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34c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的表达 被引量:6
1
作者 骆嵩 屈洪党 +6 位作者 刘晓林 许娟娟 马博 李理 刘东亮 郝佳妮 刘楚楚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36-1138,共3页
目的研究miR-34c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表达水平,评估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炎症反应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价值。方法以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梗死组,同时选取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通过对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miR-34c表达水平及与尿... 目的研究miR-34c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表达水平,评估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炎症反应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价值。方法以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梗死组,同时选取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通过对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miR-34c表达水平及与尿酸,LDL-C,C反应蛋白和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比较,评价miR-34c的临床意义。结果和正常组对比,梗死组外周血炎症反应指标尿酸、LDL-C、C反应蛋白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miR-34c在梗死组外周血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显著下降(P<0.05);而且miR-34c与尿酸,LDL-C,C反应蛋白,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为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miR-34c表达水平变化可以作为评估炎症反应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miR-34c 神经功能 炎症反应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NLRP3炎症小体活化介导M1小胶质细胞焦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骆嵩 屈洪党 +5 位作者 马博 许娟娟 刘东亮 李理 郝佳妮 刘楚楚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82-84,共3页
缺血性脑卒中拯救缺血半暗带已经是国际上公认的治疗目标,而与此同时在炎症过程中,也存在一个类似缺血半暗带的“炎症半暗带”,这是因为炎性细胞活化,尤其是M1小胶质细胞活化主要存在于梗死周边区域,决定了脑梗死周边区域炎症反应和进... 缺血性脑卒中拯救缺血半暗带已经是国际上公认的治疗目标,而与此同时在炎症过程中,也存在一个类似缺血半暗带的“炎症半暗带”,这是因为炎性细胞活化,尤其是M1小胶质细胞活化主要存在于梗死周边区域,决定了脑梗死周边区域炎症反应和进一步损伤程度。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yrin domain 3,NLRP3)炎症小体诱导的炎症反应与AD、PD等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方面十分密切,其在缺血性脑卒中扮演的炎症损伤角色也日益引起重视。NLRP3炎症小体进一步加剧缺血半暗带区域炎症细胞过度反应,诱导M1小胶质细胞焦亡,导致下游炎性因子Caspase-1、IL-1β、IL-18和GSDMD等生成和释放,从而加重炎症反应的机制和作用;因此本文就缺血性脑卒中NLRP3炎症小体活化介导M1小胶质细胞焦亡机制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NLRP3炎症小体 焦亡
下载PDF
空腹血糖水平与吉兰巴雷综合征短期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郝佳妮 屈洪党 赵亨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635-638,共4页
目的:探究针对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水平异常与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syndrome,GBS)的相关性,分析FPG升高是否为GBS病人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46例GBS病人临床资料,根据FPG水平... 目的:探究针对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水平异常与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syndrome,GBS)的相关性,分析FPG升高是否为GBS病人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46例GBS病人临床资料,根据FPG水平分为正常FPG组(n=90)和高FPG组(n=56)。比较2组性别、年龄、神经系统体征、有无前驱感染史、是否合并颅神经麻痹、感觉障碍、自主神经受累、呼吸费力、MRC总分和休斯功能分级量表(Hughes functional grading scale,HFGS)评分等基本资料。分析2组脑脊液蛋白水平、葡萄糖水平、有无蛋白细胞分离、潘氏试验结果等生化资料以及神经电生理资料差异。根据病人出院时HFGS评分分为轻型组(HFGS≤3分)和重型组(HFGS>3分),分析FPG水平与GBS短期预后的关系。结果:2组病人年龄、性别、前驱感染史、感觉障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脑膜刺激征、神经电生理分型及脑脊液蛋白水平、蛋白细胞分离和潘氏试验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FPG组病人手术外伤史发生率、颅神经受累率、合并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率、呼吸困难发生率、辅助通气率、巴氏征发生率、出院时HFGS评分为5和6、脑脊液葡萄糖浓度均低于高FPG组(P<0.05~P<0.01),高峰时MRC评分明显低于高FPG组(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大、颅神经受累、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脑脊液蛋白含量高、FPG水平高以及血C反应蛋白水平高均是GBS病人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P<0.01),脑脊液细胞数与病人短期预后无明显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颅神经受累、脑脊液蛋白含量高和FPG水平高均为GBS病人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FPG升高的GBS病人病情更重、更易出现颅神经受累、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呼吸困难和依赖机械通气,短期预后更差。FPG升高是GBS病人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空腹血糖 预后
下载PDF
阿司匹林在防治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郝佳妮 屈洪党 《淮海医药》 CAS 2020年第1期108-109,共2页
1阿司匹林作用机制阿司匹林是人工合成的乙酰水杨酸,通过乙酰化环加氧酶-1(COX-1)中第529位的丝氨酸来抑制环加氧酶的活性,进而阻断血栓素A2(TXA2)的形成。TXA2在形成血栓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阿司匹林通过抑制TXA2介导的血小板... 1阿司匹林作用机制阿司匹林是人工合成的乙酰水杨酸,通过乙酰化环加氧酶-1(COX-1)中第529位的丝氨酸来抑制环加氧酶的活性,进而阻断血栓素A2(TXA2)的形成。TXA2在形成血栓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阿司匹林通过抑制TXA2介导的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1-2]。除了典型途径外,如今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阿司匹林还具有额外的抗血栓作用。例如阿司匹林可以通过减少凝血酶的产生,进而对凝血酶介导的凝血反应产生抑制作用,如因子XIII活化。另外,阿司匹林还可以促进纤维蛋白溶解,主要通过使纤维蛋白原中的赖氨酸残基乙酰化[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脑血管疾病 阿司匹林抵抗
下载PDF
年味
5
作者 郝佳妮 《快乐作文(低年级版)》 2018年第1期35-35,共1页
妈妈问我:“什么是年味?”我想,年味就是妈妈包的饺子。妈妈把饺子馅放在饺子皮上,用力一捏,一个可爱的饺子宝宝就诞生了。
关键词 年味 饺子 妈妈
下载PDF
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2
6
作者 郝佳妮 屈洪党 《中华全科医学》 2019年第1期4-5,共2页
本刊2019年1-12期将就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作专题讲座,以期对社区和基层医务人员有指导作用。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各种脑血管病变所致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局部脑组织缺血和缺氧性坏死,从而迅速... 本刊2019年1-12期将就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作专题讲座,以期对社区和基层医务人员有指导作用。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各种脑血管病变所致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局部脑组织缺血和缺氧性坏死,从而迅速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综合征。脑梗死常采用TOAST分型,按照病因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小动脉闭塞型、心源性栓塞型、其他病因型和不明原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 脑梗死 硬化型 治疗 诊断 TOAST分型 基层医务人员 缺血性脑卒中
原文传递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神经性瘙痒的临床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许力 李玉玉 +4 位作者 刘楚楚 许娟娟 郝佳妮 屈洪党 周华东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0年第2期164-168,共5页
目的探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患者神经性瘙痒(NP)的临床特征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9年3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35例NMOS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26例,年龄13~85岁。依据是否合并NP,分为单纯NMOSD组(25例... 目的探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患者神经性瘙痒(NP)的临床特征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9年3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35例NMOS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26例,年龄13~85岁。依据是否合并NP,分为单纯NMOSD组(25例)和合并NP组(1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水通道蛋白4抗体(AQP4-Ab)阳性、性别、发病年龄、受累脊髓节段、脊髓病变分布及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DSS)评分等;分析NP的临床特点,NP发作与病程、病变部位的关系,NP的治疗效果。结果35例NMOSD患者中10例(28.6%)有NP表现,男4例、女6例。合并NP组患者AQP4-Ab阳性(10/10)较单纯NMOSD组(60%,15/2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两组患者性别分布、发病年龄、受累脊髓节段及EDSS评分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10例NP患者均为10 d内先后出现NP及其他脊髓炎或脑干症状,其中2例NP为NMOSD首次发病的首发症状,3例为复发的首发症状。NP常发生于颈枕部、上肢、肩胛部、面部及其他部位,呈中重度;9例(9/10)NP的发生部位经MRI证实与受累的脊髓节段有明确的关系。结论NP可能是NMOSD患者被忽视的一种较为常见的首发症状之一,可能与AQP4-Ab阳性有关,对脊髓的病变定位有一定的提示意义,也可能提示NMOSD急性脊髓炎的发作,了解其临床特征具有一定的诊断、定位诊断及指导治疗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神经性瘙痒 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