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追念吴仞之老院长
1
作者 郭东篱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83-85,共3页
一只硕大的仙鹤,驮着被佐临先生呢称为“太上老君”的吴仞老,徐徐西翔,逐渐消失在天边的一片彩云中,他身怀一部上海戏剧学院半世纪的活校史,满载着三千弟子的敬仰和热爱,回归无极,永远离开了我们。 年逾九秩,堪称寿星,在众多的亲友和学... 一只硕大的仙鹤,驮着被佐临先生呢称为“太上老君”的吴仞老,徐徐西翔,逐渐消失在天边的一片彩云中,他身怀一部上海戏剧学院半世纪的活校史,满载着三千弟子的敬仰和热爱,回归无极,永远离开了我们。 年逾九秩,堪称寿星,在众多的亲友和学生中,都企盼着吴老寿晋期颐,和大家一起看到香港、澳门的收回,海峡两岸的统一。特别是在上海戏剧学院建校五十周年来临之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时期 戏剧学 班主任 教学计划 导演 海峡两岸 年轻教师 话剧舞台 《日出》 戏曲
原文传递
戏曲导演小品教学漫谈
2
作者 郭东篱 《戏剧艺术》 1987年第3期98-103,共6页
我院戏曲导演教学是五十年代末起步的。在这门学科中,前人没有给我们留下成套的法规可供遵循,自己也没有戏曲导演教学体系。客观形势的发展,戏曲艺术推陈出新的需要,戏曲导演培训机构必须上马,我们便在短期筹备后,即面向各地剧团在职导... 我院戏曲导演教学是五十年代末起步的。在这门学科中,前人没有给我们留下成套的法规可供遵循,自己也没有戏曲导演教学体系。客观形势的发展,戏曲艺术推陈出新的需要,戏曲导演培训机构必须上马,我们便在短期筹备后,即面向各地剧团在职导演招生,借助社会力量的支持开班上课。师资不足,缺乏教材,教学方法上也是“摸着石头遇河”,走一步看一看。好在戏曲艺术中有大量演出实践的宝贵经验积累,这是我们继承和学习的最好的对象,问题在于如何用导演的眼光去认识它,辨别它,以便去伪存真,弃粗纳菁。他山之石讲起小品教学来,一听就是“洋玩意儿”,特别是戏曲导演要作话剧小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舞台 小品 导演 表演程式 话剧 教学体系 戏曲艺术 剧种 多元性 五十年代
原文传递
“古调独弹”今说起——兼谈西安易俗社前期演出艺术的革新
3
作者 郭东篱 《戏剧艺术》 1985年第3期141-147,共7页
鲁迅在1922年曾声称:“我在倒数上去的二十年中,只看过两回中国戏,前十年是绝不看,因为没有看戏的意思和机会,那两回全在后十年,然而没有看出什么来就走了。”他认为“中国戏是大敲,大叫,大跳,使看客头昏脑眩,很不适于剧场。”
关键词 演出 教练 导演艺术 相结合 二十年 演员 排练 鲁迅 秦腔 西安
原文传递
戏曲导演班的小品教学
4
作者 郭东篱 《戏剧艺术》 1980年第3期36-41,共6页
我院历届戏曲导演进修班,在课堂排练的实习过程中,都作过小品练习的尝试,但没有作为一个教学单元来进行。由于学员们来自不同的戏曲剧种,语言差别甚大,对搞话剧小品又不熟悉,因此,戏曲小品应该如何搞法,大家的信心都不足。
关键词 小品表演 导演构思 戏曲程式 教学单元 话剧 排练 形象思维 戏剧小品 想象力 人物性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