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切口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用于股骨颈骨折对患者骨代谢指标和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甘宏业 王彬 +2 位作者 郝忠玉 李海涛 陈玉辉 《大医生》 2024年第7期54-56,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小切口外侧入路与常规切口的髋关节置换术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探讨其对患者骨代谢指标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酒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 目的对比分析小切口外侧入路与常规切口的髋关节置换术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探讨其对患者骨代谢指标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酒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切口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患者行小切口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骨代谢指标[骨γ-羧谷氨酸包含蛋白(BGP)、骨特异性磷酸酶(BA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水平;记录Harris评分、计时起立行走测试时间(TGUT)。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血清CK、CRP和IL-6水平均上升,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血清BGP、BAP和PⅠNP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Harris评分升高,TGUT缩短,且观察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TGUT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切口,在髋关节置换术中采用小切口外侧入路,更有利于减轻手术创伤和炎症反应,改善骨代谢指标,并促进髋关节功能和动态平衡能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小切口 外侧入路 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胸腔镜辅助下Ⅰ期全脊柱整块切除在胸椎肿瘤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薛文 管晓鹂 +3 位作者 王增平 郝忠玉 刘林 钱耀文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9期857-860,共4页
目的:探讨借助前路胸腔镜辅助(thoracoscopically assisted surgery,TAS)后路Ⅰ期全脊柱整块切除(total en bloc spondylectomy,TES)治疗胸椎肿瘤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2014年10月至2016年1月,采用前路TAS后路Ⅰ期TES治疗胸椎肿瘤4例... 目的:探讨借助前路胸腔镜辅助(thoracoscopically assisted surgery,TAS)后路Ⅰ期全脊柱整块切除(total en bloc spondylectomy,TES)治疗胸椎肿瘤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2014年10月至2016年1月,采用前路TAS后路Ⅰ期TES治疗胸椎肿瘤4例,其中男2例,女2例,年龄分别为16、35、46、60岁;病程分别为1、4、6、9个月;病变累及T_4、T_6、T_(10)各1例,T_7/T_8双节段1例;疼痛VAS评分分别为4、5、6、8分。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B级2例,D级1例,E级1例。SF-36生存质量评分分别为38、65、35、29分;原发性脊柱肿瘤2例,转移性脊柱肿瘤2例。Tomita分型:Ⅲ型1例,Ⅳ型2例,Ⅵ型1例。WBB分期:4~9/ABCD 2例,5~8/ABC伴1~3 1例,6~7/ABC 1例。全身麻醉下,先取侧卧位,置入胸腔镜工作通道,结扎病椎椎间及相对应肋间血管,完成病椎椎前大血管游离保护,切开病椎上下椎间盘前1/2;改俯卧位,Ⅰ期后路行病椎整块切除及钛笼内植骨(同种异体骨)重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结果:4例均获得随访,时间分别为34、10、11、12个月。其中术后发生胸腔积液1例,再次行胸腔闭式引流。手术切口均Ⅰ期甲级愈合。术后疼痛改善或消失,2个月时疼痛VAS评分2例2分,2例3分;术后无神经功能损害加重;术后SF-36生存质量评分改善明显,术后3个月评分分别为88、92、71、80分。术后3、6、12个月复查未见脊柱肿瘤复发、内固定松动及断裂;1例肺癌转移患者术后11个月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前路TAS顺利完成了病椎椎体游离、椎前大血管、椎间血管、肋间血管分离保护或结扎,有效控制了术中出血,并且对肺、食管进行了有效保护,肿瘤获得了广泛性切除;前路TAS后路Ⅰ期TES显著降低手术创伤和手术风险,使TES向微创化迈进了一步,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和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肿瘤 胸腔镜 全脊椎切除
下载PDF
马德隆畸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宋玉鑫 王增平 +7 位作者 刘林 薛文 郝忠玉 张群立 舍伟 才礼杨 苟海涛 钱耀文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10期976-978,共3页
马德隆畸形是桡骨远端尺侧及掌侧骨骺发育障碍引起的一种罕见的前臂及腕部畸形。目前研究认为其发病主要与外伤、骨骺发育异常、营养障碍及遗传基因的缺失或突变有关。早期临床表现多不典型,中晚期可有腕部畸形、无力等表现。X线片为主... 马德隆畸形是桡骨远端尺侧及掌侧骨骺发育障碍引起的一种罕见的前臂及腕部畸形。目前研究认为其发病主要与外伤、骨骺发育异常、营养障碍及遗传基因的缺失或突变有关。早期临床表现多不典型,中晚期可有腕部畸形、无力等表现。X线片为主要诊断手段,但常缺乏早期诊断意义;腕关节磁共振成像因可早期显示局部软组织与骨骼的异常被用于此病的早期诊断,但目前国内对此畸形的磁共振成像研究较少。按桡骨远端尺倾角、掌倾角的大小可分不同类型。对于畸形与症状较重者,多需采取手术治疗。目前主要分为尺骨修整术和桡骨远端截骨术,虽然两种术式均能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但由于手术创伤大,可有感染及术后关节活动受限等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德隆畸形 磁共振成像 外科手术 综述文献
下载PDF
逆行带锁髓内针联合胫骨下段滑槽植骨融合术治疗终末期踝关节炎 被引量:9
4
作者 郝忠玉 裴萍 +1 位作者 刘林 宋玉鑫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6期518-520,共3页
目的 :探讨运用逆行带锁髓内针联合改良前路胫骨下段滑槽植骨融合术治疗终末期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11月至2016年4月,采用逆行带锁髓内针联合改良前路胫骨下段滑槽植骨融合术治疗22例保守治疗无效的终末期踝关节炎患者,其... 目的 :探讨运用逆行带锁髓内针联合改良前路胫骨下段滑槽植骨融合术治疗终末期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11月至2016年4月,采用逆行带锁髓内针联合改良前路胫骨下段滑槽植骨融合术治疗22例保守治疗无效的终末期踝关节炎患者,其中男9例,女13例;年龄30~65岁,平均48.5岁。7例有明显足内翻畸形,15例外观大致正常。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情况,并于术前及术后9个月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对其足踝关节功能和疼痛情况进行评价。结果:2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6个月。伤口均Ⅰ级愈合,未出现伤口坏死或骨折不愈合,无早期并发症发生。本组患者手术时间80~120 min,平均90 min;术中出血量15~50 ml,平均30 ml;骨性愈合时间10~18周,平均14周。术后9个月随访时AOFAS评分(88.00±3.45)与术前(54.82±2.9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优8例,良12例,可2例。术后9个月VAS评分(3.96±1.27)与术前(9.37±0.5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逆行带锁髓内针联合改良前路胫骨下段滑槽植骨融合术治疗终末期踝关节炎,稳定可靠、创伤小、出血少、关节都得到融合,术后功能恢复良好,可明显缓解疼痛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 踝关节 关节融合术
下载PDF
Poncet病长期误诊一例反思 被引量:2
5
作者 郝忠玉 刘林 +1 位作者 宋玉鑫 裴萍 《临床误诊误治》 2016年第11期24-25,共2页
Poncet病又称结核变态反应性关节炎或结核性风湿症,是一种非感染性关节炎,是结核杆菌在体内引起的变态反应。其临床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过程,急性过程呈典型的急性风湿样临床表现,有发热、急性关节炎和结节性红斑。关节炎是本病的重要表现... Poncet病又称结核变态反应性关节炎或结核性风湿症,是一种非感染性关节炎,是结核杆菌在体内引起的变态反应。其临床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过程,急性过程呈典型的急性风湿样临床表现,有发热、急性关节炎和结节性红斑。关节炎是本病的重要表现,表现为多发性、游走性关节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关节积液[1]。Poncet病临床表现酷似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易误诊。本文回顾分析1例长期误诊的Poncet病的临床资料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ncet病 误诊 关节炎 风湿
下载PDF
癫痫大发作后双侧肩关节后脱位二例分析及文献回顾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增平 薛文 +6 位作者 周慧茹 刘林 舍伟 才礼杨 郝忠玉 张辉 苟海涛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 2016年第2期116-117,共2页
病例1:患者,男性,19岁,癫痫大发作后双肩部疼痛,活动受限1 d 就诊。既往有癫痫病史,1 d 癫痫大发作后双肩部疼痛伴活动受限,双手及腕肘关节活动正常。查体:生命体征无异常,双手感觉及远端血供无异常。双上肢外展、内旋位,双手互托肘部... 病例1:患者,男性,19岁,癫痫大发作后双肩部疼痛,活动受限1 d 就诊。既往有癫痫病史,1 d 癫痫大发作后双肩部疼痛伴活动受限,双手及腕肘关节活动正常。查体:生命体征无异常,双手感觉及远端血供无异常。双上肢外展、内旋位,双手互托肘部,双侧肩关节肿胀,右侧略重,双侧方肩畸形,肩关节后方膨隆,肩胛盂处空虚感;肩周压痛阳性,双肩关节主动活动受限,被动内收、外旋时疼痛加重。Dugas征阳性,直尺试验阳性。双侧肩关节 X 线片显示:双侧肩关节间隙增宽,肱骨头向下移位,肱盂关节半月影消失,未见骨折。诊断:双侧肩关节后脱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后脱位 癫痫病史 大发作后 双侧 文献回顾 肩部疼痛 关节间隙增宽 关节活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