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酸化背景下铅胁迫对近江牡蛎溶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晓梅 郭体环 +1 位作者 张来军 李由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97-299,共3页
为探讨在未来海洋酸化背景下重金属对贝类免疫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设置0.05、0.50、5.00 mg/L 3种硝酸铅质量浓度,以0 mg/L作为对照,比较正常海水(pH值8.0)与酸化海水(pH值7.6)条件下铅胁迫对近江牡蛎鳃组织溶菌酶含量的影响。结果表... 为探讨在未来海洋酸化背景下重金属对贝类免疫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设置0.05、0.50、5.00 mg/L 3种硝酸铅质量浓度,以0 mg/L作为对照,比较正常海水(pH值8.0)与酸化海水(pH值7.6)条件下铅胁迫对近江牡蛎鳃组织溶菌酶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pH值高铅质量浓度组[pH值7.6,Pb(NO3)2质量浓度5.00 mg/L]的鳃组织溶菌酶含量随时间的延长直线下降,其余各试验组的鳃组织溶菌酶含量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至30 d时,对照组[pH值8.0,Pb(NO3)2质量浓度0.00 mg/L]的溶菌酶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而低pH值高铅质量浓度组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酸化组的近江牡蛎鳃组织溶菌酶含量均低于正常海水组,差异显著(P<0.05)。在2种pH值条件下,近江牡蛎鳃组织溶菌酶含量均随硝酸铅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研究表明,近江牡蛎长时间暴露于低pH值、铅胁迫或低pH值与铅胁迫共存的环境下,均导致其鳃组织溶菌酶含量降低、免疫力下降;海洋酸化和铅对近江牡蛎具有联合毒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酸化 溶菌酶 近江牡蛎
下载PDF
铅对近江牡蛎的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晓梅 郭体环 张来军 《琼州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77-80,共4页
采用单因子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研究了铅对近江牡蛎的急性毒性效应,试验结果显示,近江牡蛎的死亡率随着铅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上升;单因子方差分析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硝酸铅浓度对近江牡蛎死亡率影响的差异性逐渐增大;铅对近... 采用单因子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研究了铅对近江牡蛎的急性毒性效应,试验结果显示,近江牡蛎的死亡率随着铅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上升;单因子方差分析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硝酸铅浓度对近江牡蛎死亡率影响的差异性逐渐增大;铅对近江牡蛎96h LC50为43.55 mg/L,铅的安全浓度为0.44 mg/L,约为渔业用水标准规定高限的9倍,表明近江牡蛎对铅具有很强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江牡蛎 急性毒性
下载PDF
复合生态系统耦合视域下生态化海水养殖综合体系构建研究
3
作者 李义军 郭体环 +1 位作者 王永山 蔡晶晶 《农业与技术》 2022年第1期116-118,共3页
近年来,我国的海水养殖产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这对我国当前的海洋渔业资源匮乏问题带来了很大帮助,也为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利益。然而随着海水养殖的不断发展,也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最严重的莫过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近年来,我国的海水养殖产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这对我国当前的海洋渔业资源匮乏问题带来了很大帮助,也为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利益。然而随着海水养殖的不断发展,也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最严重的莫过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为了保护资源环境,维持海水养殖带来的经济效益,本文研究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总结了当前海水养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由复合生态系统中得到启发并构建了海水养殖综合体系,利用多营养层综合养殖体系,缓解了海水养殖带来的环境压力,以期能够显著提升生态与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生态系统耦合 海水养殖 多营养层养殖
下载PDF
海水酸化条件下铅胁迫对近江牡蛎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晓梅 郭体环 +1 位作者 张来军 李由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65-168,共4页
为了研究在未来海洋酸化背景下重金属对贝类免疫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设置0.05、0.50、5.00 mg/L 3种硝酸铅浓度,以0.00 mg/L作为对照,比较正常海水(p H值8.0)、酸化海水(p H值7.6)背景下铅胁迫对近江牡蛎鳃组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 为了研究在未来海洋酸化背景下重金属对贝类免疫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设置0.05、0.50、5.00 mg/L 3种硝酸铅浓度,以0.00 mg/L作为对照,比较正常海水(p H值8.0)、酸化海水(p H值7.6)背景下铅胁迫对近江牡蛎鳃组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正常海水(p H值8.0)条件下,铅浓度为0.00、0.05、0.50 mg/L时,对近江牡蛎CAT活性表现为诱导效应,且诱导效应随铅浓度升高、胁迫时间延长而增强,至20 d时,各组间即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铅浓度为5.00 mg/L时,对近江牡蛎CAT活性的诱导效应快而强烈,至10 d时,近江牡蛎CAT活性远高于其他各组(P<0.05),但随后又逐渐减弱,至25 d时,与0.05 mg/L组相当,已显著低于0.50 mg/L组(P<0.05)。酸化海水(p H值7.6)条件下,短期内无论铅浓度高或低,均对近江牡蛎CAT活性呈现诱导效应,且铅浓度越高,诱导效应越强;随着胁迫时间延长,诱导效应呈下降趋势,铅浓度越高,CAT活性下降越快,至后期高浓度铅对近江牡蛎CAT活性表现出抑制效应;至30 d时,0.00、0.05、0.50 mg/L组近江牡蛎CAT活性与对照组(p H值7.6、0.00 mg/L)相近,且3组间无明显差异,但5.00 mg/L组近江牡蛎CAT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研究结果可见,酸化和铅对近江牡蛎CAT的影响具有协同作用,当铅浓度较低时,近江牡蛎CAT活性主要受p H值影响,当铅浓度达到一定值(5.00 mg/L)后,近江牡蛎CAT活性主要受铅浓度影响,双重胁迫会增加近江牡蛎受损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酸化 CAT 近江牡蛎 健康养殖 过氧化氢酶活性
下载PDF
生物絮团对凡纳滨对虾养殖过程中氨氮和亚硝酸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晓梅 郭体环 《渔业研究》 2017年第4期283-286,共4页
本实验以非生物絮团养殖模式作为对照,研究了生物絮团凡纳滨对虾养殖模式中,水质因子氨氮和亚硝酸氮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试验组的生物絮团沉积量至第35天达到峰值(15.93±0.31)m L/L,而后保持相对稳定状态,对照组的生物絮团量一... 本实验以非生物絮团养殖模式作为对照,研究了生物絮团凡纳滨对虾养殖模式中,水质因子氨氮和亚硝酸氮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试验组的生物絮团沉积量至第35天达到峰值(15.93±0.31)m L/L,而后保持相对稳定状态,对照组的生物絮团量一直处于极低水平(<1.5 m L/L),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氨氮含量至第35天达到峰值(1.05±0.19)mg/L,试验组氨氮含量增加缓慢,至第60天时仅为(0.37±0.04)mg/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实验的前15天,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亚硝酸氮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随后试验组亚硝酸氮含量增速减慢并趋于稳定,而对照组则直线上升,对照组亚硝酸氮含量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絮团 凡纳滨对虾 氨氮 亚硝酸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