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评价不同针刺手法下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收集采用不同针刺手法治疗肩周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评价符合纳入标准的临...目的:观察评价不同针刺手法下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收集采用不同针刺手法治疗肩周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评价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采用Rev 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项RCT,共有79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RR=1.10,95%(1.02,1.18),P=0.01],改良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MD=-0.95,95%(-1.43,-0.48),P<0.001],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定[MD=10.72,95%(4.55,16.88),P<0.001],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不同针刺手法治疗肩周炎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较高。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观察评价不同针刺手法下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收集采用不同针刺手法治疗肩周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评价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采用Rev 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项RCT,共有79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RR=1.10,95%(1.02,1.18),P=0.01],改良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MD=-0.95,95%(-1.43,-0.48),P<0.001],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定[MD=10.72,95%(4.55,16.88),P<0.001],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不同针刺手法治疗肩周炎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