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超声微泡介导内皮抑素基因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张春梅
郭玉平
+3 位作者
郝豪皓
季旸
吴向菊
董丹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103-107,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微泡介导内皮抑素(endostatin,ES)基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转染的效率及可行性。方法 HUVECs种于24孔板内,培养24 h后加入5μg p IRES2-EGFP-ES质粒及超声造影剂Sono Vue微...
目的探讨超声微泡介导内皮抑素(endostatin,ES)基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转染的效率及可行性。方法 HUVECs种于24孔板内,培养24 h后加入5μg p IRES2-EGFP-ES质粒及超声造影剂Sono Vue微泡,启动超声照射进行转染,设定MI分别为0.7、1.0、1.5,辐照时间分别为10 s、30 s、60 s、120 s,微泡浓度分别为10%、20%、50%。转染24 h后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计数活细胞数,MTT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超声爆破微泡介导了内皮抑素基因转染HUVECs,并具有强度、时间及微泡浓度依赖关系,但随着强度、微泡浓度增加及辐照时间延长,细胞凋亡率增加、细胞活力下降,转染率随之下降,当超声强度MI1.5、辐照时间60 s、微泡浓度20%转染率相对最高。结论超声微泡可介导内皮抑素基因转染脐静脉内皮细胞,但转染受多因素影响,在相对最佳转染条件下可实现内皮抑素的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辐照
基因转染
超声造影剂
内皮抑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声结合SMI技术对肾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
8
2
作者
季旸
张春梅
+3 位作者
郝豪皓
郭玉平
吴向菊
董丹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149-151,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超级微血管成像(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技术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肾动脉狭窄(renal artery stenosis,RAS)患者31例,采用超声联合SMI技术观察狭窄处及肾内的二维...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超级微血管成像(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技术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肾动脉狭窄(renal artery stenosis,RAS)患者31例,采用超声联合SMI技术观察狭窄处及肾内的二维及血流充盈情况,测量血流动力学指标,评价两种技术联合应用对诊断肾动脉狭窄的准确性。结果当RAS为70%-99%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肾叶间动脉检测敏感度较低,而SMI则较敏感,可清晰显示肾叶间动脉及其深部细小的血流信号。肾动脉与叶间动脉峰值流速比值(renal-interlobal ratio,RIR)为(11.29±4.44)时,RAS 70%-99%组与50%-59%组及60%-69%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动脉与腹主动脉峰值流速比值(renalaortic ratio,RAR)≥3.5联合加速时间(acceleration time,AT)≥0.07 s对诊断70%-99%狭窄较单一指标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提高,敏感性为92.9%,特异性为83.3%。结论超声结合SMI技术可提高对RAS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超级微血管成像
动脉粥样硬化
肾动脉狭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心肌肥厚性疾病患者左心室扭转与心肌纤维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蔡怀秋
李小璐
+3 位作者
董晓秋
李硕
郝豪皓
董丹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59-764,共6页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分析心肌肥厚性疾病患者左心室扭转与心肌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9年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行心脏超声及心脏磁共振(CMR)检查的心肌肥厚性疾病患者31例,根据CMR钆造影...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分析心肌肥厚性疾病患者左心室扭转与心肌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9年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行心脏超声及心脏磁共振(CMR)检查的心肌肥厚性疾病患者31例,根据CMR钆造影剂延迟强化阳性与否诊断患者是否存在心肌纤维化,并将患者分为心肌纤维化组20例,无心肌纤维化组11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对照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测量左心室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旋转角度峰值,左心室整体扭力及左心室扭转角度峰值。比较心肌肥厚性疾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常规二维超声参数,以及心肌肥厚性疾病心肌纤维化组、无心肌纤维化组与健康对照组的左心室旋转、扭转参数。分析左心室扭转角度峰值与钆造影剂延迟强化阳性心肌/左心室心肌质量比值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心肌肥厚性疾病无心肌纤维化组及心肌纤维化组的左心室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旋转角度峰值及左心室扭转角度峰值均明显升高(无心肌纤维化组:t=4.45、7.51、-5.45、-6.79,心肌纤维化组:t=-5.53、-9.84、-5.82、-9.45;P均<0.01);心肌肥厚性疾病心肌纤维化组左心室心尖段旋转角度峰值及左心室扭转角度峰值较无心肌纤维化组明显升高(t=-2.71、2.36,P均<0.05)。心肌肥厚性疾病患者左心室扭转角度峰值与钆造影剂延迟强化阳性心肌/左心室心肌质量比值呈正相关(r=0.58,P=0.001)。结论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可有效评估心肌肥厚性疾病患者左心室扭转及旋转,左心室整体扭转角度峰值与左心室心肌纤维化呈正相关,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可为临床检测心肌肥厚患者心肌纤维化提供新的方法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
超声心动描记术
压力
心室功能
左
心肌病
肥厚性
心肌纤维化
原文传递
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诊断胎儿动脉导管瘤的价值
被引量:
3
4
作者
李硕
董晓秋
+1 位作者
蔡怀秋
郝豪皓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CSCD
2017年第7期549-553,共5页
目的探讨时间-空间相关成像(STIC)技术在诊断胎儿动脉导管瘤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超声科就诊并于孕晚期诊断为胎儿心脏动脉导管瘤的67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二维超声(2DE)及STIC技术观...
目的探讨时间-空间相关成像(STIC)技术在诊断胎儿动脉导管瘤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超声科就诊并于孕晚期诊断为胎儿心脏动脉导管瘤的67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二维超声(2DE)及STIC技术观察动脉导管瘤的走行。对于40例动脉导管狭窄所致的动脉导管瘤,采用STIC技术测量动脉导管瘤最大径线值、最小径线值、收缩期峰值流速及舒张期流速,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法分析动脉导管瘤最大径线值与其他各参数的相关性。应用2DE及STIC技术测量67例动脉导管瘤的最大径线值并与一周后分别重复上述测量。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2DE与STIC技术测量的动脉导管瘤最大径线值的一致性,以及观察者分别采用2DE、STIC技术重复测得动脉导管瘤最大径线值的一致性。结果 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动脉导管瘤最大径线值与最小径线值呈显著负相关(r=-0.755,P<0.001)、与收缩期峰值流速呈显著正相关(r=0.779,P<0.001)。STIC技术内部重复测量的一致性较高(ICC=0.930,95%CI:0.889~0.956);STIC技术和2DE之间的测量一致性较低于前者(ICC=0.839,95%CI:0.751~0.898);2DE内部重复测量的一致性最低(ICC=0.749,95%CI:0.622~0.838。结论 STIC技术在诊断胎儿动脉导管瘤方面为有利于尽早发现动脉导管狭窄,观测血流动力学改变,密切监测相关指标,指导临床及时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
超声检查
胎儿
原文传递
题名
超声微泡介导内皮抑素基因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张春梅
郭玉平
郝豪皓
季旸
吴向菊
董丹
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科
出处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103-10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81101047)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D201059)
文摘
目的探讨超声微泡介导内皮抑素(endostatin,ES)基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转染的效率及可行性。方法 HUVECs种于24孔板内,培养24 h后加入5μg p IRES2-EGFP-ES质粒及超声造影剂Sono Vue微泡,启动超声照射进行转染,设定MI分别为0.7、1.0、1.5,辐照时间分别为10 s、30 s、60 s、120 s,微泡浓度分别为10%、20%、50%。转染24 h后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计数活细胞数,MTT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超声爆破微泡介导了内皮抑素基因转染HUVECs,并具有强度、时间及微泡浓度依赖关系,但随着强度、微泡浓度增加及辐照时间延长,细胞凋亡率增加、细胞活力下降,转染率随之下降,当超声强度MI1.5、辐照时间60 s、微泡浓度20%转染率相对最高。结论超声微泡可介导内皮抑素基因转染脐静脉内皮细胞,但转染受多因素影响,在相对最佳转染条件下可实现内皮抑素的高表达。
关键词
超声辐照
基因转染
超声造影剂
内皮抑素
Keywords
ultrasonic irradiation
gene transfection
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
endostatin
分类号
R445.1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声结合SMI技术对肾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
8
2
作者
季旸
张春梅
郝豪皓
郭玉平
吴向菊
董丹
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科
出处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149-151,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超级微血管成像(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技术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肾动脉狭窄(renal artery stenosis,RAS)患者31例,采用超声联合SMI技术观察狭窄处及肾内的二维及血流充盈情况,测量血流动力学指标,评价两种技术联合应用对诊断肾动脉狭窄的准确性。结果当RAS为70%-99%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肾叶间动脉检测敏感度较低,而SMI则较敏感,可清晰显示肾叶间动脉及其深部细小的血流信号。肾动脉与叶间动脉峰值流速比值(renal-interlobal ratio,RIR)为(11.29±4.44)时,RAS 70%-99%组与50%-59%组及60%-69%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动脉与腹主动脉峰值流速比值(renalaortic ratio,RAR)≥3.5联合加速时间(acceleration time,AT)≥0.07 s对诊断70%-99%狭窄较单一指标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提高,敏感性为92.9%,特异性为83.3%。结论超声结合SMI技术可提高对RAS诊断的准确率。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超级微血管成像
动脉粥样硬化
肾动脉狭窄
Keywords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
atherosclerosis
renal artery stenosis
分类号
R445.1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322.61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心肌肥厚性疾病患者左心室扭转与心肌纤维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蔡怀秋
李小璐
董晓秋
李硕
郝豪皓
董丹
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超声科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影像科
出处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59-764,共6页
基金
黑龙江省卫计委资助项目(2016-119)。
文摘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分析心肌肥厚性疾病患者左心室扭转与心肌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9年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行心脏超声及心脏磁共振(CMR)检查的心肌肥厚性疾病患者31例,根据CMR钆造影剂延迟强化阳性与否诊断患者是否存在心肌纤维化,并将患者分为心肌纤维化组20例,无心肌纤维化组11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对照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测量左心室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旋转角度峰值,左心室整体扭力及左心室扭转角度峰值。比较心肌肥厚性疾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常规二维超声参数,以及心肌肥厚性疾病心肌纤维化组、无心肌纤维化组与健康对照组的左心室旋转、扭转参数。分析左心室扭转角度峰值与钆造影剂延迟强化阳性心肌/左心室心肌质量比值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心肌肥厚性疾病无心肌纤维化组及心肌纤维化组的左心室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旋转角度峰值及左心室扭转角度峰值均明显升高(无心肌纤维化组:t=4.45、7.51、-5.45、-6.79,心肌纤维化组:t=-5.53、-9.84、-5.82、-9.45;P均<0.01);心肌肥厚性疾病心肌纤维化组左心室心尖段旋转角度峰值及左心室扭转角度峰值较无心肌纤维化组明显升高(t=-2.71、2.36,P均<0.05)。心肌肥厚性疾病患者左心室扭转角度峰值与钆造影剂延迟强化阳性心肌/左心室心肌质量比值呈正相关(r=0.58,P=0.001)。结论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可有效评估心肌肥厚性疾病患者左心室扭转及旋转,左心室整体扭转角度峰值与左心室心肌纤维化呈正相关,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可为临床检测心肌肥厚患者心肌纤维化提供新的方法和选择。
关键词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
超声心动描记术
压力
心室功能
左
心肌病
肥厚性
心肌纤维化
Keywords
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
Echocardiography,stress
Ventricular function,left
Cardiomyopathy,hypertrophic
Myocardial fibrosis
分类号
R445.1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542.2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原文传递
题名
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诊断胎儿动脉导管瘤的价值
被引量:
3
4
作者
李硕
董晓秋
蔡怀秋
郝豪皓
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超声科
出处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CSCD
2017年第7期549-553,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时间-空间相关成像(STIC)技术在诊断胎儿动脉导管瘤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超声科就诊并于孕晚期诊断为胎儿心脏动脉导管瘤的67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二维超声(2DE)及STIC技术观察动脉导管瘤的走行。对于40例动脉导管狭窄所致的动脉导管瘤,采用STIC技术测量动脉导管瘤最大径线值、最小径线值、收缩期峰值流速及舒张期流速,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法分析动脉导管瘤最大径线值与其他各参数的相关性。应用2DE及STIC技术测量67例动脉导管瘤的最大径线值并与一周后分别重复上述测量。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2DE与STIC技术测量的动脉导管瘤最大径线值的一致性,以及观察者分别采用2DE、STIC技术重复测得动脉导管瘤最大径线值的一致性。结果 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动脉导管瘤最大径线值与最小径线值呈显著负相关(r=-0.755,P<0.001)、与收缩期峰值流速呈显著正相关(r=0.779,P<0.001)。STIC技术内部重复测量的一致性较高(ICC=0.930,95%CI:0.889~0.956);STIC技术和2DE之间的测量一致性较低于前者(ICC=0.839,95%CI:0.751~0.898);2DE内部重复测量的一致性最低(ICC=0.749,95%CI:0.622~0.838。结论 STIC技术在诊断胎儿动脉导管瘤方面为有利于尽早发现动脉导管狭窄,观测血流动力学改变,密切监测相关指标,指导临床及时干预。
关键词
动脉导管
超声检查
胎儿
Keywords
Ductus arteriosus
Ultrasonography
Fetus
分类号
R445.1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714.5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超声微泡介导内皮抑素基因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实验研究
张春梅
郭玉平
郝豪皓
季旸
吴向菊
董丹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超声结合SMI技术对肾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季旸
张春梅
郝豪皓
郭玉平
吴向菊
董丹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心肌肥厚性疾病患者左心室扭转与心肌纤维化的相关性研究
蔡怀秋
李小璐
董晓秋
李硕
郝豪皓
董丹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
3
原文传递
4
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诊断胎儿动脉导管瘤的价值
李硕
董晓秋
蔡怀秋
郝豪皓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CSCD
2017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