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的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1
1
作者 郑齐银 《科技资讯》 2011年第5期91-92,共2页
论文结合实际工程分析评价了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提出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模式和技术方法意见。
关键词 高层建筑 岩土工程勘察 分析
下载PDF
基于振动搅拌的流态固化黄土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郑齐银 姚运仕 +4 位作者 郝卫国 王昌达 张梦荻 黄昆鹏 尚庆芳 《新型建筑材料》 2023年第12期48-54,共7页
为提高流态固化土工程应用性能和生产效率,采用山西5个不同地区的黄土进行了不同固化剂种类和掺量、搅拌方式、搅拌时间下新拌流态固化土的流动性能和固化后结石率、强度及水稳定性等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掺8%固化剂即可满足工程应用... 为提高流态固化土工程应用性能和生产效率,采用山西5个不同地区的黄土进行了不同固化剂种类和掺量、搅拌方式、搅拌时间下新拌流态固化土的流动性能和固化后结石率、强度及水稳定性等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掺8%固化剂即可满足工程应用要求。相同试验条件下,与普通搅拌相比,振动搅拌固化土的流动扩展度增大10~20 mm、悬浮性和结石率更佳、28 d强度提高了9.1%~18.3%、浸水24 h后28 d强度损失率降低了0.4~1.8个百分点、搅拌时间缩短20%。与P·O42.5水泥相比,采用自研的HT型固化剂时,固化土结石率略有提升、28 d强度提高了7.6%~16.7%、浸水24 h后28 d强度损失率降低了0.8~1.7个百分点,综合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搅拌 流态固化土 充填 黄土 固化剂
下载PDF
混合材料法治理公路充水采空区
3
作者 郑齐银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3年第4期22-23,共2页
针对公路下充水采空区的特殊空洞环境,提出充填混合材料即类混凝土压力注浆的方法,以阳泉西环充水采空区治理工程为例,通过试验和施工实践,提出了适宜的施工配合比和施工工艺,较经济地完成了治理工程,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充水采空区 混合材料 压力注浆 配合比
下载PDF
对采空区设计及施工若干问题的探讨
4
作者 郑齐银 《山西建筑》 2012年第21期86-87,共2页
结合近年来采空区施工经验,根据相关技术规范,就采空区设计与施工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论述,包括粉煤灰标准、配合比设计、孔间距、注浆压力及现场检测等,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采空区 压力注浆 粉煤灰
下载PDF
岩土工程勘察应注意的问题及质保措施
5
作者 郑齐银 《山西建筑》 2012年第35期50-51,共2页
阐述了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的常见现象及应注意的问题,分析了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从而提高勘察质量,改善目前勘察市场秩序。
关键词 岩土工程 勘察 质保措施
下载PDF
对环境岩土工程的若干研究
6
作者 郑齐银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0年第30期144-144,共1页
多年来,为解决大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即用岩土工程方法来抵御自然灾变所造成的对人类的危害,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多成果。目前,各国学者都致力于小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的研究,本文着重就小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的研究现状与发... 多年来,为解决大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即用岩土工程方法来抵御自然灾变所造成的对人类的危害,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多成果。目前,各国学者都致力于小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的研究,本文着重就小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作一些介绍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岩土工程 研究
下载PDF
振动搅拌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闫庆尧 王恩洋 +4 位作者 沈振宗 郑齐银 王昌达 郝卫国 陈世斌 《新型建筑材料》 2023年第12期88-90,102,共4页
为了提高建筑固废再生骨料的利用率,采用普通搅拌和振动搅拌2种工艺,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再生骨料替代率及搅拌时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再生骨料替代率的增加,混凝土在不同搅拌方式下的抗压强度都随之降低,其中普通搅拌... 为了提高建筑固废再生骨料的利用率,采用普通搅拌和振动搅拌2种工艺,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再生骨料替代率及搅拌时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再生骨料替代率的增加,混凝土在不同搅拌方式下的抗压强度都随之降低,其中普通搅拌条件下降更明显;与普通搅拌相比,振动搅拌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在再生骨料替代率为0、20%、40%、60%、80%、100%时分别提高了10.59%、7.87%、9.09%、4.99%、5.43%、6.10%;振动搅拌时间为50 s时,混凝土的7、28 d抗压强度最高。振动搅拌能够抑制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的下降,节约搅拌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固废 混凝土 振动搅拌 再生骨料 力学性能
下载PDF
路堑边坡二次开挖抗震稳定性分析
8
作者 郑齐银 《交通世界》 2023年第1期61-64,共4页
依托工程实际,首先分析了边坡二次开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再对实际工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进行边坡二次开挖过程的模拟,对二次开挖边坡的稳定性及抗震稳定性进行分析,得出二次开挖边坡受初次开挖边坡应力场的影响,在开挖过程中存在卸载效... 依托工程实际,首先分析了边坡二次开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再对实际工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进行边坡二次开挖过程的模拟,对二次开挖边坡的稳定性及抗震稳定性进行分析,得出二次开挖边坡受初次开挖边坡应力场的影响,在开挖过程中存在卸载效应;在边坡二次开挖过程中,边坡的稳定性是先增大后减小的,较初次开挖的边坡稳定性好,而坡面的水平位移是逐渐增大的,位移变化最大值位于开挖面处;二次开挖边坡在地震波的作用下稳定性总体降低,其变化规律是初期急速下降,中期下降速度稍缓,后期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堑边坡 二次开挖 抗震稳定性
下载PDF
公路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郑齐银 《交通世界》 2022年第29期31-33,共3页
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对公路建设、运营影响较大。对拟建公路沿线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做综合风险评估,可以初步判断公路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安全性保障能力和水平。基于此,以某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为依托,通过现场... 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对公路建设、运营影响较大。对拟建公路沿线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做综合风险评估,可以初步判断公路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安全性保障能力和水平。基于此,以某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为依托,通过现场实地踏勘、资料分析等方式查明公路沿线水文气象、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人类活动等因素对公路选线及工程施工的影响。按照“区际相异、区内相似”的原则,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公路沿线地质灾害进行分析评价,把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危险性划分成6个区段、3个等级,为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灾害预防和治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工程 危险性 地质灾害 模糊综合评价
下载PDF
基于Midas/GTS的抗滑桩锚固位置和深度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齐银 《中国公路》 2022年第20期118-120,共3页
本文依托工程实例,通过分析研究边坡治理中抗滑桩锚固位置和深度的9种工况,得到了相应边坡变化的规律,即抗滑桩锚固深度和位置会影响边坡稳定性。随着抗滑桩锚固深度的增加,边坡稳定性会越好,但锚固深度增加对边坡稳定性的提升具有一定... 本文依托工程实例,通过分析研究边坡治理中抗滑桩锚固位置和深度的9种工况,得到了相应边坡变化的规律,即抗滑桩锚固深度和位置会影响边坡稳定性。随着抗滑桩锚固深度的增加,边坡稳定性会越好,但锚固深度增加对边坡稳定性的提升具有一定局限性。抗滑桩应设置在边坡最大塑性区中上部,才有利于发挥抗滑桩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滑桩 Midas/GTS 边坡 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