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耐盐生理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赵晴 欧英卓 +5 位作者 胡诗钦 周宇阳 郭龙彪 郝芷圻 孟丽君 刘长华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2期94-103,共10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土地盐碱化问题的加剧,提高水稻(Oryza sativa L.)在盐碱地环境下的生长能力成为了农业生产的一个关键挑战。“以种适地”策略的实现需要深入理解水稻的耐盐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育种改良。本研究总结了近年来关于...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土地盐碱化问题的加剧,提高水稻(Oryza sativa L.)在盐碱地环境下的生长能力成为了农业生产的一个关键挑战。“以种适地”策略的实现需要深入理解水稻的耐盐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育种改良。本研究总结了近年来关于水稻耐盐调控基因的研究成果,并依据其参与的生物学过程进行了功能性分类。详细分析了水稻对盐胁迫的感知、以及随后激活的多种生理调节机制,包括渗透调节、离子稳态、抗氧化防御系统和养分平衡等。重点讨论了水稻中几个关键的盐胁迫信号途径,包括SOS(Salt Overly Sensitive)途径、MAPK(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级联途径以及激素调节途径,这些途径在水稻适应盐胁迫环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综述现有文献资料,本文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水稻耐盐性调控基因及其功能的概览,为水稻耐盐育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提高水稻在盐碱地环境下的产量和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盐胁迫 耐盐基因 离子平衡 信号通路
下载PDF
盐碱地的生物修复方法
2
作者 胡诗钦 顾怀应 +3 位作者 郭龙彪 郝芷圻 刘长华 孟丽君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7期36-42,共7页
中国盐碱地面积占全球盐碱地总面积的1/10,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寻找有效的盐碱地修复方法对于提高农业产量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盐碱地修复的方法有化学修复、工程修复和生物修复等,而生物修复以其经济高效和... 中国盐碱地面积占全球盐碱地总面积的1/10,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寻找有效的盐碱地修复方法对于提高农业产量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盐碱地修复的方法有化学修复、工程修复和生物修复等,而生物修复以其经济高效和绿色环保的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生物修复通过植物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来改善盐碱地的土壤和环境。具体而言,盐生植物能够在盐碱地中生长繁殖,通过其特殊的生理机制,能够有效修复高浓度盐碱地,为后续作物种植创造良好条件。此外,普通作物也可以通过基因挖掘和品种培育的方式,增强其耐盐性,从而在盐碱地上实现正常生长,达到修复盐碱地的目的。除了植物,微生物也在盐碱地修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些特定的微生物能够提高作物的耐盐性,或者通过降解盐碱土壤中的盐分和碱性物质,从而降低土壤的盐碱度,改善土壤环境。总的来说,生物修复是一种绿色环保,且符合中国可持续农业和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盐碱地修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利用 生物修复 耐盐植物 微生物
下载PDF
后基因组时代基于选择导入系的水稻设计育种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石英尧 马赛 +4 位作者 曾威 郝芷圻 李思敏 王文生 黎珉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5-35,共11页
近年来,水稻基因组学的发展突飞猛进,但如何将这些研究成果(丰富的基因组变异及功能基因克隆等)有效应用到复杂农艺性状的精准改良仍是设计育种面临的重大挑战和科学难题。经过多年实践证明,选择导入育种(breeding by selective introgr... 近年来,水稻基因组学的发展突飞猛进,但如何将这些研究成果(丰富的基因组变异及功能基因克隆等)有效应用到复杂农艺性状的精准改良仍是设计育种面临的重大挑战和科学难题。经过多年实践证明,选择导入育种(breeding by selective introgression,BBSI)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这是一套基于精准遗传信息进行基因挖掘并同步改良多个复杂性状的设计育种策略。其主要包括:①构建大量携带优异性状的回交导入系群体,作为BBSI的材料平台;②基于全基因组测序和关联分析,构建精准的遗传信息平台;③通过设计“理想目标基因组型(ideal target genomic constitutions,ITGC)”和基因聚合方法,高效培育目标优良品种。介绍了BBSI的发展历程及在分子设计育种中的有效运用,尤其是如何利用分子数量遗传理论和全基因组变异来验证并丰富该策略,计划实施20年来已育成近百个绿色超级稻(green super rice,GSR)新品种,为后基因组时代作物育种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选择导入育种策略 目标性状 设计育种
下载PDF
水稻HSP20家族的群体基因组差异及功能单倍型分析
4
作者 梁伦平 冯庭 +2 位作者 马赛 郝芷圻 黎珉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4534-4548,共15页
HSP20家族是植物中非常丰富的一类小热休克蛋白(sHSPs),它们能够与细胞内的各个组分相互作用,从而维持细胞的稳定性。相较于大分子热激蛋白家族(如HSP70和HSP90),HSP20家族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在水稻(Oryza sativa L.)群体基因组中的... HSP20家族是植物中非常丰富的一类小热休克蛋白(sHSPs),它们能够与细胞内的各个组分相互作用,从而维持细胞的稳定性。相较于大分子热激蛋白家族(如HSP70和HSP90),HSP20家族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在水稻(Oryza sativa L.)群体基因组中的分析和功能单倍型研究更不多见。本研究对HSP20基因家族在水稻中的序列组成及基因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在籼稻(O.sativa Xian/Indica group)基因组中鉴定到41个HSP20基因,粳稻(O.sativa Geng/Japonica group)基因组中鉴定出33个HSP20基因,其中有27个基因在籼粳基因组中都被鉴定到。这些基因共分为8个亚家族,分布在第1、第2、第3和第10号染色体上。通过MEME(Multiple em for motif elicitation)和基因结构分析,发现除了个别成员存在差异外,大部分家族成员序列都较为保守。利用3000份水稻泛基因组数据库对HSP20家族进行存在/缺失变异(presence/absence variations,PAV)分析,发现33个HSP20基因中有26个核心基因(在所有水稻亚群中都存在)和7个分散式基因(特异分布于某些亚群)。分散式基因中包含1个粳稻特有基因和2个籼稻特有基因,推测这3个基因可能与籼/粳分化有关。利用水稻功能基因单倍型数据库,结合抽穗期和株高表型对6个在水稻亚群中分布具有特异性的基因进行了单倍型分析。结果显示,这6个基因一共关联到了20个高频单倍型,其中对株高和抽穗期效应显著的各有6个,对两者均显著的单倍型有2个。此外,外源激素响应分析表明,Os01g0136100和Os02g0782500基因的表达受外源脱落酸显著诱导,在根部中表达上调,而在茎段中表达下调。本研究为后期HSP家族基因的功能分析及其功能单倍型的发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HSP20 基因结构 群体差异 单倍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