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雷达回波强度面积谱识别降水云类型 被引量:7
1
作者 杨有林 纪晓玲 +3 位作者 张肃诏 朱海斌 郑鹏徽 杨婧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90-700,共11页
基于谱分析原理提出了雷达回波强度面积谱的概念及算法,利用宁夏银川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资料,分析了不同性质降水云的雷达回波强度面积谱,并根据不同性质降水云雷达回波强度面积谱特征,提出了基于雷达回波强度面积谱识别降水云类型的方... 基于谱分析原理提出了雷达回波强度面积谱的概念及算法,利用宁夏银川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资料,分析了不同性质降水云的雷达回波强度面积谱,并根据不同性质降水云雷达回波强度面积谱特征,提出了基于雷达回波强度面积谱识别降水云类型的方法,利用强回波面积(回波强度不小于40 dBZ的回波面积)占总回波面积百分比和基本降水回波面积(回波强度不小于20 dBZ的回波面积)占总回波面积百分比作为降水云类型判别的主要因子,提炼出基于雷达回波强度面积谱特征参数的层状云、积层混合云、对流云等不同类型降水云的判别指标,建立了基于雷达回波的降水云类型自动判识模型。利用该模型对2016-2017年6次强降水过程进行了降水云类型判别试验,模型准确判别出6次强降水过程中2次为对流云降水、4次为混合云降水,判别结果较好地反映了降水云类型,验证了判识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云分类 多普勒天气雷达 回波面积谱 自动判识
下载PDF
智能网格预报时空协调一致关键技术研发 被引量:7
2
作者 邵建 张肃诏 +3 位作者 李强 郑鹏徽 姚姗姗 裴晓蓉 《气象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47-852,共6页
自2016年起,我国大力推进气象业务向“智能化、无缝隙、精准化”发展。2017年宁夏积极推进智能网格预报业务体系建设,在网格预报智能订正、主客观融合订正、格点/站点/落区一体化、灾害天气智能识别等方面开展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 自2016年起,我国大力推进气象业务向“智能化、无缝隙、精准化”发展。2017年宁夏积极推进智能网格预报业务体系建设,在网格预报智能订正、主客观融合订正、格点/站点/落区一体化、灾害天气智能识别等方面开展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各项成果均引入到宁夏智能化天气预报业务平台中。其中一项关键技术,是智能网格预报的时空协调一致技术。该项技术在主客观融合订正、格点/站点/落区一体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重点针对这一关键技术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进行介绍、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网格预报 时空协调一致 无缝衔接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宁夏春小麦发育历期影响模拟 被引量:15
3
作者 黄峰 施新民 +2 位作者 郑鹏徽 方宁莲 杨宝玲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18-122,共5页
本文利用田间试验资料,建立了雨季和灌溉农业条件下春小麦各主要发育期间发育速率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模式,进而讨论了春小麦发育进程对温度和水分变化的反应。分析表明全球气温上升、降水分布变化将对春小麦发育进程产生重要影响。温度上... 本文利用田间试验资料,建立了雨季和灌溉农业条件下春小麦各主要发育期间发育速率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模式,进而讨论了春小麦发育进程对温度和水分变化的反应。分析表明全球气温上升、降水分布变化将对春小麦发育进程产生重要影响。温度上升将加快春小麦的生理发育速度,发育历期缩短,进而影响干物质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小麦发育 历期
下载PDF
宁夏石嘴山一次强寒潮天气诊断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杨宝玲 郑鹏徽 +1 位作者 顾宁 于惠琴 《宁夏工程技术》 CAS 2009年第4期310-312,316,共4页
为提高石嘴山市寒潮天气预报水平,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资料,应用天气学分析和诊断分析方法,对2009-01-21—23石嘴山市强寒潮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单站气象要素的变化及成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该次... 为提高石嘴山市寒潮天气预报水平,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资料,应用天气学分析和诊断分析方法,对2009-01-21—23石嘴山市强寒潮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单站气象要素的变化及成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该次寒潮天气过程是在前期强烈升温的基础上,强冷空气在西西伯利亚地区堆积并向南侵袭所造成的.500hPa横槽转竖是产生寒潮天气的关键点,地面蒙古气旋的东移及地面冷高压强度达到1069.5hPa是寒潮爆发南下的必要条件,850hPa冷平流是产生强降温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寒潮 环流形势 物理量场 诊断分析
下载PDF
2009年2月3日宁夏大雾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杨宝玲 方宁莲 +2 位作者 郑鹏徽 何佳 顾宁 《宁夏工程技术》 CAS 2010年第4期303-306,313,共5页
利用自动气象站和T213数值预报产品资料,对2009年2月3日宁夏大部出现的大雾天气过程从高低空环流形势、物理量场及气象要素的变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亚欧大陆500 hPa中高纬度的环流形势为较平直的西风气流,中纬度无明显冷空气活... 利用自动气象站和T213数值预报产品资料,对2009年2月3日宁夏大部出现的大雾天气过程从高低空环流形势、物理量场及气象要素的变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亚欧大陆500 hPa中高纬度的环流形势为较平直的西风气流,中纬度无明显冷空气活动,南支气流较平直,天气形势比较稳定;地面宁夏位于华北高压后部,近地面层有弱的偏南风或偏东风是这次大雾天气生成的背景场.表征大气稳定度的K指数、θse等不仅是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指标,对大雾天气也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雾 环流形势 气象要素 稳定度 物理量场
下载PDF
2010-05-25宁夏暴雨诊断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杨宝玲 方宁莲 郑鹏徽 《宁夏工程技术》 CAS 2011年第1期12-15,19,共5页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卫星云图及T213数值预报产品资料,应用天气学分析及诊断分析方法.对2010-05-25发生在宁夏的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分析表明,高空急流的动量下传、高低空急流的适宜配置所产生的动力场的耦合作用为此次区域性...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卫星云图及T213数值预报产品资料,应用天气学分析及诊断分析方法.对2010-05-25发生在宁夏的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分析表明,高空急流的动量下传、高低空急流的适宜配置所产生的动力场的耦合作用为此次区域性暴雨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动力条件;此次暴雨过程充足稳定的水汽主要源自孟加拉湾和南海,是在有利的"东高西低"大尺度环流背景下,由200hPa高空急流5、00hPa西南中空急流、700hPa偏南低空急流、700hPa和850hPa低涡、切变线及地面"冷锋"共同作用造成的,暴雨落区位于地面冷锋前部、低空急流左前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急流 低涡 诊断分析
下载PDF
2011年8月宁夏连日强对流天气监测预警技术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纪晓玲 闫军 +2 位作者 郑鹏徽 聂晶鑫 辛尧胜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05-914,共10页
2011年8月21—25日宁夏发生了连日分散性强对流天气,综合多种探测资料,对其进行监测预警技术和可预报性分析,初步提炼出冰雹、短时强降水分级监测预警指标。强对流天气发生在稳定的西高东低环流背景下,属于典型的高层干冷、中低层暖湿... 2011年8月21—25日宁夏发生了连日分散性强对流天气,综合多种探测资料,对其进行监测预警技术和可预报性分析,初步提炼出冰雹、短时强降水分级监测预警指标。强对流天气发生在稳定的西高东低环流背景下,属于典型的高层干冷、中低层暖湿的前倾槽配置;0℃层高度平稳,-20℃层高度的显著降低与冰雹发生有较好的对应关系,0℃层与-20℃层高度差减小至1 500 m以下时,降雹概率较大;进行回波强度比较时必须选取与雷达站距离相当的点,回波强度相同时,持续时间越长,降水量越大;回波强度与持续时间一定时,垂直液态水含量越大,可降水率越大,降水越强;对冰雹尺寸反映较敏感的是垂直液态水含量。中气旋可作为冰雹形成的一个监测指标。阵风锋雷达回波是产生雷雨大风天气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对流天气 冰雹 强降水 监测预警 分级监测指标 中尺度 宁夏
原文传递
基于图形学的致旱天气系统自动识别技术 被引量:4
8
作者 邵建 胡文东 +2 位作者 杨有林 裴晓蓉 郑鹏徽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64-669,共6页
基于图形学分析技术,采用追踪算法、矢量分析法,利用常规MICAPS数据、NECP逐日再分析资料和EC细网格资料,对我国西北地区致旱天气系统进行识别试验。通过试验,得到如下结论:(1)依据天气学定义,利用追踪算法能够成功识别高空槽、高空脊... 基于图形学分析技术,采用追踪算法、矢量分析法,利用常规MICAPS数据、NECP逐日再分析资料和EC细网格资料,对我国西北地区致旱天气系统进行识别试验。通过试验,得到如下结论:(1)依据天气学定义,利用追踪算法能够成功识别高空槽、高空脊等主要系统,并可得到其曲率特征;(2)利用该方法识别天气尺度系统,系统中心识别率高达90%以上、平均误差小于0. 5°,而高空槽识别准确率为74%~87%,平均识别误差为0. 7°~1. 4°。利用风场进行订正后,准确度明显提高、误差有所减小,基本可以满足干旱预测、预报业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系统 图形化 自动识别 追踪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