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氯氰菊酯对脊尾白虾的致死和毒性效应研究
1
作者 胡杰 齐丽华 +2 位作者 郭业鹏 曹瑞 蔡月凤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1-323,共13页
氯氰菊酯(cypermethrin,CYP)是农业生产活动中常用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水生甲壳动物具有高毒性。为探究氯氰菊酯对海洋甲壳动物的毒性作用,本研究以脊尾白虾为研究对象,通过96 h-LC 50与环境浓度相结合,探究了不同浓度氯氰菊酯暴露1... 氯氰菊酯(cypermethrin,CYP)是农业生产活动中常用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水生甲壳动物具有高毒性。为探究氯氰菊酯对海洋甲壳动物的毒性作用,本研究以脊尾白虾为研究对象,通过96 h-LC 50与环境浓度相结合,探究了不同浓度氯氰菊酯暴露10 d后,对脊尾白虾肝胰腺组织结构及损伤水平、解毒代谢过程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及组织内钠钾ATP酶(Na+/K+-ATPase)和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的活性,获得氯氰菊酯暴露下脊尾白虾毒理响应特征。研究结果显示,氯氰菊酯对脊尾白虾24 h、48 h、72 h和96 h的LC 50分别为65、50、38和32 ng·L^(-1),属于剧毒物质。不同浓度氯氰菊酯暴露6 d后,脊尾白虾肝胰腺组织结构被破环,出现基膜断裂、空泡化及细胞坏死等现象。16 ng·L^(-1)和32 ng·L^(-1)氯氰菊酯暴露下,脊尾白虾Ⅰ相代谢酶7-乙氧基-异吩噁唑酮-脱乙基酶(ethoxyresorufin-O-deethylase,EROD)和Ⅱ相代谢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活性表现出先升高后抑制的趋势;在16 ng·L^(-1)氯氰菊酯暴露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抑制诱导交替出现,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均出现先诱导后抑制现象;机体内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deoxyguanosine,8-OHd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且具有剂量依赖效应;32 ng·L^(-1)氯氰菊酯暴露下,Na+/K+-ATPase和AChE活性在实验周期内均被显著抑制。综上所述,氯氰菊酯对脊尾白虾属于剧毒物质,暴露会导致脊尾白虾肝胰腺不同程度的组织结构损伤,引起体内产生氧化应激响应,造成生物大分子氧化损伤,影响解毒代谢过程,导致机体渗透压调节的失衡和神经信号传导紊乱。本研究结果补充了氯氰菊酯对海洋甲壳动物的急性毒性数据,为近岸海域和河口区SPs的生态风险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氰菊酯 脊尾白虾 急性毒性 氧化应激 神经毒性
下载PDF
中药桂枝麻黄各半汤治疗寒冷性荨麻疹的效果 被引量:9
2
作者 郭业鹏 《中医临床研究》 2019年第11期134-136,共3页
目的:探究寒冷性荨麻疹患者采取中医桂枝麻黄各半汤与西药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研究于20156月-2018年3月期间收集寒冷性荨麻疹病例共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包括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两组患者分别行盐酸左西替... 目的:探究寒冷性荨麻疹患者采取中医桂枝麻黄各半汤与西药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研究于20156月-2018年3月期间收集寒冷性荨麻疹病例共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包括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两组患者分别行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溶液以及中医桂枝麻黄各半汤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数据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取中药桂枝麻黄各半汤对寒冷性荨麻疹治疗与西药治疗的效果相近,但是中药治疗的安全性更高,复发率更低,因此中医疗法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麻黄各半汤 盐酸左西替利嗪 寒冷性荨麻疹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接触性皮炎的疗效 被引量:2
3
作者 郭业鹏 雷奕祥 陈剑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第20期205-206,共2页
目的探析中医药治疗接触性皮炎的疗效。方法 136例接触性皮炎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医药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 目的探析中医药治疗接触性皮炎的疗效。方法 136例接触性皮炎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医药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皮肤颜色、皮损温度、皮肤瘙痒程度、皮肤鳞屑等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痊愈时间(5.22±1.1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23±1.0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接触性皮炎的治疗上,采用中医药治疗可获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治愈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接触性皮炎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皮肤瘙痒症的效果 被引量:4
4
作者 郭业鹏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4期48-50,共3页
目的:分析皮肤瘙痒症不同证型行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广宁县中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246例皮肤瘙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23例。其中观察组患者根据不同中医证型可分为血热... 目的:分析皮肤瘙痒症不同证型行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广宁县中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246例皮肤瘙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23例。其中观察组患者根据不同中医证型可分为血热风燥型、血虚肝旺型以及湿热内蕴型,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根据不同证型给予不同中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观察组内三种证型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记录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内三种证型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5.37%、90.24%、95.12%。结论:基于中医辨证分型理论的指导,通过不同药物对症治疗不同证型皮肤瘙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瘙痒症 血热风燥型 血虚肝旺型 湿热内蕴型
下载PDF
玉屏风颗粒联合左旋咪唑治疗寒冷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5
作者 郭业鹏 郭建红 郑宗兵 《内蒙古中医药》 2021年第11期30-31,共2页
目的:观察寒冷性荨麻疹应用玉屏风颗粒联合左旋咪唑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10日—2021年4月10日我院收治的180例寒冷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用左西替利嗪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左旋咪... 目的:观察寒冷性荨麻疹应用玉屏风颗粒联合左旋咪唑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10日—2021年4月10日我院收治的180例寒冷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用左西替利嗪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左旋咪唑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屏风颗粒联合左旋咪唑药物治疗寒冷性荨麻疹的效果比较显著,而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冷性荨麻疹 玉屏风颗粒 左旋咪唑 疗效观察
下载PDF
半夏白术天麻汤辅佐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可行性 被引量:6
6
作者 罗兆良 郑宗兵 +1 位作者 欧国英 郭业鹏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第7期50-51,共2页
目的: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辅佐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可行性及对血脂代谢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Epley复位法治疗,观... 目的: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辅佐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可行性及对血脂代谢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Epley复位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及血脂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DHI评分及TG、TC水平低于对照组,LDL、ApoA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辅佐治疗BPPV的效果显著,对血脂水平及生活质量有一定改善作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半夏白术天麻汤 Epley复位法 血脂
下载PDF
玉屏风颗粒联合左西替利嗪口服液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分析
7
作者 郭建红 郭业鹏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23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左西替利嗪口服液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本科收治的11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左西替利嗪口服液,n=55)、研究组(玉屏风颗粒联合左西替利嗪口服液,n=5... 目的:探讨左西替利嗪口服液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本科收治的11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左西替利嗪口服液,n=55)、研究组(玉屏风颗粒联合左西替利嗪口服液,n=55),疗程4周。比较组间临床症状积分、治疗有效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风团数目、风团直径、瘙痒程度、持续时间积分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荨麻疹患者,在左西替利嗪基础上辅以玉屏风颗粒可更好地减轻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复发,且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屏风颗粒 左西替利嗪 荨麻疹 症状 复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