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糜烂胃黏膜中的表达
被引量:
6
1
作者
郝正魁
刘希双
王秀娟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32-335,共4页
目的:观察胃窦黏膜糜烂区与糜烂旁胃黏膜、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及其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表达,探讨其在胃黏膜损伤修复中的意义.方法:选择经胃镜及病理确诊的慢性萎缩...
目的:观察胃窦黏膜糜烂区与糜烂旁胃黏膜、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及其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表达,探讨其在胃黏膜损伤修复中的意义.方法:选择经胃镜及病理确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胃窦黏膜糜烂患者50例,距糜烂区3cm处40例,无糜烂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EGF及EGFR的表达.结果:胃窦黏膜糜烂区EGF、EGF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和30%,明显高于糜烂旁胃黏膜15%和10%及无糜烂慢性萎缩性胃炎20%和12.5%的阳性表达率(P<0.05),有统计学意义,无糜烂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略高于糜烂旁胃黏膜组,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EGF、EGFR在胃黏膜损伤后高表达,对促进胃黏膜修复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胃黏膜糜烂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蒲元和胃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并胃黏膜糜烂的效果
被引量:
5
2
作者
姜坤
刘希双
+3 位作者
孙学国
张凌云
郝正魁
张廷光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蒲元和胃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并胃黏膜糜烂的效果。方法选择经胃镜及病理诊断明确的CAG并胃黏膜糜烂的病人83例,随机分为PYHW组41例,对照组42例,PYHW组给予蒲元和胃及外观、味道、剂量与替普瑞酮相同的安慰剂治疗,对照组给...
目的探讨蒲元和胃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并胃黏膜糜烂的效果。方法选择经胃镜及病理诊断明确的CAG并胃黏膜糜烂的病人83例,随机分为PYHW组41例,对照组42例,PYHW组给予蒲元和胃及外观、味道、剂量与替普瑞酮相同的安慰剂治疗,对照组给予替普瑞酮及外观、味道、剂量与蒲元和胃相同的安慰剂治疗,记录每组病人病情的改变情况,并通过定标活检获取治疗前后两组病人胃黏膜糜烂处的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测定所取标本表皮生长因子(EGF)、EGF受体(EGFR)的表达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PYHW组病人上腹胀、嗳气、食欲不振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Z=-2.133^-1.971,P<0.05);而治疗后黏膜萎缩及糜烂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PYHW组治疗后EGF、EGFR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t=2.77、3.61,P<0.05)。结论蒲元和胃可明显改善CAG并胃黏膜糜烂病人的临床症状,其治疗机制与EGF及EGFR表达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元和胃
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胃炎
萎缩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EB病毒潜伏膜蛋白1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胃黏膜中的表达及意义
3
作者
张廷光
刘希双
+2 位作者
郝正魁
孙学国
张凌云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4年第13期30-33,共4页
目的检测EB病毒(EBV).潜伏膜蛋白1(LMPl)在作为癌前病变的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肠上皮化生胃黏膜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经病理确诊的45例慢性浅表性胃炎(CSG)组织、63...
目的检测EB病毒(EBV).潜伏膜蛋白1(LMPl)在作为癌前病变的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肠上皮化生胃黏膜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经病理确诊的45例慢性浅表性胃炎(CSG)组织、63例CAG伴肠上皮化生组织、36例胃癌组织中EBV—LMP1的表达。结果45例CSG和36例胃癌组织中未见EBV-LMP1的表达,63例CAG伴肠上皮化生胃黏膜组织有23例阳性,阳性率为36.5%(23/63),主要定位于细胞核,明显高于CSG及胃癌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值均为0.000)。结论CAG伴肠上皮化生组织中存在EBV-LMP1表达,明显高于CSG及胃癌组织,提示EBV感染可能在胃癌发生的早期阶段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
萎缩性
EB病毒潜伏膜蛋白1
肠上皮化生
原文传递
题名
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糜烂胃黏膜中的表达
被引量:
6
1
作者
郝正魁
刘希双
王秀娟
机构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内镜诊治科
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出处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32-335,共4页
基金
青岛市公共领域科技支撑计划基金资助项目
No.2012-1-3-2-(3)-nsh~~
文摘
目的:观察胃窦黏膜糜烂区与糜烂旁胃黏膜、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及其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表达,探讨其在胃黏膜损伤修复中的意义.方法:选择经胃镜及病理确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胃窦黏膜糜烂患者50例,距糜烂区3cm处40例,无糜烂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EGF及EGFR的表达.结果:胃窦黏膜糜烂区EGF、EGF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和30%,明显高于糜烂旁胃黏膜15%和10%及无糜烂慢性萎缩性胃炎20%和12.5%的阳性表达率(P<0.05),有统计学意义,无糜烂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略高于糜烂旁胃黏膜组,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EGF、EGFR在胃黏膜损伤后高表达,对促进胃黏膜修复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胃黏膜糜烂
慢性萎缩性胃炎
Keywords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pidermalgrowth factor receptor
Gastric mucosa erosion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分类号
R573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蒲元和胃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并胃黏膜糜烂的效果
被引量:
5
2
作者
姜坤
刘希双
孙学国
张凌云
郝正魁
张廷光
机构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东区消化内科
威海市立医院急诊科
邹城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出处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14-17,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蒲元和胃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并胃黏膜糜烂的效果。方法选择经胃镜及病理诊断明确的CAG并胃黏膜糜烂的病人83例,随机分为PYHW组41例,对照组42例,PYHW组给予蒲元和胃及外观、味道、剂量与替普瑞酮相同的安慰剂治疗,对照组给予替普瑞酮及外观、味道、剂量与蒲元和胃相同的安慰剂治疗,记录每组病人病情的改变情况,并通过定标活检获取治疗前后两组病人胃黏膜糜烂处的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测定所取标本表皮生长因子(EGF)、EGF受体(EGFR)的表达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PYHW组病人上腹胀、嗳气、食欲不振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Z=-2.133^-1.971,P<0.05);而治疗后黏膜萎缩及糜烂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PYHW组治疗后EGF、EGFR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t=2.77、3.61,P<0.05)。结论蒲元和胃可明显改善CAG并胃黏膜糜烂病人的临床症状,其治疗机制与EGF及EGFR表达增加有关。
关键词
蒲元和胃
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胃炎
萎缩性
Keywords
Puyuanhewei capsule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gastritis, atrophic
分类号
R2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EB病毒潜伏膜蛋白1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胃黏膜中的表达及意义
3
作者
张廷光
刘希双
郝正魁
孙学国
张凌云
机构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东院消化科
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急诊科
出处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4年第13期30-33,共4页
文摘
目的检测EB病毒(EBV).潜伏膜蛋白1(LMPl)在作为癌前病变的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肠上皮化生胃黏膜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经病理确诊的45例慢性浅表性胃炎(CSG)组织、63例CAG伴肠上皮化生组织、36例胃癌组织中EBV—LMP1的表达。结果45例CSG和36例胃癌组织中未见EBV-LMP1的表达,63例CAG伴肠上皮化生胃黏膜组织有23例阳性,阳性率为36.5%(23/63),主要定位于细胞核,明显高于CSG及胃癌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值均为0.000)。结论CAG伴肠上皮化生组织中存在EBV-LMP1表达,明显高于CSG及胃癌组织,提示EBV感染可能在胃癌发生的早期阶段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胃炎
萎缩性
EB病毒潜伏膜蛋白1
肠上皮化生
Keywords
Gastritis, atrophic
Epstein-Ban" virus -latent membrane proteinl
Intestinalmetaplasia
分类号
R573.32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糜烂胃黏膜中的表达
郝正魁
刘希双
王秀娟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蒲元和胃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并胃黏膜糜烂的效果
姜坤
刘希双
孙学国
张凌云
郝正魁
张廷光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6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EB病毒潜伏膜蛋白1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胃黏膜中的表达及意义
张廷光
刘希双
郝正魁
孙学国
张凌云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