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力衰竭与充血评估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燈辉 郭任维 《心脏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42-346,351,共6页
充血是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几乎同时发生的结构和功能状态的改变,它可能是由过度的神经激素激活引起的,并可表现为外周水肿和肺水肿,是影响心衰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充血的识别是诊断心衰前状态最重要的一点。本综述就目前实验... 充血是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几乎同时发生的结构和功能状态的改变,它可能是由过度的神经激素激活引起的,并可表现为外周水肿和肺水肿,是影响心衰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充血的识别是诊断心衰前状态最重要的一点。本综述就目前实验数据,对有关心衰充血的传统及新型评估方法进行了归纳,客观分析了不同评估手段的优缺点,重点阐述了估计的血浆容量(ePVS)与临床充血和预后相关的证据,为临床心衰患者充血评估及干预策略提供新的诊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 心力衰竭 血浆容量 预后 评估
下载PDF
降钙素原联合N末端脑钠肽前体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病人预后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3
2
作者 任艳琴 赵凯华 +2 位作者 高胜利 郭任维 邢爱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8期1349-1352,共4页
目的观察降钙素原(PCT)联合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病人早期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我院心内科住院并行急诊PCI术的发病12 h内的STEMI病人100例... 目的观察降钙素原(PCT)联合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病人早期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我院心内科住院并行急诊PCI术的发病12 h内的STEMI病人100例。入院即刻及发病24 h、1周、1个月,检测血清PCT、NT-proBNP水平,观察6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PCT、NT-proBNP均为STEMI病人发生MACE的独立预测因子。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评价预测院内MACE的效能,PCT入院即刻、发病24 h、1周的AUC分别为0.890,0.948,0.889;NT-proBNP入院即刻、发病24 h、1周、1个月的AUC分别为0.861,0.921,0.975,0.951。发病24 h PCT联合发病1周NT-proBNP预测准确性最高,AUC为0.979(P<0.001)。STEMI病人发病24 h血清PCT联合血清NT-proBNP水平与Gensini积分存在相关性。结论PCT与NT-proBNP可作为行急诊PCI术的STEMI病人发生MACE的独立预测因子,且对6个月内MACE发生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降钙素原 N末端脑钠肽前体 早期预后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rhBNP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高危患者心功能及左室重塑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乔慧斌 李莉 +2 位作者 郭任维 李建国 王全义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5年第2期218-220,共3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脑利钠肽(rh BNP)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高危患者早期心功能及左室重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09月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汾阳医院心内科收治的首次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52例,男性28例,女性24例,年龄41~75岁,平... 目的研究重组人脑利钠肽(rh BNP)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高危患者早期心功能及左室重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09月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汾阳医院心内科收治的首次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52例,男性28例,女性24例,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60.8±9.8)岁。所有患者随机分为rh BNP组(n=23)和对照组(n=29)。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rh BNP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泵入rh BNP3~5 d。测定两组患者入院即刻、入院1周后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记录1周后心功能Killip分级、心源性死亡。结果两组入院1周后临床心功能Killip分级情况以及心源性死亡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对照组NT-pro BNP水平升高,rh BNP组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LVEF升高,LVEDd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rh BNP组NT-pro BNP水平降低[(2204.94±830.90)pg/ml vs.(1498.29±707.33)pg/ml],LVEDd减少[(53.60±5.25)mm vs.(49.87±3.36)mm],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AMI早期高危患者及早应用rh BNP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心功能、抑制早期左室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脑钠肽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功能 左室重塑
下载PDF
围产期高盐饮食对雄性子代大鼠肠系膜动脉DDAH2/ADMA/eNOS/NO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高胜利 翟晓娟 +4 位作者 李莉 高淑红 燕子 吴惠文 郭任维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63-468,共6页
目的探讨围产期高盐饮食对雄性子代大鼠肠系膜动脉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2(DDAH2)/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一氧化氮(NO)通路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分为2组:正常饮食(NSD)组和高盐饮食(HSD)组,分别在... 目的探讨围产期高盐饮食对雄性子代大鼠肠系膜动脉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2(DDAH2)/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一氧化氮(NO)通路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分为2组:正常饮食(NSD)组和高盐饮食(HSD)组,分别在围产期以普通饲料(含1%Na Cl)和高盐饲料(含8%Na Cl)喂养,分娩后雄性子鼠继续相同饲料喂养至16周。测量子鼠血压,检测肠系膜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检测血浆和肠系膜动脉NO含量、e NOS活性、ADMA含量,检测肠系膜动脉DDAH2活性及DDAH1和DDAH2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 16周时,HSD组收缩压显著高于NSD组(P<0.01)。HSD组大鼠肠系膜血管张力低于NSD组(P<0.01);用ADMA孵育血管环后,NSD组血管张力显著减弱,而HSD组未见显著性变化。与NSD组比较,HSD组血浆NO含量降低(P<0.05),e NOS活性降低(P<0.01),ADMA含量增加(P<0.05);HSD组肠系膜动脉NO含量下降(P<0.01),e NOS活性下降(P<0.01),ADMA含量升高(P<0.05)。HSD组DDAH2活性降低(P<0.01),DDAH2蛋白质表达显著降低(P<0.01);DDAH1蛋白质表达未见显著改变。HSD组肠系膜动脉指标相关性分析:e NOS活性与NO含量呈正相关,ADMA含量与e NOS活性呈负相关,DDAH2活性、DDAH2蛋白质表达与ADMA含量呈负相关。结论母体围产期高盐饮食导致其雄性子代收缩压增高,肠系膜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此与肠系膜动脉DDAH2表达下降、活性降低和DDAH2/ADMA/e NOS/NO通路障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盐饮食 收缩压 一氧化氮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 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2
下载PDF
普罗布考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大鼠血管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高胜利 李莉 +3 位作者 翟晓娟 郭任维 燕子 高淑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5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大鼠内皮功能的作用及机制。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10只)基础饲料饲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组(10只)在基础饲料上添加3%L-蛋氨酸喂养4周,普罗布考组(10只)高蛋氨酸饲...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大鼠内皮功能的作用及机制。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10只)基础饲料饲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组(10只)在基础饲料上添加3%L-蛋氨酸喂养4周,普罗布考组(10只)高蛋氨酸饲料喂养4周,同时给予普罗布考150mg/d灌胃。喂养4周时检测各组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血浆一氧化氮(NO)、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含量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性,胸主动脉二甲基精氨酸二甲氨基水解酶(DDAH2)活性和蛋白质表达。结果HHcy组大鼠同型半胱胺酸(Hcy)含量显著升高,与HHcy组比较,普罗布考组大鼠Hcy含量降低(P〈0.01)。给予1×10^-7~1×10^-5mol/L累积浓度的乙酰胆碱后,HHcy组大鼠血管张力低于对照组和普罗布考组(P〈0.05);给予1×10^-8~1×10^-4mol/L累积浓度的酸化亚硝酸钠(NaNO2)后,三组间的血管张力无明显差别(P〉0.05)。与对照组比较,HHcy组大鼠血浆NO含量降低(P〈0.05),eNOS活性降低(P〈0.01),ADMA含量增高(P〈0.05),胸主动脉DDHA2活性降低(P〈0.01)和蛋白质水平降低(P〈0.01);与HHcy组比较,普罗布考组大鼠血浆NO含量增高(P〈0.01),eNOS活性增高(P〈0.05),ADMA含量降低(P〈0.01),胸主动脉DDHA2活性增高(P〈0.01)和蛋白质水平增高(P〈0.05)。结论普罗布考能降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大鼠血浆Hcy水平,改善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其机制与DDAH/ADMA/NOS/NO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罗布考 同型半胱氨酸 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一氧化氮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 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2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N-端脑钠肽前体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预后的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任艳琴 赵凯华 +4 位作者 高胜利 郭任维 马明峰 郝爱萍 邢爱华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8期1238-1240,共3页
目的探讨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中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汾阳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发病12 h内行急诊PCI术的AMI... 目的探讨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中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汾阳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发病12 h内行急诊PCI术的AMI患者49例作为AMI组,同期入院的有非典型胸痛表现,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者4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Gensini积分法进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判定,检测入院后即刻、24 h、1周、1个月血清Nt-proBNP水平,观察6个月内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MI组Nt-proBNP水平在即刻[(280±373)pg/ml与(152±76)pg/ml,P<0.05]、24 h[(1 609±2 656)pg/ml与(148±67)pg/ml,P<0.01]、1周[(1 488±1 447)pg/ml与(135±54)pg/ml,P<0.01]、1个月(784±837)pg/ml与(134±51)pg/ml,P<0.01]均显著升高。AMI组血清Nt-proBNP在入院即刻、24 h、1周、1个月均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具有显著相关性(r值分别为0.363 7、0.652 6、0.820 2、0.817 6;P均<0.01)。AMI组中,与未发生MACE患者相比,发生MACE患者Nt-proBNP水平在即刻[(558±479)pg/ml与(180±270)pg/ml,P<0.01]、24 h(4 010±4 348)pg/ml与(742±525)pg/ml,P<0.01]、1周[(3 465±1350)pg/ml与(829±672)pg/ml,P<0.01]、1个月[(1 963±829)pg/ml与(424±391)pg/ml,P<0.01]均显著升高。结论行急诊PCI术的AMI患者Nt-proBNP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对6个月内的MACE事件具有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冠状动脉 利钠肽 心肌梗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Hcy和SAH与外周血淋巴细胞基因组甲基化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莉 高胜利 +2 位作者 翟晓娟 郭任维 李树峰 《临床医药实践》 2017年第12期899-903,共5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SAH)与外周血淋巴细胞基因组甲基化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山西省汾阳医院心血管内科冠心病患者70例(观察组),另选取7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Hcy...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SAH)与外周血淋巴细胞基因组甲基化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山西省汾阳医院心血管内科冠心病患者70例(观察组),另选取7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Hcy、SAH和DNA甲基转移酶(DNMTs)水平。提取全血淋巴细胞DNA,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淋巴细胞基因组甲基化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浆Hcy含量、SAH含量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浆DNMTs含量、全基因组甲基化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周血淋巴细胞基因组甲基化与Hcy(r=-0.757,P<0.05)、SAH(r=-0.94,P<0.01)呈负相关,SAH与外周血淋巴细胞基因组甲基化相关性高于Hcy(Z=4.756,P<0.01)。DNMTs与Hcy(r=-0.537,P<0.05)、SAH(r=-0.672,P<0.01)呈负相关,SAH与DNMTs相关性高于Hcy(Z=7.745,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基因组甲基化水平显著降低,与Hcy和SAH呈负相关,且与SAH的相关性高于H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 基因组甲基化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贾凯剑 郭任维 +2 位作者 高胜利 李莉 翟晓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4期27-31,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心脏收缩功能的关系及相关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5月于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汾阳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36例。依据RDW水平将患者分为低RDW组(<13.2%)、中RD...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心脏收缩功能的关系及相关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5月于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汾阳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36例。依据RDW水平将患者分为低RDW组(<13.2%)、中RDW组(13.2%~<14.5%)和高RDW组(≥14.5%)。比较各组患者无创心脏血流动力指标,比较红细胞膜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结果高RDW组血红蛋白低于低RDW组(P<0.05),高RDW组Log NT-proBNP水平高于低RDW组(P<0.05)。高RDW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心指数(CI)、收缩指数、左室每分做功指数及每搏做功指数较中RDW组低(P<0.05),中RDW组较低RDW组低(P<0.05)。高RDW组红细胞膜Na^+-K^+-ATPase和Ca^2+-Mg^2+-ATPase活性较中RDW组低(P<0.05),中RDW组较低RDW组低(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HF患者RDW与LVEF、每搏输出量、CO、CI、最大射血速率、收缩指数、收缩功能指数、左室每搏做功指数、左室做功指数及心功能指数呈负相关(r=-0.355、-0.184、-0.264、-0.276、-0.244、-0.267、-0.221、-0.199、-0.298和-0.316,P<0.05);RDW与红细胞膜Na^+-K^+-ATPase活性、红细胞膜Ca^2+-Mg^2+-ATPase活性均呈负相关(r=-0.822和-0.737,均P<0.05)。结论CHF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收缩功能参数与RDW呈负相关,红细胞膜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下降可能是其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慢性病 心肌收缩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改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贾凯剑 郭任维 +2 位作者 武云鹏 高胜利 李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20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改变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5月在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汾阳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CHF患者136例,依据RDW水平将患者分为低RDW组(RDW<13.2%,43例)、中RDW组(RDW=13.2%~14.5...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改变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5月在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汾阳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CHF患者136例,依据RDW水平将患者分为低RDW组(RDW<13.2%,43例)、中RDW组(RDW=13.2%~14.5%,47例)和高RDW组(RDW>14.5%,46例)。比较三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及红细胞膜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CHF患者RDW改变的因素。结果各组血红蛋白、白蛋白、直接胆红素、左室射血分数(LVEF)、logN末端脑钠肽(NT-proBNP)、红细胞膜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患者RDW与LVEF、白蛋白、直接胆红素、红细胞膜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有关,其回归系数分别为-0.104、-0.133、0.111、-0.577、-0.263(P<0.05)。结论LVEF、白蛋白、直接胆红素、红细胞膜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是影响CHF患者RDW的因素,RDW对CHF的病情评估、治疗效果及预后预测等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红细胞分布宽度 直接胆红素 白蛋白 红细胞膜Na^+-K^+-ATPase活性 红细胞膜Ca^2+-Mg^2+-ATPase活性
下载PDF
经桡动脉入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桡动脉闭塞的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瞿奥林 任艳琴 +3 位作者 郭任维 马明峰 李莉 翟晓娟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0年第6期347-350,共4页
自1989年经桡动脉入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ansradial coronary intervention,TRI)首先被Campeau[1]报道后,TRI已在临床上广泛开展,包括欧美国家目前更趋向于TRI而并非是经股动脉入径,因为TRI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成功率高、住院时间少... 自1989年经桡动脉入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ansradial coronary intervention,TRI)首先被Campeau[1]报道后,TRI已在临床上广泛开展,包括欧美国家目前更趋向于TRI而并非是经股动脉入径,因为TRI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成功率高、住院时间少等优点。但其相关并发症也逐渐被临床医师所认识。桡动脉闭塞(radial artery occlusion,RAO)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1%~10%[2]。本文就对RAO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措施、干预措施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桡动脉入径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桡动脉闭塞
下载PDF
新发心力衰竭与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谭凤 郭任维 +2 位作者 李莉 翟晓娟 马明峰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2年第5期545-548,553,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新发心力衰竭(心衰)和慢性心衰急性加重临床预后的差异,并评估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9月至2018年5月于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汾阳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125例,分为新发心衰组...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新发心力衰竭(心衰)和慢性心衰急性加重临床预后的差异,并评估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9月至2018年5月于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汾阳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125例,分为新发心衰组和慢性心衰急性加重组,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终点事件为心衰再住院以及包括心衰再住院和全因死亡的复合终点事件。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随访结果作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回归分析。结果新发心衰组患者47例(37.6%),慢性心衰急性加重组78例(62.4%)。新发心衰组体质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更高,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下降幅度更大。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慢性心衰急性加重组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和全因死亡率均高于新发心衰组(40.5%vs.19.2%和14.9%vs.6.4%,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新发心衰组无事件生存率高于慢性心衰急性加重组(P=0.003),而两组间累积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无论是整体还是分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出院NT-proBNP都是1年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年龄是慢性心衰急性加重组复合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血尿素氮是新发心衰组复合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结论新发心衰组较慢性心衰急性加重组预后更好,两者的预后均与出院NTproBNP相关。新发心衰和慢性心衰急性加重具有异质性,临床医师应注意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 预后 N末端脑钠肽前体
下载PDF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橈动脉闭塞的相关危险因素Meta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瞿奥林 任艳琴 +2 位作者 郭任维 马明峰 高胜利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9年第6期538-542,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TRI)后桡动脉闭塞(RAO)危险因素,为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以及术后桡动脉闭塞的预防提供临床指导。方法检索外文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ceLibrary及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 目的系统评价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TRI)后桡动脉闭塞(RAO)危险因素,为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以及术后桡动脉闭塞的预防提供临床指导。方法检索外文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ceLibrary及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已公开发表的的关于国内外TRI术后RAO的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今「根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采用Stata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研究,3395例研究对象,TRI术后RAO的总发生率为6.65%(226/3395),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MD=0.060,95%CI-0.258~0.378,P=0.712)、女性(0R=1.737,95%CI1.302~2.319,P<0.05)、体重指数(MD=0.008,95%CI-0.174-0.190,P=0.749)、高血压史(OR=0.722,95%CI0.353.1.477,P=0.373)、高血脂史(OR=0.793,95%CI0.629.1.505,P=0.901)、糖尿病史(0R=1.210,95%CI0.883.1.659,P=0.236)、吸烟史(0R=1.405,95%CI0.987-2.000,P=0.059)、既往CABG(OR=3.735,95%CZ0.035-402.984,P=0.581)、既往TRI(0R=1.213,95%CI0.328-4.494,P=0.772)、冠状动脉疾病(0R=1.692,95%CI1.056.2.713,P=0.029)、肌(MD=-0.033,95%CI-0.208-0.143,P=0.714)、桡动脉平均直径(MD=-0.938,95%CI-1.357-0.520,P<0.05)、6F鞘管(OR=0.904,95%CI0.549-1.488,P=0.691)、5F鞘管(0R=1.107,95%CI0.672-1.822,P=0.689)、右侧路径(OR=0.874,95%CI0.589.1.297,P=0.504)、阿司匹林(OR=1.005,95%CI0.687-1.470,P=0.980)、氯吡格雷(0R=1.206,95%CI0.768.1.893,P=0.416)、β阻滞剂(OR=0.925,95%CI0.228.3.755,P=0.913)、鞘管/棧动脉直径(MD=1.526,95%CI0.743.2.308,P<0.05)、桡动脉痉挛(OR=2.973,95%CI1.117-7.914,P=0.029)、手术时间(MD=0.277,95%CI-0.2540.813,P=0.312)、肝素用量(MD=-0.088,95%CI-0.305-0.128,P=0.424).结论TRI术后RAO的发生率与女性、冠状动脉疾病史、桡动脉平均直径、鞘管/桡动脉直径比值、橈动脉痉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介入术 桡动脉闭塞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的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文芳 郭任维 +2 位作者 李莉 翟晓娟 高胜利 《临床医药实践》 2015年第12期942-944,共3页
冠心病是全世界范围内增长排名第一的疾病[1]。在我国该病患病率也呈逐年增长趋势,成为严重危害国人健康的常见病,已经引起了众人的广泛关注。该病发病率增高的原因有饮食结构的变化、工作节奏的逐渐加快、生活质量的提高及平均寿命的... 冠心病是全世界范围内增长排名第一的疾病[1]。在我国该病患病率也呈逐年增长趋势,成为严重危害国人健康的常见病,已经引起了众人的广泛关注。该病发病率增高的原因有饮食结构的变化、工作节奏的逐渐加快、生活质量的提高及平均寿命的延长。积极消除冠心病危险因素,可以有效防止冠心病的发生、进展。除了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肥胖、吸烟等常见的冠心病易患因素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硫醚合成酶 内皮细胞 饮食结构 独立危险因子 血小板黏附 冠状动脉病 心血管疾病 自由基损伤 氧化应激反应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射血分数中间值型心力衰竭临床特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靳雪艳 郭任维 李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111-114,119,共5页
《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首次将射血分数中间值型心力衰竭这一亚型从射血分数30%~50%的心力衰竭中单独提出,此后《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则正式提出了射血分数中间值型心力衰竭这一概念。不同... 《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首次将射血分数中间值型心力衰竭这一亚型从射血分数30%~50%的心力衰竭中单独提出,此后《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则正式提出了射血分数中间值型心力衰竭这一概念。不同亚型心力衰竭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有很大差别,分析不同亚型心力衰竭的独特危险因素,有助于实现精准控制与治疗,提高生存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既往研究多集中于射血分数减少型心力衰竭和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对于射血分数中间值型心力衰竭则研究甚少。现将射血分数中间值型心力衰竭的临床特征、治疗进展及预后情况综述如下,旨在减少并预防此亚型心力衰竭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中间值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在心力衰竭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贾凯剑 郭任维 李莉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9年第7期165-168,共4页
心力衰竭是当今社会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及生存的疾病之一,是心血管疾病的最后战场。近些年来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心力衰竭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众多研究表明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心力衰竭的发生、严重程度、预后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就红细胞分布宽... 心力衰竭是当今社会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及生存的疾病之一,是心血管疾病的最后战场。近些年来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心力衰竭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众多研究表明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心力衰竭的发生、严重程度、预后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就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心力衰竭之间的关系及红细胞分布宽度升高的机制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红细胞分布宽度 机制
下载PDF
心肌桥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武宵月 郭任维 王全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5期855-858,共4页
综述心肌桥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及促进心肌桥近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危险因素。心肌桥是一种先天性的冠状动脉发育异常,表现为心外膜冠状动脉走形于心肌内。随着心肌桥可引起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律失常、猝死等并发症的报道逐渐增多... 综述心肌桥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及促进心肌桥近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危险因素。心肌桥是一种先天性的冠状动脉发育异常,表现为心外膜冠状动脉走形于心肌内。随着心肌桥可引起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律失常、猝死等并发症的报道逐渐增多,心肌桥逐渐受到临床重视。心肌桥的近段最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狭窄和心肌缺血反应,进而并发一系列恶性临床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狭窄 危险因素 综述
下载PDF
心输出功率预测心力衰竭预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谭凤 郭任维 +1 位作者 李莉 翟晓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30期46-49,共4页
心力衰竭患者数量快速上升,死亡率高,临床缺乏可靠的疾病预后指标。心输出功率(CPO)是心脏单位时间内作的功,是直接反映心功能的指标,包括峰值CPO、储备CPO和静息CPO,可用于指导心力衰竭治疗和评估预后。峰值CPO和储备CPO分别是稳定心... 心力衰竭患者数量快速上升,死亡率高,临床缺乏可靠的疾病预后指标。心输出功率(CPO)是心脏单位时间内作的功,是直接反映心功能的指标,包括峰值CPO、储备CPO和静息CPO,可用于指导心力衰竭治疗和评估预后。峰值CPO和储备CPO分别是稳定心力衰竭患者短期和长期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静息CPO则更适用于无法测量峰值CPO的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关于CPO的测量方式及参考范围尚未形成共识,进一步探讨CPO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可为心力衰竭患者的诊疗提供新思路。本文就CPO在心力衰竭诊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输出功率 心力衰竭 预后 血流动力学参数
下载PDF
理想心血管健康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喜悦 郭任维 +2 位作者 任艳琴 高胜利 马明峰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16期1943-1946,共4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是反映冠心病严重程度最直接的指标,是评价冠心病的金标准。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提出理想心血管健康的定义[1],国内外均有研究表明,拥有心血管健康理想指标个数越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越高[2]。然而,理想心血管健康...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是反映冠心病严重程度最直接的指标,是评价冠心病的金标准。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提出理想心血管健康的定义[1],国内外均有研究表明,拥有心血管健康理想指标个数越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越高[2]。然而,理想心血管健康指标与Gensini评分之间的关系尚未有报道,因此,本文对二者进行分析,探讨理想心血管健康指标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 健康指标 统计学意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非冠心病
下载PDF
尼可地尔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绞痛患者症状及近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艳珍 郭晓萍 +1 位作者 郭任维 任艳琴 《中国处方药》 2018年第10期74-75,共2页
目的研究尼可地尔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绞痛患者症状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抽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汾阳医院经介入治疗出现心绞痛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研究,共80例患者,利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均为40例... 目的研究尼可地尔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绞痛患者症状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抽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汾阳医院经介入治疗出现心绞痛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研究,共80例患者,利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均为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分析其优劣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38/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32/40),各心功能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5.0%(2/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0%(4/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尼可地尔应用于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绞痛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水平,提升近期预后效果,降低不良反应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冠心病 心绞痛 尼可地尔
下载PDF
提前肝素化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血流的影响及时间依赖性
20
作者 李建光 李莉 +3 位作者 翟晓娟 郭任维 高胜利 陈小丽 《心脏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535-539,共5页
目的探讨提前肝素化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前梗死相关血管(IRA)血流的影响及其时间依赖性。方法选取发病12 h内的接受急诊PCI的STEMI患者37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181)和对照组(n=195)。试验组... 目的探讨提前肝素化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前梗死相关血管(IRA)血流的影响及其时间依赖性。方法选取发病12 h内的接受急诊PCI的STEMI患者37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181)和对照组(n=195)。试验组患者确诊后立即静脉推注普通肝素(UFH)60 U/kg,最大剂量5000U。对照组患者穿刺成功后动脉内应用UFH 2000U。两组患者PCI前均补充至(80~100)U/kg。比较两组患者PCI前IRA血流情况及PCI后慢血流、院内死亡、心力衰竭、出血的比例与住院时间。分析症状出现至UFH给药时间与UFH给药至冠脉造影时间对IRA再通的影响。结果试验组患者PCI前IRA再通比例高于对照组,血栓抽吸、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CI前冠脉内可见血栓、PCI后慢血流,院内心衰、出血及死亡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前肝素化与PCI前IRA再通呈正相关(OR=1.819,95%CI:1.166~2.837,P<0.01)。在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中,症状出现至UFH给药时间和IRA再通之间存在时间依赖性(<3 h:50.0%vs.29.2%,P<0.05;其余时段无统计学差异),与PCI前IRA再通负相关(OR=0.945,95%CI:0.816~0.986,P<0.05)。在试验组患者中,UFH给药至冠脉造影时间>30 min的患者PCI前IRA再通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CI前IRA再通呈正相关(OR=2.610,95%CI:1.153~5.911,P<0.05)。结论提前肝素化能提高STEMI患者急诊PCI前IRA再通比例,改善患者预后,且不增加出血风险。症状出现后越早给予UFH,改善IRA再通的作用越强。确诊后立即应用UFH可作为无UFH禁忌症的STEMI患者PCI的辅助抗凝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肝素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时间依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