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别把打喷嚏不当回事儿
1
作者 郜儒 《健康博览》 2019年第9期39-39,共1页
'阿嚏~阿嚏.''你还好吧?''没事,鼻炎。'呼吸是维持生命重要的一环,鼻子是呼吸的'大门',然而不知什么时候起,'喷嚏'和'没事'联系了起来。据统计,平均每5人就有1个鼻病患者,发病率逐年... '阿嚏~阿嚏.''你还好吧?''没事,鼻炎。'呼吸是维持生命重要的一环,鼻子是呼吸的'大门',然而不知什么时候起,'喷嚏'和'没事'联系了起来。据统计,平均每5人就有1个鼻病患者,发病率逐年上升且趋向低龄化。让我们请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耳鼻喉科的专家带大家识破鼻病5大误区,击退谣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疾病
下载PDF
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28
2
作者 艾金刚 卿翔 +5 位作者 郜儒 刘鸿慧 谢祚仲 李维 王天生 谭国林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52-457,共6页
目的评估内镜下双侧翼管神经切断术对难治性变应性鼻炎(AR)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1日至2013年4月30日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受内镜下双侧翼管神经切断术(手术组,70... 目的评估内镜下双侧翼管神经切断术对难治性变应性鼻炎(AR)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1日至2013年4月30日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受内镜下双侧翼管神经切断术(手术组,70例)和药物保守治疗(药物组,39例)的109例中重度持续性难治性AR合并哮喘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47例,女62例,年龄(32.7±6.8)岁。其中有95例患者完整随访3年以上。比较手术组和药物组在治疗后6个月、1年及3年时的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问卷(RQLQ)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哮喘生活质量问卷(AQLQ)评分、总哮喘症状评分(TASS)、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和药物评分等数据的变化。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确定翼管神经切断术后影响改善疗效的因素。结果随访期间手术组RQLQ评分显著低于术前[术前、术后6个月、1年、3年分别为(2.39±0.61)分(±s,后同)、(0.81±0.43)分、(0.89±0.32)分、(1.06±0.24)分,P值均<0.001],VAS评分亦显著低于术前[术前、术后6个月、1年、3年分别为(7.13±1.04)分、(2.52±1.47)分、(2.70±1.42)分、(2.85±1.64)分,P值均<0.05],且RQLQ和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期药物组。手术组术后AQLQ评分显著高于术前[术前、术后6个月、1年、3年分别为(3.78±0.81)分、(4.99±0.45)分、(4.75±0.71)分、(4.62±0.64)分,P值均<0.05],且显著高于同期药物组。手术组术后TASS评分及FEV1较术前没有显著变化。手术组术后AR相关药物评分显著降低[术前、术后6个月、1年、3年分别为(0.99±0.21)分、(0.37±0.12)分、(0.39±0.26)分、(0.45±0.11)分,P值均<0.05],哮喘相关药物评分亦显著降低[术前、术后6个月、1年、3年分别为(1.27±0.31)分、(0.82±0.29)分、(0.85±0.23)分、(0.96±0.19)分,P值均<0.05],且所有药物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期药物组。随访结束时,手术组患者AR和哮喘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6%(58/64)和45.3%(29/64)。通过手术治疗由"变应性鼻炎发作"或"天气变化"诱发哮喘的AR,哮喘症状也得到显著改善。结论对于AR合并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在改善AR症状的同时,也可显著改善由"变应性鼻炎发作"和/或"天气变化"诱发的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支气管哮喘 翼管神经切断术
原文传递
鼻内镜术后鼻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曾瑞芳 李维 +4 位作者 艾金刚 孙博 许孜 郜儒 谭国林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047-1050,共4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术后鼻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2年我科完成的641例鼻内镜手术的临床资料,并对围手术期可能与术后出血相关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鼻内镜术后出血的发生率... 目的:探讨鼻内镜术后鼻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2年我科完成的641例鼻内镜手术的临床资料,并对围手术期可能与术后出血相关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鼻内镜术后出血的发生率为8.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既往鼻内镜手术史、高血压病史以及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3个因素与鼻内镜术后出血的发生显著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除了上述3个因素外,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及术前激素治疗亦为影响鼻内镜术后出血发生的独立因素(OR值分别为15.673、2.443、5.099、16.197和0.269)。结论:既往鼻内镜手术史,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高血压病史、长期服用NSAIDs以及术前激素治疗是影响鼻内镜术后出血发生的独立因素,其中,术前激素治疗,平稳控制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以及停用NSAIDs 2周或以上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鼻内镜术后出血的风险,临床医师术前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或避免术后出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手术 鼻出血 鼻窦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