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枣的传统记载及应用
1
作者 张雨 瞿水清 +7 位作者 杨源民 邓硕秋 郑钟原 王茜 刘慧 陈利娜 崔红花 李玉洁 《中医学》 2021年第5期716-727,共12页
鼠李科植物枣Zizyphus jujuba Mill.的干燥成熟果实大枣,原产于我国,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大枣是药食同源,滋补气血的佳品,因助十二经,通九窍,和百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鉴于古籍对中医药现代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 鼠李科植物枣Zizyphus jujuba Mill.的干燥成熟果实大枣,原产于我国,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大枣是药食同源,滋补气血的佳品,因助十二经,通九窍,和百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鉴于古籍对中医药现代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通过检索中医古籍数据平台《中医古籍资源库》收载的2085余种和《中华医典》收载的1000部中医古籍,全面收集了“大枣”相关文献记载87条,其中含大枣方剂5988个。经系统甄别、整理、分类,从中总结了“大枣”的性味、传统功效、临床应用、历史沿革及含“枣”方剂相关记述,并以《伤寒论》中大枣的应用为例,梳理、归类其功效的共性规律和典型应用,为“大枣”现代研究提供详实的文献依据,并为进一步深入挖掘其药效、阐明作用机制提供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枣 中医古籍 性味 功效 方剂
下载PDF
疟疾心血管并发症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玉 郑钟原 +7 位作者 张雨 瞿水清 邓硕秋 代悦 刘城城 刘拓 陈利娜 李玉洁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4902-4907,共6页
疟疾作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之一,是以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为主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儿童和成人患病及死亡的重要原因,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疟疾引发的贫血、黑尿热、脑型疟、肾损伤等并发症广为人知。传统意义上,心脏受累并没有被列为... 疟疾作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之一,是以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为主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儿童和成人患病及死亡的重要原因,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疟疾引发的贫血、黑尿热、脑型疟、肾损伤等并发症广为人知。传统意义上,心脏受累并没有被列为影响疟疾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常见原因,这可能与漏报或诊断不足有关,但其引起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恶性心律不齐等严重的临床危害备受关注。目前临床上,抗疟药物使用不当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造成严重的后果。该文系统总结了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高血压病、心力衰竭、心肌炎等疟疾相关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从细胞黏附假说、炎症及细胞因子假说、疟原虫诱生毒素致心肌细胞凋亡假说、急性肾功能衰竭继发心脏损伤假说、血栓形成假说等总结了疟疾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可能机制,并整理了临床常用的喹啉类抗疟药、核蛋白合成抑制类药物、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相较于喹啉类药物在抗疟治疗中表现出的心脏毒性,青蒿素类抗疟药物目前在临床应用中未见对心脏的不良影响,而且在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有望在心血管基础疾病人群罹患疟疾过程中发挥优势。该文旨在为疟疾心血管并发症防治及抗疟药安全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并发症 心血管病 抗疟药 青蒿素类
原文传递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脑科学中的技术优化进展及在中医药领域应用
3
作者 邓硕秋 瞿水清 +5 位作者 张雨 杨源民 郑钟原 刘拓 陈利娜 李玉洁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9-180,共12页
成簇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CRISPR相关蛋白(CRISPR/Cas9)是在细菌和古细菌中发现的一种自身防御系统,根据其原理可实现定向基因编辑,因其普适、高效、简便的特点,已为多个领域的疾病病理机制、预防或治疗等提供了良好的技... 成簇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CRISPR相关蛋白(CRISPR/Cas9)是在细菌和古细菌中发现的一种自身防御系统,根据其原理可实现定向基因编辑,因其普适、高效、简便的特点,已为多个领域的疾病病理机制、预防或治疗等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脑血管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卒中由遗传、不良生活习惯、慢性疾病等因素相关。脑组织结构复杂,细胞类型多样,普适的基因编辑平台较难安全、特异和高效地对靶基因进行研究。学者们不断改进和优化基因编辑技术,发掘了基因编辑技术的潜力和研究方法,推动了脑科学的研究进程。该文在简介CRISPR/Cas9技术原理的基础上,主要从递送方式、腺相关病毒组装、纳米新材料等方面综述了其在脑和神经科学领域中的系统优化进展,从血管稳态、小胶质细胞稳态、血管形成、血脑屏障、药物筛选等方面总结了其在脑血管研究和中风等相关疾病中的应用,并对其在中医药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相关研究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簇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CRISPR相关蛋白(CRISPR/Cas9) 基因编辑 脑科学 中药
原文传递
一种快速获得恶性疟原虫不同生长周期的体外同步化方法及其在双氢青蒿素处理3D7后差异基因表达谱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郑钟原 陈利娜 +5 位作者 杨婷 刘慧 瞿水清 杨源民 李玉洁 张淑秋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454-2463,共10页
疟原虫体外培养体系常用作抗疟药物评价模型,但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生长趋向于无序化,影响体外抗疟药物机制研究与评价。该文通过磁珠分离法和山梨醇同步法联合构建了一种能够快速获得恶性疟原虫不同生长周期的同步化方法,短时间内获... 疟原虫体外培养体系常用作抗疟药物评价模型,但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生长趋向于无序化,影响体外抗疟药物机制研究与评价。该文通过磁珠分离法和山梨醇同步法联合构建了一种能够快速获得恶性疟原虫不同生长周期的同步化方法,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窗口期较窄的疟原虫。该研究进一步利用双氢青蒿素(DHA)干预恶性疟原虫3D7早期滋养体期4 h后,提取mRNA,并进行RNA-seq分析药物处理后mRNA的差异表达情况,得到差异表达谱。按照|log2FC|>1,P<0.05的筛选标准对差异基因进行表达分析,其中上调有262条,下调有77条;对所有差异基因进行了GO功能富集,主要富集的条目包括细胞膜、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活性、转运体(transporter)、茂式点(Maurer′s clefts,MCs)、rhoptry、抗原变异和免疫逃避等;KEGG通路富集包含了疟疾,脂肪酸降解、过氧化物酶体等通路;关键基因的蛋白相互作用(PPI),其中关联度(degree)较大的模块中下调基因包括rhoptry,myosin complex,transporter等与疟原虫入侵及免疫逃逸的重要生命活动相关的基因,上调基因主要与疟原虫各种毒性输出蛋白如MCs的PfSBP1相关。进行qRT-PCR验证部分基因表达水平,大部分与测序结果相近,SBP1水平明显上调,而部分抗原性蛋白表达水平下调。综上分析,DHA作用的关键分子主要集中在疟原虫的rhoptry、transporter、抗原性变异、疟原虫输出蛋白,这为进行青蒿素抗疟机制研究提供了研究方向,为开发新的抗疟药物提示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恶性疟原虫 体外培养 同步化 RNA-SEQ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生脉饮(党参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潜在分子机制 被引量:15
5
作者 杨婷 陈利娜 +6 位作者 瞿水清 杨源民 王娅杰 郑钟原 刘慧 郑晓俊 李玉洁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151-161,共11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生脉饮(党参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和分子通路,揭示生脉饮(党参方)治疗ASCVD的分子机制,并为组方配伍的合理性阐释提供依据。方法:借助中西医结合数据库(SymMap),中药...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生脉饮(党参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和分子通路,揭示生脉饮(党参方)治疗ASCVD的分子机制,并为组方配伍的合理性阐释提供依据。方法:借助中西医结合数据库(SymMap),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以及BATMAN-TCM平台获取生脉饮(党参方)主要化学成分,SymMap和中医药百科网站(ETCM)检索化合物靶点,借助疾病相关的基因与突变位点数据库(DisGeNET)和基因组注释(GeneCards)数据库检索疾病靶点;化合物靶点与疾病靶点作交集得到生脉饮(党参方)作用于ASCVD的预测靶点。利用蛋白质相互作用(STRING)数据库构建靶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借助Cytoscape软件获取生脉饮(党参方)作用于ASCVD的关键化合物和关键靶点,最后用The Database for Annotation,Visualization and Integrated Discovery(DAVID)网站将富集到的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生物学过程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结果:生脉饮(党参方)作用于ASCVD的关键化合物有33个,关键靶点有25个。GO分析结果显示,生脉饮(党参方)治疗ASCVD关键靶点的生物功能主要涉及凋亡过程的调控、炎症反应、一氧化氮合成的调节、胰岛素分泌的调节等生物学过程;KEGG通路主要富集到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凋亡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等20条信号通路。结论:本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从分子水平探讨生脉饮(党参方)治疗ASCVD的活性成分与潜在靶点,初步验证了生脉饮(党参方)的作用机制,并为进一步深入探究其作用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饮(党参方)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低浓度双氢青蒿素对恶性疟原虫3D7株干预效应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郭媛 李凯 +5 位作者 姜晓慧 杨婷 郑钟原 陈利娜 李玉洁 郑晓俊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3397-3403,共7页
疟疾仍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传染病,非洲儿童死亡的头号杀手。既往研究表明,青蒿素类药物可选择性杀灭红内期疟原虫,且对环期影响较大。近年来其作用机制研究屡有新的发现,但这些研究中采用的青蒿素类药物的浓度可达... 疟疾仍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传染病,非洲儿童死亡的头号杀手。既往研究表明,青蒿素类药物可选择性杀灭红内期疟原虫,且对环期影响较大。近年来其作用机制研究屡有新的发现,但这些研究中采用的青蒿素类药物的浓度可达体外实验半数抑制浓度的50~80倍。该实验采用恶性疟原虫国际标准株3D7体外培养,观察半数抑制浓度双氢青蒿素处置后,恶性疟原虫红内期形态特征的变化,进而探讨双氢青蒿素对3D7红内期生长周期及不同发育阶段的影响。恶性疟原虫3D7株进行连续同步化3次以上,于末次同步化后6h给予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DHA)半数抑制浓度(10nmol·L^-1)1次,连续观察3个生长周期(132h)。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双氢青蒿素作用后,3D7生长显著抑制(P〈0.001),环状体生成率显著降低(P〈0.05),滋养体形态异常且不饱满,裂殖体内裂殖子数量显著减少(P〈0.05),生长周期迟滞且紊乱。实验表明非杀灭浓度DHA可明显抑制恶性疟原虫的生长,对3D7的干预效应可能不止作用于环期,而是对疟原虫生长的各个环节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氢青蒿素 恶性疟原虫 红内期 生长周期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参莲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3
7
作者 瞿水清 陈利娜 +8 位作者 杨婷 杨源民 郑钟原 刘慧 崔红花 王娅杰 朱晓新 李玉洁 尹永芹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1-171,共11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抗动脉粥样硬化中药参莲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和分子通路,探索参莲方治疗ASCVD的可能性及作用机制,并为其组方配伍的合理性阐释提供依据。方法:借助SymMap数据库与中药...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抗动脉粥样硬化中药参莲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和分子通路,探索参莲方治疗ASCVD的可能性及作用机制,并为其组方配伍的合理性阐释提供依据。方法:借助SymMap数据库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取参莲方主要化学成分,SymMap和ETCM检索化合物靶点,通过DisGeNET和GEO数据库检索疾病靶点;化合物靶点与疾病靶点作交集得到参莲方作用于ASCVD的预测靶点。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靶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导入Cytoscape3.6.0筛选参莲方作用于ASCVD的关键化合物和关键靶点,进而用David将富集到的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采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作为ASCVD代表性疾病模型进行实验验证。结果:参莲方作用于ASCVD的候选化合物有59个,预测靶点67个,关键化合物有20个,关键靶点有29个。通过"药材-成分-靶标-通路"多维网络分析参莲方组方药物的共同靶点有12个,主要包括花生四烯酸合成前列腺素的限速酶环加氧酶2(PTGS2),雌激素受体1(ESR1),凋亡相关基因TP53等。GO分析结果显示,参莲方治疗ASCVD关键靶点的生物功能主要涉及细胞凋亡、一氧化氮的合成、雌二醇反应、血管生成、炎症反应等;KEGG通路主要富集到TNF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低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细胞凋亡等。其中,参莲方组方药物对凋亡的调控作用,可能既共同作用于TP53,又分别作用于细胞凋亡的不同信号通路,从而发挥协同作用。体内实验验证结果证实,参莲方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够显著减少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对心肌线粒体损伤的减轻作用尤为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参莲方对线粒体凋亡通路活化相关蛋白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抗动脉粥样硬化中药参莲方可有效干预ASCVD,影响心肌细胞线粒体凋亡是其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莲方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青蒿琥酯复方组合对实验性脑型疟及其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姜晓慧 陈利娜 +6 位作者 李凯 郭媛 郑钟原 杨婷 郑晓俊 李玉洁 朱晓新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3051-3057,共7页
脑型疟(cerebral malaria,CM)是非洲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且幸存儿童可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青蒿琥酯对CM的临床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CM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临床问题仍未得到完全解决。该研究通过伯氏疟原虫Pb ANKA(P... 脑型疟(cerebral malaria,CM)是非洲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且幸存儿童可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青蒿琥酯对CM的临床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CM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临床问题仍未得到完全解决。该研究通过伯氏疟原虫Pb ANKA(Plasmodium berghei ANKA)感染C57BL/6小鼠建立实验性脑型疟(experimental cerebral malaria,ECM)模型,通过比较原虫血症水平、存活率、ECM昏迷及行为学评分、脑微血管阻塞、肝组织疟色素沉积及体温、体质量等,探讨青蒿琥酯复方组合的抗脑型疟作用。结果表明,青蒿琥酯复方组合能提高Pb ANKA感染小鼠的生存率,降低原虫血症水平,有效改善ECM神经损伤症状,减轻脑血管阻塞和肝脏疟色素沉积,对体温、体质量等基础指标也有明显改善作用。结果表明了青蒿琥酯复方组合对ECM所致病理改变和神经损伤的改善作用,有望为人类CM临床辅助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型疟 联合疗法 神经损伤 病理 疟色素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青蒿-川芎配伍治疗脑型疟作用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慧 陈利娜 +7 位作者 郑钟原 王茜 杨婷 瞿水清 杨源民 陈磊 李玉洁 崔红花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9-168,共10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青蒿、川芎组合抗脑型疟配伍用药的合理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及SymMap检索青蒿、川芎的所有化学成分并筛选作用靶点,构建成分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的相互作用(P...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青蒿、川芎组合抗脑型疟配伍用药的合理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及SymMap检索青蒿、川芎的所有化学成分并筛选作用靶点,构建成分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的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GeneCards,DisGeNET数据库收集脑疟相关靶基因。将药物靶点和疾病靶点进行映射筛选出共同靶点,并对关键靶点进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进一步采用经典的实验性脑型疟小鼠模型检测生存曲线,原虫血症水平,存活率,实验性脑型疟(ECM)昏迷及行为学评分,并采用RayBio?细胞因子抗体阵列检测组织中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进行实验验证。结果:筛选后得到青蒿、川芎配伍后的有效活性成分23个,药物靶点179个,药物靶点与脑型疟疾病靶点映射获得共有靶点100个。GO功能分析确定了59个条目(P<0.05),涉及细胞因子活性、生长因子活性、免疫反应等方面。KEGG通路分析发现相关信号通路51条。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青蒿、川芎代表性成分配伍组合对ECM小鼠生存状态、昏迷及行为学评分等临床体征有明显改善作用。检测小鼠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发现与模型组相比,配伍用药组合中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IL-4,IL-1β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网络药理学预测ECM疾病与药物重合核心靶标相符。结论:该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的筛选和体内实验验证,证实了青蒿、川芎配伍组合治疗脑型疟的协同增效作用,为进一步的机制研究指明了方向,为脑型疟临床干预提供了新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 川芎 脑型疟 网络药理学 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参莲方对颗粒物暴露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源民 瞿水清 +6 位作者 陈利娜 邓硕秋 张雨 郑钟原 朱晓新 李宇翔 李玉洁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37-44,共8页
目的:观察参莲方对颗粒物(PM)暴露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究其保护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参莲方低、高剂量组(4.32、8.64 g·kg^(-1))、罗氟斯特组(3.46 mg·kg^(-1)),每组10只。预... 目的:观察参莲方对颗粒物(PM)暴露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究其保护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参莲方低、高剂量组(4.32、8.64 g·kg^(-1))、罗氟斯特组(3.46 mg·kg^(-1)),每组10只。预给药灌胃1周后,于第8天和第11天除正常组滴注生理盐水外,其余组气管滴注PM混悬液建立PM暴露致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造模后继续给药至实验结束。末次染毒48 h后检测大鼠肺功能。随后处死大鼠,观察肺部形态学变化,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肺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观察肺部CD68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肺损伤标志物肺表面活性物质A(SP-A)、克拉氏细胞分泌蛋白16(CC16)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肺组织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α(IL-1α)、IL-6、IL-18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功能下降,肺组织出现明显组织结构损伤,并有明显的PM沉积和CD68阳性细胞浸润,肺组织炎症因子IL-1α、IL-6、IL-18、MCP-1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参莲方各给药组大鼠肺功能指标改善(P<0.05,P<0.01),肺组织形态学改善,PM沉积减少,组织病理结构改善,CD68阳性细胞浸润未显著减少,炎症因子IL-1α、IL-6、IL-18、MCP-1 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参莲方可保护PM暴露造成的大鼠肺损伤,改善组织形态,减少肺部PM沉积,减少炎症因子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莲方 空气污染 颗粒物 肺损伤 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双氢青蒿素和咯萘啶复方配伍比例筛选与实验验证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茜 郑钟原 +8 位作者 陈利娜 赵永丹 刘慧 瞿水清 杨源民 张雨 邓硕秋 李玉洁 张淑秋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24-730,共7页
目的筛选双氢青蒿素和咯萘啶组合物的最佳配伍剂量,观察该剂量下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对疟疾小鼠的影响。方法以伯氏疟原虫感染C57小鼠建立疟疾模型,以小鼠感染率、抑制率和复燃率等为观察指标,将双氢青蒿素与咯萘啶的25个联合给药组用二元... 目的筛选双氢青蒿素和咯萘啶组合物的最佳配伍剂量,观察该剂量下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对疟疾小鼠的影响。方法以伯氏疟原虫感染C57小鼠建立疟疾模型,以小鼠感染率、抑制率和复燃率等为观察指标,将双氢青蒿素与咯萘啶的25个联合给药组用二元二次方程法和协同作用指数评价法(CI值法)进行剂量筛选。剂量优化后与青蒿琥酯-咯萘啶进行药效比较得到双氢青蒿素-咯萘啶最佳配伍剂量,并进行效价实验。取小鼠脑、肝脏HE染色进行病理检查,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的表达水平。结果综合二元二次回归方程法和CI值法筛选得到双氢青蒿素-咯萘啶5个较优剂量组(mg·kg^(-1)):4/3、2/3、1/3、0.5/3、4/1.5,优化得到0.5/3、1/3和2/3三个剂量组,与青蒿琥酯-咯萘啶进行药效比较,确定双氢青蒿素-咯萘啶最优剂量组为1/3(mg·kg^(-1))。病理检查显示,双氢青蒿素-咯萘啶给药剂量为1/3(mg·kg^(-1))时,疟疾小鼠脑血管中未见感染的红细胞,肝脏组织排列整齐,无疟色素沉积,且血清中TNF-α、IFN-γ的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双氢青蒿素1 mg·kg^(-1)和咯萘啶3 mg·kg^(-1)为最佳配伍剂量,联合应用可以明显降低伯氏疟原虫感染小鼠的感染率和复燃率,改善脑部微血管阻塞,并能有效清除肝脏中的疟色素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双氢青蒿素 咯萘啶 药物配伍
原文传递
脑型疟辅助治疗研究进展
12
作者 姜晓慧 郑钟原 +4 位作者 刘慧 杨婷 瞿水清 李玉洁 陈利娜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8-217,共10页
脑型疟(cerebral malaria,CM)是恶性疟原虫感染引起的最致命的并发症,即使经过有效抗疟药物治疗,儿童死亡率仍可高达18%,且有近三分之一的幸存者会出现神经功能缺损和认知障碍。目前CM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机械阻塞和免疫学说是其主流学... 脑型疟(cerebral malaria,CM)是恶性疟原虫感染引起的最致命的并发症,即使经过有效抗疟药物治疗,儿童死亡率仍可高达18%,且有近三分之一的幸存者会出现神经功能缺损和认知障碍。目前CM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机械阻塞和免疫学说是其主流学说。CM辅助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改善临床结果和/或降低死亡率,以及预防长期神经认知缺陷。提高生存率和减少幸存者的神经损伤是新型抗疟药与辅助治疗的新策略。本文从保护血管内皮、减轻黏附阻塞效应、调节免疫平衡、干扰疟原虫代谢、神经保护、提高NO生物利用度、改善能量代谢、减轻炎症等方面,对近5年CM辅助治疗研究的进展进行系统总结,为CM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型疟 发病机制 神经后遗症 辅助治疗 新策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