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下寒武统筇竹寺组海相页岩气高产井突破与富集模式 被引量:3
1
作者 何骁 梁峰 +4 位作者 李海 郑马嘉 赵群 刘勇 刘文平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155,共14页
多年来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气勘探开发进展缓慢,资201井获高产气流大大增加了该套页岩气规模商业化开发的信心,不同区域及层段富集规律差异及下一步勘探开发方向是筇竹寺组页岩开发面临的首要问题。以四川盆地57口钻井资料为基础,对多... 多年来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气勘探开发进展缓慢,资201井获高产气流大大增加了该套页岩气规模商业化开发的信心,不同区域及层段富集规律差异及下一步勘探开发方向是筇竹寺组页岩开发面临的首要问题。以四川盆地57口钻井资料为基础,对多口重点井的古生物、沉积、储层等特征进行分析,详细剖析资201井的部署理论依据、筇竹寺组页岩气富集条件及下一步勘探开发方向。从地层研究入手,建立了筇竹寺组地层划分标准,明确筇竹寺组主体发育4套深水陆棚相的富有机质页岩(①至④号层段),其分布受裂陷槽发育控制,裂陷槽内厚度最大。分析了页岩储层发育特征,指出储层压力、孔隙度、含气饱和度从下向上、从裂陷槽外到内呈现增大趋势,储层超压对页岩孔隙保存起到重要作用;基于此结合保存条件等建立了“多层异相、超压保孔”的页岩气超压差异富集模式,指出远离散失通道的超压孔隙发育区(层段)是页岩气富集有利区(层段)。文章指出资201井及周边是未来筇竹寺组页岩气增储上产的主要区域,资源量为8.06×10^(12)m^(3);川西地区具有相当的开发潜力,资源量为0.72×10^(12)m^(3);川南长宁及黔北一带受石墨化及构造活动影响,以寻找远离风化壳及地表露头的超压孔隙发育区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筇竹寺组 页岩展布 主控因素 富集模式 前景展望
下载PDF
四川盆地“槽-隆”控制下的寒武系筇竹寺组页岩储层特征及其差异性成因 被引量:2
2
作者 何骁 郑马嘉 +8 位作者 刘勇 赵群 石学文 姜振学 吴伟 伍亚 宁诗坦 唐相路 刘达东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0-439,共20页
四川盆地寒武系筇竹寺组是继五峰组-龙马溪组后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接替层位,目前在德阳-安岳裂陷槽中心和槽缘部署的Z201井和WY1井页岩气勘探取得良好效果,但裂陷槽内筇竹寺组页岩储层发育特征仍不清楚。以槽内中心Z201井和槽缘WY1井... 四川盆地寒武系筇竹寺组是继五峰组-龙马溪组后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接替层位,目前在德阳-安岳裂陷槽中心和槽缘部署的Z201井和WY1井页岩气勘探取得良好效果,但裂陷槽内筇竹寺组页岩储层发育特征仍不清楚。以槽内中心Z201井和槽缘WY1井为重点,结合其他页岩气勘探开发资料,系统分析了研究区筇竹寺组页岩各小层矿物特征、有机地化特征、储层及储集空间特征、含气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筇竹寺组可划分为8个小层,页岩整体以脆性矿物为主,总有机碳含量(TOC)普遍大于1%,为优质烃源岩,且槽内TOC高于槽缘,具备良好的生气条件。②筇竹寺组页岩有机孔与无机孔均发育,槽内孔隙发育更好,具有极高的含气量。1,3,5和7小层黑色页岩储层品质较好,5小层储层品质最优。③德阳-安岳裂陷槽控制了筇竹寺组页岩储层发育,槽内Z201井钻遇的筇竹寺组页岩储层优于槽缘WY1井。④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控制筇竹寺组页岩有机质演化程度,古隆起内筇竹寺组有机质热演化成熟度普遍低于古隆起外,隆起区适中的热演化程度具备大规模富气的条件。筇竹寺组页岩储层各项条件较好,是未来页岩气勘探开发的主要接替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阳-安岳裂陷槽 乐山-龙女寺古隆起 储层特征 页岩气 筇竹寺组 寒武系 四川盆地
下载PDF
深层页岩气井压窜特征与产能维护对策——以四川盆地泸203井区北部为例
3
作者 郑马嘉 欧志鹏 +4 位作者 伍亚 赵文韬 张皓虔 谭晓华 何荣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5-106,共12页
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已经进入产业化、规模化的新阶段,随着页岩气钻井平台井部署数量的逐步增多,页岩气水平井压裂施工规模的逐步增大,压裂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新井压裂时压裂液窜入老井的问题。四川盆地泸州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储... 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已经进入产业化、规模化的新阶段,随着页岩气钻井平台井部署数量的逐步增多,页岩气水平井压裂施工规模的逐步增大,压裂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新井压裂时压裂液窜入老井的问题。四川盆地泸州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天然裂缝发育程度高,压窜频率显著高于一般页岩气区块,严重制约了该地区深层页岩气规模效益开发。为实现该地区页岩气压窜井的有效治理,总结了泸203井区页岩气井压窜特征,建立了考虑压窜的页岩气藏物质平衡方程及压裂液侵入量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压窜井排液复产与产能维护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泸203井区具有压窜距离复杂、压窜路径复杂、压力变化复杂三大特征;②压裂液侵入量可反映压窜严重程度,侵入量越大,页岩气井复产越困难;③提出了“包围歼灭,近排远采”的区域整体排液复产对策,现场应用效果显著,复产后区域产气量总体恢复至压窜前水平。结论认为,建立的压裂液侵入量计算方法和整体排液复产对策可为深层页岩气压窜井有效治理提供指导,并为同类型页岩气藏的产能维护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泸州地区 龙马溪组 深层页岩气 压窜 物质平衡 侵入压裂液量 产能维护 排液复产
下载PDF
四川盆地德阳—安岳裂陷槽寒武系筇竹寺组超深层页岩气地质工程一体化高产井培育实践与勘探突破
4
作者 郑马嘉 郭兴午 +4 位作者 伍亚 赵文韬 邓琪 谢维扬 欧志鹏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68,共11页
四川盆地德阳—安岳裂陷槽寒武系筇竹寺组超深层页岩储层地层时代老、埋藏深度大、热演化程度高,勘探开发难度大,国内外尚无可直接借鉴的经验。为此,基于地质工程一体化理念,探索建立筇竹寺组“部—钻—压—采”一体化高产井培育关键技... 四川盆地德阳—安岳裂陷槽寒武系筇竹寺组超深层页岩储层地层时代老、埋藏深度大、热演化程度高,勘探开发难度大,国内外尚无可直接借鉴的经验。为此,基于地质工程一体化理念,探索建立筇竹寺组“部—钻—压—采”一体化高产井培育关键技术体系:(1)一体化井位部署,深化筇竹寺组“裂陷槽控藏”认识,明确优质储层分布模式,明确高产井实施技术界限,支撑井位优化部署;(2)一体化钻录定导,基于地质工程参数综合评价,优中选优确定靶体,优化井轨迹,强化地质钻井一体化精细管理,保障优质储层钻遇率;(3)一体化压裂增产,基于一体化压裂模型优化压裂设计,形成“促复杂+扩体积+强支撑+防套变”压裂工艺,有效实现裂缝均匀开启、高效扩展、全域支撑及储层改造体积最大化;(4)一体化精细返排,形成“四因子”返排增产技术,结合精细排采分析平台,实现降低储层伤害与气井增产“双突破”。基于上述技术体系,资201井首次在国内寒武系4500m以深的页岩储层测试获得高产工业气流,威页1H井成功实现高产井复制,初步落实埋深5000m以浅有利区面积近3000km^(2),资源量近2×10^(12)m^(3)。所形成的高产井培育技术和方法,为破解寒武系超深层页岩气规模效益开发难题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寒武系 筇竹寺组 超深层页岩气 地质工程一体化 高产井培育
下载PDF
低电阻率页岩气储层饱和度方程研究及应用——以川南长宁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为例
5
作者 黄莉莎 闫建平 +5 位作者 郭伟 李新景 郑马嘉 唐洪明 钟光海 黄毅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196-3210,共15页
页岩气含水(含气)饱和度是游离气量评价至关重要的参数,由于高成熟有机质石墨化、黄铁矿、黏土矿物及地层水等多种导电因素的影响,川南长宁、泸州、渝西等多个区块页岩气勘探开发进程中相继一些页岩气井出现测井超低电阻率现象(R_(t)&l... 页岩气含水(含气)饱和度是游离气量评价至关重要的参数,由于高成熟有机质石墨化、黄铁矿、黏土矿物及地层水等多种导电因素的影响,川南长宁、泸州、渝西等多个区块页岩气勘探开发进程中相继一些页岩气井出现测井超低电阻率现象(R_(t)<5Ωm),造成基于传统电法的饱和度计算方法(Archie公式、Simandoux方程等)不具适用性.因此,为了明确不同导电因素对低电阻率页岩气储层的影响规律,进而建立合理的饱和度评价模型实现提高低电阻率页岩气储层饱和度计算的精度,以川南长宁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低电阻率页岩气储层为例,首先,利用X衍射、地化、激光拉曼、镜下薄片、饱和度测试及测井等资料,在确立低电阻率页岩气储层岩石体积物理模型的基础上,依据并联导电模型,推导了考虑石墨化有机质、黄铁矿等多因素的改进饱和度电性响应方程;其次,通过电阻率响应数值模拟,结合实际井黏土矿物含量、黄铁矿含量、有机质石墨化程度、地层水饱和度及矿化度资料,明确了长宁区块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高演化有机质石墨化、高含水饱和度是形成超低电阻率页岩气储层的最核心因素;最后,依据建立的饱和度响应方程,利用最优化迭代方法计算了低电阻率页岩气储层的含水饱和度,计算结果与保压取心饱和度测试数据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90以上,有效解决了低电阻率页岩气储层饱和度精确计算难度大的问题,为降低低电阻率页岩气勘探开发风险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电阻率页岩气 饱和度方程 川南地区 五峰组—龙马溪组 有机质石墨化
下载PDF
深层页岩气水平井双层靶体优选及效益评估
6
作者 罗静超 闫建平 +2 位作者 石学文 钟光海 郑马嘉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49,共13页
川南泸州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深层(>3500 m)页岩气富集,为保障页岩气增产稳产的开发目标,需要实现龙一1亚段页岩气的立体动用。利用岩芯、测井及生产等资料,对研究区深层页岩气地层开展了储层特征、储层品质定量化评价及压裂高度模... 川南泸州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深层(>3500 m)页岩气富集,为保障页岩气增产稳产的开发目标,需要实现龙一1亚段页岩气的立体动用。利用岩芯、测井及生产等资料,对研究区深层页岩气地层开展了储层特征、储层品质定量化评价及压裂高度模拟等方面的研究,结合储层品质定量化评价和压裂高度模拟建立了一种深层页岩气水平井双层靶体智能优选及效益评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龙一_(1)亚段由深到浅整体物性变差,龙一_(1)^(1)—龙一_(1)^(3)小层以Ⅰ类甜点为主,龙一_(1)^(4)小层以Ⅱ类甜点为主,厚度达40余米。2)深层页岩气储层水平井靶体智能优选方法可快速得到两套靶体优选的深度、甜点品质、压裂高度和水平井靶体效益评估Q值等信息。3)第一套靶体效益评估的平面优势区域与目前产量高的井区相符合,结合龙一_(1)^(4)小层的靶体效益评估Q值和部分已建立第二套靶体水平井的实际产量,认为川南深层页岩气储层第二套靶体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和潜力,且明确了两套靶体平面上的优势区域,为深层页岩气储层双层靶体的规模化实现及产量预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页岩气 双层靶体 水平井 储层品质 压裂高度 靶体优选
下载PDF
川南五峰组龙马溪组低阻页岩特征分析及启示
7
作者 黄莉莎 闫建平 +2 位作者 胡兴中 郑马嘉 钟光海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40,共15页
川南长宁和泸州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存在低电阻率异常现象,且不同区域低电阻率井产气差异较大,利用物性、地球化学、X衍射、薄片、含气量、生产测试及测井曲线等资料,研究了低电阻率不同类型的特征、成因因素及其对含气性的影... 川南长宁和泸州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存在低电阻率异常现象,且不同区域低电阻率井产气差异较大,利用物性、地球化学、X衍射、薄片、含气量、生产测试及测井曲线等资料,研究了低电阻率不同类型的特征、成因因素及其对含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电阻率井和正常电阻率井的界限为15Ω·m,次低电阻率井的电阻率主要在10∼100Ω·m;低电阻率井的曲线形态特征主要有“持续下降型”(Rt<5Ω·m)和“先降低再回返增加型”(5∼15Ω·m)两种;低电阻率的成因因素主要包括有机质过成熟导致石墨化、高含水饱和度、高黄铁矿含量和高黏土矿物含量,对不同类型的电阻率降低起到不同程度的作用;“持续下降型”低电阻率井含气性普遍较差,而“先降低再回返增加型”含气性一般较好,向斜构造带底部且埋深较大的位置出现的低电阻率页岩通常为“持续下降型”,含气性和测试产能往往都不高,是低电阻率页岩气风险探勘开发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页岩 低电阻率 川南地区 五峰组龙马溪组 有机质石墨化
下载PDF
四川盆地泸州印支期古隆起嘉陵江组油气分布规律及勘探开发前景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海 郑马嘉 +6 位作者 李延钧 隆辉 耿超 李成海 刘田 蒲洪果 唐浩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21,共12页
勘探开发实践证实四川盆地泸州古隆起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存在一个印支期的古油藏,但多年来未得到充分重视。近期,该古隆起核部完钻的德胜1井和胜探1井均见良好油气显示,其中,德胜1井嘉陵江组测试获得轻质工业油流,展示出泸州古隆起古油藏... 勘探开发实践证实四川盆地泸州古隆起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存在一个印支期的古油藏,但多年来未得到充分重视。近期,该古隆起核部完钻的德胜1井和胜探1井均见良好油气显示,其中,德胜1井嘉陵江组测试获得轻质工业油流,展示出泸州古隆起古油藏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开发潜力。为此,根据全油碳同位素、轻烃、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地球化学指标,采取排他法重新评价了嘉陵江组原油来源,通过分析储层的沥青类型和特征剖析了原油的成因,探讨了古油藏演变及油气分布规律、古隆起演化与古油藏的关系,并明确了古隆起的油气勘探开发前景。研究结果表明:(1)泸州古隆起嘉陵江组原油及凝析油主要来自下伏志留系海相烃源岩,油气充注具有多期多源特征;(2)印支运动早幕,泸州古隆起嘉陵江组古油藏形成;(3)古隆起核部剥蚀强,古油藏上部次生变化形成氧化降解沥青封堵带,下部原油得以保存,气侵作用弱,以产油为主;核部边缘剥蚀弱,古油藏原油保存好,烃源断层发育,气侵作用强,形成含油气藏;(4)古隆起的演化和古油藏的演变控制了现今油气分布格局,核部产原油,核部边缘产凝析油气。结论认为:(1)嘉陵江组古油藏规模巨大,以沥青质衬边消失为古油藏边界估算面积为8000 km2,高度为136 m;(2)古隆起上向斜及斜坡构造油气勘探程度低,是未来油藏及含油气藏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3)该认识对于气多油少的四川盆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泸州古隆起 下三叠统 嘉陵江组 古油藏 沥青类型 勘探潜力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回归算法的低电阻率页岩气储层饱和度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黄莉莎 闫建平 +3 位作者 郭伟 郑马嘉 钟光海 黄毅 《测井技术》 CAS 2023年第1期22-28,共7页
含气(水)饱和度是低电阻率(低阻)页岩气储层中游离气量评价的关键参数,对低阻页岩气勘探开发风险评估极其重要,由于低阻页岩气储层成因复杂,常用的Archie、Simandoux饱和度电法模型及中子-密度重叠的非电法模型对准确计算含气饱和度都... 含气(水)饱和度是低电阻率(低阻)页岩气储层中游离气量评价的关键参数,对低阻页岩气勘探开发风险评估极其重要,由于低阻页岩气储层成因复杂,常用的Archie、Simandoux饱和度电法模型及中子-密度重叠的非电法模型对准确计算含气饱和度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鉴于随机森林回归算法具有自带监督学习、多棵决策树共同决策及防止过拟合的优点,通过多测井变量重要性排序,选取无铀伽马、声波时差、密度、中子、铀、钾、深浅侧向电阻率这8条测井曲线作为输入参数,岩心含水饱和度作为输出标签,通过参数调优,当决策树个数为238时,算法模型精度最高,最终建立了基于随机森林回归算法的低阻页岩气储层含水饱和度预测模型。分别对参与和未参与模型训练的各2口低阻页岩气井进行含水饱和度预测,预测结果与岩心测试数据相关系数均达0.94以上,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与适应性。该模型不受测井低电阻率的影响,有效地提高了低阻页岩气储层饱和度预测精度,为低阻页岩气储层含气量计算及勘探开发风险评价提供了依据,是一种便捷、实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南地区 五峰组-龙马溪组 低电阻率 随机森林回归 饱和度评价
下载PDF
川南泸州地区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裂缝发育模式及意义 被引量:13
10
作者 闫建平 罗静超 +5 位作者 石学文 钟光海 郑马嘉 黄毅 唐洪明 胡钦红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0-71,共12页
通过岩心、电成像测井及常规测井等资料,对川南泸州地区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深层页岩地层开展了电成像测井图像上的裂缝类型及组合特征、裂缝信息提取、裂缝发育模式等研究,分析了不同裂缝发育模式的声波测井响应及对后期压裂... 通过岩心、电成像测井及常规测井等资料,对川南泸州地区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深层页岩地层开展了电成像测井图像上的裂缝类型及组合特征、裂缝信息提取、裂缝发育模式等研究,分析了不同裂缝发育模式的声波测井响应及对后期压裂改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川南泸州地区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随地层深度增加裂缝倾角逐渐减小、构造裂缝种类复杂程度逐渐降低,离构造活动强烈带较近的井靶体段可见明显的中、高角度构造裂缝发育。(2)按照构造裂缝和层理发育的关系,可将研究区裂缝发育模式分为构造裂缝与层理混合发育型、中密度层理型、紧密层理型、强构造裂缝弱层理型、大尺度构造裂缝型、致密型等6种,其中构造裂缝与层理混合发育型和中密度层理型是压裂的优选类型。(3)引入L曲线(σ=k/n,k为常数,σ为平均开度,n为层理条数),σ和n值的范围能够有效表征构造裂缝和层理的相对发育程度,从而可在坐标系内对不同裂缝发育模式进行划分与识别。(4)不同裂缝发育模式在纵、横波时差和岩石力学性质方面具有一定差异:构造裂缝与层理混合发育型和强构造裂缝弱层理型的纵波时差小于中密度层理型和紧密层理型,中密度层理型的抗剪强度小于紧密层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页岩气 裂缝发育模式 电成像测井 声波时差 岩石力学 五峰组—龙马溪组 泸州地区 川南
下载PDF
页岩气储层录井配套技术应用新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郑马嘉 唐洪明 +6 位作者 瞿子易 刘雪梅 贾昭清 肖平 罗鑫 庞江平 王柯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1-49,共9页
经过10余年的探索和实践,四川盆地南部地区3 500 m以浅的页岩气资源已进入了规模开发阶段,该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藏目的层小层明确,但如何依靠录井配套技术实现水平井批量优快钻井是当前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 经过10余年的探索和实践,四川盆地南部地区3 500 m以浅的页岩气资源已进入了规模开发阶段,该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藏目的层小层明确,但如何依靠录井配套技术实现水平井批量优快钻井是当前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为此,从分析该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特征入手,结合100余口页岩气井的录井成果,开展页岩气储层识别、小层划分与评价方法等方面的研究,优选适用于页岩气评价的录井采集参数,形成了页岩气储层识别与评价的录井配套技术系列。研究结果表明:①利用元素录井+自然伽马能谱录井,可有效划分页岩气目的层小层,结合随钻伽马可有效辅助地质导向,确保页岩气水平井入靶成功率及水平段井眼轨迹的适时调整;②综合利用元素录井+自然伽马能谱录井+核磁共振录井+气体录井,结合页岩气储层评价标准,可实现对页岩气储层的划分和定量评价,为水平井导向提供支撑;③现场应用效果证实,所形成的录井配套技术拓展了录井技术的应用领域,能够快速识别、评价页岩气储层,有效指导了该区的钻井作业、提高了页岩气优质储层的钻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录井技术 地层划分 储集层评价 水平井地质导向 随钻解释评价 四川盆地南部地区 晚奥陶世—早志留世
下载PDF
页岩纹层与破裂方式实验研究
12
作者 唐洪明 唐园 +2 位作者 郑马嘉 刘佳 边滢滢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1-61,共11页
页岩纹层发育,微观非均质性强,页岩破裂方式受多种因素控制。以川南地区X101井龙马溪组深层页岩为研究对象,利用岩芯、薄片、测井资料、X-射线衍射与CT扫描等手段,结合单轴压缩与常规三轴压缩实验,系统研究了页岩破裂方式与纹层产状、... 页岩纹层发育,微观非均质性强,页岩破裂方式受多种因素控制。以川南地区X101井龙马溪组深层页岩为研究对象,利用岩芯、薄片、测井资料、X-射线衍射与CT扫描等手段,结合单轴压缩与常规三轴压缩实验,系统研究了页岩破裂方式与纹层产状、矿物组成的关系。结果表明,主压应力垂直纹层方向的单轴压缩岩样形成张拉劈裂破坏,产生80°左右的垂直缝;三轴压缩实验中,主压应力垂直于纹层的岩样形成剪切破坏,裂缝与纹层以45°∼65°高角度斜交,主压应力与纹层45°斜交的岩样以沿纹层面的剪切滑移破坏为主,主压应力平行纹层的岩样产生共轭剪切破坏,两者形成的裂缝与纹层呈10°∼45°低角度斜交。对于不同纹层倾角的岩样,杨氏模量均与石英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黏土矿物呈显著负相关的关系,抗压强度与石英、黏土矿物含量的相关性受不同纹层倾角的影响。硅质纹层发育单层厚度大将增强页岩力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马溪组 纹层倾角 破裂方式 矿物组分 力学参数
下载PDF
四川盆地南部地区龙马溪组深层页岩岩石物理特征 被引量:26
13
作者 徐中华 郑马嘉 +7 位作者 刘忠华 邓继新 李熙喆 郭伟 李晶 王楠 张晓伟 郭晓龙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00-1110,共11页
四川盆地南部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深层页岩是目前中国页岩气勘探的主要接替层位。由于对其岩石物理规律缺乏系统实验研究,致使深层页岩“甜点”综合预测缺乏物理依据。在对研究区龙马溪组深层页岩样品系统岩石学、声学与硬度测量的基础... 四川盆地南部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深层页岩是目前中国页岩气勘探的主要接替层位。由于对其岩石物理规律缺乏系统实验研究,致使深层页岩“甜点”综合预测缺乏物理依据。在对研究区龙马溪组深层页岩样品系统岩石学、声学与硬度测量的基础上,讨论了深层页岩样品动、静态弹性性质变化规律与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深层页岩样品在矿物组成与孔隙类型上与中浅层页岩具有相似性。TOC>2%的富有机质页岩样品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样品具有以微晶石英颗粒为岩石支撑骨架的特征,粒间孔隙位于刚性石英颗粒之间,在力学性质上具有硬孔隙特征。TOC<2%的相对贫有机质页岩样品中石英来源以陆源碎屑石英为主,岩石结构上表现为以塑性黏土矿物作为岩石支撑骨架的特征,粒间孔隙位于黏土颗粒之间,在力学性质上具有软孔隙特征。页岩样品在岩石结构上的差异造成速度随石英含量表现出不对称的倒“V”型变化形式,富有机质页岩样品具有较小的速度-孔隙度、速度-有机质含量变化率,两类储集层岩石在纵波阻抗-泊松比以及弹性模量-泊松比等组合弹性参数相关关系图中具有较好的分区性。以生物成因石英为主的样品具有较高的硬度及脆性,而以陆源碎屑石英为主的样品中石英含量的变化对样品硬度及脆性的影响较小。研究结果可为龙马溪组页岩气储集层的测井解释和地震“甜点”预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南部 志留系 龙马溪组 深层页岩 岩石物理特征 弹性速度
下载PDF
深层页岩气甜点分类的地质−工程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以四川盆地LZ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为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少龙 闫建平 +7 位作者 石学文 钟光海 郑马嘉 黄毅 蔡进功 唐洪明 胡钦红 梁强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666-3680,共15页
为了实现海相深层页岩气(埋深大于3500 m)储层强非均质性背景下的有利层段划分和甜点区域圈定,以川南LZ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海相深层页岩为研究对象,在分析页岩气甜点主控因素基础上,从地质−工程相结合的角度入手,提出8项甜点评价参数... 为了实现海相深层页岩气(埋深大于3500 m)储层强非均质性背景下的有利层段划分和甜点区域圈定,以川南LZ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海相深层页岩为研究对象,在分析页岩气甜点主控因素基础上,从地质−工程相结合的角度入手,提出8项甜点评价参数并优选出4项核心指标,构建多因素控制下的海相深层页岩气储层甜点分级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核心指标精细求取结果,在平面上圈定了有利地质−工程甜点区域。研究结果表明:深层页岩气富集高产主要受控于岩性、厚度、孔隙度、总有机碳质量分数(w(TOC))、成熟度、含气量、压力系数以及脆性指数即8项甜点评价参数,其中w(TOC)、孔隙度、总含气量及脆性指数是甜点评价最核心的4个指标;研究区深层页岩气储层甜点类型可分为3大类,其中最优的I类甜点层段核心指标界限为:w(TOC)>3.0%、孔隙度超过5.0%、总含气量超过3.0 m^(3)/t以及脆性指数大于0.55;平面上,I类甜点主要分布在G202-h1,L203,L207和L208等井区,整体产量较高,为深层页岩气富集高产区域,且与当前生产实践吻合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页岩气 地质−工程耦合 指标体系 测井评价 平面分布
下载PDF
页岩水化作用及其对水相返排的影响-以四川盆地威远地区龙马溪组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冷钇江 唐洪明 +5 位作者 冯于恬 伍翊嘉 郑马嘉 吴伟 罗超 赵圣贤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681-3693,共13页
以四川盆地威远地区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开展页岩水化浸泡和返排实验。首先,通过核磁成像技术、核磁共振T2谱和低温N2吸附等测试手段,评价水化过程中样品的孔缝形态与宽度、微孔径分布及比表面积等参数变化;其次,通过高速离心机对... 以四川盆地威远地区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开展页岩水化浸泡和返排实验。首先,通过核磁成像技术、核磁共振T2谱和低温N2吸附等测试手段,评价水化过程中样品的孔缝形态与宽度、微孔径分布及比表面积等参数变化;其次,通过高速离心机对比模拟页岩水化前后水相返排过程,探究不同尺度孔隙中流体的返排特征;最后,探讨页岩水化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水化过程改变了页岩的孔隙结构;在水化应力的作用下黏土矿物导致页岩孔隙和微裂缝的扩展与衍生,页岩样品孔缝总体积增加6.9%~9.0%,微孔径及比表面积增大,孔隙开放程度及连通性变好;页岩水相返排过程存在孔隙阈值,研究区页岩平均孔隙阈值为31.9 nm,孔隙直径大于阈值的孔隙越多,水相返排效率越高;水相返排过程与孔隙尺度及孔隙类型密切相关,随着返排压差增大,液体克服多种微观作用力控制,返排率不断提高,水化作用对返排率的提高有明显促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马溪组 页岩 水化作用 孔隙结构 返排
下载PDF
基于埋深变化的川南龙马溪组页岩孔隙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洋 唐洪明 +4 位作者 廖纪佳 罗超 赵圣贤 郑马嘉 钟权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72-484,共13页
【研究目的】中国浅层-中深层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已经趋于成熟,深层页岩成为下一步勘探开发的重点,探明不同埋深条件下页岩的孔隙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利于推动深层页岩的评优选区工作。【研究方法】本文基于核磁共振、场发射扫描电镜和X-... 【研究目的】中国浅层-中深层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已经趋于成熟,深层页岩成为下一步勘探开发的重点,探明不同埋深条件下页岩的孔隙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利于推动深层页岩的评优选区工作。【研究方法】本文基于核磁共振、场发射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实验分析手段,对比性评价了川南地区不同深度的龙马溪组页岩孔隙度、孔隙结构参数特征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随着埋深的增加,总孔隙度呈现下降的趋势;3000 m以浅、3000~3500 m和3500 m以深页岩孔隙度主体分别为4%~8%、3%~7%和3%~6%。不同埋深龙马溪组页岩孔隙类型与大小分布无显著差异,各深度段页岩均发育大量纳米级有机质孔隙、矿物粒间孔、粒内溶孔和微裂缝。【结论】高U/Th比和低Ti含量下形成的丰富有机质是深层页岩孔隙发育的关键因素;高硅质矿物含量和高地层压力系数对页岩储层孔隙起到了保护作用,减缓了上覆地层的压实作用,但埋深过大仍会导致页岩孔隙减少、孔隙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页岩气 龙马溪组 孔隙度 孔隙特征 压力系数 深度 油气勘查工程
下载PDF
页岩储层孔隙结构与分形特征演化规律 被引量:16
17
作者 吴伟 梁志凯 +4 位作者 郑马嘉 姜振学 郭婕 薛子鑫 王孟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5-45,共11页
为了研究页岩储层演化对其分形维数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低成熟度陆相页岩、松辽盆地沙河子组高成熟度陆相页岩、川南地区龙马溪组高—过成熟度海相页岩为例,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地球化学分析、氮气吸附实验等手段,结合FHH与热... 为了研究页岩储层演化对其分形维数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低成熟度陆相页岩、松辽盆地沙河子组高成熟度陆相页岩、川南地区龙马溪组高—过成熟度海相页岩为例,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地球化学分析、氮气吸附实验等手段,结合FHH与热力学模型,研究不同分形维数的演化特征,利用灰色关联系数法分析不同演化阶段分形维数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低成熟度陆相页岩分形维数较低,高成熟度海相、陆相页岩具有较高的分形维数。高—过成熟度海相页岩中,较高的孔表面积与孔体积会造成孔隙复杂程度明显增高,但这种关系在低成熟度陆相页岩并不明显,可能是滞留烃造成微孔阻塞或覆盖孔隙表面,使分形维数下降。随着演化程度的增加,页岩储层分形维数的主要影响因素逐渐从矿物组成变成总有机碳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分形特征 孔隙结构 龙马溪组 延长组 沙河子组
下载PDF
核磁共振法表征碳酸盐岩孔隙结构及束缚水饱和度的局限性:基于实验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翼君 唐洪明 +1 位作者 郑马嘉 田国庆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9-96,共8页
在低场核磁共振(NMR)岩心分析过程中,注意到碳酸盐岩的弛豫时间(T_2)分布有时存在如下异常:束缚水状态下,T_2分布中的短弛豫较饱水状态下更为突出。为了弄清该现象的机理,首先梳理了NMR在多孔介质领域应用的基本理论,然后选取伊拉克一... 在低场核磁共振(NMR)岩心分析过程中,注意到碳酸盐岩的弛豫时间(T_2)分布有时存在如下异常:束缚水状态下,T_2分布中的短弛豫较饱水状态下更为突出。为了弄清该现象的机理,首先梳理了NMR在多孔介质领域应用的基本理论,然后选取伊拉克一油田上白垩统不同物性类型的碳酸盐岩进行离心实验,并将碳酸盐岩的物性、孔隙结构同其T_2分布(包括饱水状态和束缚水状态)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T_2截止值法和谱系数法在表征孔隙结构和束缚水饱和度方面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该异常现象在孔隙连通性较好的碳酸盐岩中普遍存在。由于饱水状态下大孔-微孔间流体分子相互扩散,使得氢质子在多孔介质中均一化分布,这导致饱水状态下的T_2分布也趋于"平均化"("扩散耦合"效应),而非在离心过程中因孔隙结构改变所致,因而碳酸盐岩在饱水状态下的T_2分布,更多地是反映孔隙间的连通性而非孔径大小。"扩散耦合"效应影响了采用T_2截止值法计算束缚水饱和度的适用性;谱系数法尽管考虑了"扩散耦合"效应,但是所建立的经验公式并未考虑生产压差(或驱替压力)的变化,因而在实践中应结合实际的生产压差变化对谱系数m和b进行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核磁共振 弛豫时间 扩散耦合 束缚水饱和度
下载PDF
储层孔隙结构测井表征的新方法 被引量:10
19
作者 于秀英 古正富 +3 位作者 贾俊杰 杨伟华 郑马嘉 焦创赟 《非常规油气》 2016年第1期14-20,共7页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典型的低孔、低渗致密砂岩孔隙结构是影响储层产能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须搞清低渗储层复杂孔隙结构的成因,为气田开发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撑。随着高精度数控测井和核磁测井的推广应用,利用测井资料研究储层孔隙结...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典型的低孔、低渗致密砂岩孔隙结构是影响储层产能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须搞清低渗储层复杂孔隙结构的成因,为气田开发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撑。随着高精度数控测井和核磁测井的推广应用,利用测井资料研究储层孔隙结构成为可能。在大量测井数据与岩心分析测试数据统计分析基础上,建立了岩石颗粒与测井渗透率、声波时差与孔隙度的关系。提出利用有效孔隙度指数评价储层孔隙结构,表征了孔隙中可被油气利用的最大孔隙度和油气的最大有效渗透率。提出利用大孔隙指数识别低渗储层中相对优质的储层。应用核磁共振T_2几何均值与储层孔隙喉道的关系,形成评价储层物性及孔隙结构新方法。实际应用表明,新方法评价结果准确可靠,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常规测井 核磁共振测井 孔隙结构 测井表征
下载PDF
四川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效益开发技术与启示 被引量:12
20
作者 雍锐 陈更生 +5 位作者 杨学锋 黄山 李博 郑马嘉 刘文平 何益萍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36-147,共12页
四川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自批复设立以来,历经10余年的探索与实践,已建成集规模、技术、管理、绿色为一体的页岩气产业化示范基地,其成功经验对于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的高效开发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为此,对该示... 四川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自批复设立以来,历经10余年的探索与实践,已建成集规模、技术、管理、绿色为一体的页岩气产业化示范基地,其成功经验对于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的高效开发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为此,对该示范区在“十三五”期间形成的效益开发技术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针对该区中深层页岩气长期效益稳产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解决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该示范区在建设过程中,创新提出了页岩气“三控”富集高产理论,明确了四川盆地南部(川南)页岩气富集模式;(2)通过建立页岩气勘探开发“六大”主体技术,创建地质工程一体化高产井培育方法,有效支撑了示范区规模效益开发;(3)探索形成了川南中深层页岩气效益开发模式,产能建设效益和效率得到全面提高;(4)利用“控制递减、增加动用、拓展外围”三项举措,完成了中深层页岩气接替稳产。结论认为:(1)要持续保障川南页岩气长期效益稳产,仍需深化储层精细描述与复杂机理认识,探索提高采收率技术与方法;(2)突出地质工程深度融合下的精细压裂设计与实施,持续提升压裂缝网构建质量,是提高该区页岩气单井产量的重要路径;(3)持续推进管理变革与创新,进一步完善效益开发模式,是示范区低成本发展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长宁—威远 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 中深层 富集高产 地质工程一体化 效益开发 稳产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