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本质特征和建构规律 被引量:4
1
作者 郝文武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5,共9页
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是教育主体自主建构的全面深入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知识系统;是在海内外文化、不同学科知识相互影响、交融中形成的知识体系;是合目的与合规律、价值追求与思维逻辑统一的知识体系;是继承与发展、守正与创新结合形... 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是教育主体自主建构的全面深入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知识系统;是在海内外文化、不同学科知识相互影响、交融中形成的知识体系;是合目的与合规律、价值追求与思维逻辑统一的知识体系;是继承与发展、守正与创新结合形成的知识体系。这既是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本质,也决定了它形成的规律和原则、方式、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 自主知识体系 本质特征 建构规律
下载PDF
以教育思想创新推进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 被引量:3
2
作者 郝文武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为核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世界优秀文化而形成的教育学知识体系。教育思想的创新发展是教育学学科平台和团队建设、学科和学术话语发展、学科和学术人... 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为核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世界优秀文化而形成的教育学知识体系。教育思想的创新发展是教育学学科平台和团队建设、学科和学术话语发展、学科和学术人才培育、学科和学术治理等五个系统的灵魂、动力和关键,也是此五个子系统发生发展和成熟的标志、实力的象征、成效的标准。政治方向和思想影响力都是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成熟的标志、标准和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有效促进教育实践发展的教育思想创新成果是建构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核心资源。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要以教育思想创新为核心,努力推进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 教育思想创新 教育学学科建设
下载PDF
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学习习近平《论教育》笔谈
3
作者 郝文武 姜朝晖 +3 位作者 王洪才 崔延强 李立国 朱德全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17,共15页
最近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出版了习近平同志的《论教育》,收入习近平同志2013年至2024年关于教育的重要文稿47篇。这部专题文集围绕教育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对... 最近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出版了习近平同志的《论教育》,收入习近平同志2013年至2024年关于教育的重要文稿47篇。这部专题文集围绕教育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对于新时代新征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中国式现代化 重要文稿 党的教育方针 全面贯彻 培养什么人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编辑出版
下载PDF
不懈推进充分全面发挥人的潜能的教育高质量发展
4
作者 郝文武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110,共10页
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本质的纯正充实度。本质纯正充实度低的教育是低质量教育,本质基本纯正充实的教育是有质量教育,本质纯正充实度高的教育是高质量教育。没有教育本质规定性的事物就不是教育。教育本质的纯正充实度是指教育... 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本质的纯正充实度。本质纯正充实度低的教育是低质量教育,本质基本纯正充实的教育是有质量教育,本质纯正充实度高的教育是高质量教育。没有教育本质规定性的事物就不是教育。教育本质的纯正充实度是指教育以教学育人为天职充分全面和自由发挥人的潜能、展示人的本质的程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本质是充分全面发挥人的潜能。提高教育质量就是要优化教育质量与数量的关系,提高教育本质纯正充实度的量,实事求是、持续不懈地提升教育本质纯正度的高度,实事求是、持续不懈地提升教育本质的纯正充实度的普及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高质量发展 充分全面发挥人的潜能 本质纯正充实度 实事求是
下载PDF
深化素质教育应加强对学科能力培养的研究
5
作者 郝文武 关志康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24年第5期1-6,F0002,共7页
素质教育有多个层面,全面提高全民族素质是核心,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是主题。培养和发展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任务。近40年来,教育研究,特别是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中关于知识教学促进能力发展的研究明显不足。为了全面... 素质教育有多个层面,全面提高全民族素质是核心,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是主题。培养和发展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任务。近40年来,教育研究,特别是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中关于知识教学促进能力发展的研究明显不足。为了全面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教育研究者要将学科教学研究的侧重点由知识教学综合研究转向以培养能力为重的研究,根据学科特点对不同学科培养能力的教学实践规律、方式方法进行研究,还要加强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研究队伍建设,增加培养学科能力的重点、重大课题,重视和专门策划培养学科能力的期刊栏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质教育 能力培养 学科教学 课程与教学论
下载PDF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世界特征
6
作者 郝文武 《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8-97,共10页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既有世界教育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且更具中国特色。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根本特征。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代人和推进教育...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既有世界教育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且更具中国特色。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根本特征。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代人和推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以教育优先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推进国家现代化,既有中国教育现代化特色,也有世界教育现代化的普遍性。通过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促进人的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根本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报告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中国特色 世界特征
下载PDF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问题与改进 被引量:2
7
作者 封杰 郝文武 郭文斌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69,77,共7页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以及促进师生发展具有关键作用。为了解决当前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普遍存在的问题,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应改变评价目标的狭窄化,确立...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以及促进师生发展具有关键作用。为了解决当前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普遍存在的问题,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应改变评价目标的狭窄化,确立全面促进师生发展的评价目标;改变“重教轻学”等片面评价,确立重教重学的全面评价;改变重定量评价轻定性评价倾向,确立全面重视“定性+定量”的评价方式;改变评价结果激励作用的形式化和单一化,确立教学激励科学合理的评价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教学质量评价 评价目的 评价方式 评价内容 评价激励
下载PDF
“双减”要努力促进家庭教育公平 被引量:7
8
作者 郝文武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22,102,共6页
“双减”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效缓减家长焦虑的重要举措,但也有可能加深家庭教育不公平。学校和社会既要落实“双减”,又要防止“双减”对家庭教育造成不公平,采取丰富以学校为主的课外活... “双减”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效缓减家长焦虑的重要举措,但也有可能加深家庭教育不公平。学校和社会既要落实“双减”,又要防止“双减”对家庭教育造成不公平,采取丰富以学校为主的课外活动、增强学生和家长的主体性等有效措施,尽力促进家庭教育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家庭教育 教育公平
下载PDF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应全面促进人的适应性与自由性统一的全面发展 被引量:2
9
作者 郝文武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51,共11页
任何时代的人都要适应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但随着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现代化程度加深,人的身心发展的自由度和全面性在不断增强。人的身心发展经历过原始丰富和片面发展、适应性全面发展和片面发展等阶段,从主要为适应性全面发展逐渐向... 任何时代的人都要适应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但随着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现代化程度加深,人的身心发展的自由度和全面性在不断增强。人的身心发展经历过原始丰富和片面发展、适应性全面发展和片面发展等阶段,从主要为适应性全面发展逐渐向适应性与自由性统一的全面发展转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本质特征。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三个面向”,全面促进人的适应性与自由性和谐统一的全面发展和现代化,更好更快推进国家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 现代化教育 适应性 自由性 和谐统一
下载PDF
教育家精神的不朽灵魂和时代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郝文武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17,共9页
2023年,在第三十九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教育家特有的教育家精神表现为“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 2023年,在第三十九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教育家特有的教育家精神表现为“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中国教育家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既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兼收并蓄了古今中外教育家精神的主要精华。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家精神的重要论述为依据,全面深刻体悟教育家精神的不朽灵魂和时代特征,努力形成和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家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教书报国 乐教爱生 学高身正 奉献社会
下载PDF
教育学与哲学都需要教育哲学强化本质联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郝文武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23年第4期1-9,F0002,共10页
20世纪初是作为独立学科的中国教育学从无到有的初创时期。1923年面世的范寿康的《教育哲学大纲》是以“教育哲学”命名的中国第一部教育哲学。认真研读民国初年近现代教育哲学著作,对全面了解中国近现代教育哲学发展,了解它们对西方哲... 20世纪初是作为独立学科的中国教育学从无到有的初创时期。1923年面世的范寿康的《教育哲学大纲》是以“教育哲学”命名的中国第一部教育哲学。认真研读民国初年近现代教育哲学著作,对全面了解中国近现代教育哲学发展,了解它们对西方哲学和教育学、教育哲学的介绍和评判,对新时代通过强化教育哲学的教学和研究来强化教育学与哲学的本质联系,使它们都能更好发挥作用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 教育哲学 范寿康 吴俊升
下载PDF
“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会议发言纪实(下)
12
作者 郝文武 杨九诠 +7 位作者 谭维智 杨道宇 余清臣 丁钢 刘宝存 孙进 高伟 侯怀银 《基础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5-70,共16页
郝文武: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主要范畴、命题与逻辑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我最近写了一篇与教育学知识有关的论文《“教育”和“培养”的中华文化复兴和世界文化交融》。但会议议程规定的我的发言题目是《教育学自主知识... 郝文武: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主要范畴、命题与逻辑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我最近写了一篇与教育学知识有关的论文《“教育”和“培养”的中华文化复兴和世界文化交融》。但会议议程规定的我的发言题目是《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范畴、命题和逻辑》。根据会议要求,结合原来的思考,就写了这篇《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本质特征和建构规律》。我的主要观点是: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是教育主体自主形成的全面深入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知识系统;是海内外文化、不同学科知识相互影响、交融形成的知识体系;是合目的与合规律统一、价值追求与思维逻辑统一的知识体系;是继承与发展、守正与创新结合形成的知识体系。这既是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本质,也决定了它形成的规律和原则、方式、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学 知识体系 知识生产 话语体系 实践路径
下载PDF
“制度-理念-关系”协同推进:农村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洪松松 郝文武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26,共8页
农村教育治理现代化水平直接影响乡村振兴和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全面快速实现。当前农村教育治理现代化实践面临以下现实困境:一是行政本位阻滞,即农村教育治理效率不高;二是理念指导乏力,即农村教育实践非专业化;三是联系纽带缺失,即农村... 农村教育治理现代化水平直接影响乡村振兴和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全面快速实现。当前农村教育治理现代化实践面临以下现实困境:一是行政本位阻滞,即农村教育治理效率不高;二是理念指导乏力,即农村教育实践非专业化;三是联系纽带缺失,即农村教育主体关系疏离。农村教育治理现代化应把握“制度-理念-关系”的内在逻辑关系,三位一体协同推进。制度保障是引领农村教育治理大规模推进的核心力量,多方主体理念现代化是支撑农村教育治理深入落实的精神内核,多方主体关系紧密是支持农村教育治理可持续进行的内生动力。为此,农村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实践改进,首先是要强化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制度保障能力,实现农村教育有效治理;其次是推动理念引领农村教育治理实践探索,助力农村教育专业化治理;最后是定位和建设多方主体的关系,形成农村教育合作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教育 教育治理 教育现代化 乡村教育振兴
下载PDF
中国西部高等学校教育收费与特困生资助调查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郝文武 王颖 钟学忠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8-33,16,共7页
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提供和分析了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 8省区 4 0所高校特困生的比例、产生原因及其对教育收费的态度、承受能力和各地高校对特困生的资助情况 ,提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 中国西部 高等教育 收费 特困物资助 调查
下载PDF
增强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的关键指标和特殊措施 被引量:13
15
作者 郝文武 雒强 贺璐璐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6-52,共7页
振兴乡村教育和推进农村教育现代化必须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乡村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和教育教学质量。乡村教师喜愿当教师和奉献乡村教育、优秀师范毕业生和城市教师愿意到乡村学校任教、优秀学子踊跃报考师范专业是乡村教师职业具... 振兴乡村教育和推进农村教育现代化必须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乡村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和教育教学质量。乡村教师喜愿当教师和奉献乡村教育、优秀师范毕业生和城市教师愿意到乡村学校任教、优秀学子踊跃报考师范专业是乡村教师职业具有吸引力的关键指标。增强乡村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应采取特殊措施解决乡村教师职称晋级、进修提高和安居乐业等问题,但提高乡村教师工资收入等待遇和社会地位是增强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职业吸引力 关键指标 特殊措施
下载PDF
教育扶贫必须杜绝因学致贫 被引量:18
16
作者 郝文武 李明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1-65,共5页
因为坚信知识就是力量,所以要发展和接受教育。教育不仅具有长效性,而且接受教育与就业、脱贫致富之间也有许多复杂关系,但并非完全成正比关系,也可能形成暂时和个别的因学致贫结果。因此,既要充分认识教育的作用,坚定发展教育的信心,... 因为坚信知识就是力量,所以要发展和接受教育。教育不仅具有长效性,而且接受教育与就业、脱贫致富之间也有许多复杂关系,但并非完全成正比关系,也可能形成暂时和个别的因学致贫结果。因此,既要充分认识教育的作用,坚定发展教育的信心,又要坚决杜绝因学致贫现象,使教育效益尽快充分显现,不断增强人们发展教育和读书学习的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扶贫 因学致贫 杜绝
下载PDF
师生主体间性建构的哲学基础和实践策略 被引量:140
17
作者 郝文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5-21,共7页
人际关系和师生关系是主客体关系还是主体间关系是自为的,不是自在的。如果重视人与物的形式联系而不是本质联系,就会以形式逻辑认识问题,把认识和实践的指向性作为标准划分主客体,笼统地把作为对象的人与物都当作客体。如果重视人与人... 人际关系和师生关系是主客体关系还是主体间关系是自为的,不是自在的。如果重视人与物的形式联系而不是本质联系,就会以形式逻辑认识问题,把认识和实践的指向性作为标准划分主客体,笼统地把作为对象的人与物都当作客体。如果重视人与人的本质联系及其与物的本质区别,则会以哲学思维思考问题,把思想作为划分主客体的标准,把作为认识和实践者的人和作为认识和实践对象的人都看作是主体。师生主体间关系中的主体性与师生主客体关系中的主体性有本质区别。师生主客体关系中的师生关系是非平等的,师生主体间关系中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师生主客体关系中的主体性是追求价值者的主体性,目的是单向的,师生主体间关系中的主体性不仅是追求价值者的主体性,也是价值追求对象的主体性,目的是双向的。师生主客体关系的主体性的形成过程、方式和结果是单项和强制的,师生主体间关系的主体性的形成过程、方式和结果是双向、交往和理解的。师生主客体关系中的主体性形成遵循的是天人对立和主客体对立的规律,师生主体间关系中的主体性的形成遵循的是天人和谐或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的规律。因此,在师生主体间关系中建构学生主体性的原则也不同于在师生主客体关系中建构学生主体性的原则。建构师生主体间关系应该遵循自我确认、指导学习、研究性教学、人文关怀、独特共在和全面发展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教师 主体 主体性 主体间
下载PDF
回归教学:当代中国教育研究的使命 被引量:8
18
作者 郝文武 郭祥超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3-56,共4页
教学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终极关怀,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研究的永恒主题。不断深化教学研究既是世界近现代教育研究的主要特征,也是当代中国教育研究的重大使命。自近现代以来,中国教育研究严重轻视教学研究,背离了教育研究的终极关怀。当代... 教学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终极关怀,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研究的永恒主题。不断深化教学研究既是世界近现代教育研究的主要特征,也是当代中国教育研究的重大使命。自近现代以来,中国教育研究严重轻视教学研究,背离了教育研究的终极关怀。当代中国教育研究必须回归教学,特别重视教学研究立项和奖励,大力鼓励教学实验研究,努力加强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的紧密结合,积极吸引精英人才从事教学研究,处理好教学研究现代化和民族性的关系,从而实现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现代化和本土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研究 教学研究 课堂教学
下载PDF
问题式教学的价值和方式 被引量:46
19
作者 郝文武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7-30,16,共5页
问题式教学是以增强问题意识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模式,它不同于目的在于传授和掌握已有知识、并把其当成无可怀疑和不再发展的绝对真理的直线式教学。问题式教学对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问题式教学是以增强问题意识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模式,它不同于目的在于传授和掌握已有知识、并把其当成无可怀疑和不再发展的绝对真理的直线式教学。问题式教学对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形成创造性都有重要意义。实施问题式教学必须形成怀疑的态度,必须通过已知发现未知,把学生引向研究和解决科学发展最前沿的不清楚的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增强问题意识与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兴趣、习惯、信心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式教学 本质 价值 方式
下载PDF
教学方式对能力发展作用的价值取向和实践整合 被引量:30
20
作者 郝文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21,共7页
知识与能力相互促进和制约。教学既要传授和学习知识,也要发展学习、应用和创新知识的能力。求知是人的本性。人只要求知就有求知方式。不仅求知和求能有不同目标和方式,而且求知本身就有不同的目标和方式。人无论选择什么求知方式都能... 知识与能力相互促进和制约。教学既要传授和学习知识,也要发展学习、应用和创新知识的能力。求知是人的本性。人只要求知就有求知方式。不仅求知和求能有不同目标和方式,而且求知本身就有不同的目标和方式。人无论选择什么求知方式都能获得知识并自然促进能力的发展,但不同求知方式对知识增进及其促进能力发展的效果则明显不同。教学不同性质和层面的知识需要的教学方式既有知识和历史的普遍性,又有明显的时代性和价值取向性。各种性质和层面的知识教学都需要刺激反应、客观反映、主观生成和合理性建构等教学方式,但时代要求和价值取向不同,不同教学主体对不同教学方式的重视程度、认识和实践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就不同,形成的效果也不同。知识教学方式对能力发展作用的结果可能产生正向平衡和不平衡与负向平衡和不平衡四种状态。教学认识论科学发现的主要旨趣是发现教学认识的各种可能性,而教学实践则必须整合它们的可能性。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是当代中国教育的价值选择和理想追求。因此,当代中国的教学认识论必须以合理性建构知识教学方式为核心整合各种教学认识论的科学发现,构建形成创造性人才的教学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教学方式 能力发展 价值取向 实践整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