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对SMV_1株系抗性基因的分子标记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刘丽君 吴俊江 +7 位作者 高明杰 蒲国峰 张淑珍 邱丽娟 郑翠明 谢华 郝连林 李玉征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3-95,共3页
大豆花叶病毒病是世界大豆产区危害较重的主要病害 ,本实验高抗SMV1株系黑农 39为母本 ,高感SMV1株系品种合丰 2 5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 ,对F1、F2 代接种SMV1进行田间抗性鉴定和抗病性遗传学分析 ,通过接种鉴定亲本F1、F2 并代的抗性表... 大豆花叶病毒病是世界大豆产区危害较重的主要病害 ,本实验高抗SMV1株系黑农 39为母本 ,高感SMV1株系品种合丰 2 5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 ,对F1、F2 代接种SMV1进行田间抗性鉴定和抗病性遗传学分析 ,通过接种鉴定亲本F1、F2 并代的抗性表现 ,证明 ,对SMV 1号株系的抗性是由一对显性基因决定的。利用RAPD技术在抗感池间寻找多态性标记 ,通过筛选引物 ,获得重复性最好的随机引物OPN11。并采用BSA法在黑农 39和抗病池扩增出OPN14 0 0 片段 ,在合丰 2 5和感病池扩增出OPN130 0 片段 ,在F1同时扩增出OPN14 0 0 和OPN130 0 。用该引物分析黑农 39×合丰2 5的F2 扩增个体 ,共显性的RAPD标记OPN14 0 0 / 130 0 与黑农 39抗病基因的遗传距离为 8.2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性基因 分子标记 大豆 大豆SMV1 RAPD技术 大豆花叶病毒 抗病基因
下载PDF
大豆抗疫霉根腐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张淑珍 王维峰 +2 位作者 西芳 郝连林 杨庆凯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90-294,共5页
关键词 根腐病 激发子 细胞壁 腐烂病 疫霉菌 大豆疫霉根腐病菌 大豆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利用RAPD技术寻找大豆抗SMV_1号株系标记初报 被引量:1
3
作者 吴俊江 刘丽君 +4 位作者 高明杰 张淑珍 邱丽娟 郑翠明 郝连林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8-11,共4页
以高抗 SMV1号黑农 39和高感 SMV1号合丰 2 5的两个亲本材料为试材 ,进行了大豆抗SMV1号的 RAPD分析。结果表明 ,在所用的 86个随机引物中 ,引物 OPN11、OPR10 、OPT15、OPT0 6、OPE14 、 OPA0 4、 OPB0 1、 OPB0 2 等 8个随机引物扩增... 以高抗 SMV1号黑农 39和高感 SMV1号合丰 2 5的两个亲本材料为试材 ,进行了大豆抗SMV1号的 RAPD分析。结果表明 ,在所用的 86个随机引物中 ,引物 OPN11、OPR10 、OPT15、OPT0 6、OPE14 、 OPA0 4、 OPB0 1、 OPB0 2 等 8个随机引物扩增产物中有差异谱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RAPD技术 抗SMV 株系标记 亲本 随机引物 差异谱带
下载PDF
抗感大豆孢囊线虫病品种内源激素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高明杰 吴俊江 +1 位作者 刘丽君 郝连林 《大豆通报》 2001年第3期8-8,共1页
利用酶联免疫技术 (ELISA) ,测定抗感大豆孢囊线虫病大豆内源激素的变化。结果表明 :抗病品种IAA ,GA的含量较感病品种低 ,ABA的含量变化不同 ,IPA含量感病品种 >抗病品种 ,IAA/GA的比值抗病品种 >感病品种 ,GA/ABA的比值感病品种... 利用酶联免疫技术 (ELISA) ,测定抗感大豆孢囊线虫病大豆内源激素的变化。结果表明 :抗病品种IAA ,GA的含量较感病品种低 ,ABA的含量变化不同 ,IPA含量感病品种 >抗病品种 ,IAA/GA的比值抗病品种 >感病品种 ,GA/ABA的比值感病品种 >抗病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孢囊线虫 内源激素变化 品种
下载PDF
大豆生产技术的掌握 被引量:2
5
作者 郝连林 郭丽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8年第7期17-17,共1页
1、栽培技术 1.1.品种选择:选择经国家和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具有适宜本地区的优质、高产、抗逆行强的品种。
关键词 生产技术 品种审定委员会 大豆 品种选择 抗逆
下载PDF
玉米生长发育过程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被引量:5
6
作者 郭丽 郝连林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8年第7期13-13,共1页
(一)对土壤的要求及改土 玉米对土壤条件要求并不严格,可以在多种土壤上种植。但以土层深厚、结构良好,肥力水平高、营养丰富,疏松通气、能蓄易排,近于中性,水、肥、气、热协调的土壤种植最为适宜。玉米地深耕以33厘米左右为宜... (一)对土壤的要求及改土 玉米对土壤条件要求并不严格,可以在多种土壤上种植。但以土层深厚、结构良好,肥力水平高、营养丰富,疏松通气、能蓄易排,近于中性,水、肥、气、热协调的土壤种植最为适宜。玉米地深耕以33厘米左右为宜,并注意随耕多施肥,耕后适当耙、勤中耕,多浇水,促进土壤熟化,逐步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采用翻、垫、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发育过程 玉米地 土壤条件 环境 肥力水平 土层深厚 营养丰富 土壤熟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