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X4和SOX12基因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
作者 郜晓 朱凯 +2 位作者 许纯 潘迎英 宋丽丽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1期1640-1645,共6页
目的探讨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4(SOX4)和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12(SOX12)基因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该院诊治的87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研究组,对患者进行3年随访,... 目的探讨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4(SOX4)和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12(SOX12)基因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该院诊治的87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研究组,对患者进行3年随访,根据3年内的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87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SOX4基因表达水平与SOX12基因表达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OX4和SOX12基因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SOX4和SOX12基因表达与患者生存率的关系。结果研究组SOX4和SOX12基因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发性骨髓瘤患者SOX4基因表达水平与SOX12基因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689,P<0.05);不同ISS分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SOX4、SOX12基因表达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SOX4、SOX12基因表达情况多发性骨髓瘤患者HbA1c、CRP、PLT、血清钙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SOX4和SOX12基因表达水平均高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OX4和SOX12基因单独检测评估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31、0.771,二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839,AUC明显大于SOX4和SOX12基因各自单独检测的AUC(Z二者联合与SOX4=2.142、P=0.032,Z二者联合与SOX12=3.833、P<0.001);SOX4基因高表达患者3年生存率(63.64%)低于SOX4基因低表达患者(8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4,P=0.033),且生存时间也少于SOX4基因低表达患者;SOX12基因高表达患者3年生存率(53.84%)低于SOX12基因低表达患者(8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02,P=0.011),且生存时间也少于SOX12基因低表达患者。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SOX4和SOX12基因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密切,二者联合检测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预后具有较高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4 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12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沙利度胺、低剂量地西他滨联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评价
2
作者 宋丽丽 郜晓 +1 位作者 许纯 朱凯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9期71-73,共3页
目的分析沙利度胺、低剂量地西他滨联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9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接受... 目的分析沙利度胺、低剂量地西他滨联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9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接受沙利度胺治疗,观察组应用沙利度胺、低剂量地西他滨结合治疗,治疗后比较治疗总有效率和血象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在完全缓解(CR)和总体缓解率(ORR)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后血象相关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和低剂量地西他滨的联合治疗在改善MDS患者的生存率和疾病控制率方面显示出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地西他滨 病态造血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免疫表型流式细胞术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郜晓 陈丽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4期1083-1086,共4页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以浆细胞恶性增殖、溶骨破坏为特征,表现为M蛋白、骨骼破坏、贫血、肾功能受损和免疫功能异常。通过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其免疫表型特点,已经作为血液...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以浆细胞恶性增殖、溶骨破坏为特征,表现为M蛋白、骨骼破坏、贫血、肾功能受损和免疫功能异常。通过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其免疫表型特点,已经作为血液系统疾病的常用检测手段,在辅助诊断、评估预后以及监测微小残留病灶方面的价值,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同。本文就将免疫表型分析在MM中的应用进展方面作一个综述,包括流式细胞术在MM中的应用和MM中流式免疫表型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流式细胞术 免疫表型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标记指数检测的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许戟 李春溟 +5 位作者 张森森 郜晓 屈晓燕 陈丽娟 李建勇 许家仁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1年第6期487-489,共3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中浆细胞标记指数(PCLI)检测的临床意义及与年龄、疾病分期、骨髓浆细胞数、β2-微球蛋白(β2-MG)、白蛋白、乳酸脱氢酶(LDH)、血肌酐、生存期及13q14缺失[del(13q14)]等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荧光玻片计数法...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中浆细胞标记指数(PCLI)检测的临床意义及与年龄、疾病分期、骨髓浆细胞数、β2-微球蛋白(β2-MG)、白蛋白、乳酸脱氢酶(LDH)、血肌酐、生存期及13q14缺失[del(13q14)]等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荧光玻片计数法检测42例初诊MM患者PCLI,并应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I-FISH)技术,用位于13q14的序列特异性DNA探针D13S319,检测患者del(13q14)异常情况。结果 42例初诊MM患者中,PCLI阳性18例(42.9%),其中del(13q14)阳性14例,阴性4例;PCLI阴性24例(57.1%),其中del(13q14)阳性12例,阴性12例,PCLI高表达患者具有更高的del(13q14)发生率(P<0.01)。PCLI阳性与年龄、疾病分期、骨髓浆细胞数、β2-MG、白蛋白、LDH、肌酐等无相关性(P值均>0.05),与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FS)短有关(P<0.05)。结论 PCLI是判断MM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阳性患者,疾病进展快,生存期短。PCLI阳性者del(13q14)发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浆细胞标记指数 荧光原位杂交
下载PDF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穴位贴敷对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神经毒性反应分度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朱凯 郜晓 《四川中医》 2023年第7期159-162,共4页
目的:分析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穴位贴敷对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致神经毒性反应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MM硼替佐米治疗后发生神经毒性反应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案进行分组:甲钴胺口服治疗63例(对照... 目的:分析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穴位贴敷对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致神经毒性反应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MM硼替佐米治疗后发生神经毒性反应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案进行分组:甲钴胺口服治疗63例(对照组)、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穴位贴敷+甲钴胺口服(治疗组)57例。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神经毒性反应分度变化、中医证候评分变化及不良反应,同时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神经传导速度,观察指标包括双侧腓总神经、胫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以及腓浅神经的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结果:治疗前,两组间神经毒性反应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经毒性反应分级出现下降,治疗组治疗后神经毒性反应分级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Z=-2.753,P=0.006)。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评分较之前均改善,治疗组患者肢体麻木、肢体疼痛、感觉障碍、肢体冷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并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腓浅神经SNCV、腓总神经/胫神经MNCV值均较之前增高,治疗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均比对照组快(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为6.35%,治疗组为1.7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并无差异(P>0.05)。结论: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穴位贴敷对硼替佐米治疗MM致神经毒性反应具有一定优势,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安全性尚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 穴位贴敷 硼替佐米 多发性骨髓瘤 神经毒性
下载PDF
加筋黄土的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郜晓 刘妮娜 +2 位作者 李俊 韩一开 飞菲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54-864,共11页
以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山前断裂带区域为研究背景,对区域内黄土进行纤维加筋处理。基于正交试验方法设计试验方案,开展加筋土动三轴试验,探讨纤维加筋黄土的动弹性模量差异性,对比分析动弹性模量的影响因素。对正交试验数据结果进行极差分... 以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山前断裂带区域为研究背景,对区域内黄土进行纤维加筋处理。基于正交试验方法设计试验方案,开展加筋土动三轴试验,探讨纤维加筋黄土的动弹性模量差异性,对比分析动弹性模量的影响因素。对正交试验数据结果进行极差分析得出,纤维长度、纤维含量和土体饱和度是影响纤维加筋黄土动弹性模量的三大因素,且三者对其的影响大小顺序为土体饱和度,纤维长度,纤维含量;方差分析得出土体饱和度对玻璃纤维和聚丙烯纤维加筋黄土的显著水平分别是0.035、0.058,土体饱和度对纤维加筋黄土的动弹性模量影响显著,玻璃纤维加筋土和聚丙烯纤维加筋土的优水平均为0.6%的纤维含量、50%土体饱和度、12 mm的纤维长度。研究结果表明,玻璃纤维加筋黄土和聚丙烯纤维加筋黄土的动弹性模量约为无纤维黄土的1.5倍。纤维长度对加筋土动弹性模量的影响呈正相关。玻璃纤维加筋土和聚丙烯纤维加筋土的动弹性模量随纤维含量的变化趋势几乎一致,为先增长后降低。黄土进行纤维加筋处理有助于提升断裂带区域黄土强度,保障断裂带区域工程基础安全建设和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三轴试验 正交试验 加筋土 核磁共振
下载PDF
不同化疗方案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T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宋丽丽 张日 +1 位作者 潘迎英 郜晓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8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化疗方案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张家港市中医医院肿瘤血液科收治的60例MM患者随机分为硼替-地塞组(30例)和VAD-沙利组(30例)... 目的:探讨不同化疗方案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张家港市中医医院肿瘤血液科收治的60例MM患者随机分为硼替-地塞组(30例)和VAD-沙利组(30例)。为硼替-地塞组患者采用VD方案(硼替佐米+地塞米松)进行化疗,为VAD-沙利组患者联合应用改良的VAD方案(长春新碱+表柔比星+地塞米松)和沙利度胺进行化疗,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及治疗前后其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IL-6(白细胞介素-6)、IL-17(白细胞介素-17)和TGF-β(转化生长因子-β)的水平。结果:硼替-地塞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VAD-沙利组患者,治疗后其Treg的水平高于VAD-沙利组,其TH17、IL-6、IL-17的水平低于VAD-沙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联合应用改良的VAD方案和沙利度胺相比,用VD方案治疗MM的临床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硼替佐米 沙利度胺 细胞因子 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下载PDF
转录因子T-bet表达与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预后关系
8
作者 宋丽丽 朱凯 郜晓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25期47-48,共2页
目的:分析转录因子T-bet表达与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的预后关系。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初次治疗PTCL患者101例,均进行石蜡包埋病理标本检查,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转录因子T-bet表达与PTCL预后的关系。结果:本组101例... 目的:分析转录因子T-bet表达与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的预后关系。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初次治疗PTCL患者101例,均进行石蜡包埋病理标本检查,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转录因子T-bet表达与PTCL预后的关系。结果:本组101例PTCL患者,T-bet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高于T-bet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56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患者,T-bet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高于T-bet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17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T-bet阳性患者1年生存率高于T-bet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转录因子T-bet与PTCL患者预后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属于PTCL-NOS患者以及NKT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T-bet表达 外周T细胞淋巴瘤 预后 关系
下载PDF
贝伐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铂类耐药的复发性卵巢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3
9
作者 郜晓 宋丽丽 +1 位作者 朱凯 陈洁 《中国综合临床》 2018年第3期209-214,共6页
目的评价应用贝伐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在治疗铂类耐药的复发性卵巢癌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间于我院就诊的82例对铂类耐药的复发性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单... 目的评价应用贝伐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在治疗铂类耐药的复发性卵巢癌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间于我院就诊的82例对铂类耐药的复发性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方案,实验组采用贝伐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包括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病情稳定和病情进展),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时间和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等。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5.37%(35/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85%(2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实验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时间分别为9(1~16)月和16(4~26)月,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13)月(HR=0.624,95%CI:0.367~0.899,P=0.023)和12(2~25)月(HR=0.603,95%CI:0.324~0.791,P=0.009);亚组分析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中未发生转移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8(8~26)月和13(2~25)月(HR=0.610,95%CI:0.229~1.544,P=0.29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11(5~16)月和8(1~13)月(HR=0.496,95%CI:0.160~1.046,P=0.08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发生转移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9(3~14)月和6(1~10)月(HR=0.483,95%CI:0.273~0.769,P〈0.001),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14(4~22)月和11(2~20)月(HR=0.556,95%CI:0.197~0.569,P=0.008)。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20%与21.95%,P=0.240)。结论与单纯应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相比,在治疗铂类耐药的复发性卵巢癌中联合贝伐单抗,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明显改善患者无进展生存和总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卵巢癌 贝伐单抗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铂类耐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