三种不同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树脂组成的三层共挤流延膜以及各单层流延膜的雾度、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三层共挤流延膜的内部雾度略低于各单层流延膜的内部雾度之和,表面雾度与内外两层单层流延膜的表面雾度之和的一半相当;三层共挤流延膜的拉伸屈服强度与各单层流延膜的平均水平相当,拉伸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与各单层流延膜中的最大值相当;三层共挤流延膜的撕裂性能接近各单层流延膜的平均水平;三层共挤流延膜在穿刺破坏时的穿刺深度决定于各单层流延膜组成中穿刺深度最小的水平,三层共挤流延膜的整体耐穿刺强度不及各单层流延膜的平均水平;具有不对称组成的三层共挤流延膜从上、下两个表面穿刺测试时表现的耐穿刺性能不同,耐穿刺性能很可能与被穿刺表面的摩擦性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层共挤流延膜 单层流延膜 雾度 拉伸 撕裂 穿刺 摩擦
下载PDF
时域NMR法研究热处理对聚乙烯相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森 宋建会 +1 位作者 郑萃 姚雪容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3-87,共5页
采用固体时域NMR法研究了热处理前后不同类型聚乙烯的相结构信息。表征结果显示,热处理后,高密度聚乙烯(HDPE)、中密度聚乙烯(MDPE)、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无定形区分子运动性受限加大;LLDPE和LDPE的界面区分... 采用固体时域NMR法研究了热处理前后不同类型聚乙烯的相结构信息。表征结果显示,热处理后,高密度聚乙烯(HDPE)、中密度聚乙烯(MDPE)、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无定形区分子运动性受限加大;LLDPE和LDPE的界面区分子运动性受限加大;聚烯烃弹性体(POE)的晶区和界面区分子运动性受限加大,无定形区分子运动更自由;HDPE和MDPE晶区和无定形区增多,界面区减少;LLDPE和LDPE晶区基本不变,界面区减少,无定形区增多,且在运动自由区有新的相区出现;POE热处理后晶区减少,无定形区和界面区增多。时域NMR法具有简便、快捷,设备易于维护的优点,在表征聚烯烃相结构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能够通过一次实验就得到相结构的全面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核磁共振法 聚乙烯相结构 横向弛豫时间 T_2分布 CONTIN软件
下载PDF
丙乙无规共聚聚丙烯正压成型杯的雾度与结构的关系
16
作者 侯瑞祥 姚雪容 +5 位作者 郑萃 任敏巧 王良诗 贾雪飞 张韬毅 唐毓婧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5-80,共6页
研究了丙乙无规共聚聚丙烯正压成型杯制品的结构演变及其对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丙乙无规共聚聚丙烯流延片经过正压成型,内部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晶体经过重新排列组合,分子链方向和片晶组的法线方向从无规分布到沿着施加压力方向取向... 研究了丙乙无规共聚聚丙烯正压成型杯制品的结构演变及其对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丙乙无规共聚聚丙烯流延片经过正压成型,内部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晶体经过重新排列组合,分子链方向和片晶组的法线方向从无规分布到沿着施加压力方向取向;流延片外表面存在缺陷,经过正压成型其表面三维结构也发生变化,外表面的凹坑被拉大且变浅,内表面出现起伏和取向条纹结构,外表面存在很多凹坑,对光的散射作用强于内表面,导致外表面雾度高于内表面雾度;内部凝聚态结构从片晶无规分布演变成取向纤维晶结构,使内部雾度降低;流延片表面结构存在缺陷,在正压成型过程中并不会被消除,是影响制品雾度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乙无规共聚聚丙烯 正压热成型 结构演变 雾度
下载PDF
家庭装饰装修色彩的和谐统一与变化
17
作者 郑萃 《新材料·新装饰》 2004年第5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家庭装饰 装饰色彩 城镇居民 室内设计 建筑风格
下载PDF
光散射技术在高分子表征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郑萃 刘芷君 梁德海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0-106,共17页
光散射技术是高分子领域中重要的表征手段之一.静态光散射和动态光散射的结合能够获得丰富的关于高分子的信息,如重均分子量、回转半径、第二维里系数、流体力学半径、尺寸分布、分子链构象等.除合成高分子外,光散射技术同样适用于研究... 光散射技术是高分子领域中重要的表征手段之一.静态光散射和动态光散射的结合能够获得丰富的关于高分子的信息,如重均分子量、回转半径、第二维里系数、流体力学半径、尺寸分布、分子链构象等.除合成高分子外,光散射技术同样适用于研究生物大分子、微生物、胶体、纳米粒子、病毒、囊泡等在溶液或悬浮液中的行为.本综述重点介绍稀溶液中静态光散射和动态光散射的历史、基本理论和实验技巧.对于浓溶液适用的交叉相关技术和扩散波谱技术以及固体光散射也做简要介绍.为了帮助初学者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光散射技术,综述的最后介绍了4个应用实例:动、静态光散射相结合跟踪研究线团到密实球的转变过程,光散射确定超支化分子的标度关系,时间可分辨的光散射来剖析聚合诱导胶束化的机理,以及去偏振动态光散射研究纳米粒子在生物介质中的聚集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散射 高分子表征 分子量 回转半径 相关函数
原文传递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流延膜取向与阻隔性能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苏萃 任敏巧 +5 位作者 郑萃 姚雪容 贾雪飞 侯莉萍 张韬毅 唐毓婧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85-796,I0005,共13页
采用广角X射线衍射(WAXD),小角X射线散射(SAXS)和小角激光光散射(SALS)系统地表征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流延膜以及加入成核剂HPN-20E的LLDPE流延膜的多层级凝聚态结构,并研究晶体取向分布与流延膜阻隔性能之间的关系.未加成核剂的... 采用广角X射线衍射(WAXD),小角X射线散射(SAXS)和小角激光光散射(SALS)系统地表征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流延膜以及加入成核剂HPN-20E的LLDPE流延膜的多层级凝聚态结构,并研究晶体取向分布与流延膜阻隔性能之间的关系.未加成核剂的流延膜内PE晶体的主要取向为b轴在TDND(流延膜横向-垂直于流延膜方向)平面内的,以b轴为螺旋轴的螺旋状取向,而以b轴沿MD(流延膜机械方向)方向的方式取向的晶体分布较少.成核剂的加入改变了流延膜内晶体的取向分布以及聚集情况,b轴沿ND方向的螺旋状取向(O_(ND))的晶体明显减少,片晶的尺寸、取向程度以及微观尺寸的晶体聚集情况均发生明显变化.发现在结晶度相近的情况下,晶体的取向排列是影响阻隔性能的关键因素,进而提出用一种半定量的取向结构参数R_(ND),即X射线沿着ND方向得到的晶体(110)与(200)晶面的衍射峰面积的比值,表征晶体取向与阻隔性能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阻隔 结晶 取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