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评价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8
1
作者 周国华 汪庆华 +4 位作者 董岩翔 刘国华 郦逸根 刘占元 孙彬彬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z1期40-44,共5页
区域农业地质环境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及其深度、广度直接关系到农业地质环境调查资料的开发利用水平和社会化应用程度。本文结合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工作,初步总结了区域农业地质环境评价的主要研究内容,围绕应用服务目标讨论了区... 区域农业地质环境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及其深度、广度直接关系到农业地质环境调查资料的开发利用水平和社会化应用程度。本文结合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工作,初步总结了区域农业地质环境评价的主要研究内容,围绕应用服务目标讨论了区域农业地质环境评价方法,列举了相关评价标准,探讨了制订地方性农业地质环境评价标准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地质环境 区域评价 概念和方法 标准
下载PDF
重金属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郦逸根 薛生国 吴小勇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z1期87-92,共6页
重金属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迁移转化,受其在水稻土中的形态分布、土壤理化性质、有机物料和微量或大量元素的交互作用影响,以及其在水稻根际环境中的形态转化条件制约。重金属在水稻植株中的分布、迁移和总量传输,是一个动态过程。不... 重金属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迁移转化,受其在水稻土中的形态分布、土壤理化性质、有机物料和微量或大量元素的交互作用影响,以及其在水稻根际环境中的形态转化条件制约。重金属在水稻植株中的分布、迁移和总量传输,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同重金属处理水平、不同生长期水稻的不同器官的重金属含量不一,从土壤和根部传输上来的重金属会逐渐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土壤-水稻系统 迁移转化
下载PDF
西湖茶园茶叶铅污染铅同位素示踪 被引量:20
3
作者 郦逸根 路远发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80-185,共6页
通过对西湖茶园的植物和土壤样品进行一系列的调查,以着力寻找茶叶的铅污染源。利用铅同位素技术对西湖茶园的土壤、茶叶和城区的燃煤、大气气溶胶、汽车尾气进行铅同位素示踪研究。研究表明,茶园土壤铅物质的可溶相具同源性和残查态偏... 通过对西湖茶园的植物和土壤样品进行一系列的调查,以着力寻找茶叶的铅污染源。利用铅同位素技术对西湖茶园的土壤、茶叶和城区的燃煤、大气气溶胶、汽车尾气进行铅同位素示踪研究。研究表明,茶园土壤铅物质的可溶相具同源性和残查态偏于多源性。清洗后的茶叶铅含量显著降低,但其同位素组成不发生明显改变,显示出茶叶中的铅与叶面空气沉降物中的铅同源。不同介质铅同位素对比值平均值呈现表土、大气(气溶胶)、煤的w(206Pb)/w(207Pb)与茶叶趋于相近,汽油低之;表土、大气(气溶胶)、汽油的w(208Pb)/〔w(206Pb)+w(207Pb)〕与茶叶趋于相近,煤略高之。不同区域茶叶铅物质具同源性,与种植的农业地质背景无关。在煤燃烧、气化过程中,Pb进入大气,通过大气沉降或被茶树吸收或附着在茶叶叶面;汽车尾气的排放是茶树铅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铅污染 铅同位素 西湖茶园
下载PDF
浙江萧山“一刀切”萝卜产地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宋明义 周涛发 +3 位作者 蔡子华 李恒溪 陈叶爱 郦逸根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0-193,共4页
浙江萧山萝卜干肉质鲜美、产量高、抗逆性强,易于种植和加工。这些优良品质除了与品种有关外,还与其产地的土壤地质和地球化学背景密切相关。与浙江平原土壤元素平均值对比,产地的MgO、B、P、CaO、Mn含量较高,N、K、Mo、Fe、Zn含量较低... 浙江萧山萝卜干肉质鲜美、产量高、抗逆性强,易于种植和加工。这些优良品质除了与品种有关外,还与其产地的土壤地质和地球化学背景密切相关。与浙江平原土壤元素平均值对比,产地的MgO、B、P、CaO、Mn含量较高,N、K、Mo、Fe、Zn含量较低;从该区土壤养分和微量元素有效态分析结果来看,碱解氮、Fe、Mn、Cu含量丰富,速效磷、有机质和Zn含量一般。由于产地土壤成熟度不高,加上该区复种指数高等问题,造成土壤N、K流失和B、Mo缺乏,影响和制约了萝卜的产量和质量。建议及时追加微肥和有机肥,做到科学养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地球化学 “一刀切”萝卜 浙江萧山
下载PDF
基于地学的生态地球化学评价 被引量:6
5
作者 陈国光 周国华 郦逸根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07年第2期79-84,共6页
在以生态系统为单元,以来源—成因—迁移转化—生态效应—预测预警为主线进行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过程中,应进一步突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的基础地位和地质地球化学背景特征研究。地球化学异常是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主体对象,充分挖... 在以生态系统为单元,以来源—成因—迁移转化—生态效应—预测预警为主线进行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过程中,应进一步突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的基础地位和地质地球化学背景特征研究。地球化学异常是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主体对象,充分挖掘与利用区域地球化学资料为农业、环境、资源服务是评价的目标,地质背景因素分析是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学 生态地球化学 评价
下载PDF
浙江富硒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 被引量:87
6
作者 郦逸根 董岩翔 +3 位作者 郑洁 李琰 吴小勇 朱朝晖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3-330,共8页
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发现,浙北、浙东、浙中地区富硒土壤呈大面积分布。不同类型土壤中,以石灰岩土硒含量最高,黄壤和红壤硒含量次之;不同类型成土母质中,以残坡积物硒含量相对较高;不同类型岩石中,以石英砂岩、硅质岩和中深变质岩... 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发现,浙北、浙东、浙中地区富硒土壤呈大面积分布。不同类型土壤中,以石灰岩土硒含量最高,黄壤和红壤硒含量次之;不同类型成土母质中,以残坡积物硒含量相对较高;不同类型岩石中,以石英砂岩、硅质岩和中深变质岩硒含量较高,高于中国东部地壳丰度值。富硒土壤主要分布于富硒岩石和煤系地层区。硒多富集在土壤表层,由地表向深部含量迅速下降。根据土壤背景值和硒生态景观分级标准,建立了富硒土壤评价标准,划分硒含量等级区,圈定了浙江省富硒土壤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 资源调查 农业地质环境调查 硒含量 土壤背景值 浙中地区 石灰岩土 成土母质 石英砂岩 深变质岩 中国东部 土壤表层 分级标准 生态景观 评价标准 土壤分布 浙江省 类型 硅质岩 丰度值 地层区 岩石 浙北 浙东 红壤
下载PDF
浙江富硒土壤中硒赋存形态特征 被引量:38
7
作者 郦逸根 徐静 +2 位作者 李琰 宋明义 翁祖山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07年第2期95-98,109,共5页
依据李家熙的土壤硒含量的分类定义标准,可以确认浙江存在富硒土壤。一些地区的红壤和水稻土是浙江重要的富硒土壤。富硒红壤和富硒水稻土中的有机结合态硒是土壤中的主要结合态。前者弱有机态硒含量高于强有机态的,且离子交换态硒含量... 依据李家熙的土壤硒含量的分类定义标准,可以确认浙江存在富硒土壤。一些地区的红壤和水稻土是浙江重要的富硒土壤。富硒红壤和富硒水稻土中的有机结合态硒是土壤中的主要结合态。前者弱有机态硒含量高于强有机态的,且离子交换态硒含量低于碳酸盐态的,后者则反之。二者的离子交换态、碳酸盐态和铁锰氧化态硒含量加和对全硒的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土壤 红壤 水稻土 硒赋存形态
下载PDF
地质因素影响下的硒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迁移转化 被引量:20
8
作者 郦逸根 董岩翔 +2 位作者 郑洁 解怀生 宋明义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07年第1期77-80,共4页
硒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迁移转化,受其在水稻土中的形态分布、土壤理化性质和微量或大量元素的交互作用影响。硒在水稻植株中的分布、迁移和总量传输,是一个动态过程。从土壤和根部传输上来的硒会逐渐在各器官内积累,表现出W根(Se)... 硒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迁移转化,受其在水稻土中的形态分布、土壤理化性质和微量或大量元素的交互作用影响。硒在水稻植株中的分布、迁移和总量传输,是一个动态过程。从土壤和根部传输上来的硒会逐渐在各器官内积累,表现出W根(Se)〉W叶(Se)〉W茶(Se)〉W穗(Se)的特点。水稻地以上部分的硒量仅占植株总硒量的42%~50%。进入稻穗中的硒量仅为水稻植株总硒量的2.31%-4.31%,且W稻谷(Se)〉W糙米(Se)〉W精米(Se)。高硒区土壤总硒与土壤有机态硒和残渣态硒有关,与离子交换态、碳酸盐态和铁锰氧化态硒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稻系统 迁移转化 地质因素
下载PDF
浙江省无污染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郦逸根 董岩翔 李琰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07年第1期68-71,共4页
分析了已有中国农产品产地标准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认为制定全国统一的产地环境标准不仅技术难度较大,而且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容易产生问题。在1∶25万尺度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土壤地球化学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元素的地球化学组成、含量、... 分析了已有中国农产品产地标准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认为制定全国统一的产地环境标准不仅技术难度较大,而且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容易产生问题。在1∶25万尺度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土壤地球化学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元素的地球化学组成、含量、分布状况、影响因子等因素,并考虑到对人体和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元素有效量,制定浙江省无污染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推荐)。虽然影响农产品质量的因素很多,如大气降尘、灌溉水、施肥等,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终究是首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产地 土壤环境 质量标准 浙江省
下载PDF
浙江深部构造地球物理表征 被引量:5
10
作者 郦逸根 《浙江地质》 2001年第1期34-44,共11页
本文讨论了莫霍面、居里面与深部构造的关系。认为居里面与莫霍面在埋深、范围、走向、位置等方面所表现的整体变化特征大致相同。这种相似性 ,反映了二者在成因上有一定的相关性。软流圈顶面展现出北 (北 )东走向拗。
关键词 莫霍面 居里面 软流圈顶面 深部构造 地球物理表征
下载PDF
浅层地震勘探在城市活断层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11
作者 聂碧波 赵建明 +2 位作者 郦逸根 毛健伟 顾勤平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5年第1期15-21,共7页
城市活断层一般是指晚更新世以来有活动的断层,活断层具有非常明显的标志,往往控制最新沉积物的分布和现今地貌的格局。活断层常构成山区和平原的分界线,对河流的走向、分布格式和拐弯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这些断层在我国大陆内部广泛分... 城市活断层一般是指晚更新世以来有活动的断层,活断层具有非常明显的标志,往往控制最新沉积物的分布和现今地貌的格局。活断层常构成山区和平原的分界线,对河流的走向、分布格式和拐弯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这些断层在我国大陆内部广泛分布,尤其在我国西部地区,活断层规模大,活动性强,造成了严重的地质灾害。本文阐述了一种以SH波反射和共偏移距反射波为主的浅层地震勘探在城市活断层探测中的应用,钻探验证表明,采用合适的地震勘探方法,选择最佳的观测系统,对资料的处理和解释进行严格的管理,最终可以获得反射波信噪比高、断层显示清晰的时间剖面。通过对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和研究,可以确定勘查区断层隐伏段的位置、断层错断的层位与深度,为城市的发展规划和重大工程选址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断层 SH波反射法 共偏移距地震反射法
下载PDF
关于茶、稻中铅、氟限量标准的讨论
12
作者 郦逸根 董岩翔 +2 位作者 朱有为 林子敬 郑洁 《上海地质》 2006年第2期26-29,66,共5页
对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有关农产品安全性资料成果,分析在茶、稻中的铅、氟含量水平及安全性,并探讨了影响农产品安全的原因,进行了茶叶和水稻中铅、氟限量标准的讨论,认为国内对食品卫生标准制定趋于偏紧。参照日本、加拿大的茶叶氟... 对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有关农产品安全性资料成果,分析在茶、稻中的铅、氟含量水平及安全性,并探讨了影响农产品安全的原因,进行了茶叶和水稻中铅、氟限量标准的讨论,认为国内对食品卫生标准制定趋于偏紧。参照日本、加拿大的茶叶氟元素限量标准,提出浙江省茶、稻的铅、氟元素限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稻米 限量标准
下载PDF
钱塘—钦防古板块结合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郦逸根 《浙江地质》 2000年第1期17-24,共8页
作为扬子、华夏古板块的结合带 ,奠基于四堡—晋宁期形成的陆间造山带 ,表现出有别于两翼而独特的地球物理、地质构造特征。其发展演化主要是伴随华南板块的形成过程 ,历史比较复杂。由于活动性较大、多期次裂谷、造山作用和多期岩浆活... 作为扬子、华夏古板块的结合带 ,奠基于四堡—晋宁期形成的陆间造山带 ,表现出有别于两翼而独特的地球物理、地质构造特征。其发展演化主要是伴随华南板块的形成过程 ,历史比较复杂。由于活动性较大、多期次裂谷、造山作用和多期岩浆活动 ,使结合带成为一条深源岩浆活动带。结合带的构造—岩浆—成矿基本特点表明 ,燕山期的成矿作用具“成因多类型 ,定位多部位”特点 ,是一条潜在的巨大弧型斑岩成矿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板块结合带 矿产 地质意义 成矿带
下载PDF
浙江省金银铜成矿带物化探成果初步推断
14
作者 郦逸根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8期48-50,共3页
本文通过研究浙江省深部地质构造的地球物理特征、地球化学作用的展布与空间结构以及元素的垂向分带和区域分布,讨论了金银铜成矿带的区域分布规律。
关键词 成矿带 物探 化探
下载PDF
武夷造山带地球物理表征
15
作者 郦逸根 《地质科技情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5-39,共5页
浙江地跨华南造山带不同构造单元的特殊部位,有着多类型、多旋回造山带结构构造演化历史,如浙西南—闽北地区主体就是武夷造山带。作为原地矿部新一轮地质填图调查工作,即在多旋回造山带非史密斯地层区进行1:20万填图,以活动论和... 浙江地跨华南造山带不同构造单元的特殊部位,有着多类型、多旋回造山带结构构造演化历史,如浙西南—闽北地区主体就是武夷造山带。作为原地矿部新一轮地质填图调查工作,即在多旋回造山带非史密斯地层区进行1:20万填图,以活动论和探索大陆动力学为指导思想,旨在着重表现造山带的结构、形成、演化及其大地构造的基本特点,尤其侧重于其造山过程和现今造山带的三维结构。在造山带开展不同目的、不同尺度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调查和填图,正确恢复或解释多旋回造山带中构造岩片的裂解、拼合历史,对于探索以大陆动力学等若干新的地质科学体系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带 多旋回 地球物理 地质勘探
下载PDF
应用因子估值分析区域成矿潜力
16
作者 郦逸根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1990年第4期361-364,共4页
一、方法原理主成份分析建立在化学元素间地球化学相似特征的基础上,将化学元素群划分成若干化学元素组合的链(即公因子)。其根本目的,是对地球化学勘查数据作出更多简洁的描述,使众多的化学元素给人一种有机而直观的相互之间的关联形... 一、方法原理主成份分析建立在化学元素间地球化学相似特征的基础上,将化学元素群划分成若干化学元素组合的链(即公因子)。其根本目的,是对地球化学勘查数据作出更多简洁的描述,使众多的化学元素给人一种有机而直观的相互之间的关联形象。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探索产生这些相关关系内在原因的地质涵义。借助主成份分析技术,提取有特定地质涵义的地球化学作用因子,对某一成矿元素建立因子估值数据模型。这种因子估值模型,综合了各种成矿、成岩地球化学作用及其相互之间关联、演化和发生的信息,对成矿元素的成矿潜力作出定量评价。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成矿 因子估值分析 地球化学
下载PDF
火山构造——岩浆活动形迹解释的数学地质方法探讨
17
作者 郦逸根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1989年第3期256-258,共3页
以反映区域地球化学场的区域化变量为对象,借助于因子分析技术,可以从勘查地球化学角度解释推断出火山构造、某些岩类的侵入岩体和白垩系盆地。一、方法原理地球化学体系理论认为,所谓地球化学作用过程,实质上就是在一定温度、压力、浓... 以反映区域地球化学场的区域化变量为对象,借助于因子分析技术,可以从勘查地球化学角度解释推断出火山构造、某些岩类的侵入岩体和白垩系盆地。一、方法原理地球化学体系理论认为,所谓地球化学作用过程,实质上就是在一定温度、压力、浓度等热力学和物理化学条件下,化学元素根据其地球化学相似性进行分散和集中的过程。作为因子分析技术,究其基本原理,即为建立在化学元素间地球化学相似性特征的基础上,根据特征根的累计百分率,将化学元素群划分成若干化学链的组合(即公因子),使众多的化学元素给人一种有机而直观的互相之间的关联形象。两者的结合,是数学地质—地球化学的基础。通常,一组与区域成岩作用有关的岩性因子,内涵着与构造—岩浆活动有关的信息。而方差贡献最大的因子,往往是区域基础地质—地球化学背景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构造 岩浆活动 数学地质
下载PDF
燕山旋回火山构造成矿地球化学特征
18
作者 郦逸根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7-32,共6页
火山构造成岩-成矿作用过程中,体系与其环境之间的能量与物质交换,发生各种非线性的不可逆过程。三级火山构造直接控制着矿田(床)的成生。各种作用过程的反应速率和扩散速率不尽相同,造成了元素空间分布的分带性,不同的火山旋回... 火山构造成岩-成矿作用过程中,体系与其环境之间的能量与物质交换,发生各种非线性的不可逆过程。三级火山构造直接控制着矿田(床)的成生。各种作用过程的反应速率和扩散速率不尽相同,造成了元素空间分布的分带性,不同的火山旋回部位和主要控矿、容矿构造,产出了不同的中生代火山矿床,具有一定的旋回-构造地球化学特点,造就了特有的火山矿床成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地球化学 火山构造 矿化
下载PDF
氟的生物环境地球化学与含氟水处理技术 被引量:15
19
作者 徐静 刘国华 +1 位作者 郦逸根 李琰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4年第10期209-211,共3页
氟是重要微量生命元素 ,原生环境中氟过量或缺乏均会导致机体畸变或代谢异常。高氟岩土体的淋溶、含氟化物大气降尘和工矿企业含氟废水的排放 ,使过量氟进入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水体 ,造成高氟污染。对高氟污染水进行多种工艺技术处理 。
关键词 环境地球化学 水处理 环境污染
下载PDF
第四系覆盖区元素地球化学制图方法新探讨 被引量:5
20
作者 傅俊鹤 董岩翔 +1 位作者 周建华 郦逸根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z1期62-66,共5页
受分析误差、成图方法以及众多人为因素的影响,根据分析测试数据制作的元素地球化学图有时并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元素区域分布起伏特征。笔者以浙北地区土壤元素资料为基础,探讨了成图处理方法对地球化学图的影响,旨在更好地利用计算机... 受分析误差、成图方法以及众多人为因素的影响,根据分析测试数据制作的元素地球化学图有时并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元素区域分布起伏特征。笔者以浙北地区土壤元素资料为基础,探讨了成图处理方法对地球化学图的影响,旨在更好地利用计算机制图技术,有效削减分析误差及成图处理方法的畸变干扰,以绘制出更加准确可靠的元素地球化学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系覆盖区 元素地球化学图 制图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