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1
作者 郭世彪 高淑霞 +1 位作者 张丽 王慎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7期58-59,共2页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足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2例,其中糖尿病足患者3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38例。随机将糖尿病足患者分为对照组16例、治疗组18例;糖尿病周围...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足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2例,其中糖尿病足患者3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38例。随机将糖尿病足患者分为对照组16例、治疗组1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分为对照组17例、治疗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比较各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糖尿病足患者中,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对照组为5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5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1。结论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糖尿病神经病变 前列地尔注射液
下载PDF
两种常用注射溶媒配伍禁忌 被引量:6
2
作者 郭世彪 张文军 程春梅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0年第2期234-235,共2页
任何药物在供给临床使用前,均必须制成适合于医疗和预防应用的形式,这种形式称为药物的剂型,简称药剂。到目前为止,药物剂型已有几十种之多,比较常用的也有二三十种,注射剂就是其中常用的一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住院患者静脉输... 任何药物在供给临床使用前,均必须制成适合于医疗和预防应用的形式,这种形式称为药物的剂型,简称药剂。到目前为止,药物剂型已有几十种之多,比较常用的也有二三十种,注射剂就是其中常用的一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住院患者静脉输注给药方式的比例高达70%左右,高出国外20%-30%。注射剂系指药物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无菌溶液(包括乳浊液和混悬液)以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无菌粉末或浓溶液。注射剂的种类很多,相应的注射溶媒也很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剂 配伍禁忌 溶媒 药物剂型 无菌溶液 临床使用 预防应用 给药方式
下载PDF
前列腺素E1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郭世彪 李华 荣文 《医学综述》 1998年第12期655-656,共2页
前列腺素(Prostaylandin,PG)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理活性的物质,在本世纪30年代中期,科学家Goldblatt和VonEnler等人各自从人精液和羊精囊的肪类提取物中得到的一种活性物质。Enler认为该物质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在人体各组织中含量极微,几... 前列腺素(Prostaylandin,PG)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理活性的物质,在本世纪30年代中期,科学家Goldblatt和VonEnler等人各自从人精液和羊精囊的肪类提取物中得到的一种活性物质。Enler认为该物质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在人体各组织中含量极微,几乎所有含微粒体的细胞在受到各种刺激时均可合成微量的P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E1 临床应用 药理
下载PDF
产后甲状腺炎 被引量:3
4
作者 郭世彪 张桂风 荣文 《临床荟萃》 CAS 1998年第21期1006-1006,1008,共2页
产后甲状腺炎(Post Partum Thyroiditis,PPT)是妇女常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自日本Amino等报道6例产后发生暂时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甲低)以来,国内外陆续有报道.其特征为产后一过性、无痛性甲状腺肿大伴有可自发缓解的甲亢和/或甲低.... 产后甲状腺炎(Post Partum Thyroiditis,PPT)是妇女常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自日本Amino等报道6例产后发生暂时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甲低)以来,国内外陆续有报道.其特征为产后一过性、无痛性甲状腺肿大伴有可自发缓解的甲亢和/或甲低.河摄取率低,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阳性.许多学者最初认为这种情况是Graves病(GD)或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HT)在产后的加重,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产后出现的甲状腺功能改变主要是由于无痛性甲状腺炎所致,由于和产后关系密切,故称产后甲状腺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炎 产后甲状腺炎 病因
下载PDF
抗糖尿病药物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5
5
作者 郭世彪 程春梅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4年第8期1066-1068,共3页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糖尿病药物 INSULIN 代谢紊乱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免疫功能紊乱 微生物感染 遗传因素 功能减退
下载PDF
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郭世彪 高淑霞 马兰海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09年第4期9-10,共2页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在糖尿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糖尿病肾病30例,应用前列地尔治疗,对照组采用依那普利治疗,四周后观察治疗前后24h白蛋白排泄率(AER)尿B2微球蛋白(β2-MG)的变化。结果治疗组AER及β2-MG较治疗前有极显著下降(...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在糖尿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糖尿病肾病30例,应用前列地尔治疗,对照组采用依那普利治疗,四周后观察治疗前后24h白蛋白排泄率(AER)尿B2微球蛋白(β2-MG)的变化。结果治疗组AER及β2-MG较治疗前有极显著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AER亦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采用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具有改善肾功能,延缓其进展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前列地尔 尿白蛋白排泄率
下载PDF
我院2005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郭世彪 程春梅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86-87,共2页
关键词 抗生素 处方分析 二重感染 综合性医院 防病治病 正常剂量 毒性反应 变态反应
下载PDF
二甲双胍联合格列吡嗪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郭世彪 高淑霞 《医学综述》 2012年第10期1606-1607,共2页
目的分析研究二甲双胍联合格列吡嗪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观察组给予二甲双胍和格列吡嗪,对照组仅给予二甲双胍片,观察记录治疗12周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 目的分析研究二甲双胍联合格列吡嗪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观察组给予二甲双胍和格列吡嗪,对照组仅给予二甲双胍片,观察记录治疗12周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hPG)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用药前两组患者各指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12周后两组FPG、2hPG和HbA1c较用药前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观察组5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6例出现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格列吡嗪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优于单用二甲双胍片,且不良事件发生率并未增加,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 糖尿病 药物疗法 联合 疗效
下载PDF
药品零差价对医院用药情况的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2
9
作者 郭世彪 张文军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S1期110-111,共2页
原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第六章第二十七条中明确指出: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药品一经发出,不得退换。然而,在现实医疗机构中,为了保障患者经济利益不受损害,减少医患矛盾,退药现象时有发生。麻醉及精... 原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第六章第二十七条中明确指出: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药品一经发出,不得退换。然而,在现实医疗机构中,为了保障患者经济利益不受损害,减少医患矛盾,退药现象时有发生。麻醉及精神类药品、有特殊保管要求(如低温冷藏等)药品、生物制品、原包装已开启或拆零药品、易受污染药品以及超过规定时限的药品不办理退药。退回药品的二次使用具有不可预知的风险性,而且退药增加了药师的额外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零差价 头孢哌酮钠 舒巴坦钠 头孢呋辛钠 注射用头孢他啶 头孢孟多酯钠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下载PDF
山西省某三甲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差错及改进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世彪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6年第7期1018-1019,共2页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是指医疗机构药学部门根据医师用药医嘱,经药师审核其合理性,由经过专业培训的药士或者护士按照无菌操作要求,在洁净环境的层流工作台上对静脉用药进行集中调配,使之成为可供临床直接静脉注射的药液。
关键词 药师审核 用药医嘱 药士 药学部门 无菌操作 专业培训 洁净环境 洁净区 四查十对 审方
下载PDF
前列腺素E_1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郭世彪 武文斌 荣文 《辽宁实用糖尿病杂志》 2002年第1期20-21,共2页
选择糖尿病肾病 3 0例 ,应用前列腺素E1治疗 ,对照组采用依那普利治疗 ,四周后观察治疗前后 2 4Hr尿白蛋白排泄率 (AER)、尿 β2 微球蛋白 (β2 MG)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AER及 β2 MG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 (P <0 0 1 ) ,与对照组比较 ... 选择糖尿病肾病 3 0例 ,应用前列腺素E1治疗 ,对照组采用依那普利治疗 ,四周后观察治疗前后 2 4Hr尿白蛋白排泄率 (AER)、尿 β2 微球蛋白 (β2 MG)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AER及 β2 MG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 (P <0 0 1 ) ,与对照组比较 ,AER亦有显著下降 ,P <0 0 5。结论 :采用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改善肾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前列腺素E1 蛋白蛋白排泄率 血糖控制 临床研究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膀胱组织中NGF、P75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郭世彪 高淑霞 +2 位作者 张丽 荣文 王慎田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11年第4期45-47,共3页
成年雌性Sprague-Dawley(SD)大鼠35只,随机分成2组,正常对照组15只,糖尿病模型组20只。应用链脲佐菌素诱导。注射STZ72小时后测尾静脉血葡萄浓度。BG≥16.7mmol/L为模型成功。造模成功8周后进行实验,实验前1天测定代谢笼24小时尿量。实... 成年雌性Sprague-Dawley(SD)大鼠35只,随机分成2组,正常对照组15只,糖尿病模型组20只。应用链脲佐菌素诱导。注射STZ72小时后测尾静脉血葡萄浓度。BG≥16.7mmol/L为模型成功。造模成功8周后进行实验,实验前1天测定代谢笼24小时尿量。实验切取完整膀胱和称量膀胱湿重。苏木素-伊红后,光镜下观察糖尿病大鼠膀胱逼尿肌的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膀胱逼尿肌细胞中NGF及P75的表达情况。结果体重较正常对照组增长缓慢,为(248.05±15.52g)vs(322.80±15.92g);24小时尿量模型组大于正常对照组,为(88.31±7.22ml)vs(20.93±2.90ml);膀胱湿重测定重于正常对照组,为(171.15±6.08mg)vs(135.53±5.33mg)。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逼尿肌结构表现,正常对照组:移形上皮细胞排列整齐,固有膜完整,逼尿肌细胞大小形态均一,肌纤维排列有序,神经元细胞排列整齐。糖尿病模型组:移形上皮细胞排列紊乱,固有膜充血水肿,粘膜下层有明显的嗜酸细胞浸润,逼尿肌肌细胞肥大,形态多样,肌束排列紊乱松散,神经元细胞排列紊乱松散,细胞水肿。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大鼠膀胱壁NGF主要分布在逼尿肌细胞浆内,阳性表达率为86.67%,而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膀胱壁NGF也主要分布在逼尿肌细胞浆内,阳性表达率为35%,两组间有显著差异。同样,p75在膀胱壁黏膜下、固有膜和逼尿肌细胞内均有分布,和正常组相比,糖尿病组表达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GF及其受体p75在STZ诱导的Ⅰ型糖尿病大鼠的膀胱逼尿肌细胞内表达均明显减少,NGF、P75在DC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NGF) 神经生长因子受体(P75) 糖尿病大鼠 膀胱组织 免疫组化
下载PDF
一氧化氮和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世彪 高淑霞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09年第1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一氧化氮 血管内皮功能紊乱 血管舒张功能障碍 代谢紊乱 NO生成 血管扩张 生物活性
下载PDF
一氧化氮与糖尿病肾病的研究
14
作者 郭世彪 徐光娟 荣文 《医学综述》 2003年第8期455-455,共1页
关键词 一氧化氮 糖尿病肾病 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希恩综合征伴发甲状腺炎1例报告
15
作者 郭世彪 王虹虹 +1 位作者 荣文 刘艳芳 《新医学》 1999年第2期96-96,共1页
1引言希恩(Sheehan)综合征伴发甲状腺炎较为罕见。我们于1996年9月所见1例,现报告如下。2病例报告患者女,24岁,已婚。主因产后无乳、闭经、乏力6个月,心悸、多汗5个月入院。1996年5月分娩后阴道大量出血... 1引言希恩(Sheehan)综合征伴发甲状腺炎较为罕见。我们于1996年9月所见1例,现报告如下。2病例报告患者女,24岁,已婚。主因产后无乳、闭经、乏力6个月,心悸、多汗5个月入院。1996年5月分娩后阴道大量出血,量约2000mL,致神志不清,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恩综合征 甲状腺炎 治疗
下载PDF
大鼠软骨细胞系的培养研究
16
作者 郭世彪 曹长青 《广东化工》 CAS 2014年第8期23-24,共2页
本课题对分离获取的大鼠关节软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研究.实验研究分四个方面:(1)软骨的获取.(2)软骨细胞的消化和接种.(3)软骨细胞的形态学观察.(4)软骨细胞分泌物的鉴定.实验结果表明,体外培养6~7天后软骨细胞即为单层覆盖,... 本课题对分离获取的大鼠关节软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研究.实验研究分四个方面:(1)软骨的获取.(2)软骨细胞的消化和接种.(3)软骨细胞的形态学观察.(4)软骨细胞分泌物的鉴定.实验结果表明,体外培养6~7天后软骨细胞即为单层覆盖,单层培养的软骨细胞经多次传代,会快速丧失其固有的软骨细胞特征性,细胞出现成纤维细胞样改变.这种去分化现象伴随着大量的化学物质的变化,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的合成减少,Ⅰ型胶原合成增加.在进行软骨细胞体外实验研究时,选用第3、4代细胞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细胞 Ⅱ型胶原酶 原代培养 传代培养 去分化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及其对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影响
17
作者 郭世彪 高淑霞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30期204-204,共1页
选择45例糖尿病患者应用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其降血糖作用及其对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影响,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讨论。
关键词 血液流变学 丹红注射液 糖尿病 血脂 治疗 降血糖作用 临床意义
下载PDF
社区糖尿病教育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6
18
作者 王慎田 刘兰霞 +4 位作者 冷丽云 荣文 郭世彪 李亮 陈凌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925-926,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教育 治疗 效果评价 社区 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 生存质量 教育与管理 教育方式 工作者
下载PDF
血清25羟维生素D3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作用 被引量:16
19
作者 陈福莲 江晓龙 +2 位作者 赵佳 郭世彪 王慎田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96-499,共4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各阶段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变化,研究二者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神经自觉症状和肌电图检查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亚临...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各阶段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变化,研究二者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神经自觉症状和肌电图检查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亚临床周围神经病变组(SDPN组)、周围神经病变组(DPN组),并设30例正常对照组(NC组)与糖调节受损组(IGR组)。测量所有受试者的身高、体重、血压、血清25(OH)D3浓度、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肌酐、纤维蛋白原,比较各组间所测指标的差异性,并分析25(OH)D3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NC组、IGR组、SDM组、SDPN组、DPN组血清25(OH)D3分别为:(70.23±21.45)nmol/L、(67.85±17.64)nmol/L、(58.86±15.79)nmol/L、(40.72±10.15)nmol/L、(38.55±8.95)nmol/L,SDM组、SDPN组、DPN组低于NC组、IGR组(P﹤0.05),NC组与IGR组、DPN组与SDPN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25(OH)D3与所测神经传导速度正相关(均P﹤0.05);与BMI、病程、Cr、FIB呈负相关(P﹤0.05或P﹤0.01),控制BMI、病程、Cr、FIB后,血清25(OH)D3仍然与神经传导速度相关。结论血清25(OH)D3缺乏是DPN的独立危险因素,补充维生素D可能对DPN起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维生素D3 2型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下载PDF
口服红霉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荣文 蔡凌霜 郭世彪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 探讨红霉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胰岛素分泌的影响。方法 我们将98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单独口服红霉素治疗,0.25g,每日3次;对照组50例,单独口服二甲双胍治疗,0.5g,每日3次。观察空腹及餐后2h血糖、... 目的 探讨红霉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胰岛素分泌的影响。方法 我们将98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单独口服红霉素治疗,0.25g,每日3次;对照组50例,单独口服二甲双胍治疗,0.5g,每日3次。观察空腹及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清胰岛素和C肽变化情况。结果 经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都有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血清胰岛素及C肽明显升高(P<0.01),无低血糖反应。停药4周后重复治疗仍然有效。结论 口服红霉素可以降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使血清胰岛素分泌增加,说明红霉素能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可以用于糖尿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霉素 2型糖尿病 血糖控制 胰岛素分泌 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