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伐保留密度对基于大径材培育下杉木人工林生长和材种结构的影响
1
作者 王佳琪 马东旭 +6 位作者 蓝伟立 陈块明 郑鸣鸣 叶义全 江先桂 江祥庆 林开敏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28,共9页
【目的】探究间伐保留密度对基于大径材培育下杉木人工林的生长、径阶分布和材种结构等方面的影响规律,为杉木大径材定向培育的间伐密度控制技术提供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福建省沙县官庄国有林场9年生的杉木人工林... 【目的】探究间伐保留密度对基于大径材培育下杉木人工林的生长、径阶分布和材种结构等方面的影响规律,为杉木大径材定向培育的间伐密度控制技术提供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福建省沙县官庄国有林场9年生的杉木人工林作为研究对象,设置高间伐保留密度(H:2 250株/hm^(2))、中间伐保留密度(M:1 800株/hm^(2))、低间伐保留密度(L:1 200株/hm^(2))3个处理,进行连续观测5 a。【结果】1)林分胸径随间伐保留密度的减小而增大,表现为L>M>H,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林龄为11 a时,出现极显著性差异(P<0.01),间伐对树高的影响不显著;2)单株材积随间伐保留密度的减小而增大,表现为L>M>H,林分蓄积量表现为H>M>L;3)总出材量随间伐保留密度的增大而增大,表现为H>M>L;总出材率随间伐保留密度的减小而增大,表现为L>M>H;4)小径材出材量随间伐保留密度的增大而增大,表现为H>M>L,H处理显著大于L处理(P<0.05),出材率表现为随间伐保留密度的减小而增大。中径材出材量随间伐保留密度的减小而增大,与林龄呈正相关,出材率随间伐保留密度的减小而增大。大径材出材量与出材率随间伐保留密度的减小而增大,且L处理显著大于H处理(P<0.05)。【结论】抚育间伐能促进杉木人工林的生长,优化林分结构,有利于大径阶林木培养,这些作用随间伐保留密度的减小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间伐保留密度 生长 林分结构 大径材
下载PDF
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中退化林修复技术运用与思考——以黔南州乌江流域福泉、贵定、瓮安3县市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覃换勋 刘应波 +1 位作者 何可章 郑鸣鸣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3年第8期84-86,共3页
为探索在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中森林植被质量的技术措施,以黔南州乌江流域(福泉、贵定、瓮安3县市)为例,分析了区域土地利用现状、石漠化状况以及退化林资源特征。分析认为对该区域进行退化林修复提升森林植被质量,应该坚持保护优先,... 为探索在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中森林植被质量的技术措施,以黔南州乌江流域(福泉、贵定、瓮安3县市)为例,分析了区域土地利用现状、石漠化状况以及退化林资源特征。分析认为对该区域进行退化林修复提升森林植被质量,应该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坚持因地制宜,推进综合施策的修复原则。具体技术措施为对公益林和商品林通过综合修复措施,采取间伐、更新采伐、补植、调整树种结构和林冠下更新、群团状改造等改造方式;对经济林采取割灌除草、施肥和修枝整形等多种手段进行小班改造的修复方式。同时,结合研究区退化林分现状特征,建议采取综合修复类型1-1、综合修复类型1-2、综合修复类型1-3等3种综合修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区 石漠化治理 退化林修复 水源涵养 黔南州
下载PDF
森林资源管理在林业产业发展中的意义
3
作者 安娟艳 郑鸣鸣 《农经》 2023年第2期72-74,共3页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于环境治理给予了高度重视,推动了林业种植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当前森林资源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不仅会降低林业产业生产效益,而且会对我国森林行业发展造成影响.基于此,要深入推进森林资源管...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于环境治理给予了高度重视,推动了林业种植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当前森林资源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不仅会降低林业产业生产效益,而且会对我国森林行业发展造成影响.基于此,要深入推进森林资源管理,进一步保护森林资源,充分发挥其经济作用和生态价值.文章概述了森林资源管理及其必要性,阐述了森林资源管理在林业产业发展中的意义,从多个角度提出加强林业产业森林资源管理的有效措施,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资源 管理 林业
下载PDF
间伐强度对杉木中龄林生长和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6
4
作者 郑鸣鸣 任正标 +3 位作者 王友良 宋重升 林开敏 陈志云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69-376,共8页
为了实现大径材培育的目标,通过对不同间伐强度处理后3 a的杉木中龄林生长和结构变化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间伐能够促进林分胸径的生长,尤其以强度间伐最为显著;间伐对树高无显著影响,树高受立地指数影响较大;平均单株材积随着间伐... 为了实现大径材培育的目标,通过对不同间伐强度处理后3 a的杉木中龄林生长和结构变化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间伐能够促进林分胸径的生长,尤其以强度间伐最为显著;间伐对树高无显著影响,树高受立地指数影响较大;平均单株材积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呈现增加的趋势;蓄积量随间伐强度的增大呈减小的趋势。间伐能显著提高林分的大径阶株数比例且大径阶株数比例随间伐强度增大呈增加的趋势。增大间伐强度能够使林分直径分布较为集中,缩小直径分布离散程度。较大强度的间伐能够提高中、大径材的产量,间伐后3a,小、中径材的出材量均随着间伐强度增大而减小,中大径材(中径材+大径材)的出材量为中度间伐>强度间伐>弱度间伐,大径材产量和增长量均随着间伐强度增大而增加,强度间伐的大径材出材量分别是中、弱度间伐的1.43、20.05倍,较强间伐大径材的出材量显著高于弱度间伐,强度间伐更能促进大径材生长。在进行大径材培育时应选择立地条件较高的林地并使用较大强度的间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大径材培育 间伐强度 生长 林分结构
下载PDF
基于大径材培育下杉木人工林间伐初始期的确定 被引量:11
5
作者 宋重升 王有良 +5 位作者 张利荣 郑鸣鸣 任正标 何宗明 范少辉 林开敏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5-54,共10页
【目的】研究杉木间伐初始期与立地之间的关系,为大径材培育的间伐初始期的确定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福建峡阳23年生的杉木人工林的长期定位观测数据,研究目标树胸径连年生长量的变化规律,分析立地指数及不同株数梯度的目标树... 【目的】研究杉木间伐初始期与立地之间的关系,为大径材培育的间伐初始期的确定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福建峡阳23年生的杉木人工林的长期定位观测数据,研究目标树胸径连年生长量的变化规律,分析立地指数及不同株数梯度的目标树对杉木人工林首次间伐期的影响。【结果】(1)地位指数明显影响林分中幼龄时期目标树的胸径生长速率及连年生长量,地位指数越高,林分早期生长速率越大。(2)当胸径连年生长量下降至1 cm以后,22地位指数目标树的胸径连年生长量反而小于18、20地位指数目标树的林分;随着林龄的增加,不同地位指数的目标树的胸径连年生长量趋于相等。(3)全林分(CK)时,18、20地位指数的杉木人工林首次间伐期应在第9年,22地位指数的杉木人工林应在第10年。(4)当选取不同梯度株数(T80、T60、T40)的目标树时,18、20地位指数的林分首次间伐初始时间选择在第13年,22地位指数的林分确定在第11年。【结论】地位指数越大,林分越早进入首次间伐期。基于大径材培育时,18、20地位指数的杉木人工林首次间伐期应控制在9~13年间,22地位指数的林分首次间伐时间应控制在10~11年间。实际间伐时间可根据经营林分集约程度、立地质量、经济、人力等条件的实际情况而定,但18、20地位指数的林分间伐时间不应迟于第13年,22地位指数的林分首次间伐时间不应迟于第11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大径材 首次间伐期 连年生长量 地位指数 目标树
下载PDF
杉木材种结构及大径材生长保留密度与立地效应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有良 宋重升 +3 位作者 何宗明 郑鸣鸣 范少辉 林开敏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2期246-252,共7页
以29 a生不同立地指数和保留密度的杉木林分为研究对象,分析各林分材种结构和大径材生长规律.结果发现:林分平均单株材积随着保留密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蓄积量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从林分材种结构看,杉木大径材主要集中于24~30 cm径阶.... 以29 a生不同立地指数和保留密度的杉木林分为研究对象,分析各林分材种结构和大径材生长规律.结果发现:林分平均单株材积随着保留密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蓄积量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从林分材种结构看,杉木大径材主要集中于24~30 cm径阶.小径材出材量、出材率随保留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随地位指数的增加而减小;中径材出材量、出材率随保留密度的增大而增加,随地位指数的增加而减小;大径材出材量随保留密度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小,随地位指数的增加而增加,出材率随保留密度的增大而减小,随地位指数的提高而增加.保留密度在1000~1200株/hm^(2),大径材出材量和出材率均较大(保留密度1100株/hm^(2)最大),低密度和高地位指数更适合培育杉木大径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保留密度 地位指数 材种结构 大径材
下载PDF
间伐对杉木人工林土壤碳氮及其组分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有良 宋重升 +6 位作者 彭丽鸿 崔朝伟 郑鸣鸣 林开敏 任正标 谢汝根 胡永颜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04-212,共9页
为探究不同间伐强度对杉木人工林土壤碳氮及其组分特征的影响,以福建省三明市官庄国有林场11年生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弱度间伐(LIT)、中度间伐(MIT)、强度间伐(HIT)等3种间伐强度,研究不同间伐强度林分0... 为探究不同间伐强度对杉木人工林土壤碳氮及其组分特征的影响,以福建省三明市官庄国有林场11年生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弱度间伐(LIT)、中度间伐(MIT)、强度间伐(HIT)等3种间伐强度,研究不同间伐强度林分0—10,10—20,20—40,40—60,60—80,80—100 cm土层总有机碳(SOC)、全氮(TN)及易氧化有机碳(ROC)、硝态氮(NO_(3)^(-)-N)、铵态氮(NH_(4)^(+)-N)、微生物量碳(MBC)、微生物量氮(MBN)、微生物熵碳(qMBC)、微生物熵氮(qMBN)的变化特征,以探讨不同间伐强度对杉木人工林土壤碳氮及其组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伐降低了土壤SOC和TN的含量,降低幅度分别为1.4%~36.9%,3.1%~45.7%。间伐增加了土壤MBC、NO_(3)^(-)-N的含量,而对ROC、NH_(4)^(+)-N和MBN的程度在不同土层有差异,qMBC和qMBN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大。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SOC分别与TN、qMBC、ROC、NH_(4)^(+)-N、MBC、MBN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TN与qMBN、ROC、NH_(4)^(+)-N、MBC、MBN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杉木人工林间伐处理降低了土壤表层SOC和TN含量,增加了土壤SMBC和qMBC、qMBN,同时也增加了土壤表层(0—10 cm)SMBN。抚育间伐导致土壤SOC和TN含量降低主要是由于活性碳、氮含量的增加,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分解速率,最终导致土壤SOC和TN含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间伐 土壤有机碳 土壤全氮 碳氮组分
下载PDF
间伐对杉木凋落物分解中生态化学计量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任正标 郭传阳 +3 位作者 郑鸣鸣 王有良 林开敏 游云飞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9-115,123,共8页
以福建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间伐强度(23%、32%、不间伐),研究间伐后不同密度样地内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处理叶和枝的C、N、P含量在整个分解过程中均以下降-上升的波动下降... 以福建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间伐强度(23%、32%、不间伐),研究间伐后不同密度样地内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处理叶和枝的C、N、P含量在整个分解过程中均以下降-上升的波动下降;凋落物分解1 a后,3种处理叶和枝的N、P含量以D2(弱度间伐)处理最低,叶C含量D2处理最低,枝C含量D1(强度间伐)处理最低,且D1和D2处理的叶C和叶N含量显著低于对照CK(P<0.05),D1处理的枝C含量显著低于D2和CK处理(P<0.05),3种处理的枝N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2)凋落物分解1 a后,2种间伐密度处理的叶和枝C︰N与对照处理CK有显著差异(P<0.05),3种处理之间叶和枝的C︰P、N︰P无显著差异(P>0.05);(3)叶C与叶N、叶C︰N,叶N与叶P均呈显著正相关,叶C与叶P呈极显著正相关;叶C︰N与叶N︰P呈显著负相关;枝C与枝P,枝N与枝N︰P呈显著正相关;枝C︰N与枝N︰P呈显著负相关;枝N与枝C︰N,枝P与枝C︰P呈极显著负相关。弱度间伐在分解240 d显著增加了枝C︰N和枝C︰P,在分解360 d时显著降低了叶C︰N,增加了枝C︰N;在整个分解过程中,弱度间伐处理对N︰P无显著影响。强度间伐在凋落物分解60 d显著降低了枝C︰N、枝C︰P和枝N︰P,在分解300 d显著降低了叶C︰P,在360 d显著降低了枝C︰N;在整个分解过程中,强度间伐对叶N︰P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间伐强度 凋落物分解 化学计量
下载PDF
内需增长乏力,房地产面临变数
9
作者 郑鸣鸣 《商界》 2005年第10期16-16,共1页
“外需增长迅猛,内需增长乏力”,这是许多经济学家对中国当前经济的一致判断。
关键词 内需 房地产 变数 经济学家 外需
下载PDF
杉木优良无性系组培苗增值系数提升技术研究
10
作者 郑鸣鸣 田华林 +3 位作者 覃换勋 刘少轩 蔡荣 陆志舸 《绿色科技》 2022年第15期149-154,共6页
以杉木020无性系组培苗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筛选020无性系组培苗的最优增值系数提升配方,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浓度配比组合对无性系光合色素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杉木020无性系最优组合为1.7 mg/L6-BA+0.03 mg/L核黄素+... 以杉木020无性系组培苗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筛选020无性系组培苗的最优增值系数提升配方,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浓度配比组合对无性系光合色素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杉木020无性系最优组合为1.7 mg/L6-BA+0.03 mg/L核黄素+0.25 mg/L,6-BA是影响无性系增值系数、光合色含量的主要因素,NAA在增值系数促进中不属于主导因素,但高浓度NAA对无性系Fv、Fm、Fv/Fm值有一定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值系数 光合色素 叶绿素荧光特性
下载PDF
指数施肥对杉木优良无性系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9
11
作者 李茂 任正标 +4 位作者 郑鸣鸣 洪凯 许珊珊 叶义全 林开敏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00-409,共10页
为探明施肥对杉木优良无性系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以杉木优良无性系"洋061"轻基质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共设置6个处理:对照CK(0 mg/株)、常规集中施肥CF(40 mg/株)、指数施肥EF1(40 mg/株)、EF2(80 mg/株)、EF3(120 mg/株)、EF4(1... 为探明施肥对杉木优良无性系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以杉木优良无性系"洋061"轻基质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共设置6个处理:对照CK(0 mg/株)、常规集中施肥CF(40 mg/株)、指数施肥EF1(40 mg/株)、EF2(80 mg/株)、EF3(120 mg/株)、EF4(160 mg/株),比较杉木幼苗的生长和光合生特性对不同施肥处理响应的差异,筛选出适合杉木优良无性系"洋061"生长的施肥方式和浓度,为杉木苗期氮素养分管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施肥对杉木的苗高和地径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相同施氮量下,指数施肥处理(EF1)下杉木的苗高和地径都优于常规施肥,但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 0.05).(2)指数施肥处理下叶片最大荧光(F_m)、可变荧光(F_v)、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PSⅡ潜在活性(F_o/F_v)和实际最大量子产额(QY)均显著高于对照和常规施肥处理,且除Fv/Fm外,其余各指标均在EF3(120 mg/株)时达到最大值,而叶片初始荧光(F_o)和非光化学猝灭(NPQ)则低于对照处理.(3)施肥处理显著提高了叶片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_i)、叶绿体色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而且在相同施氮量下指数施肥处理(EF1)叶片P_n、G_s、T_r、C_i、叶绿体色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常规施肥,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杉木上述指标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除叶绿体色素外,上述指标均在施氮量为120 mg/株时达到最大.综上表明,施氮量为120 mg/株的指数施肥能通过提高PSⅡ光化学效率和电子传递速率,降低光能的热耗散,增强杉木叶片光合速率,进而促进杉木幼苗生长.因此,杉木优良无性系"洋061"适宜的施氮量为120 mg/株.(图4表1参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数施肥 光合特性 杉木 优良无性系
原文传递
指数施肥对杉木苗期基质中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茂 林开敏 +4 位作者 郑鸣鸣 任正标 许珊珊 曹光球 叶义全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4-61,共8页
为向轻型基质容器苗合理施肥,实现苗木养分精准调控提供理论依据,以杉木优良无性系"洋061"轻型基质容器苗为研究对象,设置7个施氮处理[对照(CK,0 mg/株)、常规集中施肥处理(CF1,40 mg/株)、常规分次施肥处理(CF,240 mg/株)、... 为向轻型基质容器苗合理施肥,实现苗木养分精准调控提供理论依据,以杉木优良无性系"洋061"轻型基质容器苗为研究对象,设置7个施氮处理[对照(CK,0 mg/株)、常规集中施肥处理(CF1,40 mg/株)、常规分次施肥处理(CF,240 mg/株)、指数施肥(EF1,40 mg/株;EF2,80 mg/株;EF3,120 mg/株;EF4,160 mg/株)],采用BiologECO生态板法分析不同施肥处理下轻型基质中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代谢活性.结果表明:(1)不同施肥处理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的代谢活性,其代谢活性大小表现为EF2> EF3> EF1> CF2> EF4> CF1> CK.(2)除Simpson指数外,土壤微生物的功能多样性整体表现为EF2> EF3> EF1> CF2> EF4> CF1和CK,其中仅有EF2处理的丰富度指数显著高于对照处理.(3)在6类碳源中,土壤微生物对胺类碳源利用率最弱,对多聚物类碳源利用率最高.EF2处理对除碳水化合物外的其他碳源的利用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4)共提取9个主要主成分,累计贡献率92.33%.第一主成分(PC1)的方差贡献率为25.46%,第二主成分方差贡献率为17.24%,PC1贡献较大的碳源主要是多聚物和碳水化合物,PC2贡献较大的碳源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类.综上所述,80 mg/株的指数施肥是较适宜的施氮量和施肥方式,能增强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率,提高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和活性.(图4表1参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指数施肥 Biolog-ECO生态板 微生物功能多样性
原文传递
间伐对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短期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郭传阳 林开敏 +5 位作者 郑鸣鸣 任正标 李茂 郑宏 游云飞 陈志云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5-131,共7页
【目的】探究大径材培育目标下间伐对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短期影响,为缓解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问题和大径材定向培育提供指导。【方法】以16年生杉木人工林为对象,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种间伐强度,分别为强度间伐(32%... 【目的】探究大径材培育目标下间伐对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短期影响,为缓解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问题和大径材定向培育提供指导。【方法】以16年生杉木人工林为对象,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种间伐强度,分别为强度间伐(32%,编号HIT)、弱度间伐(23%,编号LIT)、对照组(0%,编号CK),研究不同间伐条件下杉木人工林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生物量氮(SMBN)含量的变化及其化学计量特征[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比,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与土壤全碳(TC)、全氮(TN)含量比,即SMBC/SMBN、SMBC/TC、SMBN/TN]之间的差异。【结果】在不同间伐强度下,杉木人工林不同土层SMBC、SMBN含量及SMBN/TN的值从大到小依次为HIT、LIT、CK;SMBC/TC的值除在≥10~20 cm土层以强度间伐(HIT)最高之外,其他土层均以弱度间伐(LIT)最高;SMBC/SMBN的值除在≥20~40cm土层,以CK最高外,其他土层均以LIT处理最高;从土壤的垂直分布特征来看,杉木人工林SMBC、SMBN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0~10、≥10~20、≥20~40cm,即呈现出SMBC、SMBN含量随土层加深而降低的趋势。【结论】强度间伐对SMBC、SMBN含量影响明显,可能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加强对土壤地力的维护,从而改善杉木大径材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间伐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 全碳 全氮 化学计量特征
原文传递
间伐对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短期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有良 林开敏 +6 位作者 宋重升 崔朝伟 彭丽鸿 郑宏 郑鸣鸣 任正标 邱明镜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5-73,共9页
【目的】研究不同间伐强度下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分配格局,进一步优化林分经营管理措施,准确评估间伐对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的短期影响,为提高人工林的碳汇能力提供依据。【方法】以福建省三明市官庄国有林场11年生杉木... 【目的】研究不同间伐强度下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分配格局,进一步优化林分经营管理措施,准确评估间伐对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的短期影响,为提高人工林的碳汇能力提供依据。【方法】以福建省三明市官庄国有林场11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择坡度、坡位、土壤条件相对一致的林分,按照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弱度间伐(31%,伐后林分2 250株/hm^(2),LIT)、中度间伐(45%,伐后林分1 800株/hm^(2),MIT)、强度间伐(63%,伐后林分1 200株/hm^(2),HIT)等3种间伐强度;共设置9块20 m×20 m样地,采集深度为1 m剖面内不同土层的土壤;并在样地内每木检尺,利用生物量回归方程对乔木层生物量进行估算,同时实测林下植被和凋落物生物量;通过元素分析仪测定植被和土壤碳含量,并根据碳含量估算碳储量。【结果】间伐后3年,杉木人工林乔木层碳储量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减小,LIT、MIT、HIT处理样地乔木层碳储量依次为66.16、58.78、49. 71 t/hm^(2);杉木人工林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碳储量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分别占生态系统碳储量的0.03%~0.19%和0.01%~0.67%;凋落物层碳储量占生态系统碳储量的2.87%~4.32%,间伐对凋落物层碳储量无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储量在不同间伐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杉木人工林土壤层碳储量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降低,HIT处理土壤层碳储量较LIT和MIT处理降低了32.07%和1.03%。间伐后3年,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随着间伐强度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LIT、MIT和HIT处理样地总碳储量依次为173.85、161.12、121.73 t/hm^(2)。乔木层和土壤层碳储量之和占比超过90.00%,表明乔木层和土壤层是巨大的碳库,且间伐短期降低生态系统总碳储量。【结论】间伐后短期内杉木人工林乔木层、凋落物层和土壤层碳储量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下降,而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碳储量则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表明间伐3年后试验林地还处于恢复期,杉木人工林间伐短期内会降低生态系统总碳储量。研究结果可部分解释间伐后短期内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各组分碳储量的分布格局,并为研究区的人工林碳汇增加和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伐 杉木人工林 生态系统 碳储量 碳分配
原文传递
经济持续升温 制造业指数创新高
15
作者 郑鸣鸣 《经济展望》 2006年第6期55-55,共1页
5月8日,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4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8.1%,达到最近15个月以来的最高点,显示经济有加快增长的趋势。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 经济持续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指数 创新 数据显示 国家统计局 经理人 最高点
原文传递
人民币升值通道已打开?
16
作者 郑鸣鸣 《经济展望》 2006年第4期41-41,共1页
中国的价格改革,以及国际原材料价格的猛涨,可能会将中国潜在的通胀显性化。进入2006年,原先持有中国经济存在通缩压力观点的学者。普遍改变了看法。
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 中国经济 原材料价格 价格改革 通缩压力 显性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