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香鳞毛蕨中的新间苯三酚及其体外抗菌活性
被引量:
3
1
作者
郑诗倩
宋国强
+3 位作者
殷川平
陈艳芬
王帅帅
沈志滨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474-2479,共6页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TLC薄层色谱和半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从香鳞毛蕨Dryopteris fragrans 5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个新的间苯三酚类化合物。通过MS、^(1)H-NMR、^(13)C-NMR等波谱学方法并结合文献确定其化学...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TLC薄层色谱和半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从香鳞毛蕨Dryopteris fragrans 5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个新的间苯三酚类化合物。通过MS、^(1)H-NMR、^(13)C-NMR等波谱学方法并结合文献确定其化学结构为2,5-cyclohexadien-1-one, 2-{[2,6-dihydroxy-4-methoxy-3-methyl-5-(1-isobutyl)phenyl]methyl}-3,5-dihydroxy-4,4-dimethyl-6-(1-oxobutyl)(1),命名为异绵马素BB(disaspidin BB)。对该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菌活性筛选,实验结果显示,与常用的外用药红霉素或莫匹罗星相比,异绵马素BB对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SEP)、溶血葡萄球菌S.haemolyticus(SHA)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aureus(MRSA)均具有显著抗菌活性(P<0.05);异绵马素BB对耐头孢他啶的表皮葡萄球菌SEP1~SEP4、溶血葡萄球菌SHA5~SHA7、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8和MRSA9均敏感;异绵马素BB对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1.67~2.71、10.00~33.33μg·mL^(-1)。结果表明异绵马素BB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以及开发成外用抗感染新药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鳞毛蕨
间苯三酚衍生物
异绵马素BB
抗菌活性
原文传递
黄绵马酸BB联合红霉素抑制表皮葡萄球菌及其生物被膜的形成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蔡芝玲
莫梓童
+3 位作者
郑诗倩
谢胜军
蓝诗华
沈志滨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417-2427,共11页
目的探讨黄绵马酸BB与红霉素联用对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SE)抑菌活性和生物被膜形成的作用,为黄绵马酸BB开发成为一种新型的生物被膜抑制剂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分别测定黄绵马酸BB与红霉素联用对11株S...
目的探讨黄绵马酸BB与红霉素联用对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SE)抑菌活性和生物被膜形成的作用,为黄绵马酸BB开发成为一种新型的生物被膜抑制剂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分别测定黄绵马酸BB与红霉素联用对11株SE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并采用微量棋盘稀释法测定联合用药的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ndex,FICI)与最低抑膜浓度(minimum biofil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BIC);采用时间-杀菌曲线法,评价联合用药对SE的动态杀菌作用;通过二甲氧唑黄[2.3-bis(2-methoxy-4-nitro-5-sulfophenyl)-5-[carbonyl(phenylamino)]-2H-tetrazolium hydroxide,XTT]比色法、半定量黏附实验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评价联合用药对生物被膜形成各阶段的清除作用;采用qRT-PCR技术检测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探索联合用药可能的分子机制。结果黄绵马酸BB与红霉素联用的FICI为(0.51±0.00)~(0.75±0.05),表现为相加作用;联合用药对受试菌呈动态抑制和杀灭作用,整体呈相加作用;生物被膜形成的各阶段,联合用药组均可显著抑制受试菌的代谢活性及生物被膜总量的形成,并减少细菌量及胞外聚合物的形成。联合用药组在耐药菌株SE04的生物被膜形成的各阶段均下调基因aap及sarA的表达,并上调基因agrA的表达;对于敏感菌株SE08,在生物被膜形成的各阶段均下调aap、sarA的表达,在黏附及聚集期上调agrA的表达。结论黄绵马酸BB与红霉素联用可以有效抑制SE及其生物被膜的形成,并呈相加作用。抗生物被膜效应与抑制细菌代谢活性、生物被膜总量以及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鳞毛蕨
黄绵马酸BB
表皮葡萄球菌
生物被膜
联合用药
原文传递
柠檬醛对马拉色菌所致豚鼠皮肤感染的止痒作用
被引量:
1
3
作者
谢胜军
郑诗倩
+3 位作者
潘敬灵
莫梓童
蔡芝玲
沈志滨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40-1245,共6页
目的 探究柠檬醛(citral)抗限制性马拉色菌活性及其在豚鼠皮肤感染模型中的止痒作用。方法 采取微量倍比稀释法测定柠檬醛对限制性马拉色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建立限制性马拉色菌致豚鼠皮肤感染模...
目的 探究柠檬醛(citral)抗限制性马拉色菌活性及其在豚鼠皮肤感染模型中的止痒作用。方法 采取微量倍比稀释法测定柠檬醛对限制性马拉色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建立限制性马拉色菌致豚鼠皮肤感染模型,分别从皮损评分、真菌转阴率、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Ki67四方面综合评价柠檬醛对限制性马拉色菌所致豚鼠皮肤感染的作用;建立组胺致豚鼠皮肤瘙痒模型,探讨柠檬醛的止痒作用。结果 柠檬醛对限制性马拉色菌的MIC值为(0.14±0.076)μg/mL。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空白基质组豚鼠皮肤均可见角质层破损严重、表皮角质化过度、颗粒层和棘层增厚等症状。给药7 d后,与模型组和空白基质组比较,各给药组豚鼠上述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其中柠檬醛中、高剂量组可显著降低豚鼠感染模型皮损评分(P<0.05);柠檬醛低、中、高剂量组的真菌转阴率分别为37.50%、50.00%、62.5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柠檬醛中、高剂量组可抑制表皮增殖因子Ki67的阳性表达;同时柠檬醛中、高剂量组可提高豚鼠的致痒阈值(P<0.05)。结论 柠檬醛具有较好的抗限制性马拉色菌活性,在马拉色菌所致豚鼠皮肤感染模型中有较好的止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马拉色菌
脂溢性皮炎
柠檬醛
止痒
KI6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香鳞毛蕨中的新间苯三酚及其体外抗菌活性
被引量:
3
1
作者
郑诗倩
宋国强
殷川平
陈艳芬
王帅帅
沈志滨
机构
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广州海博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省局部精准药物递药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省化妆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474-2479,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20288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重点专项(2018YFC1707100)。
文摘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TLC薄层色谱和半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从香鳞毛蕨Dryopteris fragrans 5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个新的间苯三酚类化合物。通过MS、^(1)H-NMR、^(13)C-NMR等波谱学方法并结合文献确定其化学结构为2,5-cyclohexadien-1-one, 2-{[2,6-dihydroxy-4-methoxy-3-methyl-5-(1-isobutyl)phenyl]methyl}-3,5-dihydroxy-4,4-dimethyl-6-(1-oxobutyl)(1),命名为异绵马素BB(disaspidin BB)。对该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菌活性筛选,实验结果显示,与常用的外用药红霉素或莫匹罗星相比,异绵马素BB对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SEP)、溶血葡萄球菌S.haemolyticus(SHA)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aureus(MRSA)均具有显著抗菌活性(P<0.05);异绵马素BB对耐头孢他啶的表皮葡萄球菌SEP1~SEP4、溶血葡萄球菌SHA5~SHA7、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8和MRSA9均敏感;异绵马素BB对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1.67~2.71、10.00~33.33μg·mL^(-1)。结果表明异绵马素BB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以及开发成外用抗感染新药的价值。
关键词
香鳞毛蕨
间苯三酚衍生物
异绵马素BB
抗菌活性
Keywords
Dryopteris fragrans
phloroglucinol derivatives
disaspidin BB
antibacterial activity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黄绵马酸BB联合红霉素抑制表皮葡萄球菌及其生物被膜的形成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蔡芝玲
莫梓童
郑诗倩
谢胜军
蓝诗华
沈志滨
机构
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广东省局部精准药物递药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省化妆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417-2427,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重点专项项目(2018YFC1707100)。
文摘
目的探讨黄绵马酸BB与红霉素联用对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SE)抑菌活性和生物被膜形成的作用,为黄绵马酸BB开发成为一种新型的生物被膜抑制剂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分别测定黄绵马酸BB与红霉素联用对11株SE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并采用微量棋盘稀释法测定联合用药的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ndex,FICI)与最低抑膜浓度(minimum biofil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BIC);采用时间-杀菌曲线法,评价联合用药对SE的动态杀菌作用;通过二甲氧唑黄[2.3-bis(2-methoxy-4-nitro-5-sulfophenyl)-5-[carbonyl(phenylamino)]-2H-tetrazolium hydroxide,XTT]比色法、半定量黏附实验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评价联合用药对生物被膜形成各阶段的清除作用;采用qRT-PCR技术检测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探索联合用药可能的分子机制。结果黄绵马酸BB与红霉素联用的FICI为(0.51±0.00)~(0.75±0.05),表现为相加作用;联合用药对受试菌呈动态抑制和杀灭作用,整体呈相加作用;生物被膜形成的各阶段,联合用药组均可显著抑制受试菌的代谢活性及生物被膜总量的形成,并减少细菌量及胞外聚合物的形成。联合用药组在耐药菌株SE04的生物被膜形成的各阶段均下调基因aap及sarA的表达,并上调基因agrA的表达;对于敏感菌株SE08,在生物被膜形成的各阶段均下调aap、sarA的表达,在黏附及聚集期上调agrA的表达。结论黄绵马酸BB与红霉素联用可以有效抑制SE及其生物被膜的形成,并呈相加作用。抗生物被膜效应与抑制细菌代谢活性、生物被膜总量以及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关键词
香鳞毛蕨
黄绵马酸BB
表皮葡萄球菌
生物被膜
联合用药
Keywords
Dryopteris fragrans(L.)Schott.
flavaspidic acid BB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biofilm
drug combination
分类号
R28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柠檬醛对马拉色菌所致豚鼠皮肤感染的止痒作用
被引量:
1
3
作者
谢胜军
郑诗倩
潘敬灵
莫梓童
蔡芝玲
沈志滨
机构
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广东省局部精准药物递药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省化妆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40-1245,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重点专项项目(2018YFC1707100)
广东省应用型科技研发专项资金项目(2015B020234009)
文摘
目的 探究柠檬醛(citral)抗限制性马拉色菌活性及其在豚鼠皮肤感染模型中的止痒作用。方法 采取微量倍比稀释法测定柠檬醛对限制性马拉色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建立限制性马拉色菌致豚鼠皮肤感染模型,分别从皮损评分、真菌转阴率、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Ki67四方面综合评价柠檬醛对限制性马拉色菌所致豚鼠皮肤感染的作用;建立组胺致豚鼠皮肤瘙痒模型,探讨柠檬醛的止痒作用。结果 柠檬醛对限制性马拉色菌的MIC值为(0.14±0.076)μg/mL。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空白基质组豚鼠皮肤均可见角质层破损严重、表皮角质化过度、颗粒层和棘层增厚等症状。给药7 d后,与模型组和空白基质组比较,各给药组豚鼠上述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其中柠檬醛中、高剂量组可显著降低豚鼠感染模型皮损评分(P<0.05);柠檬醛低、中、高剂量组的真菌转阴率分别为37.50%、50.00%、62.5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柠檬醛中、高剂量组可抑制表皮增殖因子Ki67的阳性表达;同时柠檬醛中、高剂量组可提高豚鼠的致痒阈值(P<0.05)。结论 柠檬醛具有较好的抗限制性马拉色菌活性,在马拉色菌所致豚鼠皮肤感染模型中有较好的止痒作用。
关键词
限制性马拉色菌
脂溢性皮炎
柠檬醛
止痒
KI67
Keywords
Malassezia restricta
Seborrheic dermatitis
Citral
Antipruritic effect
Ki67
分类号
R756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香鳞毛蕨中的新间苯三酚及其体外抗菌活性
郑诗倩
宋国强
殷川平
陈艳芬
王帅帅
沈志滨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3
原文传递
2
黄绵马酸BB联合红霉素抑制表皮葡萄球菌及其生物被膜的形成研究
蔡芝玲
莫梓童
郑诗倩
谢胜军
蓝诗华
沈志滨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3
原文传递
3
柠檬醛对马拉色菌所致豚鼠皮肤感染的止痒作用
谢胜军
郑诗倩
潘敬灵
莫梓童
蔡芝玲
沈志滨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