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防蜡防垢装置在延长油田的应用
1
作者 郝化武 王振生 +2 位作者 张录社 陈静 王小军 《化工管理》 2018年第26期164-165,共2页
延长油田子长、杏子川采油厂部分高含蜡油井进入中高含水期后,油井杆、管出现了严重的结蜡现象,易造成堵井及断杆,为保证油井正常生产,采油厂通常采用热洗及化清的方法进行油井防蜡,本文采用一种新型的集成强磁、声波、涡流技术的高效... 延长油田子长、杏子川采油厂部分高含蜡油井进入中高含水期后,油井杆、管出现了严重的结蜡现象,易造成堵井及断杆,为保证油井正常生产,采油厂通常采用热洗及化清的方法进行油井防蜡,本文采用一种新型的集成强磁、声波、涡流技术的高效防蜡防垢装置进行物理方法防蜡试验,现场选取了两厂有代表性的高含蜡、高含水的16口油井,试验取得了很好的防蜡效果,有效延长了油井的清蜡及检泵周期,避免了常规清防蜡中的热洗方式对地层的伤害、化清方式对环境的污染,为油井清防蜡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 清防蜡 物理方法
下载PDF
最大有效力矩准则的理论拓展 被引量:5
2
作者 童亨茂 王明阳 +1 位作者 郝化武 赵丹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1年第4期312-321,共10页
在分析"导致变形带内先存面理或层理发生转动的最大有效力矩与先存面理或层理方向有关"的基础上,对最大有效力矩准则(Meff=0.5(σ1-σ3)Lsin2αsinα)进行理论上的拓展,提出了可以判定任意方向先存面理最大有效力矩的准则—... 在分析"导致变形带内先存面理或层理发生转动的最大有效力矩与先存面理或层理方向有关"的基础上,对最大有效力矩准则(Meff=0.5(σ1-σ3)Lsin2αsinα)进行理论上的拓展,提出了可以判定任意方向先存面理最大有效力矩的准则——泛最大有效力矩准则(MG-eff=0.5(σ1-σ3)Lsin2αsin(α-θ)),其中当先存面理与最大主压应力(σ1)平行时,则成为最大有效力矩准则。该准则的理论分析表明:①当先存面理与σ1平行时,在σ1左右两侧±54.7°方向出现2个有效力矩的最大值,形成共轭的变形带,钝角(109.4°)对着σ1方向;②当先存面理与σ1斜交时,在σ1的另一侧出现1个有效力矩的最大值,从而只出现一个方向的变形带,并随着先存面理偏离σ1方向,变形带与σ1的夹角逐渐减小(从θ=0°时的54.7°,减小到θ=90°时的35.3°),而与先存面理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大(从θ=0°时的54.7°,增加到θ=90°时的125.3°);③当先存面理与σ1垂直时,在σ1左右两侧±35.3°方向出现2个有效力矩的最大值,也形成共轭的变形带,但锐角(70.6°)对着σ1方向。在主应变平面上变形带与先存面理方向及变形带剪切方向(左旋或右旋)已知的情况下,可以确定最大主压应力方向。泛最大有效力矩准则克服了最大有效力矩准则与滑移线理论不相容的问题,可以解释大多膝褶带非共轭发育等多种现象,预期在韧性变形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有效力矩 韧性变形 先存面理 变形带 共轭
下载PDF
低渗透裂缝油藏生产曲线特征及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永太 李辰 +2 位作者 张建国 郝化武 王振生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38-443,共6页
通常情况下,低渗透裂缝油藏具有微裂缝发育、脆性大、储集层岩石密度大、渗透率低、峰度低、压力低等特点,加大了井区的开发难度.针对目前低渗透油藏的采收率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通过建立低渗透裂缝油藏的产能方程,对其生产曲线特... 通常情况下,低渗透裂缝油藏具有微裂缝发育、脆性大、储集层岩石密度大、渗透率低、峰度低、压力低等特点,加大了井区的开发难度.针对目前低渗透油藏的采收率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通过建立低渗透裂缝油藏的产能方程,对其生产曲线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尝试不从先前的微生物法、化学法等出发,而是通过提高油藏润湿性、改变平面渗流场等方法提高低渗透裂缝油藏的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裂缝油藏 生产曲线特征 润湿性 平面渗流常采收率
下载PDF
涧峪岔油田长2储层控缝高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建国 郝化武 +1 位作者 魏江伟 李辰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39,129,共3页
针对子北采油厂涧峪岔油田长2储层压裂改造压裂缝高延伸连通底水,使油井水淹无法正常生产,压裂成功率低的问题,文章在国内外控缝高压裂技术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涧峪岔长2储层特点,研究了适合该区压裂缝高控制的施工参数和控缝高延伸的添加... 针对子北采油厂涧峪岔油田长2储层压裂改造压裂缝高延伸连通底水,使油井水淹无法正常生产,压裂成功率低的问题,文章在国内外控缝高压裂技术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涧峪岔长2储层特点,研究了适合该区压裂缝高控制的施工参数和控缝高延伸的添加剂KF-1压裂技术,并在油田113口井推广应用,有效率由原来的42%提高到79.6%,平均单井日增油0.43 t,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涧峪岔 长2储层 底水油藏 底水锥进 控缝高压裂
下载PDF
前置酸多层酸化工艺在特低渗透性油藏的应用
5
作者 于建青 郝化武 陈立军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3年第12期31-33,38,共4页
采用前置酸多层酸化工艺进行油层改造,一次性下入管柱酸化堵塞层,同时压裂未开发层,即对堵塞油层段进行解堵,又对新开采层段进行压裂改造开发。以涧峪岔油田为例,同区块开发长6油层,酸化已开发长611及未开发长613,并进行长613油层压裂合... 采用前置酸多层酸化工艺进行油层改造,一次性下入管柱酸化堵塞层,同时压裂未开发层,即对堵塞油层段进行解堵,又对新开采层段进行压裂改造开发。以涧峪岔油田为例,同区块开发长6油层,酸化已开发长611及未开发长613,并进行长613油层压裂合采,比单纯采取二压工艺合采有效的提高了油井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酸多层酸化工艺 长6油层 压裂工艺
下载PDF
子北特低渗油藏水力压裂后地层动态特性测试
6
作者 马建国 姜星 +4 位作者 张建国 何薛刚 于云飞 张浪 郝化武 《油气井测试》 2014年第6期18-21,74,共4页
在简介多分层试井仪的结构、原理基础上,提出了分层流体流动压力曲线如何测取、所提供的数据,以及压力曲线的解释原理。介绍了多分层试井仪在子北采油厂3口井5个油层完成的分层地层测试流动压力曲线及解释结果。测到了特低渗透率油藏的... 在简介多分层试井仪的结构、原理基础上,提出了分层流体流动压力曲线如何测取、所提供的数据,以及压力曲线的解释原理。介绍了多分层试井仪在子北采油厂3口井5个油层完成的分层地层测试流动压力曲线及解释结果。测到了特低渗透率油藏的基岩渗透率、油层水力压裂形成的水平裂缝位置、垂直裂缝、水力压裂若干年后油层仍然保留着的裂缝导流能力,以及其他动态特性参数如地层静止压力、静止温度、表皮系数、采油指数等。论述了在该地区井深大约在700 m内测到的裂缝可能是水平裂缝,而井深大约在700 m以下测到的裂缝可能是垂直裂缝。在同一垂直裂缝上的不同深度地层压力和温度呈线性分布,但渗透率、表皮系数、采液指数的值却是随机的,系不均匀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测试 压力曲线 有效渗透率 水力压裂 水平裂缝 垂直裂缝
下载PDF
“摩尔空间”及其在先存构造活动性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7
作者 童亨茂 王建君 +3 位作者 赵海涛 李波 郝化武 王明阳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948-1957,共10页
应用"先存构造活动性准则",结合数值计算分析,建立了"摩尔空间"中先存构造面的极点(σn,τn)与其方位(θ′和φ′)的一一对应关系,从而可以十分直观和便捷地确定三维空间上任意先存构造面上的正应力(σn)和剪应力(... 应用"先存构造活动性准则",结合数值计算分析,建立了"摩尔空间"中先存构造面的极点(σn,τn)与其方位(θ′和φ′)的一一对应关系,从而可以十分直观和便捷地确定三维空间上任意先存构造面上的正应力(σn)和剪应力(τn).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先存构造面的活动性在"摩尔空间"中的表达方式,以及预测分析不同先存构造面相对活动性的技术方法和步骤.最后,应用"摩尔空间"预测了砂箱实验模型中先存构造面的相对活动性,以及活动断层的相对活动性.结果表明,利用摩尔空间可以十分直观和便捷地表达三轴应力状态下任意面上的正应力和剪应力、确定先存构造的活动性系数、预测不同先存构造的相对活动性;应用"摩尔空间"的预测结果得到了实验结果和实际测量资料的证实."摩尔空间"为任意三轴应力状态(主应力轴倾斜)的应力分析、先存构造活动性分析提供了便捷的途径,由于它的直观性和方便性,预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尔空间” 先存构造 活动性系数 相对活动性 三轴应力状态
原文传递
抽油机调平衡节能技术在子北采油厂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兴斌 张建国 +1 位作者 吴立伟 郝化武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2年第10期113-,266,共2页
子北采油厂抽油机在运行过程中,因抽油机不平衡导致耗电量增多、各部件受力不匀、减速箱磨损加快,从而降低了抽油机使用寿命。通过抽油机智能调平衡,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量化分析,降低耗电量,减少设备损... 子北采油厂抽油机在运行过程中,因抽油机不平衡导致耗电量增多、各部件受力不匀、减速箱磨损加快,从而降低了抽油机使用寿命。通过抽油机智能调平衡,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量化分析,降低耗电量,减少设备损耗,给油田生产管理和节能工作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北采油厂 抽油机 调平衡 节能
原文传递
侏罗系延安组底水油帽油藏控水压裂技术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少华 王晋晖 +2 位作者 李石权 郭亮 郝化武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4年第5期175-175,共1页
本文在认识侏罗系延安组底水油帽油藏储层地质特征和工艺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控水压裂技术的基本原理,深入研究了该项技术成功的关键和影响因素,并结合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关键词 底水 薄油帽 物性差 控水压裂
原文传递
蔡家庙-八珠地区长7储层特征研究
10
作者 郝化武 张建国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年第16期168-168,共1页
蔡家庙-八珠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带的中部偏西,延长组长7层位分为长71、长72、长733个砂层组。研究区延长组长7储层岩性以细粒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主要粒径0.095~0.25mm,最大粒径0.55mm,分选以中等-好为主,颗粒呈... 蔡家庙-八珠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带的中部偏西,延长组长7层位分为长71、长72、长733个砂层组。研究区延长组长7储层岩性以细粒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主要粒径0.095~0.25mm,最大粒径0.55mm,分选以中等-好为主,颗粒呈次圆-次棱状,胶结类型为以孔隙式胶结为主,加大-孔隙式次之,常见长石、石英次生加大。填隙物含量平均为15.2%,填隙物以水云母、硅质、碳酸盐为主,其中水云母含量最高,平均为9.5%;胶结类型以孔隙式为主。孔隙类型以长石溶孔为主,残余粒间孔次之及少量的晶间孔、微裂隙。孔隙结构以大孔中喉与中孔、中小喉为主。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压溶作用、溶解作用及交代作用。压实作用中由于颗粒会发生破裂进而产生一定数量的微裂缝,对低渗储层储集物性的改善具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家庙-八珠地区 长7 储层特征
原文传递
西峰长8储层特征研究及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兴斌 李石权 +2 位作者 杨镒泽 郝化武 张建国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年第22期85-85,共1页
西峰长8油藏受岩性变化的影响比较大,定义其为岩性油藏,主力油层深度在1700~2220m之间,砂体的厚度在10~30m之间,储层的平均有效厚度为12.3m,属特低产、低渗、特低采油指数、特低丰度、中深层的大型岩性致密油藏。由于堵塞作用容易在储... 西峰长8油藏受岩性变化的影响比较大,定义其为岩性油藏,主力油层深度在1700~2220m之间,砂体的厚度在10~30m之间,储层的平均有效厚度为12.3m,属特低产、低渗、特低采油指数、特低丰度、中深层的大型岩性致密油藏。由于堵塞作用容易在储层内形成,所以从投入以来至今,加之开发程度的不断深入,有些注水井的注水压力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个别井口由于高压的影响注水难度加大或注不进水,从而出现对应的油井产液量出现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8 地质特征 敏感性
原文传递
浅谈流固渗流理论在油气发中的应用
12
作者 何竞 李石权 +1 位作者 郭亮 郝化武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4年第2期184-184,共1页
随着现代石油工业的不断发展,需要解决的石油工程问题越来越复杂,也逐渐增多,技术人员越来越重视流固耦合问题的研究。在油气开发领域内,流固耦合理论主要运用来解决套管损坏、井壁稳定性分析、提高采收率、防止储层破坏、压裂优化技术... 随着现代石油工业的不断发展,需要解决的石油工程问题越来越复杂,也逐渐增多,技术人员越来越重视流固耦合问题的研究。在油气开发领域内,流固耦合理论主要运用来解决套管损坏、井壁稳定性分析、提高采收率、防止储层破坏、压裂优化技术、储层变形和孔隙坍塌等一系列问题,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发 油藏渗流 流固耦合理论 油藏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