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郑和下西洋简论 被引量:8
1
作者 一钧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83年第1期36-48,共13页
郑和下西洋为明代对外关系和中西交通史上的一件大事,在世界航海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中国人民所创造的这一光辉业绩,使中华民族的声望远播于海外,曾激发起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自和后,凡将命海表者,莫不盛称和以夸示外蕃... 郑和下西洋为明代对外关系和中西交通史上的一件大事,在世界航海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中国人民所创造的这一光辉业绩,使中华民族的声望远播于海外,曾激发起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自和后,凡将命海表者,莫不盛称和以夸示外蕃,故俗称三宝太监下西洋,为明世盛事云。”对这一历史事件应该如何看待,历来是人们所关心的一个问题,从明代起,就有着各种评论,近半个世纪以来,更有国内外许多学者作过专门的研究。解放以后,我国史学界重视对郑和下西洋的性质、目的等进行研究,各抒已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和下西洋 中西交通史 中国人民 对外关系 民族自豪感 中华民族 爱国热情 历史事件 航海史 重要地位
下载PDF
略论郑和下西洋的船 被引量:7
2
作者 一钧 《文史哲》 1984年第3期3-9,共7页
郑和下西洋的船,是郑和航海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关于郑和船队中的宝船究竟有多大,近来意见比较分歧,颇有争论。《明史·郑和传》记载,郑和出使曾“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这一说法究竟可信还是不可信,成为人... 郑和下西洋的船,是郑和航海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关于郑和船队中的宝船究竟有多大,近来意见比较分歧,颇有争论。《明史·郑和传》记载,郑和出使曾“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这一说法究竟可信还是不可信,成为人们争议的焦点。由于建造宝船的详细技术资料早已失传,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是有一定难处。本文仅就我们所见到的若干资料,对有关问题发表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以供讨论。郑和下西洋,组建了前所未有的世界上最庞大的远洋船队。郑和每次远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和下西洋 郑和宝船 郑和船队 海船 明朝政府 航海史研究 郑和航海图 家谱 造船业 天工开物
下载PDF
论郑和下西洋 被引量:2
3
作者 一钧 《海交史研究》 1983年第1期11-31,共21页
郑和下西洋为明代对外关系和中西交通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不仅是中国海外交通史上重要的里程碑,而且在世界航海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郑和使团所创造的这一光辉业绩,使中华民族的声望远播予海外,不断地激发起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 郑和下西洋为明代对外关系和中西交通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不仅是中国海外交通史上重要的里程碑,而且在世界航海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郑和使团所创造的这一光辉业绩,使中华民族的声望远播予海外,不断地激发起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自和后,凡将命海表者,莫不盛称和以夸示外蕃,故俗称三宝太监下西洋,为明世盛事云。"(1)由于郑和下西洋在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明代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和下西洋 东南亚 明初 明宣宗 三保太监下西洋 明代历史事件 明成祖 朱棣 明成祖(1360-1424)
下载PDF
我是怎样研究郑和的
4
作者 《文史哲》 1984年第3期40-42,共3页
我研究郑和,是从一九三五年发现郑和所亲立《娄东刘家港天妃宫石刻通番事迹碑》开始的,到与郑一钧合撰的五册《郑和下西洋资料汇编》从一九八○年起陆续出版,前后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时间。从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郑和研究在我国第一次形成... 我研究郑和,是从一九三五年发现郑和所亲立《娄东刘家港天妃宫石刻通番事迹碑》开始的,到与郑一钧合撰的五册《郑和下西洋资料汇编》从一九八○年起陆续出版,前后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时间。从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郑和研究在我国第一次形成热潮,当时我在郑和研究方面做了一些拓荒性的工作。郑和下西洋这个历史事件,在本世纪初开始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有不少论著问世,提出了众多的问题,展开了国际性的讨论。国内有梁启超的《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向达的《关于三保太监下西洋的几种资料》;国外有法国学者伯希和所撰《郑和下西洋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和下西洋 日本学者 刘家港 历史事件 伯希和 航海家 郑和航海 太监 资料汇编 南京
下载PDF
冯承钧对中国海外交通史、中外关系史研究的贡献 被引量:6
5
作者 《海交史研究》 1994年第1期1-12,共12页
今年4月20日是著名的中国海外交通史、中外关系史专家、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和本刊顾问郑鹤声先生逝世五周年,本刊发表郑先生在1986年撰写的《冯承钧对中国海外交通史、中外关系史研究的贡献》一文,表示对郑先生... 今年4月20日是著名的中国海外交通史、中外关系史专家、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和本刊顾问郑鹤声先生逝世五周年,本刊发表郑先生在1986年撰写的《冯承钧对中国海外交通史、中外关系史研究的贡献》一文,表示对郑先生的深切怀念和崇高的敬意,感谢郑先生的哲嗣郑一钧先生为本刊提供郑先生的遗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关系史 交通史 冯承钧 冯先生 郑先生 岛夷志略 郑一钧 郑和下西洋考 中国社会史 元代白话碑
下载PDF
太平天国妇女解放运动及其评价 被引量:8
6
作者 《文史哲》 1955年第8期42-51,共10页
一、太平天国对於妇女的政策和改育太平天国的妇女政策和教育,是密切配合着的,是不可分离的。他们认为男女地位,是应该平等的,但是男女界限,是应该有区别。男女都应享受革命教育和一般的家庭社会教育,除了巩固家庭社会的秩序和生活外,... 一、太平天国对於妇女的政策和改育太平天国的妇女政策和教育,是密切配合着的,是不可分离的。他们认为男女地位,是应该平等的,但是男女界限,是应该有区别。男女都应享受革命教育和一般的家庭社会教育,除了巩固家庭社会的秩序和生活外,更重要的是在巩固革命的政權来盢拦业陌材F澊印罢摺焙汀敖逃绷椒矫胬此得鳌?(一)太平天国的妇女政策中国历史上的一般妇女,受了封建的宗法的势力重重压迫,不但没有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地位,连独立的人格也不存在,只成为男子的附属品罢了。直到太平天国革命时期,才发生了伟大的妇女解放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天国革命 妇女解放运动 革命教育 妇女政策 男女平等 中国历史 天京 女行 附属品 政治
下载PDF
司马迁生平及其在历史学上的伟大贡献 被引量:6
7
作者 鹤聲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55年第2期23-43,共21页
一、司马迁的时代背景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这便是司马迁在二千多年前表示了他企图依照他父亲司马... 一、司马迁的时代背景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这便是司马迁在二千多年前表示了他企图依照他父亲司马谈的志愿继承孔子「春秋」的精神而重新撰述一部历史记录所下的一个伟大的决心。但自孔子到司马迁作史时代三百七十五年中,中国整个时代,起到了剧烈的变化,因为秦的统一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 孔子 司马迁 董仲舒 生平 公羊 晃公武 政治 太史公 精神
下载PDF
李悝变法 被引量:3
8
作者 一钧 《文史哲》 1974年第3期31-41,共11页
李悝(约前四五五年至前三九五年),魏国人,是战国初年实行法治的政治家,是战国前期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战国初期是春秋以来社会继续急剧变革的时代。奴隶起义和平民的反抗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反动统治,加速了腐朽没落的... 李悝(约前四五五年至前三九五年),魏国人,是战国初年实行法治的政治家,是战国前期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战国初期是春秋以来社会继续急剧变革的时代。奴隶起义和平民的反抗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反动统治,加速了腐朽没落的奴隶制的灭亡。一些诸侯国逐步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新兴地主阶级起来夺取奴隶主贵族的权,建立了新的封建国家。公元前四○三年,晋国的大夫魏、赵、韩三家瓜分了没落奴隶主贵族统治下的晋国,建立了魏、赵、韩三个新国家,揭开了战国时期封建夺权的序幕。三家分晋之后,魏国虽然实现了封建夺权,但旧制度还远远没有彻底摧毁,奴隶制复辟势力十分顽固,复辟与反复辟,前进与倒退的斗争依然十分激烈。为了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权,打击奴隶主贵族的复辟势力,魏文侯在执政的前期,积极进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奴隶主贵族 地主阶级 奴隶制 李悝变法 魏文侯 魏国 封建制 封建国家 前期法家 春秋战国时期
下载PDF
从台湾历史说到解放台湾 被引量:2
9
作者 《文史哲》 1955年第3期6-10,共5页
(一)中国与台湾不可分的历史关系台湾就是秦汉时代的“岱舆”“大冤”,三国时代的“夷洲”,隋唐时代的“流求”,宋元时代的“毗舍那”,明时的“鸡笼”“东番”“台员”,直到明神宗万历二十七年(一五九九)始正式称为“台湾”。所谓岱舆... (一)中国与台湾不可分的历史关系台湾就是秦汉时代的“岱舆”“大冤”,三国时代的“夷洲”,隋唐时代的“流求”,宋元时代的“毗舍那”,明时的“鸡笼”“东番”“台员”,直到明神宗万历二十七年(一五九九)始正式称为“台湾”。所谓岱舆、大冤、台员,都是台湾二字的音转。郑成功父子统治时代称为“东都”,又改“东宁”,至满清取得台湾後,才再改称台湾,以至於今。中国大陆人民对於台湾的发见,有人上推到殷代,因为“列子”一书中有这样一段的记载:“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为无底之谷。…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我们知道“列子”一书,出於秦汉人的伪造,而汉书正有“大冤”进贡的记录,岱舆员峤,便是後世台员二字之所由来,所以殷代发见台湾之说,虽有疑问,但到秦或汉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台湾 中国大陆 历史关系 澎湖 日本 五十年 二十年 十三年 反侵略 魏源
下载PDF
十五世紀初叶中國与亞非國家間的友誼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鶴声 《文史哲》 1957年第1期19-28,共10页
十五世紀初叶,正是我國偉大的鄭和使团奉使亚非國家的期间。然而凡是讀了“明史鄭和傳”里“鄭和云南人,世所謂三保太監者也。初事燕王于藩邸,从起兵有功,累擢太監。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迹之;且欲擢兵異域,示中國富强。永乐三年六月,... 十五世紀初叶,正是我國偉大的鄭和使团奉使亚非國家的期间。然而凡是讀了“明史鄭和傳”里“鄭和云南人,世所謂三保太監者也。初事燕王于藩邸,从起兵有功,累擢太監。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迹之;且欲擢兵異域,示中國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將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金幣,造大船修四十四丈、廣十八丈者六十二。……以次偏历諸番國,宣天子詔,因給赐其君長;不服,則以武攝之”(明史卷三百四“鄭和傳”)这一段話的人們,都会發生这样的錯觉:第一,認为鄭和只不过是永乐皇帝的私人侍从官,而以武功著名的人物。第二,認为这种通使“西洋”的目的和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乐皇帝 使团 朝贡 明史 怀柔政策 公元 宗教信仰 回教徒 朱棣 朱元璋
下载PDF
試論孫中山思想的發展道路 被引量:1
11
作者 鄭鶴聲 《文史哲》 1954年第4期19-30,共12页
(一) 從改良思想到革命思想改良和革命,在本質上是绝不相同的東西,并且有時是相反的東西。革命的本質含義是階級鬥爭(包括民族鬥爭),其目的是推翻阻礙生產力發展的舊生產關係,建立適合生產力发展需要的新生產關係,并相應建立為新生產關... (一) 從改良思想到革命思想改良和革命,在本質上是绝不相同的東西,并且有時是相反的東西。革命的本質含義是階級鬥爭(包括民族鬥爭),其目的是推翻阻礙生產力發展的舊生產關係,建立適合生產力发展需要的新生產關係,并相應建立為新生產關係,亦即为新社會基礎而服務的上層建築。改良主義則否認階級鬥爭,並不想改變生產關係,如列寧所说:‘一般改良主義的實質,就只是去被动實行那些不必消滅舊有統治階級主要基礎的变更,可與保存這些基礎相容的變更。’很明顯的,這種不想改變社會基礎的改良活動,决不能引導社會歷史前進,因為革命是社會历史的火車頭,當舊生產關係阻礙生產力發展,亦即產生革命需要的時候,只有用革命手段推翻舊生產關係和建立新生產關係,才能推動社會历史前进运勾罅终f:‘为了在政治上不犯錯誤,便要做革命家,而不要做改良主義者’。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時期的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三十年 半殖民地半封建 辛亥革命 民主革命 十三年 改良 革命思想 四十年 新思想
下载PDF
天王洪秀全状貌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鹤聲 《文史哲》 1951年第0期44-47,共4页
清季革命党人创办民报于日本东京,揭载天王洪秀全像(民报第五号起),民初某君译日人稻叶君山清朝全史,亦插洪秀全像(清朝全史下册)。国人不察,转相流传,以此为天王本来面目。凌善清撰太平天国野史,卷首亦采用其像,并为之说明云:“洪秀全... 清季革命党人创办民报于日本东京,揭载天王洪秀全像(民报第五号起),民初某君译日人稻叶君山清朝全史,亦插洪秀全像(清朝全史下册)。国人不察,转相流传,以此为天王本来面目。凌善清撰太平天国野史,卷首亦采用其像,并为之说明云:“洪秀全,广东花县人,身材适中,美秀而文,两目斜上,严重有威,”(太平天国野史卷一天王本纪)此种谬传,起于日本人的误会,中国人的误信,这是我国清末民初一般学者“读书不求深解”的毛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秀全 太平天国 洪大全 清末民初 清朝 天德 日本人 身材 野史 身高
下载PDF
論“鐵拳”
13
作者 鶴声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60年第S2期44-53,共10页
(一) 近百年来,中国曾經是各帝国主义的半殖民地,世界上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都想插手到中国来,并把中国当成一块最大的肥肉去爭夺,特別是十九世紀末年以来,在东方,中国曾經是许多矛盾的焦点。这时帝国主义在东方侵略的一个特点,列宁在其... (一) 近百年来,中国曾經是各帝国主义的半殖民地,世界上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都想插手到中国来,并把中国当成一块最大的肥肉去爭夺,特別是十九世紀末年以来,在东方,中国曾經是许多矛盾的焦点。这时帝国主义在东方侵略的一个特点,列宁在其《帝国主义是資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里,曾經这样的指出:“当非洲十分之九的面积已被佔领的时候,(到一九○○年的时候)当全世界都已分割完了的时候,便必然开始了一个垄断式佔有殖民地,亦即是为分割世界和重新分割世界的斗爭特别尖銳起来的时代。”(列宁文选两卷集第一卷頁1028)这正是义和团革命运动发生的时代。义和团革命运动的兴起,包括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两方面,而以反对帝国主义为主体。当时帝国主义国家美、德、沙俄、日本等等,对中国的侵略是非常残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帝国主义者 义和团运动 胶州湾 中国人民 帝国主义国家 革命运动 近百年 列宁 封建主义 半殖民地
下载PDF
忠王李秀成自傳真伪問題商榷
14
作者 郑鶴声 《文史哲》 1957年第4期19-26,共8页
我國歷史上最偉大的革命文献之一——“忠王李秀成自傳”,自經曾國蕃刪改后,虽曾發生过“真本”和“節本”的問题,卻沒有發生过“真伪”的問题。自从一九四三年冬廣西通志館向湘鄉曾家攝取了“李秀成自傳”原稿,一九五○年由罗尔綱先生... 我國歷史上最偉大的革命文献之一——“忠王李秀成自傳”,自經曾國蕃刪改后,虽曾發生过“真本”和“節本”的問题,卻沒有發生过“真伪”的問题。自从一九四三年冬廣西通志館向湘鄉曾家攝取了“李秀成自傳”原稿,一九五○年由罗尔綱先生撰成“忠王李秀成自傳原稿箋証”一書,对于前一問題。得到基本上的解决。一九五六年華东师大学报里發表了年子敏先生“評罗著忠王李秀成自傳原稿箋証”和束世激先生“評罗著忠王李秀成自傳原稿箋証讀后記”兩文,認为这个自傳“顯然是以曾國藩为首的一小撮反革命分子伪造的”,这可以說是提出了一个新的問題。这兩篇文章,經“人民日报”、“文匯报”等的介紹,頗引起研究太平天國歷史的人們的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秀成 太平天国革命 史料 幼天王 清朝政府 洪秀全 石达开 同治 金陵 起义
下载PDF
十五世紀初葉中國舆亞非國家间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關係
15
作者 鄭鶴聲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57年第1期91-119,共29页
亞非兩洲的土地和人民,都佔全世界半數以上,在這個廣大的土地上,众多的人民中,各自建立其自己所需要的政治制度,發展其自己所適應的經濟文化柗Q世界文明策源地的,就有中國、印度、阿剌伯、?斑@些區域。舉凡哲學、宗教、科學、藝術各方... 亞非兩洲的土地和人民,都佔全世界半數以上,在這個廣大的土地上,众多的人民中,各自建立其自己所需要的政治制度,發展其自己所適應的經濟文化柗Q世界文明策源地的,就有中國、印度、阿剌伯、?斑@些區域。舉凡哲學、宗教、科學、藝術各方面,都表現了偉大而卓越的貢獻。事實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琉球 政治 安南 遣使 宣慰使 公元 下西洋 明成祖 使臣 明政府
下载PDF
胡适四十年来反动政治思想的批判
16
作者 《文史哲》 1955年第5期8-18,共11页
一、胡适如何被美帝国主义牵着鼻子走? 胡适有几句极其荒谬的话,用来掩饰他那“不受人惑”的骗术,并且希望青年们也遵照他那一套谬论去实践。他在一九三○年所做的那篇“介绍我自己的思想”里曾经的说道:“我这里千言万语,也就是要教人... 一、胡适如何被美帝国主义牵着鼻子走? 胡适有几句极其荒谬的话,用来掩饰他那“不受人惑”的骗术,并且希望青年们也遵照他那一套谬论去实践。他在一九三○年所做的那篇“介绍我自己的思想”里曾经的说道:“我这里千言万语,也就是要教人一个不受人惑的方法。被孔丘、朱熹牵着鼻子走,固然不算高明;被马克思、列宁、斯大林牵着鼻子走,也算不得好汉”“我自己决不想牵着谁的鼻子走,我只希望尽我微薄的能力,教我的少年肌友们学一点防身的本领,努力做一个不受人惑的人。”“少年的朋友们!用这个(科学)方法来做学问,可以无大差失;用这种态度来做人处事,可以不致於被人家蒙眼睛牵着鼻子走。”胡适所以说这些话主要目的,是在劝导人们不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十年 少年 留美 五十年 反革命 胡适 地主 九二四 政治思想 朋友
下载PDF
論譚嗣同的變法思想及其歷史意義
17
作者 郑鶴声 《文史哲》 1954年第9期41-48,共8页
一、谭嗣同變法思想的淵源在十九世紀末期中国改良派所從事的政治活动和思想活动中,譚嗣同代表比较急进的一翼。我们在他的著作中,可以看出谭嗣同思想在某种程度内表现了唯物论的傾向,表现了对封建的旧制度、旧文化挑战的勇气。谭嗣同... 一、谭嗣同變法思想的淵源在十九世紀末期中国改良派所從事的政治活动和思想活动中,譚嗣同代表比较急进的一翼。我们在他的著作中,可以看出谭嗣同思想在某种程度内表现了唯物论的傾向,表现了对封建的旧制度、旧文化挑战的勇气。谭嗣同的这种变法思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在当时构成改良派的组成份子,实际上都是和封建势力有相当联系的资产階級的代言人,他們不滿意封建統治,要求变法维新,却又站在和农民革命敌对的地位,并对外国帝国主义抱着种种幻想,这种观点也同样表现在谭嗣同的著作中。 譚嗣同的代表作品是‘仁学’,在‘仁學’中,谭嗣同吸取了关於①西方的哲学与科学部分:包括新约、算学(几何)格致(天文、地輿、全体、心灵)社会学;②印度哲学部分,包括华严,心相诸宗;③中国哲学部分,包括孔、孟、荘、墨以及司马迁、陶潛(淵明)、周敦頤(茂叔)、张载(横渠)、陸九淵、王守仁(阳明)、王夫之(船山)、黄宗义(梨洲)等人一系列的学说。据他自己说: ‘凡为仁学者,於佛书当通華严及心宗相宗之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潭嗣同 谭嗣同 法思想 改良派 封建势力 史意 代言人 政治思想 王船山 革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