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剂量阿替普酶超时间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
1
作者 高洋洋 徐淑娟 郭仕峰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8期190-194,共5页
目的探讨发病4.5~9.0 h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经多模式CT筛选下超时间窗应用小剂量或标准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临沂市中心医院卒中中心就诊的发病... 目的探讨发病4.5~9.0 h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经多模式CT筛选下超时间窗应用小剂量或标准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临沂市中心医院卒中中心就诊的发病时间在4.5~9.0 h的104例AIS患者。均完善一站式多模式CT检查,采用F-stroke软件处理分析脑CT灌注成像,存在核心/灌注不匹配者,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并按照采用剂量大小分为小剂量组(0.6 mg/kg体质量,n=53)与标准剂量组(0.9 mg/kg体质量,n=54)。通过对比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评估临床有效性,通过比较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率、症状性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SICH)率、泌尿道出血率、消化道出血率、病死率评估临床安全性。结果小剂量组预后良好率为58.49%(31/53),标准剂量组预后良好率为59.26%(32/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溶栓后7 d NIHSS评分低于基线NIHSS评分,溶栓后90 d mRS评分低于入院时mR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溶栓后7 d NIHSS评分、溶栓后90 d 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24 h HT发生率、24 h SICH发生率、泌尿道出血发生率、消化道出血发生率、90 d病死率分别为1.89%(1/53)、1.89%(1/53)、3.77%(2/53)、1.89%(1/53)、1.89%(1/53),标准剂量组分别为9.26%(5/54)、7.41%(4/54)、1.85%(1/54)、5.56%(3/54)、1.85%(1/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式CT筛选指导下发病在4.5~9.0 h的AIS患者超时间窗应用小剂量和标准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有相似的临床疗效,小剂量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CT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超时间窗 小剂量 标准剂量 疗效
下载PDF
F-stroke软件指导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超时间窗静脉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2
作者 李秀秀 高洋洋 +2 位作者 马美龄 杨洪华 郭仕峰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0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发病时间4.5~9.0 h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基于脑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CTP)的F-stroke软件指导下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发病时间4.5~9.0 h的10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目的探讨发病时间4.5~9.0 h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基于脑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CTP)的F-stroke软件指导下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发病时间4.5~9.0 h的10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成脑CTP检查及F-stroke软件进行后期图像分析,将患者按是否静脉溶栓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7例)。治疗组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后续口服抗血小板聚集[溶栓后24 h无出血转化(HT)]、他汀药物,静脉滴注丁苯酞注射液、依达拉奉右坎醇治疗。对照组口服抗血小板聚集、他汀药物,静脉滴注丁苯酞注射液、依达拉奉右坎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以及F-stroke软件分析结果[脑血流达峰时间>4 s、>6 s、>8 s、>10 s的低灌注区体积(V_(Tmax>4 s)、V_(Tmax>6 s)、V_(Tmax>8 s)、V_(Tmax>10 s))、脑血流量<30%的体积(V_(CBF<30%))、不匹配体积];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评分、远期预后及卒中后24~36 h的HT发生率;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超时间窗静脉溶栓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治疗组F-stroke软件分析结果中的V_(Tmax>4 s)(157.43±137.18)ml大于对照组的(107.56±107.26)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卒中后7 d NIHSS评分(4.04±5.18)分低于基线NIHSS评分(6.00±4.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卒中后90 d mRS评分均低于本组入院时mR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基线NIHSS评分、卒中后7 d NIHSS评分、入院时mRS评分、卒中后90 d 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远期预后良好率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卒中后24~36 h的HT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m RS评分是超时间窗静脉溶栓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得到模型公式:ln(p/1-p)=7.840-2.111×入院时mRS评分(其中p代表预后良好的几率,1-p代表预后不良的几率)。结论通过基于脑CTP的F-stroke软件的筛选,适当延长静脉溶栓时间窗(4.5~9.0 h)的溶栓治疗是安全的,也可能是有效的,值得进一步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 F-stroke软件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超时间窗
下载PDF
微创硬通道穿刺引流术与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合并2型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3
作者 高洋洋 徐淑娟 郭仕峰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4期13-15,共3页
目的:比较微创硬通道穿刺引流术与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合并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临沂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6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硬通道组(n=82)和软通道组(n=81... 目的:比较微创硬通道穿刺引流术与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合并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临沂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6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硬通道组(n=82)和软通道组(n=81)。硬通道组实施微创硬通道穿刺引流术,软通道组实施微创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术后24 h血肿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通道组术后72 h血肿清除率高于软通道组,引流时间、住院时间短于软通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7 d,两组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硬通道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软通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90 d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硬通道穿刺引流术与软通道穿刺引流术均可改善高血压脑出血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神经功能,安全性均较高,但硬通道在提高血肿清除率、缩短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改善远期预后方面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高血压 脑出血 硬通道 软通道
下载PDF
表现为进行性痴呆的直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一例 被引量:6
4
作者 郭仕峰 邹超 +2 位作者 赵瑞 黄清海 刘建民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148-150,共3页
患者女,55岁。2012年3月21日,因"进行性记忆力减退、行为异常3个月"入院。患者于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记忆力减退,表现为遗忘常用数字,短期记忆下降,逐渐出现反应迟钝,意识淡漠,大小便失禁,不认识配偶、子女,并发生出门走失的情况,... 患者女,55岁。2012年3月21日,因"进行性记忆力减退、行为异常3个月"入院。患者于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记忆力减退,表现为遗忘常用数字,短期记忆下降,逐渐出现反应迟钝,意识淡漠,大小便失禁,不认识配偶、子女,并发生出门走失的情况,遂到当地医院就诊。头部MRI平扫显示双侧丘脑区T2高信号(图1a),提示局部脑水肿,矢状位未见直窦显影。脑电图可见慢波,为轻度异常脑电图。脑脊液压力正常(140 mmH2O),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未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瘘 硬膜 栓塞 治疗性 痴呆
下载PDF
基底节区脑出血急性期强化降压治疗后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分析
5
作者 马美龄 黄健 郭仕峰 《医药前沿》 2024年第4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脑出血急性期强化降压治疗后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临沂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急诊收治的104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强化降压治疗.根据强化降压治疗后血肿是否扩大,分为血肿...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脑出血急性期强化降压治疗后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临沂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急诊收治的104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强化降压治疗.根据强化降压治疗后血肿是否扩大,分为血肿扩大组和非扩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降压后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肿扩大患者入院时超早期甘露醇使用史、入院时收缩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高于血肿未扩大患者,而血肿形态(规则)比例低于血肿未扩大患者,入院时血肿体积大于血肿未扩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IHSS评分、入院时收缩压及入院时血肿体积是患者血肿扩大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入院时NIHSS评分较高、入院时收缩压过高及入院时血肿体积较大,预示着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强化降压治疗后血肿的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急性期 基底节区 强化降压 血肿扩大 危险因素
下载PDF
ERK1/2信号通路对癫痫相关心肌损伤的影响及高压氧的保护机制探讨
6
作者 李广峰 姚宗芹 +2 位作者 郭仕峰 庄肃敬 许跃龙 《医师在线》 2024年第4期25-27,共3页
目的 通过对比观察癫痫合并心肌损伤患者和癫痫未合并心肌损伤患者外周血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的表达情况及高压氧干预的疗效,探讨ERKl/2用于评估癫痫合并心肌损伤的临床价值及高压氧的保护机制.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 目的 通过对比观察癫痫合并心肌损伤患者和癫痫未合并心肌损伤患者外周血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的表达情况及高压氧干预的疗效,探讨ERKl/2用于评估癫痫合并心肌损伤的临床价值及高压氧的保护机制.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临沂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早期癫痫持续状态患者58例,根据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分为单纯癫痫组27例,癫痫合并心肌损伤组31例,并选择2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单纯癫痫组给予常规抗癫痫治疗,癫痫合并心肌损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HBO)治疗.比较三组的ERK1/2、CK-MB水平;并观察癫痫合并心肌损伤组患者经HBO干预前后ERK1/2、CK-MB水平的变化.结果 癫痫合并心肌损伤组患者ERK1/2水平明显低于单纯癫痫组及对照组,CK-MB明显高于单纯癫痫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合并心肌损伤组患者经HBO干预后,CK-MB水平下降,ERK1/2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癫痫持续状态合并心肌损伤患者ERK1/2水平降低,HBO对癫痫相关的心肌损伤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升高ERKl/2水平可能是HBO治疗癫痫相关心肌损害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早期癫痫持续状态 心肌损伤 高压氧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病因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2
7
作者 薛彦忠 郝培来 +1 位作者 黄宝荣 郭仕峰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9期411-414,共4页
目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早期病因诊断,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方法对138例经临床确诊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诊断性全脑血管造影,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开颅夹闭动脉瘤组(60例)、血管内治疗组(56例)和内科保守治疗组(22例)。 结果 ... 目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早期病因诊断,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方法对138例经临床确诊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诊断性全脑血管造影,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开颅夹闭动脉瘤组(60例)、血管内治疗组(56例)和内科保守治疗组(22例)。 结果 138例患者中60例接受手术夹闭治疗,56例血管内介入治疗,22例内科保守治疗;4例死亡,134例痊愈。结论颅内动脉瘤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动脉瘤多位于前、后交通动脉,常为单发的中小动脉瘤。手术夹闭或介入栓塞治疗,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早期 病因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西比灵长程给药治疗脑梗死和预防其再发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薛彦忠 黄宝荣 +3 位作者 聂成福 项建平 郭仕峰 李丽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目的 探讨西比灵长程给药治疗脑梗死和预防其再发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  2 39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防治组 12 0例 ,对照组 119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 ,防治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西比灵 10mg,每晚 1次 ,至少半年以上。观察两组治疗 ... 目的 探讨西比灵长程给药治疗脑梗死和预防其再发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  2 39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防治组 12 0例 ,对照组 119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 ,防治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西比灵 10mg,每晚 1次 ,至少半年以上。观察两组治疗 1个月的临床疗效和 1年内的再发率 ,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 1年 ,分别进行血液流变学、血脂和血小板聚集率检查。结果 防治组在治疗 1个月的显效率为 80 % ,总有效率为 98.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5 4 .6 %和 74 .7% (均P <0 .0 1) ;1年内的再发率为 5 .83%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 6 .89% (P <0 .0 1)。与脑梗死再发有关的血黏度、血脂、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聚集率等指标防治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均P <0 .0 1)。结论 西比灵长程给药不仅可提高疗效而且可有效预防脑梗死再发 ,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比灵 长程给药 药物治疗 脑梗死 预防 复发 血液流变学 神经功能缺损
下载PDF
老年人侧脑室体旁大块梗塞的 CT 与临床 被引量:2
9
作者 郝培来 薛彦忠 +2 位作者 李松奎 郭仕峰 项建平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10-111,共2页
报告30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侧脑室体旁大块脑梗塞,70%表现为进展性脑卒中。结合CT、TCD就其临床特征,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了讨论。认为该部位梗塞属于皮层下分水岭梗塞,其主要病因为脑主干动脉的狭窄或闭塞,其次为心源性... 报告30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侧脑室体旁大块脑梗塞,70%表现为进展性脑卒中。结合CT、TCD就其临床特征,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了讨论。认为该部位梗塞属于皮层下分水岭梗塞,其主要病因为脑主干动脉的狭窄或闭塞,其次为心源性栓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CT 临床特征 病因 老年人
下载PDF
以肢体抖动为主要表现的烟雾病一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薛彦忠 郝培来 +3 位作者 郭仕峰 田立强 项建平 公伟宏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8期376-377,共2页
患者女,19岁.因发作性失语3 h,于2004年2月7日入院,8年前有过脑梗死病史.体格检查:血压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楚,语言流利.脑神经检查正常,颈部柔软,四肢肌力、肌张力均正常,双膝反射(++),双Babinski征阴性.感觉、共... 患者女,19岁.因发作性失语3 h,于2004年2月7日入院,8年前有过脑梗死病史.体格检查:血压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楚,语言流利.脑神经检查正常,颈部柔软,四肢肌力、肌张力均正常,双膝反射(++),双Babinski征阴性.感觉、共济运动均正常.脑MR及MRA检查后,发现右顶枕叶交界区长T1、长T2信号(图1,2),左颈内动脉床突上段闭塞,右颈内动脉床突上段高度狭窄(图3,4),诊断为烟雾病(Moyamoya),给予抗栓剂和促脑细胞代谢剂治疗,病情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抖动 临床表现 烟雾病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丹奥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项建平 薛彦忠 +2 位作者 张丽娟 刘平毅 郭仕峰 《河北医学》 CAS 2005年第5期385-388,共4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丹奥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进展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小剂量尿激酶50万u静滴每日一次,连续3d,同时给予丹奥80mg静滴每日一次,连续14d;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丹奥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进展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小剂量尿激酶50万u静滴每日一次,连续3d,同时给予丹奥80mg静滴每日一次,连续14d;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维脑路通、川芎嗪、脉络宁),每日一次,连续14d。于治疗前、治疗后3、7、14、28d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评价其临床疗效,同时监测治疗前后(14d)患者血液流变学及PT、APTT的变化,观察其并发症的发生。结果:①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在短期内明显改善,阻止了其病情的恶化,与对照组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②治疗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PT和APTT较治疗前及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延长,但在正常范围;③治疗组总有效率90%,明显优于对照组(56.7%);④两组并发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丹奥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 尿激酶 丹奥 进展型脑梗死 治疗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病因学诊断和治疗
12
作者 薛彦忠 张传汶 +3 位作者 李明军 黄宝荣 聂成福 郭仕峰 《河北医学》 CAS 2003年第9期775-778,共4页
目的 :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早期病因学诊断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方法 :对 2 3例经临床确诊 (病史、体格检查、腰穿和脑CT)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首先进行诊断性全脑血管造影 ,明确发病原因 (动脉瘤 ?动静脉畸形 ?抑或其它 ?)。由神... 目的 :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早期病因学诊断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方法 :对 2 3例经临床确诊 (病史、体格检查、腰穿和脑CT)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首先进行诊断性全脑血管造影 ,明确发病原因 (动脉瘤 ?动静脉畸形 ?抑或其它 ?)。由神经内科医生、介入科医生和神经外科医生根据检查结果和病人情况 (经济状况、自身条件和认识水平等 )进行评估 ,以决定治疗方案 (介入治疗 ?手术夹闭 ?抑或内科保守治疗 ?)。结果 :经DSA发现 ,2 3例中 2 0例有脑动脉瘤 ,2例为多发 ;共计 2 2个动脉瘤 ,18个动脉瘤位于Wills环 (占 81.8%) ,7个位于前交通动脉 (31.8%) ,11个位于后交通动脉(5 0 %) ,多发动脉瘤 2例 (8%)。 10例行手术治疗 ,6例行介入治疗 ,7例内科保守治疗 ,除 2例死亡外 ,2 1例均痊愈。结论 :颅内动脉瘤是SAH的最常见原因 ,动脉瘤多位于前、后交通动脉 ,常为单发的中小动脉瘤。手术或介入栓塞治疗 ,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病因学 治疗
下载PDF
F-Stroke软件指导下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超时间窗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治疗的应用效果观察
13
作者 李秀秀 高洋洋 +2 位作者 马美龄 杨洪华 郭仕峰 《医药前沿》 2023年第18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F-stroke软件指导下超时间窗(4.5~9.0h)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治疗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3月临沂市中心医院脑卒中中心收治的发病时间在4.5~9.0h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6例。所有患者均... 目的:探讨F-stroke软件指导下超时间窗(4.5~9.0h)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治疗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3月临沂市中心医院脑卒中中心收治的发病时间在4.5~9.0h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重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根据是否行血管内治疗,分为单纯溶栓组(n=37)和桥接治疗组(n=39)。单纯溶栓组单纯采用溶栓治疗,桥接治疗组采用溶栓联合血管内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治疗后7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90d改良Rankin量表(mRS)、24h出血性转化(HT),评估F-stroke软件指导下超时间窗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治疗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①两组患者治疗后7d NIHSS评分、90d 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桥接治疗组患者卒中后7dNIHSS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90dmR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桥接治疗组患者90dmRS评分与单纯溶栓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桥接治疗组患者远期预后良好比例高于单纯溶栓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患者治疗后24h HT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结论:F-stroke软件指导下超时间窗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治疗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stroke软件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血管内治疗 超时间窗
下载PDF
颈动脉狭窄剥脱术后对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马美龄 黄健 郭仕峰 《医药前沿》 2023年第34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剥脱术后对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临沂市中心医院住院的重度颈动脉狭窄行颈动脉狭窄剥脱术患者32例。比较患者手术前、手术3个月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剥脱术后对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临沂市中心医院住院的重度颈动脉狭窄行颈动脉狭窄剥脱术患者32例。比较患者手术前、手术3个月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颈动脉狭窄程度。结果:术后,患者MMSE总分高于术前,狭窄程度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MMSE评分中定向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回忆力、语言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狭窄剥脱术能有效改善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颈动脉狭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认知功能
下载PDF
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术后继续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郭仕峰 郝培来 +2 位作者 薛彦忠 李秀秀 庄肃敬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36期42-44,50,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高血压性脑出血(ICH)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后继续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在我院神经内科诊断为脑出血,行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的患者98例,按术后有无继续出血分为两组,病例组为术后继续出血的患者20例,对照组为术后无继续出... 目的探讨影响高血压性脑出血(ICH)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后继续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在我院神经内科诊断为脑出血,行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的患者98例,按术后有无继续出血分为两组,病例组为术后继续出血的患者20例,对照组为术后无继续出血的患者78例,利用SPSS软件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病例组ICH Score、GGT、收缩压(SBP)、血糖(GLU)、每日饮酒量、原发出血量较对照组增高,FIB较对照组降低,P<0.05或<0.01;病例组ALT、AST、舒张压(DBP)、CH、TG、LDL较对照组增高,病例组HDL较对照组降低(P>0.05)。②病例组发病到手术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③病例组血肿形态不规则者高于对照组(P<0.05)。④病例组手术前后躁动不安者较对照组增高(P<0.05)。⑤Spearman’s秩相关分析显示,术后继续出血与ICHScore、GGT、SBP、每日饮酒量、原发出血量、手术前后躁动呈正相关,与发病到手术的时间、血肿形态、FIB呈负相关(P<0.05或<0.01),与GLU无相关性。结论发病后6 h内施行手术、手术前后躁动、术前血压增高、长期酗酒、肝功能异常、低纤维蛋白原水平和血肿形态不规则为微创颅内血肿穿刺术术后继续出血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穿刺手术 高血压性脑出血 继续出血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影响结核性脑膜炎预后的因素 被引量:15
16
作者 郭仕峰 薛彦忠 +3 位作者 刘成兰 赵振宇 项建平 李丽 《临床荟萃》 CAS 2000年第12期538-539,共2页
关键词 结核性脑膜炎 预后 影响因素 TBM
下载PDF
自发性颅外段颈内动脉夹层八例的诊断及介入治疗 被引量:6
17
作者 郭仕峰 庄肃敬 +3 位作者 许跃龙 李广峰 薛彦忠 郝培来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37-940,共4页
目的探讨自发性颅外段颈动脉夹层(eICD)患者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9月经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的8例症状性自发性eICD患者,经抗栓治疗无效后行支架植入术。在治疗后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进... 目的探讨自发性颅外段颈动脉夹层(eICD)患者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9月经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的8例症状性自发性eICD患者,经抗栓治疗无效后行支架植入术。在治疗后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进行出院后随访,通过整理得出数据。结果在8例自发性eICD患者中,所有支架植入手术均获得成功,2例患者在术中应用了保护伞,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即刻造影检查,6例eICD病变处狭窄基本消失。2例患者于术中球囊预扩张后出现血管闭塞,在迅速支架植入后血管恢复通畅,残留10%~20%狭窄,其余6例患者术后半年随访无一例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结论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自发性eICD安全、有效,但应仔细判断狭窄发生的部位,谨慎对狭窄部位预扩张以及应用保护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外段颈内动脉夹层 保护伞 预扩张
下载PDF
银杏叶片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8
作者 郭仕峰 李丽 田相平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1999年第9期680-680,共1页
关键词 银杏叶片 中医药疗法 急性 脑梗塞
下载PDF
盐酸噻氯匹啶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19
作者 郭仕峰 王维亭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418-420,共3页
关键词 盐酸噻氯匹啶 脑缺血 保护作用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缺血性脑血管病 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脑血管病患者 治疗药物 血栓形成 不完全阻塞
下载PDF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发病机制的深入探讨 被引量:4
20
作者 郭仕峰 薛彦忠 +2 位作者 项建平 田立强 陈明玉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5年第1期50-51,共2页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发病机制。方法:对19例TOBS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进行分析。结果:其中10例患者行DSA检查均有脑底动脉粥样硬化;7例见基底动脉顶端、大脑后动脉及小脑上动脉闭塞,2例双侧椎动脉严重狭窄,基底动脉...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发病机制。方法:对19例TOBS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进行分析。结果:其中10例患者行DSA检查均有脑底动脉粥样硬化;7例见基底动脉顶端、大脑后动脉及小脑上动脉闭塞,2例双侧椎动脉严重狭窄,基底动脉顶端未见闭塞,而双侧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闭塞。2例患者后交通动脉发育异常。全部患者均有血液流变学异常。10例有房颤史。结论:基底动脉尖的主要发病机制为脑栓塞和脑血栓形成,其次为血液流变学异常,如合并后交通动脉畸形,则更易发生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临床表现 发病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