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课堂“集体失语”现象研究
1
作者 郗杨 《河南农业》 2014年第16期22-23,共2页
目前,在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堂中出现的学生"集体失语"现象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其原因主要包括文化教育、学生、教师以及教学环境等多方面因素。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增加课前导入,提高学习兴趣;二是... 目前,在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堂中出现的学生"集体失语"现象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其原因主要包括文化教育、学生、教师以及教学环境等多方面因素。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增加课前导入,提高学习兴趣;二是激活语言联想,启发学生寻找学习技巧;三是关注学生情感,融合课堂气氛;四是加强师生互动与交流;五是关注不同学生层次,优化课堂提问策略。以此努力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英语专业 英语课堂 “失语” 现象 建议
下载PDF
浅谈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管理
2
作者 郗杨 《中国商界》 2010年第12X期189-190,共2页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环节,因此能否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将教材知识转化为课堂知识,从而内化为学生的知识技能,显然教师在教学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采取相应的有效策略,摒弃传统英语教学理念,才能真正...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环节,因此能否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将教材知识转化为课堂知识,从而内化为学生的知识技能,显然教师在教学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采取相应的有效策略,摒弃传统英语教学理念,才能真正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课堂教学 教学管理 最优化
下载PDF
“诗与哲学之争”的前世今生——评《西方历史上的“诗与哲学之争”》 被引量:2
3
作者 郗杨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4-86,共3页
"诗与哲学之争"是一个在西方历史上历久弥新的话题,曾引发不休的讨论并延续至今。《西方历史上的"诗与哲学之争"》采用结构主义叙事,从本体观念、认知方式、生存状态、拯救方式、话语权力五个方面对"诗与哲学... "诗与哲学之争"是一个在西方历史上历久弥新的话题,曾引发不休的讨论并延续至今。《西方历史上的"诗与哲学之争"》采用结构主义叙事,从本体观念、认知方式、生存状态、拯救方式、话语权力五个方面对"诗与哲学之争"的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对诗与哲学在当代语境下融合的可能性进行科学考察,该书的出版对诗与哲学问题的探索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与哲学之争 不忘初心 结构主义叙事 现实意义
下载PDF
一段重新评估的英国文学史——评《英国16、17世纪巴罗克文学研究》
4
作者 郗杨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5-87,共3页
16世纪末至17世纪,席卷欧洲大陆的巴罗克文化对英国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时期的英国文学表现了鲜明的巴罗克特征。《英国16、17世纪巴罗克文学研究》系统梳理了16、17世纪英国文学与巴罗克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从总体论、作家论和影... 16世纪末至17世纪,席卷欧洲大陆的巴罗克文化对英国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时期的英国文学表现了鲜明的巴罗克特征。《英国16、17世纪巴罗克文学研究》系统梳理了16、17世纪英国文学与巴罗克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从总体论、作家论和影响论三个方面探究了英国巴罗克文学的表现形态和对现代作家的影响,对研究英国巴罗克文学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17世纪 英国巴罗克文学 巴罗克文化 重新评估
下载PDF
回归自然,心灵成长——小说《雀起乡到烛镇》探析
5
作者 郗杨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68-70,共3页
小说《雀起乡到烛镇》向读者描述了一幅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乡村的温情画卷。作者描述了英国传统乡村生活与城镇生活,用生动的语言娓娓道来女主人公劳拉的心灵成长历程。在现代都市生活的繁重压力之下,书中的这种净化灵魂的纯粹之感,更能... 小说《雀起乡到烛镇》向读者描述了一幅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乡村的温情画卷。作者描述了英国传统乡村生活与城镇生活,用生动的语言娓娓道来女主人公劳拉的心灵成长历程。在现代都市生活的繁重压力之下,书中的这种净化灵魂的纯粹之感,更能引起读者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 心灵成长
下载PDF
刍议大学英语教学中颜色词的用法 被引量:1
6
作者 郗杨 《才智》 2011年第3期138-139,共2页
在不同的语言学习中,颜色词都会有其特定的不同的意义和用法。英语和汉语一样,在语言表达中都蕴含大量丰富的颜色词,但是同一颜色在英语和汉语当中的所表达的含义却不尽相同。其原因主要在于文化差异。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当中,对... 在不同的语言学习中,颜色词都会有其特定的不同的意义和用法。英语和汉语一样,在语言表达中都蕴含大量丰富的颜色词,但是同一颜色在英语和汉语当中的所表达的含义却不尽相同。其原因主要在于文化差异。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当中,对于颜色词的学习和认知,应该尽量摒除汉语的文化因素,在英语语言环境下去理解颜色词的不同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颜色词 文化差异
原文传递
随风而逝的乱世佳人梦——从《飘》中女主人公郝思嘉的形象浅谈女性个人“美国梦”的幻灭
7
作者 郗杨 《芒种(下半月)》 2017年第7期70-71,共2页
在《飘》这部作品中,女主人公郝思嘉作为女性个人去追求"美国梦"具有典型意义,她的性格决定她是"美国梦"幻灭的典型形象,本文从爱情和生活两方面阐述了她的"美国梦"幻灭的根本因素,作为女性的个人理想去追求"美国梦",最终是一... 在《飘》这部作品中,女主人公郝思嘉作为女性个人去追求"美国梦"具有典型意义,她的性格决定她是"美国梦"幻灭的典型形象,本文从爱情和生活两方面阐述了她的"美国梦"幻灭的根本因素,作为女性的个人理想去追求"美国梦",最终是一场幻灭的梦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梦” 爱情 生活 女性个人 幻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