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塌陷伴神经症状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 被引量:8
1
作者 郭丹青 张顺聪 +5 位作者 李大星 唐永超 莫国业 梁德 李永贤 郭惠智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603-1608,1653,共7页
目的分析总结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塌陷(OVC)伴神经症状(NS)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2010年8月至2016年6月共40例OVC并NS的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女35名,男5名,年龄53~95岁,平均72.4岁,通过检查侧位X线片、胸腰椎MRI、胸腰椎CT,将骨折分为... 目的分析总结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塌陷(OVC)伴神经症状(NS)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2010年8月至2016年6月共40例OVC并NS的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女35名,男5名,年龄53~95岁,平均72.4岁,通过检查侧位X线片、胸腰椎MRI、胸腰椎CT,将骨折分为新鲜期及陈旧期(含骨折不愈合及畸形愈合),陈旧性椎体骨折不愈合根据骨折部位过伸位CT分为A1(可复位稳定型)、A2(可复位不稳定型)、B(难复位型),并按椎体塌陷程度及形态分为轻、中、重、极重度塌陷,极重度塌陷进一步分为扁平型、楔型、凹陷型。记录患者临床症状、疼痛评分VAS、ASIA神经功能分级、体征、骨密度,测量椎体最大塌陷程度、胸腰段后凸角、后壁骨折块椎管占位率。结果临床症状:40例患者中,38例(95%)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胸腰部疼痛;伴下肢神经症状19例(47.5%);伴肋间神经支配区域放射痛22例(55%);鞍区麻木伴小便障碍2例;双侧腹股沟疼痛2例,腰背痛VAS评分0~8分,平均6.6分,神经放射痛VAS评分3~8分,平均5.8分,神经功能ASIA分级C级5例(12.5%),D级10例(25%),E级25例(62.5%);骨密度平均T=-3.5SD;影像学表现:46个受累椎体,陈旧骨折不愈合30例(65.2%),其中A2型56.7%,其次为B型26.7%、A1型16.7%,新鲜骨折13例(28.3%),陈旧骨折畸形愈合3例(6.5%);28个椎体CT发现椎体内"真空征";极重度塌陷椎体共34个(73.9%),楔形50%,凹陷型32.4%,扁平型有17.6%;重度塌陷9例(19.5%),中度塌陷3例(6.5%),无轻度塌陷椎体;36个(78.3%)患椎分布于胸腰段,25/36例(69.4%)胸腰段cobb>30°,下腰椎7例,胸椎3例;中央管狭窄30例,椎间孔狭窄10例。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塌陷伴神经症状的临床表现典型特征为胸腰背部疼痛,体位变动时症状加重,卧床休息时可稍减轻或消失。神经损害相对较轻,多以下肢根性症状或胁肋部区域神经放射痛表现为主,部分表现为动态神经压迫,还可出现鞍区麻木及二便障碍。影像学以陈旧不愈合期-A2型为多见,其次为B型,CT往往发现椎体内"真空征",多分布于胸腰段,骨折形态以极重度塌陷-楔形为主,往往伴有严重的后凸畸形及骨质疏松,引起中央管狭窄为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椎体骨折 分型 神经症状
下载PDF
经椎间孔硬膜外注药与经椎板硬膜外注药治疗腰骶根性疼痛疗效对比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郭丹青 张顺聪 +3 位作者 于淼 江晓兵 梁德 杨志东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25-230,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经椎间孔硬膜外注药(TFESI)与经椎板硬膜外注药(ILESI)治疗腰骶神经根性疼痛疗效的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1990年1月~2014年7月Pubmed、Medline、Embase以及Ovid电子数据库,搜集关于比较TFESI和ILESI治疗腰骶神经根... 目的:系统评价经椎间孔硬膜外注药(TFESI)与经椎板硬膜外注药(ILESI)治疗腰骶神经根性疼痛疗效的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1990年1月~2014年7月Pubmed、Medline、Embase以及Ovid电子数据库,搜集关于比较TFESI和ILESI治疗腰骶神经根性疼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制定严格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由两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文献,根据Cochrane手册的改良Jadad量表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利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初筛共378篇文献,最后纳入5篇文献、199例患者,其中行TFESI 102例,行ILESI 97例.文献质量1篇为5分,2篇为6分,2篇为7分;4篇语种为英文,1篇为法文.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缓解腰骶神经根性疼痛上,TFESI在术后2周[MD=-1.77,95%CI(-2.95,-0.59),P<0.01]、1~3个月[MD=18.77,95%CI(4.54,33.0),P=0.01]及6个月[MD=-1.08,95%CI(-1.53,-0.64),P<0.05]时的疗效优于ILESI,在术后1个月脊柱柔软度改善无明显差异[腰椎活动度(schober index):MD=0.07,95%CI(-0.42,0.57),P>0.05;指-地距离(finger-to-floor):MD=1.21,95%CI(-6.41,8.82),P>0.05)].结论:在缓解腰骶神经根性疼痛上,TFESI在术后6个月内疗效均优于ILESI,但在改善脊柱柔软度上两种方法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神经根性疼痛 经椎间孔注药 经椎板注药 硬膜外 META分析
下载PDF
MicroRNA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途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郭丹青 张顺聪 +2 位作者 于淼 魏秋实 梁德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7-111,共5页
骨质疏松症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能力减弱,成脂肪分化能力增强,脂肪组织增多,进而导致骨量减少,可能是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之一。microRNA是一类起源于内源性转录物的单链非编码RNA,在BMSCs向脂肪细胞分化及细胞发育成熟... 骨质疏松症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能力减弱,成脂肪分化能力增强,脂肪组织增多,进而导致骨量减少,可能是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之一。microRNA是一类起源于内源性转录物的单链非编码RNA,在BMSCs向脂肪细胞分化及细胞发育成熟的过程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通过检索有关BMSCs、microRNA、成脂肪细胞分化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阐明了microRNA通过调节Wnt、BMP和TGF-β信号通路上因子的表达来决定BMSCs向脂肪细胞分化,再通过调节PPAR、C/EBP的表达来促使脂肪细胞成熟。因此,深入研究microRNA介导的BMSCs成脂肪细胞分化途径,将为我们深入了解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脂肪细胞 成脂分化
下载PDF
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中二氧化碳气腹对呼吸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郭丹青 肖菡 +1 位作者 洪云霞 康健 《浙江预防医学》 2004年第8期52-52,55,共2页
关键词 腹腔镜 幽门环肌切开术 二氧化碳 气腹 呼吸功能 腹内压
下载PDF
自注意力多尺度特征融合的遥感图像语义分割算法 被引量:1
5
作者 郭丹青 符颖 +1 位作者 朱烨 文武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59-1268,共10页
针对遥感图像内容复杂、物体尺度差异较大和分布不均匀等因素导致遥感图像语义分割不完整、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自注意力进行多尺度特征融合的遥感图像语义分割算法.该算法的主体基于编码-解码器结构,编码器使用Swin-Transforme... 针对遥感图像内容复杂、物体尺度差异较大和分布不均匀等因素导致遥感图像语义分割不完整、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自注意力进行多尺度特征融合的遥感图像语义分割算法.该算法的主体基于编码-解码器结构,编码器使用Swin-Transformer模型来提取复杂的多尺度特征,解码器由自注意力多尺度特征融合模块和特征金字塔网络构成.首先,将提取的多个尺度的特征分别进行相应的调整,转换成相同尺度;并将其输入到自注意力多尺度特征融合模块,对图像的多尺度特征进行融合,以确保不同尺度的特征信息在语义分割中被充分利用;然后,使用特征金字塔从上往下对自注意力多尺度特征融合的结果进一步叠加融合;最后,预测特征图得到分割结果.在公开遥感图像语义分割数据集LoveDA上与主流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单尺度策略下平均交并比达到52.77%,比次优结果提升了1.42个百分点;在多尺度策略下平均交并比为54.19%,比次优结果提升了1.47个百分点.该算法能够有效地融合多尺度特征提高分割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注意力 特征融合 Swin-Transformer 遥感图像 语义分割
下载PDF
婴幼儿胸科手术麻醉处理 被引量:1
6
作者 郭丹青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339-340,共2页
关键词 胸外科手术 麻醉处理 婴幼儿
下载PDF
高位骶管阻滞复合全麻在婴幼儿胸科手术中的应用
7
作者 郭丹青 《临床荟萃》 CAS 2000年第3期140-141,共2页
关键词 婴幼儿 胸科手术 复合麻醉 骶管麻醉
下载PDF
补肾中药通过调控Notch1蛋白的表达治疗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李永贤 张顺聪 +9 位作者 梁德 郭丹青 莫国业 李大星 郭惠智 冯蓬勃 李永巍 莫凌 杨志东 唐永超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25-1430,共6页
目的探究补肾中药对大鼠骨质疏松骨折的治疗作用和机制。方法选取老年雌性大鼠60只,分为正常组、骨质疏松骨折模型组、高、中、低剂量补肾中药治疗组,各组均摘除卵巢,术后3个月形成骨质疏松模型。随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建立股骨骨... 目的探究补肾中药对大鼠骨质疏松骨折的治疗作用和机制。方法选取老年雌性大鼠60只,分为正常组、骨质疏松骨折模型组、高、中、低剂量补肾中药治疗组,各组均摘除卵巢,术后3个月形成骨质疏松模型。随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建立股骨骨折模型。骨质疏松骨折模型建立后,每日给予正常组与模型组生理盐水进行灌胃,治疗组分别给予高、中、低剂量补肾中药灌胃12 w进行治疗。末次实验结束后麻醉大鼠,应用双能X射线检测大鼠股骨的骨密度。采取血清样品通过ELISA法测量碱性磷酸酶、骨钙素、TRAP破骨标志物等指标含量,对股骨样品进行病理学检查以及Western blot法检测Notch1蛋白的表达。结果病理组织学切片结果显示,高剂量治疗组在骨折端的成骨细胞数量较多,破骨细胞数量较少,提示补肾中药具有促进骨性愈合的效果。经补肾中药治疗后,高剂量治疗组的骨密度与模型组相比骨密度显著回升。研究发现,strACP经过补肾中药治疗后,治疗组中的碱性磷酸酶与血清抗酒石酸性磷酸酶的含量显著降低,骨钙素含量明显提升,上述指标在高剂量治疗组中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另外,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也显示,Notch1蛋白的表达在模型组中受到显著抑制(与正常组相比,P<0.01),而补肾中药具有调节Notch1蛋白表达的作用,成明显剂量相关性,且高剂量治疗组的表达水平与正常组接近。结论补肾中药能够通过调节Notch1蛋白的表达来抑制血清中破骨标志物碱性磷酸酶和TRAP的水平,并提高骨钙素的含量来刺激成骨细胞生成、抑制破骨细胞分化,从而加速骨折的愈合,提高骨密度,对大鼠股骨骨质疏松骨折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骨折 补肾法 NOTCH1蛋白 中医中药 大鼠 动物实验
下载PDF
骨水泥椎体强化术后椎体再塌陷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1
9
作者 唐永超 李永贤 +6 位作者 张顺聪 梁德 江晓兵 郭丹青 杨志东 莫国业 李大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85-990,共6页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骨水泥椎体强化术后椎体再塌陷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304例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椎体强化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患者的情况(年龄、性别、体重指...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骨水泥椎体强化术后椎体再塌陷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304例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椎体强化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患者的情况(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腰椎骨密度、胸腰段骨折、是否存在椎体内骨坏死等)、手术因素(手术方式、骨水泥量、骨水泥呈团块样分布还是均匀弥散样分布、骨折线区域骨水泥填充是否足够等),并记录患者术后第3天、末次随访时局部Cobb角及骨水泥再塌陷例数。将上述指标作为可能相关的因素纳入单因素研究,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椎体强化术后骨水泥椎体再塌陷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304例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5~50min,平均41.0±3.5min。240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4年,平均2.6±1.1年,随访期间共有30例患者出现骨水泥椎体再塌陷,再塌陷率达12.5%。单因素分析显示,骨密度、骨水泥剂量、椎体内骨坏死、骨水泥呈团块样分布、骨折线区域骨水泥填充不足是术后骨水泥椎体再塌陷的潜在危险因素(P<0.05),而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手术方式等在两组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存在椎体内骨坏死、骨水泥呈团块样分布、骨折线区域骨水泥填充不足是术后骨水泥椎体再塌陷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存在椎体内骨坏死、骨水泥呈团块样分布、骨折线区域骨水泥填充不足可能是椎体强化术后骨水泥椎体发生再塌陷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强化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再塌陷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Micro-CT影像学参数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永贤 张顺聪 +8 位作者 梁德 杨志东 郭丹青 莫国业 李大星 冯蓬勃 郭惠智 李永巍 莫凌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98-302,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骨质疏松患者以及无骨质疏松患者3者间椎体骨质的差别。方法对30例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组、骨质疏松患者组及无骨质疏松患者组,每组10例。在术... 目的初步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骨质疏松患者以及无骨质疏松患者3者间椎体骨质的差别。方法对30例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组、骨质疏松患者组及无骨质疏松患者组,每组10例。在术中分别取出3组患者少许椎体样本,椎体样本大小相等,不影响手术疗效的同时亦不会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患者均表示知情同意。随后分别对取出的椎体标本进行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术(micro-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检测,以了解及对比3组患者之间椎体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矿含量(bone mineral content,BMC)和骨小梁情况。结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组对比骨质疏松患者组、无骨质疏松患者组其椎体皮质骨BMD、松质骨BMD、骨小梁BMD和总体BMD以及皮质骨BMC、松质骨BMC和总BMC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骨小梁BMD、皮质骨BMC、松质骨BMC和总BMC下降显著(P<0.01);骨质疏松患者组对比无骨质疏松患者组其椎体皮质骨BMD、松质骨BMD、骨小梁BMD和总体BMD以及皮质骨BMC、松质骨BMC和总BMC均有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骨小梁BMD下降显著(P<0.01)。结论较低的椎体BMD和BMC是椎体压缩骨折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骨质疏松患者和暂无骨质疏松人群需要预防BMD、BMC的下降,防止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术 椎体骨质 影像学参数 骨密度 骨矿含量
下载PDF
化脓性脊柱炎20例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顺聪 李永贤 +8 位作者 莫凌 粱德 杨志东 郭丹青 冯蓬勃 莫国业 李大星 李永巍 唐永超 《中国骨伤》 CAS 2016年第10期923-927,共5页
目的:探讨综合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变化对化脓性脊柱炎进行诊断的价值,总结化脓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20例化脓性脊柱炎患者临床资料,男9例,女11例;年龄43~72... 目的:探讨综合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变化对化脓性脊柱炎进行诊断的价值,总结化脓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20例化脓性脊柱炎患者临床资料,男9例,女11例;年龄43~72岁,平均58.9岁.颈椎3例,胸椎7例,腰椎10例.分析患者在接受治疗前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分析、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片、CT及MRI),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患者治疗前局部疼痛情况.结果:治疗前所有患者有患椎处疼痛,VAS9分4例,8分6例,7分1例,3分6例,2分3例.其中7例伴有神经症状,11例伴有夜间疼痛加剧,10例伴有发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5例,正常15例;CRP升高19例,正常1例;20例患者ESR均升高.X线片显示椎间隙均变窄,13例伴有椎体的骨质破坏;CT显示20例患者有病变椎体骨质破坏、硬化.MRI检查显示病变椎体在T1像上表现为不均匀中等偏低信号,在T2像上16例呈不均匀高信号,2例呈均匀高信号,2例呈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13例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7例患者接受了保守治疗,治疗后患者VAS评分明显改善后出院.结论:化脓性脊柱炎容易误诊漏诊,在早期诊断中应综合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特点,为下一步诊疗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脊柱炎 体征和症状 诊断 化验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淫羊藿苷对人成骨样细胞成骨分化及OPG/RANKL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顺聪 郭丹青 +6 位作者 李永贤 唐永超 杨志东 梁德 李大星 莫国业 冯蓬勃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33-436,457,共5页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对人成骨样细胞(MG-63)成骨分化及OPG/RANKL表达的影响。方法用1 nmol/L、10 nmol/L、100 nmol/L、1μmol/L、10μmol/L 5种浓度的淫羊藿苷对MG-63进行干预,并同时进行成骨诱导,RT-PCR在第3天检测其细胞增殖基因MYC、C...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对人成骨样细胞(MG-63)成骨分化及OPG/RANKL表达的影响。方法用1 nmol/L、10 nmol/L、100 nmol/L、1μmol/L、10μmol/L 5种浓度的淫羊藿苷对MG-63进行干预,并同时进行成骨诱导,RT-PCR在第3天检测其细胞增殖基因MYC、CDK7表达量,在第6天检测成骨分化标志基因RUNX2、COL1A1及OPG、RANKL的表达量。结果对成骨分化相关基因,10 nmol、1μmol干预的MG-63 RUNX2基因表达量较1 nmol及10μmol的高(P<0.05),与100 nmol及空白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别(P>0.05),10μmol的RUNX2蛋白表达量较其余各组更高;COL1A1的基因表达呈剂量依赖型,随浓度的增加而升高,10μmol的表达量较其余各组有明显升高(P<0.05),其蛋白表达也更多;RANKL的表达量极低,且在各组之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OPG的表达在1μmol浓度时较100 nmol、10μmol明显增高(P<0.05),与1 nmol、10 nmol及空白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细胞增殖相关的MYC的表达各组之间均没有差异(P>0.05),而CDK7的表达均较空白组降低(P<0.05)。结论 10μmol/L的淫羊藿苷能够明显促进MG-63细胞的成骨分化,但并不通过影响OPG/RANKL起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MG-63 成骨分化 OPG/RANKL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证型与影像和体征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永巍 张顺聪 +3 位作者 郭丹青 李永贤 莫国业 李大星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768-771,共4页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中医证型与影像和体征的关系。【方法】纳入2015年4月1日至2016年7月10日入院治疗的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析其中医证型与影像或体征的关系。【结果】(1)中医证型与影像关系:不同中医证型在突出节...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中医证型与影像和体征的关系。【方法】纳入2015年4月1日至2016年7月10日入院治疗的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析其中医证型与影像或体征的关系。【结果】(1)中医证型与影像关系:不同中医证型在突出节段、突出程度、MRI表现、Pfirrmann椎间盘分级和突出位置分型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当突出位于L4/5时,突出位置分型差异不显著(P>0.05)。(2)中医证型与体征关系:不同中医证型对腰椎活动、直腿抬高试验有影响(OR>0.5),但在不同中医证型中,其差异性并不显著(P>0.05),且不同中医证型对其阳性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亦不高[ROC曲线下的面积值(AUC)<0.5]。【结论】本研究填补了该研究领域的部分空白,对临床诊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体征 中医证型 影像
下载PDF
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伴椎管侵占的骨质疏松性重度椎体骨折塌陷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顺聪 李大星 +6 位作者 袁凯 郭丹青 李永贤 莫国业 郭惠智 莫凌 梁德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504-509,共6页
【目的】评价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伴椎管侵占的骨质疏松性重度椎体骨折塌陷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收治的27例经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的伴椎管侵占的骨质疏松性重度椎体骨折塌陷的患者,全部... 【目的】评价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伴椎管侵占的骨质疏松性重度椎体骨折塌陷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收治的27例经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的伴椎管侵占的骨质疏松性重度椎体骨折塌陷的患者,全部患者均运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对比患者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Cobb角及胸腰段Cobb角、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依据Frankel分级评定),记录内固定失败、相邻椎体骨折及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7个月,椎体后壁骨折块椎管侵占率为27.41%~63.85%,平均为(43.24±10.61)%。术后VAS、ODI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obb角、胸腰段Cobb角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bb角与胸腰段Cobb角术后矫正率分别为(63.31±23.47)%和(61.91±17.54)%,末次随访时Cobb角与胸腰段Cobb角矫正丢失率分别为(15.38±39.92)%和(21.79±32.20)%,但末次随访时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D级6例,E级19例,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病例未发生切口感染,无螺钉松动、断钉或断棒等情况;术后有8例患者发生无症状性骨水泥渗漏;有5例患者再次发生椎体压缩骨折,其中2例发生于相邻节段椎体,3例发生在非相邻节段。【结论】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伴有椎管侵占的骨质疏松性重度椎体骨折塌陷,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脊柱生理功能、重建脊柱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塌陷 椎管侵占 钉道强化术 胸腰段骨折
下载PDF
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继发吞咽困难1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顺聪 李大星 +6 位作者 李永贤 冯蓬勃 莫凌 郭丹青 莫国业 郭惠智 梁德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3-285,共3页
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diffuse idiopathic skeletal hyperostosis,DISH)多发于老年男性[1],国外文献报道发病率为2.9%-28%[1-3]。累及颈椎的DISH的病理特点为颈椎相关韧带钙化、骨质增生[4],严重者可出现脊柱强直、骨折、声音嘶哑、... 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diffuse idiopathic skeletal hyperostosis,DISH)多发于老年男性[1],国外文献报道发病率为2.9%-28%[1-3]。累及颈椎的DISH的病理特点为颈椎相关韧带钙化、骨质增生[4],严重者可出现脊柱强直、骨折、声音嘶哑、呼吸或吞咽困难等。该疾病国内报道不多,笔者手术治愈因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累及颈椎所致严重吞咽困难1例,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困难 脊柱强直 椎体前缘 内固定 椎间植骨融合 骨质增生 韧带钙化 文献报道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外周血血小板p-选择素、D二聚体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纪媛 郭丹青 何惠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20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血小板p-选择素(CD62p)、D二聚体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LDVT的32例患者为治疗组,选择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 目的探讨外周血血小板p-选择素(CD62p)、D二聚体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LDVT的32例患者为治疗组,选择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健康体检的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检测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前后CD62p、D二聚体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LDVT患者治疗前后两侧下肢周径差。结果治疗前LDVT组患者血清的CD62p[(25.80±4.26)%]、D二聚体[(2495±95)μg/L]和超敏C反应蛋白[(5.79±0.75)m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3 d后,三者仍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中D二聚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在治疗7 d后较治疗3 d后进一步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两侧下肢周径差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减小。结论 CD62p、D二聚体及超敏C反应蛋白是在LDVT及降解过程的不同特异性指标,随着LDVT的发展而变化,可以作为LDVT的早期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血小板p-选择素 D二聚体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小剂量氯胺酮咪唑安定合剂小儿基础麻醉850例临床应用 被引量:16
17
作者 郝复 郭丹青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62-263,共2页
为改进小儿基础麻醉法,笔者研究了小剂量氯胺酮、咪唑安定合剂的临床效果与副作用,观察850例ASAⅠ~Ⅱ级,年龄3d~14岁,行中小手术的病人。合剂由氯胺酮100mg(2ml)与咪唑安定15mg(3ml)配制而成,剂量... 为改进小儿基础麻醉法,笔者研究了小剂量氯胺酮、咪唑安定合剂的临床效果与副作用,观察850例ASAⅠ~Ⅱ级,年龄3d~14岁,行中小手术的病人。合剂由氯胺酮100mg(2ml)与咪唑安定15mg(3ml)配制而成,剂量为0.10~0.13m1/kg肌注(氯胺酮2.0~2.6mg/kg、咪唑安定0.30~0.39mg/kg),手术均在基础麻醉与区域阻滞配合下完成。结果显示,此方法有给药方便、效果迅速而确切、苏醒快及副作用小等优点,比硫喷妥钠或大量单纯氯胺酮麻醉更具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氯胺酮 咪唑安定 儿童
下载PDF
浅谈PCE三联合教学法在骨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唐永超 周腾鹏 +6 位作者 杨志东 张顺聪 梁德 郭丹青 崔健超 李永贤 李大星 《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10期39-41,共3页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传统教学模式越来越无法满足骨科教学的需要,采取新型教学模式成为必然趋势。作者根据多年临床带教经验,针对传统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PBL、CBL、EBL三种教学模式,将"PCE三联合教学模式"应用于骨科临...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传统教学模式越来越无法满足骨科教学的需要,采取新型教学模式成为必然趋势。作者根据多年临床带教经验,针对传统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PBL、CBL、EBL三种教学模式,将"PCE三联合教学模式"应用于骨科临床带教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教学 PBL CBL EBL PCE三联合教学
下载PDF
化脓性脊柱炎的诊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李永贤 张顺聪 +8 位作者 莫凌 粱德 杨志东 郭丹青 冯蓬勃 莫国业 李大星 李永巍 唐永超 《脊柱外科杂志》 2016年第5期316-320,共5页
化脓性脊柱炎,又称脊柱化脓性骨髓炎,占所有骨髓炎的4%,包括椎骨骨髓炎、椎间盘炎和硬膜外脓肿。该疾病好发于青壮年,但近年有文献报道老年人或者免疫系统受损伤者也容易发生。化脓性脊柱炎发病多隐匿,症状不典型且不具有特异性,... 化脓性脊柱炎,又称脊柱化脓性骨髓炎,占所有骨髓炎的4%,包括椎骨骨髓炎、椎间盘炎和硬膜外脓肿。该疾病好发于青壮年,但近年有文献报道老年人或者免疫系统受损伤者也容易发生。化脓性脊柱炎发病多隐匿,症状不典型且不具有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一旦误诊漏诊,容易导致脊柱畸形、神经功能受损、瘫痪,甚至死亡。因此早期确诊、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对疾病康复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化脓性脊柱炎的治疗仍存在较多的争议,笔者就化脓性脊柱炎的诊断和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化脓 综述文献
下载PDF
应用过伸位CT重建预判椎体强化术治疗Ⅲ期可复型kümmell's病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永超 张顺聪 +6 位作者 梁德 杨志东 江晓兵 李大星 李永贤 莫凌 郭丹青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2116-2119,共4页
目的 探讨过伸位CT重建在经皮强化术治疗Ⅲ期可复型kümmell's病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的Ⅲ期可复型kümmell's病患者19例,男7例,女12例,年龄59~88岁,平均(74.6±9.2)岁。其中T(10)1... 目的 探讨过伸位CT重建在经皮强化术治疗Ⅲ期可复型kümmell's病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的Ⅲ期可复型kümmell's病患者19例,男7例,女12例,年龄59~88岁,平均(74.6±9.2)岁。其中T(10)1例,T(11)3例,T(12)8例,L(1)5例,L(2)1例,L(4)1例。术前均行脊柱X线片、过伸位CT、MRI等影像学检查,所有患者均采用椎体强化术治疗。记录术前、术后第7天及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伤椎前缘及中间高度、病椎局部矢状Cobb角,记录手术并发症。结果 1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4例患者出现少量骨水泥椎间隙渗漏,2例沿椎体前方骨壁裂隙渗漏,未出现临床症状。18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7~42个月,平均(22±13.5)个月。术后第7天及末次随访与术前相比,椎体高度得到恢复,后凸畸形角度显著改善,VAS及ODI评分明显下降(P〈0.05);术后1周与末次随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3例患者出现邻近椎体骨折,再次行椎体强化术后痊愈。结论 应用过伸位CT重建预判Ⅲ期可复型kümmell's病,对指导经皮椎体强化术治疗Ⅲ期kümmell's病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折 kümmell's病 过伸位CT 椎体强化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