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南地区先秦时期藜属植物利用的考古学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郜媛媛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2期17-26,共10页
藜属植物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中绝大部分种的茎、叶和种子可入药,嫩叶可食用,喜生于路旁、田边及轻度盐碱地,能够适应干旱和较为贫瘠的土壤环境。自新石器时代开始,西南地区考古遗址当中就普遍发现藜属植物遗存,部分遗址当中藜... 藜属植物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中绝大部分种的茎、叶和种子可入药,嫩叶可食用,喜生于路旁、田边及轻度盐碱地,能够适应干旱和较为贫瘠的土壤环境。自新石器时代开始,西南地区考古遗址当中就普遍发现藜属植物遗存,部分遗址当中藜属植物遗存的数量甚至远超农作物及其他植物遗存,为我们探讨藜属植物的利用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文章系统梳理我国西南地区目前发现的先秦时期以前的藜属植物遗存,结合古代文献材料、民族志材料,探索了西南地区先秦时期藜属植物的利用方式。研究结果显示,西南地区先秦时期的藜属植物可能并非仅依靠采集所得或作为伴生杂草随农作物进入遗址,部分可能被人为栽培利用。对藜属植物的利用方式主要包括对其用种子、茎叶的食用以及药用、加工工具等。此外,藜属植物在西南地区大量出现还与遗址的农业种植、牧业活动等有所关联。西南地区先民对藜属植物资源的利用,反映出区域内早期居民生态资源拓展方式的多样性,特别是对于自然环境相对严酷的青藏高原地区,开发利用以藜属植物为代表的野生植物资源,是高效利用有限耕地和资源的最佳方式,对推动青藏高原早期文明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属 植物遗存 西南地区 先秦时期 资源利用
下载PDF
地域传统与图像表达——汉画像中的牛耕图
2
作者 郜媛媛 《农业考古》 2016年第6期245-250,共6页
目前,根据地域分布可以将汉画像分为山东地区,河南地区,江苏、浙江、安徽地区,山西、陕西地区、四川地区五大板块,每个区域内部画像的表达题材十分多样,在表达方式上既有共同因素,也有因地域而异的特色。其中牛耕题材在已发现的汉代画... 目前,根据地域分布可以将汉画像分为山东地区,河南地区,江苏、浙江、安徽地区,山西、陕西地区、四川地区五大板块,每个区域内部画像的表达题材十分多样,在表达方式上既有共同因素,也有因地域而异的特色。其中牛耕题材在已发现的汉代画像中数量并不多,但不同的表达方式却映射出不同地域文化的差异,除了能够直观看出的耕作方式之外,其背后隐含的社会制度、社会经济等内容也是汉画像研究价值的重要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耕 画像石 画像砖 地域传统
下载PDF
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专业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公共考古论坛召开
3
作者 郜媛媛 《大众考古》 2014年第4期87-87,共1页
2014年4月1日,由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专业指导委员会主办,四川省文物考占研究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承办的“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专业指导委员会成立火会妊公共考古论坛”在成都圆满科开。
关键词 文物考古研究所 专业指导委员会 成立大会 学会 中国 论坛 研究院 四川省
下载PDF
西南地区先秦时期麦类作物的发现与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郜媛媛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2-72,F0003,共12页
麦类作物大约在商代前后传入西南地区,从考古材料来看,西南地区麦类作物出现的年代呈现显著的西早东晚、北早南晚特征。本研究在系统梳理西南地区先秦时期麦类作物发现的基础上,结合周边地区发现的材料,对西南地区麦类作物的来源路径进... 麦类作物大约在商代前后传入西南地区,从考古材料来看,西南地区麦类作物出现的年代呈现显著的西早东晚、北早南晚特征。本研究在系统梳理西南地区先秦时期麦类作物发现的基础上,结合周边地区发现的材料,对西南地区麦类作物的来源路径进行探索。麦类作物的传播路径可能存在北线与西线两条不同的通道:北线沿着粟类作物传播的路径率先传入甘青地区后,继续向南传播至川西地区,并一路南下传播至云贵高原;西线则自青藏高原南北两端向东传播。在麦类作物传入西南地区后,区域内平原和山地居民对于外来作物冲击的回应差异较大。平原地区的农业体系相对成熟、保守且稳定,不容易受到外来作物的冲击,因而麦类作物始终只占据全部农作物的极小份额。但山地则不同,山地作物系统倾向于多样化,且比较容易受到新物种的影响,作物体系转变较快,这在大麦的传播上体现得尤为显著。在西南山地地区,麦类作物传入以后,很快被当地居民接受,原有的作物体系被打破,部分遗址甚至转而经营以麦类作物为主的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麦类作物 先秦时期 农业
原文传递
西藏高原史前麦类作物的发现与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郜媛媛 《藏学学刊》 2020年第1期34-52,352,共20页
麦类作物是现代西藏高原居民最主要的粮食作物。考古证据显示,麦类作物在公元前第二千纪传入西藏高原,而在麦类作物传入以前,以粟黍为主的农作物体系已经在西藏高原得以建立。文章系统梳理了有关麦类作物起源与传播路径等的主要观点,在... 麦类作物是现代西藏高原居民最主要的粮食作物。考古证据显示,麦类作物在公元前第二千纪传入西藏高原,而在麦类作物传入以前,以粟黍为主的农作物体系已经在西藏高原得以建立。文章系统梳理了有关麦类作物起源与传播路径等的主要观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西藏及其周边地区发现的麦类作物,尝试厘清西藏高原麦类作物的传播以及高原先民对麦类作物传入的回应。研究结果显示,麦类作物率先自西藏高原东西两端传入,其中东侧传入的麦类作物年代最早,主要是小麦。在高原西部地区,麦类作物在墓葬中多次出现,表明其特殊的仪式性内涵。而现代西藏高原以大麦为主体的农作物格局早在公元前第二千纪中期,就已经在雅鲁藏布江上游、中游地区建立。西藏高原上的先民对麦类作物的接纳和利用经历了和周边云贵高原、川西北等山地地区大致相似的路径,从与原有的粟作农业混合种植到单纯地种植麦类作物,对新作物的快速接纳和作物体系的转变反映出先民在高原地区持续地迁移和流动,以及对更加适合在高原严酷生态环境中应用的生业方式所进行的持续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类作物 西藏高原 生业方式 云贵高原 川西北 粟作农业 混合种植 仪式性
原文传递
云贵地区新石器至青铜时代的农业进程探究——以植物考古材料为中心
6
作者 郜媛媛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1-109,138,共10页
云贵地区是我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多样性造就了先民多元的生业策略。本文系统梳理了目前云贵地区出土的植物考古材料,对区域内新石器至青铜时代的农作物结构以及农业种植发展历程、区域特点等问题进行探究。现... 云贵地区是我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多样性造就了先民多元的生业策略。本文系统梳理了目前云贵地区出土的植物考古材料,对区域内新石器至青铜时代的农作物结构以及农业种植发展历程、区域特点等问题进行探究。现有材料表明,云贵地区自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来就经营稻粟混合型农业,随着青铜时代麦类作物的传入,滇西北、滇东等地开始流行稻粟麦混合型农业。除农作物外,野生植物资源在云贵地区先民的生活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探究云贵地区新石器至青铜时代多样化的植物资源利用策略,对理解西南地区早期文明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植物资源的选择既是先民对山地环境的适应与探索方式,也是区域间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贵地区 新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 植物考古 农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