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人的哲学概谈郝孚逸——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的哲学关系问题评说(之二) 被引量:1
1
作者 郝孚逸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0-61,共2页
通观中、外哲学史上的各类哲学,绝大部分都在不同情况下谈到了人和哲学之间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这种联系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从哲学的角度看,由哲学对象起直到哲学方法,几乎都同人的问题密切相关:而从人的角度看。包括为实现衣、食... 通观中、外哲学史上的各类哲学,绝大部分都在不同情况下谈到了人和哲学之间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这种联系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从哲学的角度看,由哲学对象起直到哲学方法,几乎都同人的问题密切相关:而从人的角度看。包括为实现衣、食、住、行在内所从事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系问题 评说 哲学方法 哲学对象 类哲学 哲学史 多层次
下载PDF
省社联党组书记、省金融学会顾问郝孚逸同志的讲话
2
作者 郝孚逸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48-48,共1页
借省金融学会第三届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之际,我代表省社联向大会表示热烈祝贺! 省社联本身的职责就是为各学术团体服务。在省金融学会代表大会上,我本人荣幸地当选为学会顾问,的确感到不敢当。我想,我们社联即使不当选为金融学会的顾问,... 借省金融学会第三届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之际,我代表省社联向大会表示热烈祝贺! 省社联本身的职责就是为各学术团体服务。在省金融学会代表大会上,我本人荣幸地当选为学会顾问,的确感到不敢当。我想,我们社联即使不当选为金融学会的顾问,也是要为省金融学会服务的。既然被当选为顾问,则更应当多做一些具体工作,尽最大努力为大家服务。目前,社会科学正面临许多重要的、崭新的课题。我们一定要按照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三届五中全会上的指示精神,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学会 学会顾问 社联 研究成果 学术团体
下载PDF
加强社会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 被引量:5
3
作者 郝孚逸 《湖北社会科学》 2006年第4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构建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建设 “社会” 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四位一体 书面用语
下载PDF
从一场重大学术论争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性观的发展轨迹 被引量:3
4
作者 郝孚逸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1-66,共6页
由劳动异化带来的人的异化以及因剩余价值被剥夺而带来的劳动者的异化,是同一性质的问题,但在解决这一异化问题上所设定的人的学说的要求和人类解放的途径,则又是一个从人的社会生活出发不断从事人性构想的哲学化提升过程,而马克思主义... 由劳动异化带来的人的异化以及因剩余价值被剥夺而带来的劳动者的异化,是同一性质的问题,但在解决这一异化问题上所设定的人的学说的要求和人类解放的途径,则又是一个从人的社会生活出发不断从事人性构想的哲学化提升过程,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性观的发展轨迹就存在于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人性观 发展轨迹
下载PDF
应该怎样理解马克思的“分工”理论 被引量:4
5
作者 郝孚逸 《湖北社会科学》 2006年第9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马克思 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调节 社会理想 “分工”理论
下载PDF
人与人之间“社会联系”的哲学层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的哲学关系问题评说(之六) 被引量:2
6
作者 郝孚逸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0-51,共2页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一说,可以信其有,也可以信其无。说"有"者,是因为现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种种联系无不是社会联系;说"无"者,则是因为种种被称为社会联系的关系或活动都有各个自身的称谓,无需用一个什么社会联系去称呼它们。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社会联系 关系问题 评说
下载PDF
从唯物史观的以人为本到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 被引量:4
7
作者 郝孚逸 《理论月刊》 2007年第2期52-55,88,共5页
科学发展观在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强调以人为本是其本质和核心,这无论从其理论内涵还是实践经验来说,都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是对唯物史观、尤其是对唯物史观中的以人为本的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 唯物史观 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下载PDF
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社会建设 被引量:4
8
作者 郝孚逸 《理论月刊》 2006年第1期51-54,共4页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部分是唯物史观,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认为:社会的本质在现实上是具有一切社会关系总和之本质的人,能在所从事的社会活动和得到社会共享方面各尽所能和各得其所的统一生活共同体。因此,我们按照唯物...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部分是唯物史观,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认为:社会的本质在现实上是具有一切社会关系总和之本质的人,能在所从事的社会活动和得到社会共享方面各尽所能和各得其所的统一生活共同体。因此,我们按照唯物史观的思维模式,在当前和谐社会建设连同所有社会建设工作中,应该把握:第一,有效整合各种社会关系,自觉把握社会与人关系的认识定位;第二,掌握和运用辩证思维,处理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关系;第三,按照社会决定国家的历史观,不断创造国家与社会相统一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视野 社会建设
下载PDF
“人的本质”新解漫议 被引量:2
9
作者 郝孚逸 《湖北社会科学》 2005年第11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人的本质 《人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人学 人学理论 《光明日报》 学术界 观念史 思想史 专著
下载PDF
弄清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由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之一 被引量:2
10
作者 郝孚逸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6-57,共2页
什么是价值?什么是价值观?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和形成,这些问题不仅成为当前的热门话题,而且越来越应是理论和实践中急需弄清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
下载PDF
理论创新和马克思立场观点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郝孚逸 《湖北社会科学》 2006年第8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理论创新 立场观点 马克思 哲学社会科学 经济社会发展 自主创新 社会科学领域 培养人才
下载PDF
拟人化的“两种方式”说及其源头探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郝孚逸 《湖北社会科学》 2006年第6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拟人化 存在方式 源头 《长江日报》 本体地位 人性化 动物性 工具型
下载PDF
“市民社会”的本质界定与人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的哲学关系问题评说(之五) 被引量:1
13
作者 郝孚逸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1-62,共2页
有关市民社会的认识和研究,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研究、包括其发展史的研究中,并不占显著的位置,但却连绵不断,直到今天仍有这方面的文章出现。是不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可能会有人这样认为,但我觉得实际情况并非这样,而且也不应该这... 有关市民社会的认识和研究,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研究、包括其发展史的研究中,并不占显著的位置,但却连绵不断,直到今天仍有这方面的文章出现。是不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可能会有人这样认为,但我觉得实际情况并非这样,而且也不应该这样。一项理论有无价值或有多大价值,主要取决于其对人类社会实践所起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社会” 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系问题 马克思主义研究 评说 界定 本质 人类社会实践
下载PDF
关于剩余价值人本底蕴的再探讨——八谈与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被引量:1
14
作者 郝孚逸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0-61,共2页
在上一期文章《注重剩余价值学说的"人本学"底蕴》以后,有必要再进行一次探讨,其原因不说自明:把剩余价值学说和人本学之间的关系,从一般的发生学意义延伸到二者的内在联系、即本质上的联系。从本质上考察剩余价值学说与人本学的关... 在上一期文章《注重剩余价值学说的"人本学"底蕴》以后,有必要再进行一次探讨,其原因不说自明:把剩余价值学说和人本学之间的关系,从一般的发生学意义延伸到二者的内在联系、即本质上的联系。从本质上考察剩余价值学说与人本学的关系有无必要以及是否可能,这实际上是一个早已存在的问题。对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价值学说 人本学 马克思主义 底蕴 实践 发生学 本质 自明
下载PDF
劳动价值论与共建、共享的实在性--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之四 被引量:1
15
作者 郝孚逸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60,共2页
发源于西方古典经济学派的劳动价值论,在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心内容和价值现的核心以来,一直存在着认识不到位和理解有偏差的状况.以致经常在报刊上读到不同观点的讨论乃至争论。所到之处,大体上都反映出对马克思有关商品价值二... 发源于西方古典经济学派的劳动价值论,在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心内容和价值现的核心以来,一直存在着认识不到位和理解有偏差的状况.以致经常在报刊上读到不同观点的讨论乃至争论。所到之处,大体上都反映出对马克思有关商品价值二重性、主要是劳动二重性论述的误解和曲解。比如,劳动价值论除作为经济学范畴之外,是否还属于哲学范畴以及怎样把握其哲学的深刻底蕴;劳动价值论作为哲学范畴与“人”的哲学是什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劳动价值论 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实在性 共享 古典经济学派
下载PDF
注重剩余价值学说的“人本学”底蕴——七谈与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被引量:1
16
作者 郝孚逸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7-58,共2页
关于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及其哲学内涵的学习和研究,虽然有人已经进行了一个时期,但总的说来还是显得分量不足。特别是从我们现在正在谈论的话题,即与马克恩主义指导作用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来看。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程度和关心程... 关于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及其哲学内涵的学习和研究,虽然有人已经进行了一个时期,但总的说来还是显得分量不足。特别是从我们现在正在谈论的话题,即与马克恩主义指导作用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来看。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程度和关心程度更是显得不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剩余价值学说 实践 人本学 底蕴 哲学内涵 认识程度
下载PDF
莎士比亚戏剧与历史真实——兼及当前历史题材电视剧的有关争议 被引量:2
17
作者 郝孚逸 《理论月刊》 2000年第11期20-23,共4页
莎士比亚的戏剧以崇尚自然、尊重历史为创作原则,注重历史真实首先是一个思想、艺术观念的问题;莎士比亚的历史剧用当时时代所能达到的先进思想去观照历史,既不失历史的真实面貌,又使历史剧具有较大的思想深度;莎士比亚的悲剧凡涉... 莎士比亚的戏剧以崇尚自然、尊重历史为创作原则,注重历史真实首先是一个思想、艺术观念的问题;莎士比亚的历史剧用当时时代所能达到的先进思想去观照历史,既不失历史的真实面貌,又使历史剧具有较大的思想深度;莎士比亚的悲剧凡涉及历史素材的,不管其范围大小和数量多少,都不违反历史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戏剧 历史题材 历史真实
下载PDF
物的世界与人的世界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的哲学关系问题评说之(三) 被引量:1
18
作者 郝孚逸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2-63,共2页
这里说的物的世界和人的世界,是从哲学的意义上立论的;而从哲学的意义上把握这两个世界的概念,则必须肯定它们既是可分的,又是不可分的。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人的世界 关系问题 辩证统一 评说 意义
下载PDF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十二谈与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被引量:1
19
作者 郝孚逸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9-60,共2页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思想命题或哲学命题,一般都认可是马克思首创,这应该没有问题。马克思以前的诸多有关人的发展的探讨,无论是在"发展"本身还是在"自由""、全面"的问题上,都没有达到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整体而科学的把握。那么...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思想命题或哲学命题,一般都认可是马克思首创,这应该没有问题。马克思以前的诸多有关人的发展的探讨,无论是在"发展"本身还是在"自由""、全面"的问题上,都没有达到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整体而科学的把握。那么这样说,是否就意味着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就达到整体而又科学的境界了呢?我以为回答是肯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 人的发展理论 实践 哲学命题 科学
下载PDF
劳动与“二分”的关系是剩余价值哲学的内核--马克思劳动理论与剩余价值哲学关系的探讨(四) 被引量:1
20
作者 郝孚逸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8期53-54,共2页
“二分”就是分工与分配。这里所着重提出的劳动与“二分”的关系。其目的就是要揭示劳动和分工与分配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不仅是不可分割的,更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人类劳动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分工与分配,都属于社会历史现象,... “二分”就是分工与分配。这里所着重提出的劳动与“二分”的关系。其目的就是要揭示劳动和分工与分配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不仅是不可分割的,更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人类劳动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分工与分配,都属于社会历史现象,都是人类社会历史活动的存在方式。用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眼光来看,人无论是否从事劳动,都和劳动不能分开,同样,人和劳动之间不管处于什么状态,也都不能离开分工与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理论 剩余价值 哲学关系 价值哲学 马克思 内核 人类社会 人类劳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