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夏历代临床用量沿革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婷 程发峰 +4 位作者 陈佳慧 任梓林 陈丹 郑雨晓 王庆国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122-127,共6页
目的 总结半夏自东汉至今的临床用量规律,并分析原因,为该药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汇总前人从东汉至今对半夏临床用量的研究结果,归纳其最常用量及其范围,最大用量及最小用量,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药典》)规定... 目的 总结半夏自东汉至今的临床用量规律,并分析原因,为该药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汇总前人从东汉至今对半夏临床用量的研究结果,归纳其最常用量及其范围,最大用量及最小用量,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药典》)规定用量作比较,从中总结规律并分析原因。结果 半夏的常用量及其范围呈汉唐用量大、范围宽,宋金元用量下降、范围骤缩,明清至今用量增、范围扩大的变化规律,剂型、炮制、煎服法是主要影响因素;半夏超大剂量与极小剂量应用在历代均属少数,大剂量与所治病证有关,小剂量与用药人群有关。结论 《药典》规定半夏用量(3~9 g)与古代医家的用药用量经验有一脉相承之处,常规情况应遵循。对于失眠、恶性肿瘤、痰浊重证可适当增加用量,大剂量用药过程中需注重防控相关不良反应。对于低龄、高龄、孕妇、阴虚血燥或肝肾功异常等特殊人群,需适当减少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临床用量 文献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下载PDF
《金匮要略》黄芪用量考证及其量效关系探讨
2
作者 孟庆鸿 曾凤 +4 位作者 胡一帆 郑雨晓 程发峰 王庆国 王雪茜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055-4058,共4页
黄芪是现代中医临床常用的补气药,其扶正祛邪之效最早可追溯至汉代。文章通过对《金匮要略》吴迁本与邓珍本方剂中黄芪用量的文献考证,提出其量效关系:在《金匮要略》7首含有黄芪的方剂中共有两种用量。用量为三两时主治无形邪气,主要... 黄芪是现代中医临床常用的补气药,其扶正祛邪之效最早可追溯至汉代。文章通过对《金匮要略》吴迁本与邓珍本方剂中黄芪用量的文献考证,提出其量效关系:在《金匮要略》7首含有黄芪的方剂中共有两种用量。用量为三两时主治无形邪气,主要发挥入里补虚、助阳开郁的功效;用量为五两时主治有形实邪,主要发挥走表驱邪、温阳实卫的功效。提示应充分重视《金匮要略》吴迁本的研究与使用;对于经方用量,应充分利用版本、他书异文等做好文献考证,为中医临床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要略》 黄芪 经方 量效关系 文献考证
原文传递
《伤寒杂病论》“饮食如故”涵义浅析
3
作者 成佳琳 李长香 +4 位作者 任梓林 兰芯 郑雨晓 韩金华 王雪茜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34-938,共5页
《伤寒杂病论》中共有5条涉及“饮食如故”的条文。医家们对此类条文进行注解时,多将“饮食如故”解释为饮食正常或胃气未受疾病影响,忽略“饮食如故”的真实意义及其在临床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本文通过整理归纳“饮食如故”相关条文,结... 《伤寒杂病论》中共有5条涉及“饮食如故”的条文。医家们对此类条文进行注解时,多将“饮食如故”解释为饮食正常或胃气未受疾病影响,忽略“饮食如故”的真实意义及其在临床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本文通过整理归纳“饮食如故”相关条文,结合《说文解字》及古今医家对“饮食如故”条文的注解,探究其背后的涵义。笔者认为“饮食如故”作为兼症,当理解为“饮食同之前一样”,因其存在于多种疾病中,故不可一味引申为“饮食正常”。“饮食如故”在临床鉴别诊断中发挥两种作用:一方面为提示病邪性质,胃里空虚,无实无饮阻滞气机,或胃肠积滞化热,但尚未形成燥屎;另一方面,当中焦成为疾病的致病因素之一时,“饮食如故”可提示胃气尚存,排除中焦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杂病论 饮食如故 病邪 病位
原文传递
国医大师王庆国应用柴胡桂枝汤合甘麦大枣汤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经验 被引量:9
4
作者 刘姝伶 郑雨晓 +5 位作者 李磊 李婷 孟庆鸿 程发峰 王雪茜 王庆国(指导) 《现代中医临床》 2023年第1期22-25,共4页
围绝经期失眠归属于中医“不寐”“绝经前后诸症”等范畴,王庆国教授认为围绝经期失眠以枢机不利、气血不和为核心病机,并伴有脏腑功能失调,需综合考虑围绝经期这一特殊阶段的生理特点,紧抓核心病机,善用经方化裁。他认为柴胡桂枝汤可... 围绝经期失眠归属于中医“不寐”“绝经前后诸症”等范畴,王庆国教授认为围绝经期失眠以枢机不利、气血不和为核心病机,并伴有脏腑功能失调,需综合考虑围绝经期这一特殊阶段的生理特点,紧抓核心病机,善用经方化裁。他认为柴胡桂枝汤可调气血、调营卫、调三焦、调少阳之枢的出入和脾胃之枢的升降,是“和”法的重要体现。擅用柴胡桂枝汤合甘麦大枣汤化裁调和枢机、调畅气血、调平脏腑关系,配合单药或对药燮理阴阳、安神增效,同时重视疏导患者情绪,临床收效颇佳。结合临床医案对围绝经期失眠的诊治经验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桂枝汤 甘麦大枣汤 围绝经期失眠 名医经验 王庆国
原文传递
叶天士“透法”对张仲景“汗法”的继承与发展
5
作者 郑雨晓 李长香 +5 位作者 任梓林 师玉玉 康向东 程发峰 王庆国 王雪茜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5754-5757,共4页
“汗法”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张仲景通过理法方药的实质运用将汗法从理论转为实践,并全面论述汗法的适用范围,使用原则法度以及药后将息调护,揭示汗法之本质不惟发汗,无分表里寒热之别,而在于宣通透畅,驱邪外出。后世温病大家叶天... “汗法”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张仲景通过理法方药的实质运用将汗法从理论转为实践,并全面论述汗法的适用范围,使用原则法度以及药后将息调护,揭示汗法之本质不惟发汗,无分表里寒热之别,而在于宣通透畅,驱邪外出。后世温病大家叶天士对张仲景心法深有感悟,在卫气营血角度创立“透法”以驱邪,推动了张仲景汗法学说的发展,也将温病与伤寒紧密相连,不再割裂。文章以此为机,在汗法的机理原则、法度调护以及在伤寒温病中的应用浅谈叶天士对仲景汗法学说的继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 温病 张仲景 叶天士 汗法 透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