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破孔面积对燃气弹射性能影响机理分析
1
作者 王磊 郭保全 +2 位作者 朱家萱 黄通 高钦和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5-292,共8页
为探究发射筒破损面积对燃气弹射过程的影响,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有限速率/涡耗散模型和动态分层网格技术,建立包含筒壁损伤的发射筒三维数值模型,在数值验证的基础上通过改变破孔直径,仿真得到不同破孔面积下发射筒内流场分布与内... 为探究发射筒破损面积对燃气弹射过程的影响,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有限速率/涡耗散模型和动态分层网格技术,建立包含筒壁损伤的发射筒三维数值模型,在数值验证的基础上通过改变破孔直径,仿真得到不同破孔面积下发射筒内流场分布与内弹道参数。结果表明:在发射筒内部整体流场形态近似呈对称分布,但由于燃气产生附壁效应和旋转涡的出现,局部流场呈现非对称性;随孔径增大筒内压力减小,孔径为160 mm时,t_(0)时速度相比完整筒壁的速度下降高达13.17%,在设定的出筒条件下当孔径大于140 mm后不能满足出筒要求;进行各参数相关性分析时发现破孔面积与第一次压力峰值及t_(0)时速度之间呈负线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弹射 发射筒破损面积 初容室 内流场 内弹道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无人布雷车纯路径轨迹跟踪控制系统
2
作者 岳光 潘玉田 +2 位作者 任琳 郭保全 王雯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4-96,共3页
针对有人驾驶布雷车操作误差大、效率低以及危险度高的问题,提出基于机器视觉的无人布雷车纯路径轨迹跟踪控制系统。构建无人布雷车的控制系统构架;提出机器视觉导航设计,对布雷车的作业环境图像进行处理;建立纯路径追踪数学模型及算法... 针对有人驾驶布雷车操作误差大、效率低以及危险度高的问题,提出基于机器视觉的无人布雷车纯路径轨迹跟踪控制系统。构建无人布雷车的控制系统构架;提出机器视觉导航设计,对布雷车的作业环境图像进行处理;建立纯路径追踪数学模型及算法,实现对无人布雷车布雷轨迹的控制跟踪轨迹。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可快速准确跟踪无人布雷车的轨迹,提高无人布雷车的军事效果,具有较重要工程价值,为实现武器装备的智能化水平提供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布雷车 机器视觉 纯路径跟踪 控制系统 边缘检测
下载PDF
基于BP-FWA算法的无人艇载火箭炮回转机构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3
作者 岳光 邱海莲 +2 位作者 任琳 潘玉田 郭保全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12,共7页
针对目前传统艇载火箭炮回转机构控制误差大、精度低及行驶中抗干扰能力弱等问题,提出基于烟花算法(BP-FWA)神经网络算法无人艇载火箭炮回转机构伺服控制研究。构建某无人艇载火箭炮回转机构伺服控制构架;建立回转机构数学模型,结合DSP... 针对目前传统艇载火箭炮回转机构控制误差大、精度低及行驶中抗干扰能力弱等问题,提出基于烟花算法(BP-FWA)神经网络算法无人艇载火箭炮回转机构伺服控制研究。构建某无人艇载火箭炮回转机构伺服控制构架;建立回转机构数学模型,结合DSP进行控制信号处理;提出BP-FWA算法模型设计,实现对回转机构伺服控制的精确优化控制。结果表明:该算法下的伺服控制系统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误差小及抗干扰能力强,提升无人艇载火箭炮的运行效果,具有很重要军事工程应用价值,为实现我海军艇载武器装备的智能化水平提供重要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艇 舰载火箭炮 BP-FWA神经网络算法 回转机构 DSP 伺服控制
下载PDF
发射载荷作用下特种车辆动态响应仿真分析与优化
4
作者 闫江 黄通 +2 位作者 郭保全 朱家萱 高钦和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488-495,共8页
基于HyperMesh-LS-DYNA有限元建模与仿真方法,探究了特种车辆在发射载荷作用下车体的稳定性问题。以某型特种车辆为研究对象,在车辆数值仿真模型中构建了悬架等相关柔性化组件,对车体在发射载荷作用下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发现发射载荷未... 基于HyperMesh-LS-DYNA有限元建模与仿真方法,探究了特种车辆在发射载荷作用下车体的稳定性问题。以某型特种车辆为研究对象,在车辆数值仿真模型中构建了悬架等相关柔性化组件,对车体在发射载荷作用下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发现发射载荷未能均匀分散到各支撑结构,且在发射底座、 g-h轴对应轮胎与地面的接触压力较大,发射筒摆动幅度较大。基于上述结果,提出调整支腿结构的刚度阻尼系数和增加附加支撑结构两种优化方案,以达到减小车辆与地面的接触压力以及车体纵向摆动幅度的目的,并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辅助支撑的数量与位置对车体稳定性的影响较大,靠近底座以及数量越多,对车体稳定的保持效果较好,其中在g-h轴之间增加一对附加支腿,底座接触力减少16%;在b-c、 g-h轴之间同时各增加一对附加支腿,底座接触压力减少20%,发射筒摆动幅度范围缩减1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体稳定性 发射载荷 特种车辆 有限元模型 多轴车辆
下载PDF
CAD二次开发进行两栖装甲车水上性能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郭保全 潘玉田 +1 位作者 谌勇 侯宏花 《华北工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70-173,共4页
 为了分析两栖装甲车辆的水上性能,利用VC++6.0在ObjectARX环境下对AutoCAD二次开发,开发出了两栖装甲车辆的静水特性分析软件,并对某自行火炮的静水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切实可行的,同传统的方法相比较,在计算精度和效率...  为了分析两栖装甲车辆的水上性能,利用VC++6.0在ObjectARX环境下对AutoCAD二次开发,开发出了两栖装甲车辆的静水特性分析软件,并对某自行火炮的静水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切实可行的,同传统的方法相比较,在计算精度和效率方面有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装甲车辆 水上性能 CAD 二次开发 VC++6.O OBJECTARX
下载PDF
火炮后坐阻力控制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4
6
作者 郭保全 黄通 +2 位作者 武宪威 张世全 潘玉田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2-107,共6页
火炮后坐阻力控制技术是协调火炮威力与机动性矛盾,是面对未来高威力、高机动火炮发展,提高火炮系统总体性能的关键技术。根据控制作用原理的不同,将后坐阻力控制技术分为自适应控制技术、电磁流变技术和电磁阻尼技术,详细分析了国内外... 火炮后坐阻力控制技术是协调火炮威力与机动性矛盾,是面对未来高威力、高机动火炮发展,提高火炮系统总体性能的关键技术。根据控制作用原理的不同,将后坐阻力控制技术分为自适应控制技术、电磁流变技术和电磁阻尼技术,详细分析了国内外研究学者对不同后坐阻力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现代火炮后坐阻力控制技术的前沿问题和挑战,概括了火炮后坐阻力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对未来火炮后坐阻力控制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坐阻力控制技术 高威力 高机动 后坐稳定
下载PDF
扣机电磁铁优化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郭保全 彭峰生 +1 位作者 潘玉田 解志坚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9-42,共4页
过去基本上采用试算法进行火炮自动机电扣机的电磁铁主要参数设计。根据电扣机设计的两类问题和广义梯度法解决多变量、非线性约束问题的一般方法,提出了扣机电磁铁主要设计参数的优化算法。并以某扣机电磁铁设计为例,对其推力进行了优... 过去基本上采用试算法进行火炮自动机电扣机的电磁铁主要参数设计。根据电扣机设计的两类问题和广义梯度法解决多变量、非线性约束问题的一般方法,提出了扣机电磁铁主要设计参数的优化算法。并以某扣机电磁铁设计为例,对其推力进行了优化计算。提出的方法可直接用于扣机电磁铁设计,也可用于其他类型电磁铁设计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设计 优化理论 广义梯度法 自动机 扣机电磁铁
下载PDF
弹性身管的弹炮耦合问题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郭保全 刘佳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7-301,共5页
建立精确的线膛炮身管与弹丸模型,基于Adams中的柔性体接触理论,在考虑身管弹性的基础上,建立弹带和弹丸前定心部与身管内膛的接触模型,在该软件平台上分别对弹丸与刚性体线膛炮身管、弹丸与弹性化处理的线膛炮身管的弹炮耦合过程进行... 建立精确的线膛炮身管与弹丸模型,基于Adams中的柔性体接触理论,在考虑身管弹性的基础上,建立弹带和弹丸前定心部与身管内膛的接触模型,在该软件平台上分别对弹丸与刚性体线膛炮身管、弹丸与弹性化处理的线膛炮身管的弹炮耦合过程进行动力学仿真,得到两组弹炮耦合时的炮口振动及对应的弹丸运动响应数据。将所得数据进行对比,结合以往事实,说明在研究弹炮耦合时考虑身管弹性的重要性。结果表明该动力学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弹丸与身管之间的作用机理,可以为通过减小身管振动的方法来提高射击精度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 动力学 弹炮耦合 仿真
下载PDF
燃气射流在变截面充液管道内作用特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郭保全 黄通 +2 位作者 丁宁 栾成龙 张彤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4-28,共5页
为了探究燃气射流在变截面充液管道内与液体工质相互作用对管道稳定性的影响,对燃气射流作用下液体工质的运动特性进行研究。建立燃气射流在变截面充液管道内作用的仿真模型,采用ANSYS FLUENT流体仿真软件对燃气射流作用下的变截面管道... 为了探究燃气射流在变截面充液管道内与液体工质相互作用对管道稳定性的影响,对燃气射流作用下液体工质的运动特性进行研究。建立燃气射流在变截面充液管道内作用的仿真模型,采用ANSYS FLUENT流体仿真软件对燃气射流作用下的变截面管道内流场变化特性进行数值模拟,获得了液体工质的运动变化特性;根据液体工质运动特性的仿真结果探究了各主要参数对管道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燃气射流作用过程中,燃气与液体工质逐渐混合,形成气液混合相从管道中喷出;在燃气作用初期,液体工质主要作用在管道平直段,粘滞阻力先增大后减小且峰值相对较小;在燃气作用中期,液体工质主要作用在管道收敛段,粘滞阻力峰值逐渐增大;在燃气作用后期,液体工质主要作用在管道扩张段上,粘滞阻力峰值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射流 变截面管道 液体工质 粘滞阻力 稳定性
下载PDF
改进的速度矩阵法在火炮动力学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保全 侯宏花 潘玉田 《华北工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50-55,共6页
目的 使速度矩阵法在火炮动力学上的应用更完善 .方法 将传统的火炮动力学理论与速度矩阵法结合起来 ,对速度矩阵法进行了改进 .结果 得到了改进的速度矩阵法动力学方程组 .
关键词 速度矩阵 火炮 动力学 炮闩运动
下载PDF
智能材料和结构的应用及展望 被引量:3
11
作者 郭保全 侯宏花 潘玉田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年第6期131-132,共2页
综合评述了智能材料和结构的研究、应用和进展,对智能材料和结构进行了概念描述,分析了其开发研究情况,总结了其应用方向,并对今后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智能材料 智能结构 主动控制 自适应结构
下载PDF
火炮后坐能量转换装置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保全 黄通 +2 位作者 毛虎平 张彤 昝博勋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共5页
利用直线发电机技术将火炮后坐动能转换为电能再利用,设计了一种新型火炮后坐能量转换装置。基于等效磁路法和虚功原理推导出该型直线发电机电磁力的解析公式;按照火炮后坐运动规律建立火炮后坐能量转换装置动力学模型;并结合有限元法... 利用直线发电机技术将火炮后坐动能转换为电能再利用,设计了一种新型火炮后坐能量转换装置。基于等效磁路法和虚功原理推导出该型直线发电机电磁力的解析公式;按照火炮后坐运动规律建立火炮后坐能量转换装置动力学模型;并结合有限元法对装置电磁场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分析了该装置的电磁阻力特性和动力学特性;提出了一种利用可调电阻对火炮后坐能量转换装置电磁力进行调控的方法,并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种方法能够有效的对电磁阻力进行调控,为火炮后坐能量转换装置进一步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火炮后坐 能量转换 电磁阻力
下载PDF
智能结构在厚壁梁振动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保全 侯宏花 潘玉田 《机械管理开发》 2005年第3期6-7,9,共3页
首先介绍了利用智能结构进行厚壁梁振动控制基本原理,然后具体分析了厚壁梁振动智能控制系统的组成,并详述了厚壁梁振动智能控制系统的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压电智能材料进行厚壁梁振动智能控制是可行的。
关键词 智能结构 振动控制 厚壁梁
下载PDF
低后坐力武器喷管推力特性研究
14
作者 郭保全 黄通 +2 位作者 丁宁 武宪威 栾成龙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8-162,共5页
为探究低后坐力武器喷管对后坐力的作用效力,建立了低后坐力武器喷管仿真模型,利用ANSYS FLUENT对不同燃气压力作用下的喷管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获得了喷管型面阻力特性和推力特性,根据推力特性仿真结果探究了喷管结构参数对推力特性的影... 为探究低后坐力武器喷管对后坐力的作用效力,建立了低后坐力武器喷管仿真模型,利用ANSYS FLUENT对不同燃气压力作用下的喷管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获得了喷管型面阻力特性和推力特性,根据推力特性仿真结果探究了喷管结构参数对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低后坐力武器喷管在火药燃气开始作用瞬间推力急剧增大;在燃气作用初期由于膛内压力较大,火药燃气在喷管尾部形成低压区产生负推力;在燃气作用中后期,喷管推力呈现幅值较小的平稳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后坐力武器 喷管 气动特性 结构优化
下载PDF
电动冲量发生器设计与数值分析
15
作者 郭保全 李鑫波 +2 位作者 栾成龙 黄通 潘玉田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1-54,共4页
为获得合适的冲击特性,以某冲击载荷加载试验为依托,基于碰撞能量转移原理,提出一种通过电机驱动、齿轮齿条传动、碰块直线运动结合的电动冲量发生器设计方案。建立了该型电动冲量发生器的数学模型,分析了设计参数对产生冲量的影响,提... 为获得合适的冲击特性,以某冲击载荷加载试验为依托,基于碰撞能量转移原理,提出一种通过电机驱动、齿轮齿条传动、碰块直线运动结合的电动冲量发生器设计方案。建立了该型电动冲量发生器的数学模型,分析了设计参数对产生冲量的影响,提出了满足不同冲量要求的模拟试验的调整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新型电动冲量发生器可以较好模拟试验所需的冲量,可以通过调整碰块质量的大小以满足不同冲量要求的模拟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载荷 冲量发生器 电动 碰撞
下载PDF
火炮后坐能量转换装置电磁振动特性分析
16
作者 郭保全 黄通 +1 位作者 毛虎平 张彤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共5页
针对火炮后坐能量转换装置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电磁振动现象,分析了电磁振动对装置运行的影响。基于有限元法对火炮后坐能量转换装置电磁场进行分析,结合麦克斯韦张量法对该装置运行过程中的径向电磁力进行计算;建立火炮后坐能量转换装置... 针对火炮后坐能量转换装置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电磁振动现象,分析了电磁振动对装置运行的影响。基于有限元法对火炮后坐能量转换装置电磁场进行分析,结合麦克斯韦张量法对该装置运行过程中的径向电磁力进行计算;建立火炮后坐能量转换装置三维结构模型,并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模态分析;将计算出的径向电磁力耦合到结构有限元模型当中,对火炮后坐能量转换装置进行电磁振动响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火炮后坐能量转换装置电磁振动幅值较小,但容易发生共振,电磁振动特性分析对装置电磁参数和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径向电磁力 模态分析 电磁振动
下载PDF
小波分析在车辆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17
作者 郭保全 侯宏花 潘玉田 《机械管理开发》 2005年第2期41-42,44,共3页
车辆变速箱振动信号可用小波分析法预处理后,再用小波包能量尺度图分析法识别故障,按此法对BJ212变速箱准确地进行了故障识别,结果表明利用小波分析进行变速箱故障诊断的方法行之有效。
关键词 小波分析 故障诊断 车辆 变速箱
下载PDF
基于摇架约束的炮口振动仿真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邓剑 郭保全 韩海涛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16,27,共4页
针对火炮射击时身管振动动力学和减小炮口振动的问题,建立了综合考虑弹炮刚柔耦合和摇架约束的身管振动动力学模型,以和射击精度相关的炮口振动横向线速度、横向线加速度和角位移、角速度表征炮口振动,在ADAMS中对身管振动动力学模型的... 针对火炮射击时身管振动动力学和减小炮口振动的问题,建立了综合考虑弹炮刚柔耦合和摇架约束的身管振动动力学模型,以和射击精度相关的炮口振动横向线速度、横向线加速度和角位移、角速度表征炮口振动,在ADAMS中对身管振动动力学模型的四个参量进行了数值仿真求解,并考虑通过改变模型中摇架前后衬套距离来减小炮口振动。仿真结果表明,摇架约束的模型能够反应火炮射击时的身管实际振动规律,为减小炮口振动设计提供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 动力学 刚柔耦合 数值仿真
下载PDF
基于高低机接触间隙的炮口振动仿真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金龙 郭保全 +1 位作者 杨克柱 潘玉田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7-121,共5页
炮口振动是影响火炮射击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高低机接触间隙所引起的结构非线性对炮口振动的影响很大.为了分析接触间隙对炮口振动的影响规律,建立了考虑高低机接触间隙的火炮起落部分动力学模型.模型还综合考虑了弹炮刚柔耦合和摇架约... 炮口振动是影响火炮射击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高低机接触间隙所引起的结构非线性对炮口振动的影响很大.为了分析接触间隙对炮口振动的影响规律,建立了考虑高低机接触间隙的火炮起落部分动力学模型.模型还综合考虑了弹炮刚柔耦合和摇架约束的情况,在高低机齿轮齿弧之间加接触副来模拟碰撞作用,利用ADAMS动力学仿真软件分析了不同高低机间隙对炮口振动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考虑高低机接触间隙的的模型能更加真实地反映炮口振动的特性,为炮口振动特性的综合分析以及对接触间隙的优化控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炮口振动 高低机 仿真 接触间隙
下载PDF
医学B超图像降噪处理的三种方法比较 被引量:8
20
作者 侯宏花 陈树越 郭保全 《测试技术学报》 2003年第3期262-264,共3页
 针对医学B超图像的噪声特点,将采集到的医学B超图像输入计算机,然后用Matlab语言编制中值滤波、自适应滤波和小波阈值降噪程序,分别对同一图像运用3种方法降噪,并比较结果,得出其图像质量都有所改善,且自适应滤波和小波阈值降噪方法...  针对医学B超图像的噪声特点,将采集到的医学B超图像输入计算机,然后用Matlab语言编制中值滤波、自适应滤波和小波阈值降噪程序,分别对同一图像运用3种方法降噪,并比较结果,得出其图像质量都有所改善,且自适应滤波和小波阈值降噪方法处理的效果更好,尤其是小波方法更优越一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B超图像 降噪处理 MATLAB语言 自适应滤波 小波阈值降噪 中值滤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