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edgehog信号通路与基底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郭一俨 李改赢 +1 位作者 徐丹 汤諹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7期132-136,共5页
基底细胞癌(basalcellcarcinoma,BCC)是皮肤科临床常见的非黑素瘤性皮肤癌,可侵犯深部组织,破坏邻近结构,易局部复发,较少发生远处转移。研究显示,Hedgehog信号通路的异常可导致BCC的发生。动物模型的建立进一步证实了该信号通路与BCC... 基底细胞癌(basalcellcarcinoma,BCC)是皮肤科临床常见的非黑素瘤性皮肤癌,可侵犯深部组织,破坏邻近结构,易局部复发,较少发生远处转移。研究显示,Hedgehog信号通路的异常可导致BCC的发生。动物模型的建立进一步证实了该信号通路与BCC之间的密切联系,为研究疾病的治疗奠定了基础。Vismodegib等小分子抑制剂可阻断这一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生长。最近的基因组学研究指出,BCC的发展可能与额外的基因突变有关,这表明除了Hedgehog外,WNT、mTOR等其他信号通路在该肿瘤的发病机制中也具有重要意义。就Hedgehog信号通路对BCC发病的影响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细胞癌 HEDGEHOG信号通路 治疗
下载PDF
牙源性皮瘘 被引量:1
2
作者 郭一俨 李改赢 +2 位作者 罗璇 王睿祺 汤諹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9-130,共2页
患者男,57岁。主诉:左下颌部结节1年余。现病史: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左下颌部出现一约绿豆大暗红色丘疹,无自觉症状,未予诊治。后患者皮损逐渐增大,伴有淡黄色液体渗出,迁延不愈,遂于我科就诊,拟诊为炎性肉芽肿、深部真菌感染、牙源性颊... 患者男,57岁。主诉:左下颌部结节1年余。现病史: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左下颌部出现一约绿豆大暗红色丘疹,无自觉症状,未予诊治。后患者皮损逐渐增大,伴有淡黄色液体渗出,迁延不愈,遂于我科就诊,拟诊为炎性肉芽肿、深部真菌感染、牙源性颊瘘,建议患者先于口腔医院就诊。患者发病以来精神、睡眠及饮食可,二便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尖周炎 皮肤瘘管 牙源性
下载PDF
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在瘢痕疙瘩形成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费猛 麻艺群 +3 位作者 崔倩 李改赢 郭一俨 汤諹 《云南医药》 2021年第3期207-211,共5页
目的了解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在瘢痕疙瘩原代成纤维细胞中关键蛋白和m RNA水平,探讨其在瘢痕疙瘩形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组织块培养法进行原代成纤维细胞培养,通过Western Blot和RT-PCR法分别检测正常皮肤以及瘢痕疙瘩成纤维... 目的了解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在瘢痕疙瘩原代成纤维细胞中关键蛋白和m RNA水平,探讨其在瘢痕疙瘩形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组织块培养法进行原代成纤维细胞培养,通过Western Blot和RT-PCR法分别检测正常皮肤以及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中相关信号分子Wnt5a、β-catenin、GSK-3β、p-GSK-3β蛋白和Wnt5a、β-catenin、GSK-3βm RNA水平,比较两者之间差异。结果与正常皮肤相比,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Wnt5a、β-catenin、p-GSK-3β蛋白及Wnt5a、β-catenin m RAN水平增高(P<0.05),GSK-3β蛋白及m 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在瘢痕疙瘩形成过程中,Wnt5a、β-catenin m RAN上调并导致Wnt5a、β-catenin蛋白水平增高以及GSK-3β蛋白磷酸化导致p-GSK-3β增高可能在瘢痕疙瘩的形成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GSK-3Β 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
下载PDF
术前无创检测方法界定基底细胞癌边界的临床应用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崔倩 麻艺群 +4 位作者 郭一俨 李改赢 蒋艳 徐双云 汤諹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35-1141,共7页
目的探究皮肤镜、5-氨基酮戊酸(5-aminolevulinic acid,ALA)荧光定位、反射光共聚焦显微镜(reflectance confocal microscopy,RCM)及高频超声无创检测方法检测基底细胞癌边界的可行性,为临床手术范围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选取32例病理诊... 目的探究皮肤镜、5-氨基酮戊酸(5-aminolevulinic acid,ALA)荧光定位、反射光共聚焦显微镜(reflectance confocal microscopy,RCM)及高频超声无创检测方法检测基底细胞癌边界的可行性,为临床手术范围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选取32例病理诊断为基底细胞癌(BCC)的患者,术前在无影灯下肉眼观察皮损大小,结合患者皮损情况及患者意愿使用皮肤镜、ALA荧光定位、RCM对病损及其边界进行观察并测量大小,高频B超测量浸润深度,后行手术切除,比较几种方法检测的肿瘤边界与肉眼观察边界、安全边界、切除肿瘤大小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无影灯下肉眼观察、皮肤镜、ALA荧光定位、RCM检测的安全边界、手术切除大小两两相比,除皮肤镜与ALA荧光定位检测的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将皮肤镜、ALA荧光定位、RCM检测大小与切除肿瘤大小进行对比,其相关系数Pearson值分别为0.948,0.901,0.934;手术切除大小分别在皮肤镜、ALA荧光定位、RCM检测大小基础上平均外扩2.93mm,2.89mm、1.41mm;术前经50MHz高频超声测量浸润深度的4例BCC患者,手术切除后底壁均呈阴性。结论对于BCC患者,术前根据患者不同皮损特点、病理类型及病损部位等恰当选择皮肤镜、ALA荧光或RCM观察和检测BCC的边界,以及使用50MHz高频超声测量浸润深度能有效减少根据单纯手术扩切的盲目性,提高单次手术切净率,提高临床手术效率,降低手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细胞癌 边缘 皮肤镜 5-氨基酮戊酸 荧光定位 反射光共聚焦显微镜 高频超声 莫氏外科
下载PDF
线粒体DNA控制区变异与瘢痕疙瘩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郭一俨 周太成 +5 位作者 李改赢 罗璇 王睿祺 麻艺群 蒋艳 汤諹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21-427,共7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DNA(mtDNA)控制区D环(D-loop)的突变与瘢痕疙瘩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2019年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瘢痕疙瘩患者216例,提取患者外周血总DNA及25例患者的瘢痕疙瘩组织、瘢痕疙瘩旁正常组织的总DNA。以云... 目的探讨线粒体DNA(mtDNA)控制区D环(D-loop)的突变与瘢痕疙瘩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2019年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瘢痕疙瘩患者216例,提取患者外周血总DNA及25例患者的瘢痕疙瘩组织、瘢痕疙瘩旁正常组织的总DNA。以云南大学附属医院体检中心无瘢痕疙瘩的健康体检者299例外周血样本数据作为对照。对mtDNA D-loop区进行PCR扩增及Sanger测序,并与修正后的剑桥参考序列(rCRS)比对,获得每个样本的突变位点。根据Phylotree-mtDNA tree Build 17,对2组人群进行单倍型类群划分。比较瘢痕疙瘩组织、瘢痕疙瘩旁正常组织及自身外周血mtDNA的D-loop区突变。使用network 5.0软件制作中介网络图,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单倍型类群频率与瘢痕疙瘩发病的相关性,χ^(2)、t及t′检验分析临床数据。结果216例瘢痕疙瘩患者mtDNA可划分为10个单倍型类群:A、B、D、R9、G、M^(*)、M7、M8、M9、N9,其中R9分布频率最高(21.3%,46/216),M9分布频率最低(0.9%,2/216)。瘢痕疙瘩患者的单倍型类群M7和N9的分布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人群(P=0.040,OR=0.248,95%CI:0.066~0.937;P=0.048,OR=0.191,95%CI:0.037~0.986)。中介网络图显示,瘢痕疙瘩患者和对照人群的单倍型类群M7具有不同的分布模式。单倍型类群M7患者的发病部位数比非M7患者少(P=0.0001),且发病年龄比非M7患者小(P=0.045)。结论单倍型类群M7与瘢痕疙瘩的发生具有相关性,可能是瘢痕疙瘩发生的潜在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DNA 线粒体 D环 单倍型类群 体细胞突变
原文传递
皮肤外科常用缝线的分类及其特点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改赢 郭一俨 +2 位作者 崔倩 麻艺群 汤諹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31-1335,共5页
缝线是外科手术过程中用于结扎及缝合的线状材料,外科医生熟练掌握不同缝线的分类及特点,有利于获得理想的手术效果。本文综述皮肤外科常用缝线的分类及特点,为外科临床提供参考。
关键词 皮肤外科 可吸收缝线 不可吸收缝线
下载PDF
面部多发肿瘤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麻艺群 费猛 +3 位作者 崔倩 李改赢 郭一俨 汤諹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48-849,共2页
患者女,58岁。左眉弓及左颞部皮疹伴瘙瘴5年余,左上唇红斑2年余,无自觉不适。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左眉弓上方出现黑色斑点,左颞部出现红斑,无自觉不适,末予重视。4年前外出务农时,左眉弓及左颞部不慎划伤,伤口反复破溃不愈,自... 患者女,58岁。左眉弓及左颞部皮疹伴瘙瘴5年余,左上唇红斑2年余,无自觉不适。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左眉弓上方出现黑色斑点,左颞部出现红斑,无自觉不适,末予重视。4年前外出务农时,左眉弓及左颞部不慎划伤,伤口反复破溃不愈,自觉瘙痒,遂于当地医院就诊,当地医院先后诊断为“湿疹”,“癣”等,予外用药物(具体不详)治疗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肿瘤 医院就诊 左颞部 黑色斑点 外用药物 眉弓 自觉 患者
下载PDF
下唇血管平滑肌瘤1例
8
作者 李改赢 郭一俨 +3 位作者 王睿祺 罗璇 潘国庆 汤諹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49-1051,共3页
患者男,26岁。下唇结节半年,无自觉不适。皮损组织病理示:瘤组织由大量纵横交错的平滑肌束组成,瘤细胞呈长梭形,胞浆丰富,胞核两端钝圆,肌束间见大小不等的血管管腔,部分呈裂隙状,无核分裂和细胞异型性。诊断:血管平滑肌瘤。手术切除后... 患者男,26岁。下唇结节半年,无自觉不适。皮损组织病理示:瘤组织由大量纵横交错的平滑肌束组成,瘤细胞呈长梭形,胞浆丰富,胞核两端钝圆,肌束间见大小不等的血管管腔,部分呈裂隙状,无核分裂和细胞异型性。诊断:血管平滑肌瘤。手术切除后无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瘤 皮肤平滑肌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