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评价 被引量:5
1
作者 郑辉虎 何和与 《中国药业》 CAS 2021年第3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以及对C反应蛋白(CRP)、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红细胞沉降率(ESR)的影响。方法选取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RA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甲... 目的探讨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以及对C反应蛋白(CRP)、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红细胞沉降率(ESR)的影响。方法选取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RA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甲氨蝶呤)和观察组(艾拉莫德+甲氨蝶呤),各60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10%比80.36%,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VAS)、28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生化指标[CRP,PD-1,ESR,丙二醛(MDA)]的水平均更低(P<0.05),生化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更高(P<0.05);两组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7.24%比10.71%,P>0.05)。结论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RA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降低CRP,PD-1,ESR水平,调节氧化应激反应,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拉莫德 甲氨蝶呤 类风湿关节炎 C反应蛋白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红细胞沉降率
下载PDF
塞来昔布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沈世科 陈龙弟 +2 位作者 郑辉虎 顾育利 肖海涛 《药物生物技术》 CAS 2021年第5期487-490,共4页
对比研究两种不同用药治疗方式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50例骨关节炎患者进行研究分析,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参与者分为两组:常规组及试验组,每组75例。其中,常规组患者(RG)应用美洛... 对比研究两种不同用药治疗方式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50例骨关节炎患者进行研究分析,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参与者分为两组:常规组及试验组,每组75例。其中,常规组患者(RG)应用美洛昔康片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TG)采取塞来昔布和硫酸氨基葡萄糖进行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不同方案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关节功能、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以及安全性等情况。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Lequesne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HSS、Activity、VAS等关节功能指标(92.22±6.23,101.53±6.88,4.82±1.23)明显优于常规组(68.53±5.56,76.45±5.47,8.52±1.63),差异显著(P<0.05);在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SAS、SDS情绪指标、ADL以及短期生活质量均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33%)显著低于常规组(17.33%),(P <0.05)。采用塞来昔布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用药方式可以有效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安全性较强,可以有效控制其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塞来昔布 硫酸氨基葡萄糖 联合用药 临床疗效 对比分析
原文传递
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的临床观察
3
作者 郑辉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2期1-4,共4页
探讨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治疗中使用钢板螺钉内固定的骨折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方法 筛选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水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患者90例。术前研究者向患者详细解释骨折内固定术及所用内固定器材治... 探讨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治疗中使用钢板螺钉内固定的骨折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方法 筛选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水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患者90例。术前研究者向患者详细解释骨折内固定术及所用内固定器材治疗的风险,督促其签署同意书。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骨折断端均用内固定器材进行处理。对照组所用的骨折固定器材为交锁髓内钉,观察组所用的骨折固定器材为钢板螺钉。术后按照患肢的康复进程指导患者接受康复训练。统计两组术中情况、住院时长、骨折愈合时间。术后3个月参照世界卫生组织Johner-Wruhs评估骨折恢复情况;术前、术后1天检测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评估术后炎症反应;观察畸形愈合、骨不连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长、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良率41例(91.11%)高于对照组31例(68.89%)(P=0.023);术后1天两组血清IL-6、IL-10、TNF-α水平比术前升高,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的并发症3例(6.66%)少于对照组14例(31.11%)(P=0.003)。结论 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方式能够减少术后机体炎症细胞因子IL-6、IL-10、TNF-α的释放,术后免疫炎症反应较轻,术后并发症少,术后骨折愈合快,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 钢板螺钉内固定 白介素-6 白介素-10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分析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长管状骨折创伤骨折的疗效
4
作者 郑辉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2期14-16,共3页
分析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的疗效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 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患... 分析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的疗效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 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患者94例,研究人员向患者及家属解释了手术风险,并且督促其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均用内固定治疗。对照组内固定方式为闭合复位交锁髓内固定,观察组的内固定方式为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后均采取预防感染、康复训练等相同的处理,统计两组骨折愈合时间。采用Johner-Wruhs评估术后3个月的骨折愈合情况。统一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在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的变化情况。观察术后关节僵硬、骨不连、感染等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P<0.001)。观察组Johner-Wruhs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06)。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的血清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VCAM-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相关并发症少于对照组16例(P=0.006)。结论 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长管状骨折创伤骨折疗效确切,能改善VEGF、VCAM-1分泌水平,促进骨折愈合,而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 钢板螺钉内固定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下载PDF
关于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策略探讨
5
作者 郑辉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4期35-38,共4页
对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策略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共选取4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3组。组1为钢板内固定治疗,组2为外固定... 对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策略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共选取4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3组。组1为钢板内固定治疗,组2为外固定支架治疗,组3为交锁髓内钉治疗。对比分析上述研究对象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结果:组1共纳入12例患者,临近关节活动度评为优和良的共8例,有1例畸形愈合,1例骨不连。组2共纳入14例患者,临近关节活动度评为优和良的共7例,有2例畸形愈合,2例骨不连。组3共纳入14例患者,临近关节活动度评为优和良的共13例,有1例畸形愈合。结果分析可见,组3的临近关节活动度优良率(92.86%,13/14)显著高于组1(66.67%,8/12)和组2(50.00%,7/14)(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7.14%,1/14)也低于组1(16.67%,2/12)和组2(28.57%,4/14)(P<0.05)。结论:使用交锁髓内钉治疗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治疗后临近关节的活动度改善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也降低,有利于患者预后,保障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 临床特点 手术治疗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交锁髓内钉治疗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的临床效果评价
6
作者 郑辉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4期34-37,共4页
对交锁髓内钉治疗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共选取30例研究对象,均为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命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交锁髓... 对交锁髓内钉治疗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共选取30例研究对象,均为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命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交锁髓内钉治疗;对照组使用钢板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根据两组研究对象的恢复情况,发现实验组研究对象中有10例治愈,4例有效,1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3.33%(14/15),对照组研究对象中有7例治愈,5例有效,3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80%(12/15)。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83.01±4.73)分,疼痛评分为(1.22±0.38)分,有1例切口感染患者。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70.24±5.16)分,疼痛评分为(4.01±0.68)分,有2例切口感染患者,1例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经过相应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疼痛评分较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实验组为6.67%,对照组为20.00%)(P<0.05)。结论:对于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的患者,使用交锁髓内钉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还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可得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锁髓内钉 下肢长管状骨骨折 创伤性骨折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