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内速溶支架的细胞毒性和植入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郝永玉 梁向党 +4 位作者 孙赓 刘自豪 刘诗滦 宋垚垚 蔡宏飞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2年第5期4-6,共3页
目的:检测一种新型的血管内速溶支架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分别对血管内速溶支架进行细胞毒性实验和皮下植入实验。细胞毒性实验:速溶支架粉末与L929细胞接触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形态,采用MTT(四唑盐)比色法量化细胞毒性,并进行毒性分级... 目的:检测一种新型的血管内速溶支架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分别对血管内速溶支架进行细胞毒性实验和皮下植入实验。细胞毒性实验:速溶支架粉末与L929细胞接触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形态,采用MTT(四唑盐)比色法量化细胞毒性,并进行毒性分级。皮下植入实验:在12只新西兰白兔右侧背部皮下植入血管内速溶支架,左侧作为空白对照,分别于植于支架后3、7、14、28 d,肉眼和镜下观察植入点炎症反应情况。结果:血管内速溶支架细胞毒性为0级。皮下植入后无炎症反应,局部组织无刺激。结论:该课题组黏合吻合血管用血管内速溶支架材料满足ISO 10993要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吻合 速溶支架 细胞毒性实验 皮下植入实验
下载PDF
血管黏合吻合用速溶支架血液相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郝永玉 梁向党 +4 位作者 孙赓 刘自豪 刘诗滦 宋垚垚 蔡宏飞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2年第4期7-9,共3页
目的:检测一种新型的血管黏合吻合用速溶支架的血液相容性。方法:把该课题组研制的新型血管内速溶支架研磨成粉,作为供试样品。通过血栓形成实验、溶血实验、凝血实验等3个实验,对血管内速溶支架材料进行血液相容性检测。结果:血管内速... 目的:检测一种新型的血管黏合吻合用速溶支架的血液相容性。方法:把该课题组研制的新型血管内速溶支架研磨成粉,作为供试样品。通过血栓形成实验、溶血实验、凝血实验等3个实验,对血管内速溶支架材料进行血液相容性检测。结果:血管内速溶支架材料的溶血率约等于0。血栓形成和凝血实验的检测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该课题组黏合吻合血管用血管内速溶支架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满足ISO 10993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黏合吻合 速溶支架 血液相容性 溶血 凝血 血栓
下载PDF
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在单节段腰椎PLIF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郝永玉 张雪松 杨全中 《当代医学》 2020年第11期40-43,共4页
目的观察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在单节段腰椎PLIF手术中局部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因腰椎间盘突出症接受单节段腰椎PLIF手术的患者90例,按就诊顺序编码,分为血凝酶A组、血凝酶B组和非血凝酶C组,... 目的观察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在单节段腰椎PLIF手术中局部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因腰椎间盘突出症接受单节段腰椎PLIF手术的患者90例,按就诊顺序编码,分为血凝酶A组、血凝酶B组和非血凝酶C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在俯卧位插管全麻下行单节段腰椎PLIF手术。A组术中使用1 U/mL浸泡的纱布对出血部位进行填塞止血;B组使用0.5 U/mL浸泡过的纱布进行填塞止血;C组作为对照组术中使用相同的浸泡过0.9%氯化钠溶液的纱布进行填塞止血。A组和B组术后第1天给予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2 U静脉注射,C组给予相同剂量的0.9%氯化钠溶液。观察并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引流量、凝血功能及术后并发症,记录所有患者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长及输血量。结果所有入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伤口均一期愈合出院,住院期间未发生感染及血栓形成等并发症。3组患者在凝血功能方面的指标比较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定量(FIB)以及D-2聚体等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A组和实验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术后总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A组和实验B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出院时下肢血管超声检查未发现动脉或静脉血栓形成。结论腰椎PLIF手术术中局部应用和术后给予注射尖吻蝮蛇血凝酶可以有效减少术中及术后失血量,有助于患者术后早期恢复,缩短住院时长及减少手术输血量,且无过敏及增加伤口感染和血栓形成风险,可以作为脊柱后路手术中一种理想的术中局部辅助止血药物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吻蝮蛇血凝酶 止血技术 脊柱融合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黏合法吻合人造血管和中等动脉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刘自豪 梁向党 +3 位作者 孙赓 胡波 郝永玉 张虹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1年第5期26-27,共2页
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黏合法吻合人造血管和中等动脉的可行性。方法:杂种犬离体颈总动脉30根,相对应口径的Gore-Tex ePTFE人造血管若干,医用吻合胶。3种不同吻合方法:传统缝合法、直接黏合法和生物被膜黏合法,比较吻合口抗拉强度的... 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黏合法吻合人造血管和中等动脉的可行性。方法:杂种犬离体颈总动脉30根,相对应口径的Gore-Tex ePTFE人造血管若干,医用吻合胶。3种不同吻合方法:传统缝合法、直接黏合法和生物被膜黏合法,比较吻合口抗拉强度的变化。结果:传统缝合法和生物被膜黏合法的抗拉强度都显著高于直接黏合法(P<0.01),传统缝合法和生物被膜黏合法的抗拉强度没有显著差异(P>0.05)。直接黏合法和生物被膜黏合法的吻合完成时间显著快于传统缝合法(P<0.01)。结论:被膜黏合法吻合人造血管和中等动脉的速度优于传统缝合法,抗拉强度也令人满意,是一种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吻合方法,但仍需要进一步进行动物体内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合 吻合 抗拉强度 动脉
下载PDF
黏合吻合修复血管缺损的可行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自豪 梁向党 +2 位作者 孙赓 胡波 郝永玉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1年第4期25-27,共3页
目的:探索一种损伤小、操作简便的修复血管缺损的方法。方法:以血管内速溶支架为内支撑,吻合口包裹生物被膜,用医用黏合胶行杂种犬颈总动脉和人造血管端黏合吻合,观察吻合口的渗漏情况,同时用自制的装置检测吻合口爆破压强度。结果:使... 目的:探索一种损伤小、操作简便的修复血管缺损的方法。方法:以血管内速溶支架为内支撑,吻合口包裹生物被膜,用医用黏合胶行杂种犬颈总动脉和人造血管端黏合吻合,观察吻合口的渗漏情况,同时用自制的装置检测吻合口爆破压强度。结果:使用黏合剂可以完成吻合,吻合口基本上无渗漏,吻合口平均爆破压强度达到(52.03±2.43)kPa。结论:黏合吻合修复血管缺损是可行的,且具有损伤小,操作简便的优点,即刻通畅率好,其远期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合 修复 血管缺损 爆破压 可行性
下载PDF
2种兔颈总动脉缝合方法的比较研究
6
作者 宋垚垚 梁向党 +2 位作者 孙赓 蔡宏飞 郝永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3年第15期1612-1614,1621,共4页
目的从操作时间、通畅情况及组织形态学方面探讨连续性血管吻合与间断性血管吻合之间建立动物动脉吻合模型的优劣。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分为2组,以单侧颈总动脉为实验对象,通过连续性血管吻合和间断性血管吻合方法吻合兔颈总动脉,... 目的从操作时间、通畅情况及组织形态学方面探讨连续性血管吻合与间断性血管吻合之间建立动物动脉吻合模型的优劣。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分为2组,以单侧颈总动脉为实验对象,通过连续性血管吻合和间断性血管吻合方法吻合兔颈总动脉,观察吻合后28 d血管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HE染色观测内膜厚度和中膜厚度并行计算机图像分析。对比其在吻合时间、通畅程度、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与间断组相比,连续组更为节省手术时间,对血管损伤相对较小,血管通畅率较间断吻合略低,2组内膜增生程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连续缝合方式对术者的操作熟练度要求较高,虽然手术操作用时较间断吻合短,但较易形成吻合口狭窄影响造模效果,综合利弊2种造模方式效果基本相同,各有利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血管吻合 间断性血管吻合
下载PDF
治疗脊柱畸形常用后路截骨术术式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王春国 胡文浩 +7 位作者 李静 胡凡琦 王天昊 张昊 王尧 郝永玉 张雪松 王岩 《脊柱外科杂志》 2018年第6期368-374,383,共8页
脊柱畸形指脊柱冠状位、矢状位的弯曲超过正常生理曲度,出现病理性的脊柱形态。疼痛和神经损伤往往是老年患者就医的主要原因,而年轻患者更关注畸形引起的外形问题。脊柱畸形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是神经松解,缓解疼痛,恢复脊柱曲度平衡,... 脊柱畸形指脊柱冠状位、矢状位的弯曲超过正常生理曲度,出现病理性的脊柱形态。疼痛和神经损伤往往是老年患者就医的主要原因,而年轻患者更关注畸形引起的外形问题。脊柱畸形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是神经松解,缓解疼痛,恢复脊柱曲度平衡,避免继续发展。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矫形器械的改良及神经监测仪器的应用支持,脊柱截骨矫形技术发展迅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脊柱侧凸 脊柱后凸 截骨术 综述文献
下载PDF
优化黏合吻合法修复神经专用导管结构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蔡宏飞 梁向党 +3 位作者 孙赓 宋垚垚 郝永玉 陈文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12-15,共4页
目的优化神经导管结构参数,使其更适用于黏合吻合法修复神经技术。方法①取12只SD大鼠双侧坐骨神经,分为A、B、C 3组(n=8),插入导管神经长度分别为3、4、5 mm,滴黏合剂于神经导管结合处待凝固后观察神经断端情况;②取12只SD大鼠双侧坐... 目的优化神经导管结构参数,使其更适用于黏合吻合法修复神经技术。方法①取12只SD大鼠双侧坐骨神经,分为A、B、C 3组(n=8),插入导管神经长度分别为3、4、5 mm,滴黏合剂于神经导管结合处待凝固后观察神经断端情况;②取12只SD大鼠双侧坐骨神经,随机分为D、E、F 3组,导管内径1.5、1.8、2.0 mm,分别将神经横断后的断端插入导管内,滴黏合剂于神经导管结合处待凝固后检测拉力强度;③取12只SD大鼠双侧坐骨神经,随机分为传统导管组(G组)、改进导管(表现有两个V形切口的神经导管)组(H组),将神经插入导管,记录操作时间,观察导管内神经屈曲情况。结果①A、B组分别有5、2根发生黏合剂浸入神经断端,C组无一根发生。②D、E、F 3组待黏合剂凝固后能承受的拉力值分别为(2.48±0.32)、(1.93±0.26)、(1.26±0.41)N。D组拉力值显著高于E、F组(t=4.08、t=7.08,P<0.05)。③H组操作时间[(0.25±0.05)min]较G组[(1.20±0.10)min]显著缩短(t=23.81,P<0.01)。H组发生神经断端屈曲现象的根数(1根)较G组(10根)大大减少。结论本实验推荐的神经导管结构参数及外形更适用于黏合吻合修复神经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导管 黏合吻合 结构优化
下载PDF
初中物理“测定小灯泡电功率”实验题的解法
9
作者 郝永玉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0年第2期35-35,共1页
初中物理“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题是初中学生学习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将此类题目中的有关特点及围绕特点的相关解题方法教给学生,有助于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关键词 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 实验题 相关特点及解法
下载PDF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挥鞭伤手术时机选择及疗效分析
10
作者 王加旭 吴继功 +5 位作者 刘晓明 邵水霖 陈志明 高博 李海侠 郝永玉 《创伤外科杂志》 2022年第10期764-769,共6页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挥鞭伤手术时机选择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9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脊柱外科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挥鞭伤患者74例,男性45例,女性29例;年龄49~76岁,平均63.5岁。...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挥鞭伤手术时机选择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9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脊柱外科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挥鞭伤患者74例,男性45例,女性29例;年龄49~76岁,平均63.5岁。道路交通伤63例,高处坠落伤8例,摔伤3例。根据颈椎MRI是否存在脊髓压迫、脊髓信号改变,以及改良日本骨科协会评分(mJOA)选择早期手术及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无效患者选择延迟手术治疗,将患者分成早期手术组(42例)及延迟手术组(32例)。采用颈部残疾指数(NDI)、mJOA和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6、12、24个月状态,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测量两组患者各随访时间点的颈椎活动度(ROM),分析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随访24~30个月,平均26.3个月。两组患者术后末次随访NDI、mJOA和VAS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但早期手术组疗效显著优于延迟手术组[NDI(19.8±2.8)%vs.(23.8±2.9)%、mJOA(17.6±2.7)分vs.(15.4±3.6)分,P<0.05]。两组患者术后末次随访ROM均较术前降低(P<0.05),而两组患者术后末次随访RO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9±3.2)°vs.(28.2±5.3)°,P=0.281]。肺炎、深静脉血栓及颈部疼痛是治疗期间主要并发症,延迟手术组肺炎、深静脉血栓的风险显著高于早期手术组[11例(34.4%)vs.2例(4.8%),P<0.05]。结论针对压迫明显的挥鞭伤患者,早期手术能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鞭伤 颈椎无骨折脱位 手术时机
下载PDF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后路手术治疗
11
作者 王宁 杨晓清 +4 位作者 王翔宇 胡文浩 刘伟波 郝永玉 张雪松 《实用医技杂志》 2021年第2期194-199,共6页
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颈椎的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的术式包括颈前路、颈后路、前后联合入路及微创等。多年来,手术方式层出不穷,每种术式各有其优缺点和适应证,具体哪种术式更优目... 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颈椎的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的术式包括颈前路、颈后路、前后联合入路及微创等。多年来,手术方式层出不穷,每种术式各有其优缺点和适应证,具体哪种术式更优目前尚争论。前路手术为直接去除致压因素,在维持或重建颈椎的前凸弧度方面的效果优于后路手术,同时前路手术可同期处理合并的如颈椎间盘突出等的疾病;但是前路手术技术难度大,对C2节段的后纵韧带骨化很难做到直接减压,术后假关节形成概率较高,前路手术可能出现吞咽困难及硬膜的撕裂。整体上,前路手术适用于骨化灶位置在C2以下,骨化灶最大长度<3个节段(节段型),椎管有效矢状径≥5 mm的OPLL[1]。颈椎后路减压手术通过切除椎板或椎板成形扩大颈椎管容积,使脊髓后移,实现神经的间接减压。后路手术难度较低,对前路手术难以重建的长节段OPLL具有独特的优势[2]。传统的颈椎后路手术方式包括全椎板切除术,椎管扩大成形术及选择性半椎板切除术等。一般认为,当发生广泛(累及>3个椎体)时,可优先选择后路手术,扩大脊髓活动空间,为脊髓间接减压。本研究将分析治疗颈椎OPLL的常用后路手术方式的优缺点,现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纵韧带骨化 椎管扩大成形术 假关节形成 前路手术 颈椎间盘突出 半椎板切除术 吞咽困难 骨化灶
下载PDF
颈椎后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疗效分析
12
作者 王宁 杨晓清 +4 位作者 王翔宇 胡文浩 刘伟波 郝永玉 张雪松 《实用医技杂志》 2021年第3期313-318,共6页
目的观察对比在后路椎板切除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和后路椎管成形术治疗OPLL术后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9月至2017年12月,采用椎板切除减压融合术治疗82例,采用后路椎管成形术治疗132例。椎板切除减压融合组82例行椎板切除减压融合侧块螺钉内... 目的观察对比在后路椎板切除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和后路椎管成形术治疗OPLL术后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9月至2017年12月,采用椎板切除减压融合术治疗82例,采用后路椎管成形术治疗132例。椎板切除减压融合组82例行椎板切除减压融合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椎管成形术组132例行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全部214例患者术后获得24个月的随访,平均(36±8)个月;通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24个月随访疼痛程度;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OA)评估患者术前及术后24个月随访时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通过测量患者术前、术后24个月随访时的颈椎正侧位及过伸过屈位X线计算颈椎曲度指数(CCI)、颈椎矢状位平衡指数(C2~7 Sagittal Vertical Axis,C2~7SVA)及颈椎活动度(ROM)。结果2组术后24个月随访JOA评分及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但2组间术后JOA评分及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24个月随访ROM均较术前丢失(P<0.05),但椎板切除减压融合组ROM丢失度比椎管成形组大(P<0.05)。24个月随访时,2组患者CCI与术前比较显著降低,椎管成形组患者CCI低于椎板切除减压融合组(P<0.05),2组患者CCI丢失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C2-7SVA与术前比较显著增加(P<0.05),椎管成形组患者C2~7SVA高于椎板切除减压融合组(P<0.05),椎管成形组患者C2-7SVA增加值高于椎板切除减压融合组(P<0.05)。椎板切除减压融合组术后轴性症状1例,C5神经根麻痹2例;椎管成形术组术后轴性症状3例,C5神经根麻痹4例;椎板切除减压融合组术后轴性症状、C5神经根麻痹及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椎管成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后路椎板切除减压融合术与颈椎后路椎管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颈椎OPLL,在临床神经功能改善,颈椎曲度改善等方面均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尽管颈椎后路椎板切除减压融合术在颈椎活动度保留方面不如颈椎椎板成形术,但在维持颈椎曲度、矢状位平衡方面优于椎管成形术,并可以进行术后早期康复锻炼,提高生活质量,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后纵韧带骨化 椎板切除术 椎管成形术 脊柱融合术 内固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