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具有免疫反应活性的猪源重组抗体的原核表达及鉴定 被引量:1
1
作者 沈旦枫 王睿 +5 位作者 郭佃磊 霍琳琳 刘永刚 郭龙军 王玉娥 李曦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0-224,共5页
为制备与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具有反应活性的猪源化原核表达抗体(Pr Ab),本实验通过流式细胞技术,以PRRSV GP5蛋白多肽及抗猪Ig G抗体,筛选出能够与PRRSV抗原表位结合的阳性B淋巴细胞,利用RT-PCR从筛选得到的B细胞的mRNA... 为制备与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具有反应活性的猪源化原核表达抗体(Pr Ab),本实验通过流式细胞技术,以PRRSV GP5蛋白多肽及抗猪Ig G抗体,筛选出能够与PRRSV抗原表位结合的阳性B淋巴细胞,利用RT-PCR从筛选得到的B细胞的mRNA中扩增出编码抗体重链可变区(VH)基因序列和轻链可变区(VL)基因序列,将扩增的可变区基因序列分别与本实验室前期克隆的猪源抗体轻链恒定区(CL)和重链恒定区(CH)基因序列连接后,以Linker序列将轻链和重链全长基因序列相连,构建全长的猪源抗体编码基因(H-linker-L)。将该基因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中进行原核表达及纯化。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显示,表达的重组蛋白能够被抗猪IgG抗体所识别,表明表达的重组蛋白为PrAb;经PRRSV包被的ELISA鉴定,PrAb与PRRSV弱毒株CH1R和强毒株HuN4呈阳性反应,表明所制备的PrAb为PRRSV特异性抗体。本实验为进一步制备诊断PRRS的猪源化重组抗体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 原核表达 猪源化重组抗体
下载PDF
猪源抗体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2
作者 王香玲 柴政 +6 位作者 田华彬 符芳 姜福成 郑楠 张雪云 郭佃磊 李曦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12-715,共4页
为制备原核表达猪源重组抗体,本研究利用FITC标记的山羊抗猪Ig G标记猪外周血淋巴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筛选出Ig G+B细胞。以提取的Ig G+B细胞总RNA反转录制备的c 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猪抗体重链可变区(VH)和轻链可变区(VL),将扩增的... 为制备原核表达猪源重组抗体,本研究利用FITC标记的山羊抗猪Ig G标记猪外周血淋巴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筛选出Ig G+B细胞。以提取的Ig G+B细胞总RNA反转录制备的c 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猪抗体重链可变区(VH)和轻链可变区(VL),将扩增的可变区与本实验室前期克隆的猪源抗体恒定区编码序列通过Linker序列[(Gly)4Ser]3连接,构建全长的猪源抗体编码基因(H-linker-L)。将该基因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中进行原核表达及纯化。Western blot鉴定结果表明,该重组蛋白能够被兔抗猪Ig G-HRP所识别,表明构建的重组抗体为猪源抗体。本研究为特异性猪源抗体的制备以及猪病的防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淋巴细胞 抗体可变区 猪源抗体
下载PDF
新城疫病毒D90毒株抑制人胃癌BGC-823细胞的体外研究
3
作者 李昆鹏 隋红 +5 位作者 柴政 郭佃磊 张雪云 王香玲 李曦 余丽芸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74-82,共9页
为了探究NDV-D90对BGC-823细胞的抑制作用,通过细胞毒性、肿瘤细胞侵袭和流式细胞术实验,来确定新城疫病毒D90毒株(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D90)对胃癌细胞株BGC-823(低分化)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NDV-D90能抑制BGC-823细胞的增殖... 为了探究NDV-D90对BGC-823细胞的抑制作用,通过细胞毒性、肿瘤细胞侵袭和流式细胞术实验,来确定新城疫病毒D90毒株(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D90)对胃癌细胞株BGC-823(低分化)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NDV-D90能抑制BGC-823细胞的增殖和侵袭,病毒在BGC-823细胞中有很强的复制能力,并且NDV-D90对BGC-823细胞主要造成坏死并伴随着少量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D90毒株 胃癌BGC-823细胞系 凋亡 坏死
下载PDF
光感受器修复与再生研究的进展与挑战 被引量:1
4
作者 郭佃磊 汝佳丽 +1 位作者 徐淑娟 刘春巧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23-1040,共18页
视觉形成依赖于由光信号转化成电信号并沿视觉通路的级联传递.光子接收和信号转换是视觉形成的第一步,由视网膜一类特殊的神经细胞——光感受器(photoreceptor)完成.该类细胞的丢失将导致不可逆性视网膜退行变性并最终致盲,目前尚无有... 视觉形成依赖于由光信号转化成电信号并沿视觉通路的级联传递.光子接收和信号转换是视觉形成的第一步,由视网膜一类特殊的神经细胞——光感受器(photoreceptor)完成.该类细胞的丢失将导致不可逆性视网膜退行变性并最终致盲,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基因治疗技术的发展有望助力部分遗传性视网膜变性疾病的治疗,以2017年美国FDA批准的首个用于治疗Leber氏先天黑蒙症(Leber congenital amaurosis,LCA)的基因药物LUXTURNA?为里程碑.然而该药物价格昂贵达85万美元/人,且治疗窗口狭窄,仅适用于早期RPE65基因突变导致的视网膜变性.近年来,干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及内源细胞转分化技术的发展为光感受器再生治疗提供了另一个有希望的途径.本文综述了当前视网膜退行性疾病的治疗策略,并重点讨论了光感受器基因和细胞治疗的研究进展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感受器 基因修复 干细胞 诱导多能干细胞 再生 移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