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折椎垂直应力螺钉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郝斌昌 杨烈东 刘国庆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6期70-71,共2页
目的探讨骨折椎垂直应力螺钉在胸腰椎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6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双平面固定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骨折椎垂直压力螺钉进行治疗,并比... 目的探讨骨折椎垂直应力螺钉在胸腰椎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6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双平面固定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骨折椎垂直压力螺钉进行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骨折复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伤椎前缘、后缘、水平位移以及矢状面Cobb角度等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折椎垂直压力螺钉在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方面临床效果明显,可有效增加患者骨折后路短节段内固定系统的牢固性,还能纠正后凸畸形,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椎垂直应力 胸腰椎骨折 临床治疗效果
下载PDF
长臂单轴椎弓根螺钉经Wistle入路与经皮入路手术对创伤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郝斌昌 李亮宇 孙科研 《颈腰痛杂志》 2021年第3期404-406,共3页
目的探讨长臂单轴椎弓根螺钉经Wistle入路与经皮入路手术对创伤性胸腰椎压缩骨折(trauma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TVCF)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4例TVCF患者,均以长臂单轴椎弓根螺钉行后路... 目的探讨长臂单轴椎弓根螺钉经Wistle入路与经皮入路手术对创伤性胸腰椎压缩骨折(trauma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TVCF)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4例TVCF患者,均以长臂单轴椎弓根螺钉行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根据不同手术入路分为2组:经皮入路组48例,Wistle组56例。随访12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和临床疗效及伤椎矫正度指标。结果经皮入路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Wistle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Wistl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椎体高度矫正率和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均明显增加,Cobb角、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长臂单轴椎弓根螺钉经Wistle入路与经皮入路手术均为治疗TVCF的微创术式,复位可靠且疗效确切,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胸腰椎压缩骨折 长臂单轴椎弓根螺钉 经Wistle入路 经皮入路
下载PDF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术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3
3
作者 郝斌昌 杨烈东 刘国庆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6年第4期91-92,共2页
目的分析采用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术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进行传统前正中切口内固定术,观察组采用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术。对比分析2组的手术... 目的分析采用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术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进行传统前正中切口内固定术,观察组采用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术。对比分析2组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效果良好,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经三角肌外侧纵行入路锁定钢板置入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随访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郝斌昌 李亮宇 宋社庭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0年第10期1192-1193,共2页
目的探讨经三角肌外侧纵行分开入路锁定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肱骨近端骨折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胸大肌-三角肌入路锁定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研究组采用经三角肌... 目的探讨经三角肌外侧纵行分开入路锁定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肱骨近端骨折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胸大肌-三角肌入路锁定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研究组采用经三角肌外侧纵行分开入路锁定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术后疼痛显著缓解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前、术后3个月肩关节功能(Constant-Merley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后疼痛显著缓解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两组Constant-Merley评分均明显上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00%(0/40),低于对照组15.00%(6/40)(P<0.05)。结论经三角肌外侧纵行分开入路锁定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且术后并发症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钢板置入内固定 肩关节功能
下载PDF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5
作者 郝斌昌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4年第5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OF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入院的64例IFF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对照组患者行内固定术,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OF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入院的64例IFF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对照组患者行内固定术,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下床时间早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IFF,患者术后下床早、髋关节功能恢复速度快、术后并发症少,整体优势更明显,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人工关节置换 内固定术 疗效比较
下载PDF
手术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郝斌昌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9期194-195,97,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方法对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80例,对患者进行骨折分型,按照分型结果选择合适的入路方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骨盆骨折情况... 目的探讨手术方法对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80例,对患者进行骨折分型,按照分型结果选择合适的入路方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骨盆骨折情况均得到改善,均恢复行走功能,X线片检查结果表明,患者的骨折移位情况愈合良好,术后骨盆功能优良率为96.25%。结论采用骨盆外固定支架对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对患者失血性休克症状进行纠正,且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 失血性休克 外固定支架
下载PDF
膝骨关节炎合并固定性髌骨脱位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7
作者 郝斌昌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0年第12期1459-1461,共3页
目的分析膝骨关节炎(KOA)合并固定性髌骨脱位患者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118例KOA合并固定性髌骨脱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研究组采用TKA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保守石膏外固... 目的分析膝骨关节炎(KOA)合并固定性髌骨脱位患者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118例KOA合并固定性髌骨脱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研究组采用TKA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保守石膏外固定联合药物治疗。随访6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关节活动度、膝关节活动量表(Tegn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骨关节炎(WOMAC指数)、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OA合并固定性髌骨脱位患者采用TKA手术治疗可对髌骨迅速复位,减轻炎性反应,缓解疼痛感,促进膝关节功能功能恢复,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临床疗效 固定性髌骨脱位 全膝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显微内窥镜辅助OLIF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术后冠状面失平衡的logistic回归分析
8
作者 郝斌昌 李亮宇 +1 位作者 孙科研 赵长清 《颈腰痛杂志》 2021年第4期494-497,共4页
目的探讨显微内窥镜辅助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术后冠状面失平衡的风险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于本院行显微内窥镜辅助OLIF手术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104例为研究... 目的探讨显微内窥镜辅助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术后冠状面失平衡的风险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于本院行显微内窥镜辅助OLIF手术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随访1年后,根据患者是否出现冠状面失平衡,分为冠状面失平衡组(A组)37例,冠状面平衡组(B组)67例。测量患者术前及随访1年后的冠状面Cobb角、冠状面平衡距离(CBD)、顶椎偏距(AVT)、顶椎旋转(AVR)、腰骶弯(LSC)Cobb角和L_(5)倾斜角(L_(5) TA)。计算上述影像学参数变化值。对两组影像学参数进行单因素分析,初步筛选术后冠状面失平衡的影响因素。再将上述初步筛选的影响因素和组间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像学参数变化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结果随访1年后,A组患者术前冠状面Cobb角、CBD、AVT、AVR、LSC Cobb角、L_(5) TA显著大于B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L_(5) TA、LSC Cobb角是术后冠状面失平衡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L_(5) TA≥15°和LSC Cobb≥15°是术后发生冠状面失平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L_(5) TA≥15°和术前LSC Cobb角≥15°是OLIF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发生冠状面失平衡的危险因素,建议医生术前关注患者L_(5) TA和LSC Cobb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内窥镜 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 腰椎退行性 冠状面失平衡 回归分析
下载PDF
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中肱骨颈干角重建对疗效影响的分析
9
作者 郝斌昌 杨烈东 刘国庆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2期87-88,共2页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中肱骨颈干角重建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58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均行锁定钢板治疗,并根据术后患者肱骨颈干角的不同将其分为内翻复位组(16例)和正常重建组(42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中肱骨颈干角重建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58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均行锁定钢板治疗,并根据术后患者肱骨颈干角的不同将其分为内翻复位组(16例)和正常重建组(42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正常重建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肱骨头内翻角度均明显优于内翻复位组(P<0.05)。结论在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治疗中,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肱骨颈干角的恢能够有效增强内固定效果,促进患者术后及早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肱骨颈干角重建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滑槽植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骨不连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郝斌昌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10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骨不连采用滑槽植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共选择50骨不连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均采用滑槽植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回顾临床资料。结果:对本组患者行平均20.2±2.3... 目的:探讨骨不连采用滑槽植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共选择50骨不连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均采用滑槽植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回顾临床资料。结果:对本组患者行平均20.2±2.3个月,本组50例均达临床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2.2±1.7个月,为100%愈合率。结论:骨不连采用滑槽植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槽植骨 锁定加压钢板 骨不连 效果观察
下载PDF
重组合异种骨治疗骨不连的长期疗效观察
11
作者 郝斌昌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6期114-115,共2页
目的:探讨骨不连采用重组合异种骨治疗长期疗效观察。方法本次共选择50例骨不连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本院骨科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采用重组合异种骨治疗。结果本组患者均平均行30个月随访,1次愈合48例,占96%;1例股骨不连行LISS锁... 目的:探讨骨不连采用重组合异种骨治疗长期疗效观察。方法本次共选择50例骨不连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本院骨科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采用重组合异种骨治疗。结果本组患者均平均行30个月随访,1次愈合48例,占96%;1例股骨不连行LISS锁骨钢板治疗,骨折仍未愈合,二次手术采用RBX植骨联合髓内钉内固定,术后8个月行X线复查,均愈合。1例肱骨不连采用髓内钉治疗,复查示骨折断端吸收,骨折仍未愈合,实施办二次手术将髓内钉去除,改用RBX植入并联用LISS钢板固定,术后6个月复查时骨折愈合。本次总优良率为96%。结论重组合异种骨治疗骨不连组织兼容性好,取材广泛,无免疫排斥反应,可替代自体骨在临床应用,同时可弥补自体骨出现的不足,最大限度的保障预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合异种骨 骨不连 长期疗效 观察
下载PDF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骨折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烈东 刘国庆 郝斌昌 《中医正骨》 2009年第7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股骨骨折 矫形外科固定装置 锁定加压钢板
下载PDF
吻合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皮瓣在骨科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同生 刘国庆 郝斌昌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1年第3期243-244,共2页
目的 探讨吻合小隐静脉的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骨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4年7月-2009年10月,采用吻合小隐静脉的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中下段、足背皮肤缺损25例,均为不同程度的皮肤缺损,骨质、肌腱外露,术中将... 目的 探讨吻合小隐静脉的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骨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4年7月-2009年10月,采用吻合小隐静脉的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中下段、足背皮肤缺损25例,均为不同程度的皮肤缺损,骨质、肌腱外露,术中将皮瓣近端小隐静脉与受区大隐静脉或其属支、腓肠神经与已断裂隐神经、足背皮神经近端相接合.结果 25例皮瓣均成活,外观、感觉良好.术后随访16例,时间10个月~2年,足部外形良好,皮瓣质地、色泽与周边相似,足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吻合小隐静脉及腓肠神经改善了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静脉回流,扩大了皮瓣的修复范围,能够修复足背远端至跖趾关节皮肤缺损,感觉恢复快,较容易成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小隐静脉 腓肠神经皮瓣 修复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并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特点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国庆 杨烈东 +4 位作者 赵同生 郝斌昌 葛小 白石 孙科研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30期480-481,共2页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颈椎骨折脱位的特点及手术治疗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2年1月间治疗该类患者6例,均采用前后联合入路方式。结果术后第2天即可辅助下起坐,术后神经功能2例改善,4例有不同程度恢复,平均随访3...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颈椎骨折脱位的特点及手术治疗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2年1月间治疗该类患者6例,均采用前后联合入路方式。结果术后第2天即可辅助下起坐,术后神经功能2例改善,4例有不同程度恢复,平均随访3年,无内固定失败,植骨均获融合。结论该类患者均为不稳定性骨折,早期减压植骨前后路内固定是合理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颈椎骨折脱位 手术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16例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国庆 杨烈东 +1 位作者 郝斌昌 赵同生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2期5399-5400,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对2004~2006年收治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16例进行经皮椎弓根穿刺注射骨水泥治疗。结果:病例随诊6~24个月,优13例,良3例,未出现相关并发症。结论:经...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对2004~2006年收治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16例进行经皮椎弓根穿刺注射骨水泥治疗。结果:病例随诊6~24个月,优13例,良3例,未出现相关并发症。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首选方法,创伤小,操作简单,效果确切,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外科学 骨质疏松/并发症
下载PDF
中医保守治疗神经根性颈椎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同生 刘国庆 +2 位作者 杨烈东 郝斌昌 白石 《中医临床研究》 2017年第4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中医保守治疗神经根性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60例神经根性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传统保守治疗,对比... 目的:探讨中医保守治疗神经根性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60例神经根性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传统保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保守治疗神经根性颈椎病,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保守治疗 神经根性颈椎病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同生 刘国庆 郝斌昌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671-671,共1页
骨科常见四肢创伤骨外露、肌腱外露、皮肤坏死、骨折术后伤口不愈合等均是骨科医生棘手的问题。1994年裘华德等在国内率先引进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其操作简单,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四肢创伤 皮缺损
下载PDF
肱骨远端骨折双钢板固定技术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同生 刘国庆 +2 位作者 扬烈东 郝斌昌 白石 《中国伤残医学》 2017年第5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肱骨远端骨折双钢板固定技术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骨科2014年1月~2015年12月之间收治的100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传统骨折复位手术治疗,实验组接受双钢板... 目的:探讨肱骨远端骨折双钢板固定技术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骨科2014年1月~2015年12月之间收治的100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传统骨折复位手术治疗,实验组接受双钢板固定技术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4%,对照组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4%,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2%,2组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肱骨远端骨折患者接受双钢板固定技术治疗,具有较高的有效率,且有助于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因而可作为患者临床首选的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远端骨折 双钢板固定技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韧带成形术治疗陈旧性第一腕掌关节半脱位7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冯德春 郝斌昌 党秋平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8年第1期88-88,共1页
关键词 第一腕掌关节 关节半脱位 韧带损伤 陈旧性 成形术 治疗 关节不稳 外伤后
下载PDF
施沛特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20
作者 刘国庆 越同生 郝斌昌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2-102,共1页
目的:观察施沛特关节腔注射配合中药外敷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1例患者行关节腔注射施沛特,1周1次,共5次,并用中药外敷,1日1次。结果:临床治疗41例,其疗效优者16例,良10例,中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0.1%。结论:内外合... 目的:观察施沛特关节腔注射配合中药外敷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1例患者行关节腔注射施沛特,1周1次,共5次,并用中药外敷,1日1次。结果:临床治疗41例,其疗效优者16例,良10例,中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0.1%。结论:内外合治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方法简单,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施沛特 中药外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