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QP4-Ab免疫介导途径的急性脊髓炎模型的制备及其机制的研究
1
作者 沈笑然 郭佳翔 +1 位作者 李凌舟 郭洪亮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3年第4期465-471,共7页
目的通过免疫方法制备急性脊髓炎动物模型,并探讨其潜在发病机制。方法通过侧脑室注射人体补体(hc)及急性脊髓炎水通道蛋白4抗体(AQP4-Ab)的方法共同免疫C57BL/6小鼠,并通过IL-17A注射方法以强化小鼠体内的免疫反应,来获得自身免疫性脊... 目的通过免疫方法制备急性脊髓炎动物模型,并探讨其潜在发病机制。方法通过侧脑室注射人体补体(hc)及急性脊髓炎水通道蛋白4抗体(AQP4-Ab)的方法共同免疫C57BL/6小鼠,并通过IL-17A注射方法以强化小鼠体内的免疫反应,来获得自身免疫性脊髓炎鼠模型,当获得症状稳定的模型小鼠后,通过行为学表现、病理、免疫组化,分子生物学方面进行鉴定。结果行为学上的观察发现模型鼠在肢体症状上十分接近急性脊髓炎病人,在病理及免疫组化上,可以观察到模型鼠脊髓有明显的脱髓鞘表现;同时检查到模型鼠的炎性因子即IL-6、IL-17均有明显表达,符合急性脊髓炎的病理特征。结论通过本研究方法制备的自身免疫性脊髓炎鼠模型更接近急性脊髓炎疾病的特征,为临床用药和疾病机制研究提供必要的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脊髓炎 侧脑室注射 水通道蛋白4抗体 动物模型 脱髓鞘
下载PDF
RNAi沉默原代星形胶质细胞IL-17基因表达方法的建立
2
作者 沈笑然 朱瑞锋 +2 位作者 郭佳翔 李凌舟 郭洪亮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3年第10期1191-1195,共5页
目的通过基因沉默技术构建质粒成功转染原代星形胶质细胞(Ast)抑制IL-17表达,探讨IL-17的功能。方法在制备原代Ast基础上,应用IL-17基因沉默质粒pGenesil-1A和B,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Ast,通过荧光分析法、RT-PCR法、Western Blottin... 目的通过基因沉默技术构建质粒成功转染原代星形胶质细胞(Ast)抑制IL-17表达,探讨IL-17的功能。方法在制备原代Ast基础上,应用IL-17基因沉默质粒pGenesil-1A和B,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Ast,通过荧光分析法、RT-PCR法、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IL-17基因沉默后效果。结果携带pGenesil-1B和A的IL-17基因沉默质粒制备成功后,免疫荧光携带pGenesil-1B转染效果明显高于pGenesil-1A,其转染率可高达56.72%;基因沉默组在转染后72 h内任一时间点IL-17 mRNA表达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和基因沉默对照组(P<0.05),且24 h IL-17表达最低(P<0.05)。蛋白表达上,在IL-17基因沉默后3、5、7 d,其蛋白表达仍持续减低(P<0.05)。结论应用Lipofectamine 2000可成功将IL-17 RNAi pGenesil-1质粒转染至原代星形胶质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代星形胶质细胞 IL-17 基因沉默技术 转染
下载PDF
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致老年脑叶出血1例报道 被引量:1
3
作者 鲁明 王韵 +4 位作者 米荷音 郭佳翔 郭洪亮 纪蒙 胡文立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1期103-106,共4页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67岁。主因“头晕1天,视物不清20小时”于2022年4月25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伴左侧视物不清、恶心,无眩晕、复视、头痛、呕吐、言语不清、肢体无力,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行头颅CT...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67岁。主因“头晕1天,视物不清20小时”于2022年4月25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伴左侧视物不清、恶心,无眩晕、复视、头痛、呕吐、言语不清、肢体无力,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行头颅CT检查,示“右侧枕叶多发团片状高密度影,周围环绕脑组织水肿”(图1A),以“右侧枕叶脑出血”收入院。既往史:偏头痛病史30年,平均2~3次/月,不伴头痛先兆,近5年发作次数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脑叶 遗传性脑小血管病 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 脑血管淀粉样变性 脑微出血
下载PDF
直立倾斜试验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4
作者 郭佳翔 郭安臣 王群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33期1-4,共4页
目的:研究直立倾斜试验(HUTT)对血管迷走性晕厥(VV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4年6月在本院神经内科、心内科门诊就诊或者住院的不明原因晕厥的患者119例。所有的患者均先进行基础直立倾斜试验(BHUT),如果为阴性,则再进行舌... 目的:研究直立倾斜试验(HUTT)对血管迷走性晕厥(VV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4年6月在本院神经内科、心内科门诊就诊或者住院的不明原因晕厥的患者119例。所有的患者均先进行基础直立倾斜试验(BHUT),如果为阴性,则再进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直立倾斜试验(SNHUT)。结果:(1)BHUT 119例,阳性6例,阳性率5.0%;SNHUT 113例,阳性57例,阳性率50.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HUT和SNHUT阳性率52.9%。(2)发生阳性反应的时间:BHUT为(22.79±12.52)min,SNHUT为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6.03±4.3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阳性反应类型:血管抑制型77.8%(49/63);心脏抑制型14.3%(9/63);混合型7.9%(5/63)。(4)阴性反应类型:正常反应87.5%(49/56);直立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1.8%(1/56);自主神经功能障碍7.1%(4/56);直立性低血压3.6%(2/56)。(5)不良反应:仅有2例患者出现头痛头胀不适,但均能完成SNHUT,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HUTT对VVS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SNHUT能提高VVS诊断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立倾斜试验 血管迷走性晕厥 硝酸甘油
下载PDF
短时程直立倾斜试验在血管迷走性晕厥中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郭佳翔 胡文立 +1 位作者 李淑娟 陈宇丹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年第6期727-728,共2页
目的 研究短时程直立倾斜试验在血管迷走性晕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11月~2014年5月具有典型血管迷走性晕厥症状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分别行传统直立倾斜试验和短时程直立倾斜试验。结果 两组在年龄和性别无... 目的 研究短时程直立倾斜试验在血管迷走性晕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11月~2014年5月具有典型血管迷走性晕厥症状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分别行传统直立倾斜试验和短时程直立倾斜试验。结果 两组在年龄和性别无统计学差异。传统直立倾斜试验组阳性者25例,短时程直立倾斜试验组阳性者23例,两组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61)。传统直立倾斜试验组平均达到阳性反应时间为(31.2±6.9)min;短时程直立倾斜试验组时间为(12.2±5.3)min,两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 短时程直立倾斜试验和传统直立倾斜试验相比,其诊断准确性无差异,而且检查时间短,患者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立倾斜试验 血管迷走性晕厥 诊断准确性
下载PDF
直立后头晕 恶心 呕吐 被引量:1
6
作者 郭佳翔 倪俊 +1 位作者 高晶 崔丽英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396-398,共3页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41岁。主诉直立后头晕、恶心、呕吐2周,于2009年11月2日入我院治疗。患者于入院前2周无诱因出现直立后头晕、黑蒙,平卧休息症状可消失,并开始出现恶心、呕吐,呕吐3~4次/d,为胃内容物,伴呃逆,无腹痛、腹泻...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41岁。主诉直立后头晕、恶心、呕吐2周,于2009年11月2日入我院治疗。患者于入院前2周无诱因出现直立后头晕、黑蒙,平卧休息症状可消失,并开始出现恶心、呕吐,呕吐3~4次/d,为胃内容物,伴呃逆,无腹痛、腹泻。8d前在行走过程中突然晕倒,自述意识丧失,约1min后自行清醒,发作时无四肢抽搐、大小便失禁,此后多次出现晕厥,均发生于直立体位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疾病 自主神经系统疾病 病例报告
下载PDF
ERK1/2通过调控NADPH氧化酶和线粒体分裂在结肠炎中的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翟晓明 谭嗣伟 +4 位作者 易玉君 刘慧玲 郭佳翔 吴淑云 陶金 《新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197-204,共8页
目的研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和2(ERK1/2)通过调控NADPH氧化酶(Nox)和线粒体分裂在结肠炎中的作用。方法3%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小鼠急性结肠炎。将30只C57BL/6J小鼠用随机数表法分为6组:Control组、3%DSS组、1%二甲亚砜(DMSO)组、ERK... 目的研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和2(ERK1/2)通过调控NADPH氧化酶(Nox)和线粒体分裂在结肠炎中的作用。方法3%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小鼠急性结肠炎。将30只C57BL/6J小鼠用随机数表法分为6组:Control组、3%DSS组、1%二甲亚砜(DMSO)组、ERK1/2抑制剂(PD98059)组、3%DSS+1%DMSO组、3%DSS+PD98059组,每组5只。评估Control组和3%DSS组小鼠体重变化、结肠长度改变、疾病活动指数和结肠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小鼠结肠黏膜ERK1/2、磷酸化(p)-ERK1/2、Nox1和Nox2表达水平。1%DMSO组、3%DSS+1%DMSO组给予腹腔注射1%DMSO;PD98059组、3%DSS+PD98059组小鼠给予腹腔注射PD98059。评估4组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Nox1、Nox2、动力相关蛋白1(DRP1)、p-DRP1-S616和p-DRP1-S637等线粒体分裂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透射电镜观察Control组和3%DSS组小鼠结肠上皮细胞线粒体分裂情况。免疫荧光双染分析2组小鼠结肠黏膜中Nox2与线粒体外膜转位酶TOM复合体(TOMM20)共定位情况。分析2组小鼠结肠黏膜DRP1与Nox2 mRNA相对表达量的相关性。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3%DSS组小鼠体重下降、结肠长度缩短、疾病活动指数增加和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升高,结肠黏膜p-ERK1/2、Nox1和Nox2表达增加(P均<0.05)。结肠炎小鼠结肠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分裂增加,结肠黏膜的DRP1和Nox2共定位增加,两者mRNA相对表达呈正相关(r=0.678,P<0.05)。ERK1/2抑制剂PD98059改善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并且下调结肠黏膜Nox1、Nox2、DRP1、p-DRP1-S616的表达。结论抑制ERK1/2可能通过减轻Nox表达和线粒体分裂,改善结肠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和2 NADPH氧化酶 线粒体分裂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颅内动脉斑块特征的高分辨率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肖嘉昱 蒋涛 +3 位作者 杨旗 刘潇 贾秀琴 郭佳翔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78-583,共6页
目的研究近1个月内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颅内斑块特征。资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42例前循环TIA患者,采用高分辨率全脑血管壁磁共振成像(HR-MRI)分析每例患者前循环颅内大动脉的斑块特征,包括形态、信号及强化情况... 目的研究近1个月内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颅内斑块特征。资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42例前循环TIA患者,采用高分辨率全脑血管壁磁共振成像(HR-MRI)分析每例患者前循环颅内大动脉的斑块特征,包括形态、信号及强化情况;根据斑块位置与血管分布区所支配肢体症状的关系分为支配侧斑块和非支配侧斑块,比较不同侧别之间斑块特征的差异。结果42例患者共发现146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支配侧斑块89处,非支配侧斑块57处。两组间斑块特征(增厚模式、表面不规则、T1高信号、强化模式、强化程度和狭窄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表面不规则(OR=5.46,95%CI1.35~22.03)和管腔重度狭窄(OR=7.63,95%CI1.57~37.56)与支配侧斑块相关。结论HR-MRI能用于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性TIA患者颅内斑块情况,前循环TIA患者颅内动脉支配侧和非支配侧斑块特征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磁共振成像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β-arrestin2通过调控自噬水平在结肠炎中的作用
9
作者 郭佳翔 翟晓明 +3 位作者 刘慧玲 徐敏仪 吴淑云 陶金 《新医学》 CAS 2022年第5期355-360,共6页
目的研究β-抑制蛋白2(β-arrestin2)是否通过调控自噬水平在结肠炎中发挥作用。方法β-arrestin2野生型(WT)小鼠和β-arrestin2基因敲除(KO)小鼠各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10只,分别为β-arrestin2 WT对照组和实验组,β-arrestin2 KO... 目的研究β-抑制蛋白2(β-arrestin2)是否通过调控自噬水平在结肠炎中发挥作用。方法β-arrestin2野生型(WT)小鼠和β-arrestin2基因敲除(KO)小鼠各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10只,分别为β-arrestin2 WT对照组和实验组,β-arrestin2 KO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小鼠自由饮用3%葡聚糖硫酸钠7 d诱导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对照组给予无菌ddH2O。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鼠的疾病活动指数。收集小鼠结肠组织,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β(LC3B)、Beclin1的表达水平。在HCoEpiC细胞中,通过siRNA沉默β-arrestin2的表达,Earle’s平衡盐溶液(EBSS)处理细胞以诱导细胞自噬的发生,检测LC3B表达水平。结果β-arrestin2 WT实验组小鼠的结肠黏膜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水平上调,而β-arrestin2 KO实验组小鼠的结肠炎症程度明显改善,自噬相关蛋白LC3B-Ⅱ/Ⅰ表达水平下降(P<0.05),但Beclin1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HCoEpiC细胞中沉默β-arrestin2的表达,EBSS处理后,LC3B-Ⅱ/Ⅰ表达水平下调。结论在结肠炎中,β-arrestin2调控自噬水平,当β-arrestin2缺失时,可以通过抑制自噬改善结肠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自噬 β-抑制蛋白2 小鼠 HCoEpiC细胞
下载PDF
血清PSA浓度及病理分级在前列腺癌骨转移中的价值研究
10
作者 夏宝莹 郭佳翔 +5 位作者 冯灵怡 陈秋三 岑沛斌 彭焕越 邓楠 江庆萍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A01期16-18,共3页
研究前列腺癌骨转移与血清PSA水平及其病理分级关系,探讨骨转移发生的规律及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71例前列腺癌患者,在进行全身骨现象扫描前测定其血清PSA水平及标本进行病理分期。 结果 71位患者,骨转移37例(52.11%),骨未转... 研究前列腺癌骨转移与血清PSA水平及其病理分级关系,探讨骨转移发生的规律及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71例前列腺癌患者,在进行全身骨现象扫描前测定其血清PSA水平及标本进行病理分期。 结果 71位患者,骨转移37例(52.11%),骨未转移34例(47.89%),其中中分化癌与低分化癌组发生骨转移之间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骨转移组PSA水平明显高于骨未转移组,且随着PSA水平升高,骨转移率也随之增高。 结论 前列腺癌骨转移与血清PSA水平及病理分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低分化癌,PSA≥40 μg/mL时发生骨转移的可能性明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骨转移 PSA 病理分级
下载PDF
慢性NK细胞淋巴增殖性疾病相关周围神经病患者临床分析
11
作者 郭佳翔 郭洪亮 +3 位作者 胡文立 赵大春 邓雯 鲁明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78-1284,共7页
目的探讨慢性NK细胞淋巴增殖性疾病(CLPD-NK)相关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报道2022年3月17日就诊于北京朝阳医院的1例CLPD-NK相关周围神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文献总结CLPD-NK相关周围神经病的临床、实验室检... 目的探讨慢性NK细胞淋巴增殖性疾病(CLPD-NK)相关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报道2022年3月17日就诊于北京朝阳医院的1例CLPD-NK相关周围神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文献总结CLPD-NK相关周围神经病的临床、实验室检验、神经活组织检查(活检)、治疗及转归等情况。结果患者女性,62岁,临床表现为四肢无力、麻木,神经电生理检查提示周围神经损伤,脑脊液常规生化未见异常。腓肠神经活检神经束内见淋巴细胞浸润,CD56(+),TIA-1(+)。予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后,患者症状减轻,白细胞计数下降。查阅文献,包括本例患者,目前共报道CLPD-NK相关周围神经病患者10例,男女各5例,中位年龄64岁,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为5.50×10^(9)/L~24.66×10^(9)/L,淋巴细胞计数为1.54×10^(9)/L~32.00×10^(9)/L;3例患者脑脊液蛋白升高,所有患者腓肠神经活检均可见NK细胞浸润。患者的治疗方案以免疫抑制为主,多数患者预后良好。结论CLPD-NK周围神经病临床较为罕见。周围神经活检是其诊断的重要依据。皮质类固醇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对该疾病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增殖性疾病 周围神经病 临床
原文传递
第71例——反复精神行为异常,渐意识障碍、运动障碍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佳翔 赵大春 +10 位作者 彭斌 杨荫昌 王辉 任丽丽 徐蔚海 杨英麦 任海涛 赵燕环 梁智勇 高晶 郭玉璞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62-364,共3页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49岁,因“精神行为异常17个月,伴双下肢乏力、二便障碍11个月”于2007年6月7日入院。患者2005年10月出现全身乏力伴低热,11月自觉右眼下半部有黑影遮挡,在某医院行眼科检查及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
关键词 精神行为异常 意识障碍 运动障碍 反复 头颅CT检查 双下肢乏力 乏力伴低热 二便障碍
原文传递
非流利失语型额颞叶痴呆患者神经心理学特征及皮质代谢功能变化 被引量:11
13
作者 高晶 李芳 +6 位作者 朱朝晖 冯逢 有慧 彭斌 郭佳翔 孟琼 郭玉璞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733-736,共4页
目的正规的认知功能评价结合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FDG—PET)检查和影像学改变,分析非流利失语型额颞叶痴呆(FTD)患者的神经心理学特征。方法选择临床、影像、皮质葡萄糖代谢功能以及神经心理学评价均符合非流利失语型FT... 目的正规的认知功能评价结合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FDG—PET)检查和影像学改变,分析非流利失语型额颞叶痴呆(FTD)患者的神经心理学特征。方法选择临床、影像、皮质葡萄糖代谢功能以及神经心理学评价均符合非流利失语型FTD患者,动态评价其神经语言学以及多种认知功能。按其特殊的神经心理学特点结合FDG-PET分析神经心理学改变的皮质基础。结果5例患者的核心症状均为隐袭起病、慢性进行性的非流利型失语,伴随的突出改变为视空间、字词级阅读保留好,记忆相对好,以非语言记忆保留更突出,生活适应能力损害相对晚。患者均有相应的皮质糖代谢改变基础。结论非流利失语型FTD患者的视空间能力、字词级阅读能力以及生活适应能力损害晚,与相应的皮质代谢功能相关,可以帮助照料者有效指导、调整患者的适应能力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失语 经皮质运动性 神经心理学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原文传递
Benson综合征患者两例神经心理特征与皮质代谢异常 被引量:3
14
作者 高晶 郭佳翔 +6 位作者 李方 冯逢 朱朝晖 牛娜 有慧 崔丽英 郭玉璞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3-166,共4页
目的 应用规范的神经心理评价结合结构影像以及功能影像正确诊断后部皮质萎缩,即Benson综合征.方法 对于综合认知功能评价证实以视空间功能异常为主要改变的2例Benson综合征患者进行系列的视空间功能检查、3D磁共振以及脱氧葡萄糖(FDG... 目的 应用规范的神经心理评价结合结构影像以及功能影像正确诊断后部皮质萎缩,即Benson综合征.方法 对于综合认知功能评价证实以视空间功能异常为主要改变的2例Benson综合征患者进行系列的视空间功能检查、3D磁共振以及脱氧葡萄糖(FDG)-PET检查.结果 2例以记忆障碍为主诉就诊的患者,其中1例多次就诊于眼科诊断"视力障碍"而无其他异常发现,但经过仔细询问临床过程,规范的神经心理评价,结果证实患者有失认、视觉共济失调、失用、失读、失写(患者书写笔画正确,只是空间位置错误)等症状.2例患者MRI检查示双侧顶枕叶萎缩.FDG-PET反映顶枕皮质代谢减低,符合Benson综合征的诊断.结论 规范的神经心理评价可以正确地认识疾病本质,结构影像和功能影像对鉴别诊断Benson综合征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皮质 萎缩 痴呆 神经心理学测验
原文传递
痴呆
15
作者 Alistair Burns Steve Iliffe +1 位作者 郭佳翔(译) 董立羚(校) 《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2009年第3期157-162,共6页
痴呆是一组以记忆困难、语言障碍、精神心理改变及日常生活适应能力损害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而阿尔茨海默病作为一种特殊的疾病,是最常见的痴呆原因。我们将在下文中首先回顾痴呆综合征的临床和护理方面的问题,然后重点讨论阿尔茨海... 痴呆是一组以记忆困难、语言障碍、精神心理改变及日常生活适应能力损害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而阿尔茨海默病作为一种特殊的疾病,是最常见的痴呆原因。我们将在下文中首先回顾痴呆综合征的临床和护理方面的问题,然后重点讨论阿尔茨海默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综合征 阿尔茨海默病 临床综合征 生活适应能力 语言障碍 心理改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