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疏肝健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血浆胆囊收缩素及生长抑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郭前坤 汪正芳 张声生 《北京中医药》 2012年第10期776-779,共4页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血浆中胆囊收缩素(CCK)及生长抑素(SS)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得舒特组、疏肝健脾低、中及高剂量组,使用乙酸灌肠加束缚应激的方法建立IBS-D大鼠...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血浆中胆囊收缩素(CCK)及生长抑素(SS)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得舒特组、疏肝健脾低、中及高剂量组,使用乙酸灌肠加束缚应激的方法建立IBS-D大鼠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血浆CCK及SS含量。结果疏肝健脾方可以明显降低模型大鼠的排便次数(P<0.01);不同扩张容量下,疏肝健脾方明显降低模型大鼠的内脏敏感性(P<0.01);模型组大鼠血浆CCK及SS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中、高剂量疏肝健脾方可以降低大鼠血浆中CCK和SS的含量(P<0.05),与得舒特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疏肝健脾方可以改善大鼠的腹泻及内脏高敏感性,并对CCK及SS有调节作用,提示疏肝健脾方可以有效治疗IBS-D,并与调节胃肠激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健脾方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胃肠激素 胆囊收缩素 生长抑素
下载PDF
虎杖苷对非酒精性脂肪肝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陈剑明 张声生 +3 位作者 吴震宇 郭前坤 高月 马增春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88-1191,I0014,I0015,共6页
目的:探讨虎杖苷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1)造模:健康雄性SD大鼠47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10只)、模型组(10只)、虎杖苷大剂量组(9只)、虎杖苷小剂量组(9只)和双环醇组(9只)。正常组予标准饲料,其它4组给予高脂饲料;5组共喂养1... 目的:探讨虎杖苷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1)造模:健康雄性SD大鼠47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10只)、模型组(10只)、虎杖苷大剂量组(9只)、虎杖苷小剂量组(9只)和双环醇组(9只)。正常组予标准饲料,其它4组给予高脂饲料;5组共喂养10周后,从正常组与模型组中各随机挑选1只,取肝脏做病理切片,正常组大鼠肝脏切片作对照,证实模型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形成。(2)治疗:正常组与模型组予以生理盐水灌胃,5 m L/次;虎杖苷大、小剂量组分别以200 mg·kg-1·d-1,100 mg·kg-1·d-1的虎杖苷混悬液灌胃,双环醇组以100 mg·kg-1·d-1的双环醇混悬液灌胃。以上5组皆观察4周,期间各组大鼠统一用标准饲料饲养。次日大鼠禁食12 h后,腹腔麻醉,1抽取腹主动脉血5 m L,分离血清,检测大鼠血清中肝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2取肝组织,在大鼠肝脏的同一部位取4块黄豆大小肝组织:一块投多聚甲醛浸泡,为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准备。另两块装Ep管,速投液氮。一份观察油红O染色观察肝细胞内脂质沉积状况。结果:1大鼠体质量变化:造模第10周末,模型组、虎杖苷两个剂量组和双环醇组的大鼠体质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0.01);治疗1周后,与模型组相比虎杖苷大剂量组和双环醇组体质量开始出现降低(P<0.05,0.01),治疗第4周末,正常组、虎杖苷两个剂量组及双环醇组大鼠体质量低于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对应为P<0.05,0.01),且虎杖苷大剂量对大鼠体质量减轻效果与双环醇组相当(P<0.05)。2肝功血脂的变化:治疗4周后,与模型组相比,TC、TG在虎杖苷两个剂量组、双环醇组中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0.01)。虎杖苷大剂量组对TG的降低作用优于双环醇组(P<0.05)。3肝脏病理的变化:治疗4周后,与模型组相比,肝细胞脂肪变、气球样变、小叶炎症和门脉炎症虎杖苷两个剂量组、双环醇组中均得到明显改善。4肝脏油红染色变化:治疗4周后,与模型组相比,可见肝细胞脂肪含量在虎杖苷两个剂量组、双环醇组中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虎杖苷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较好疗效,它可以减轻高脂饮食导致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体质量增加、改善血脂肝功的异常、改善脂肪肝病理学改变和肝细胞脂质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虎杖苷 中药单体 疗效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虎杖苷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肝脏病理评价及对脂质代谢酶SERSP-1c和PPAR-a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2
3
作者 陈剑明 张声生 +3 位作者 李琳 郭前坤 高月 马增春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701-1706,共6页
目的:探讨虎杖苷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病理的改善及保护机制。方法:1造模:健康雄性SD大鼠47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10只)、模型组(10只)、虎杖苷大剂量组(9只)、虎杖苷小剂量组(9只)和双环醇组(9只)。正常组予标准饲料,其它4组给予... 目的:探讨虎杖苷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病理的改善及保护机制。方法:1造模:健康雄性SD大鼠47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10只)、模型组(10只)、虎杖苷大剂量组(9只)、虎杖苷小剂量组(9只)和双环醇组(9只)。正常组予标准饲料,其它4组给予高脂饲料,4组共喂养10周后,从正常组与模型组中各随机挑选1只,取肝脏做病理切片,正常组大鼠肝脏切片作对照,证实模型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形成。2治疗:正常组与模型组予以生理盐水灌胃,5 m L/次;虎杖苷大、小组分别以200 mg·kg-1·d-1和100 mg·kg-1·d-1的虎杖苷混悬液灌胃,双环醇组以100 mg·kg-1·d-1的双环醇混悬液灌胃。以上4组皆观察4周,期间各组大鼠统一用标准饲料饲养。3检测指标:在大鼠肝脏的同一部位取3块黄豆大小肝组织:一块投多聚甲醛浸泡,用于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并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SH临床研究网病理工作组指南》内容对肝组织切片在病理学和形态学上进行评价。另2块装Ep管,速投液氮。一份观察油红O染色观察肝细胞内脂质沉积状况;一份用于RT-PCR法检测肝脏脂质代谢关键酶:过氧化物酶之增殖活化受体a(PPAR-α),和脂质合成关键酶:固醇调控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1c,SREBP-1c)的mRNA基因表达变化。结果:1肝脏病理的变化:治疗4周后,与模型组相比,肝细胞脂肪变、气球样变、小叶炎症和门脉炎症在虎杖苷大、小剂量组、双环醇组中均得到明显改善,且NAS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2RT-PCR法检测肝组织中脂质代谢关键酶mRNA表达量的变化:治疗4周后,与模型组相比,脂质代谢关键酶PPAR-α的基因表达经虎杖治疗后明显增高(P<0.05,0.01)。脂质合成关键酶的SREBP-1c在白藜芦醇、双环醇组中均得到明显降低(P<0.05,0.01)。结论:虎杖苷可以改善脂肪肝病理学改变和肝细胞脂质沉积,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增加脂质过氧化关键酶PPAR-α的基因表达和抑制脂质合成关键酶SREBP-1c的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虎杖苷/中药单体 肝脏病理评价 保护机制
下载PDF
疏肝健脾方对实验性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5-羟色胺相关的结肠黏膜离子通道转运机制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声生 汪正芳 +3 位作者 郭前坤 陈剑明 李琳 李萍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16-1520,共5页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方对实验性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5-羟色胺(5-HT)相关的结肠黏膜离子转运的调节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疏肝健脾组,每组12只;模型组及疏肝健脾组采用乙酸灌肠加束缚应激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正常组和...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方对实验性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5-羟色胺(5-HT)相关的结肠黏膜离子转运的调节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疏肝健脾组,每组12只;模型组及疏肝健脾组采用乙酸灌肠加束缚应激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疏肝健脾组给予疏肝健脾方灌胃14天。在药物和特异性阻断剂的作用下,采用短路电流技术,体外测量5-HT引起的结肠上皮短路电流变化。结果 3组大鼠离体远端结肠基础电流、基础电压及跨膜电阻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HT引起的大鼠结肠黏膜产生的短路电流峰值模型组比正常组降低(P<0.05),疏肝健脾组较模型组升高(P<0.05)。在结肠黏膜的顶膜侧加入4,4'-diisothiocyanato-stilbene-2,2'-disulfonic acid(DIDS,500μmol/L)后,5-HT引起的短路电流峰值模型组比正常组降低(P<0.05),疏肝健脾组较模型组升高(P<0.05);当顶膜溶液中Na+被替换(无Na+)或顶膜侧加入阿米洛利(100μmol/L)后,5-HT引起的短路电流峰值模型组比正常组降低(P<0.05),疏肝健脾组较模型组升高(P<0.05)。结论疏肝健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结肠黏膜5-HT通路相关的跨上皮电活动的作用是通过调节Cl-和HCO3-的分泌实现的,其调节是通过位于结肠上皮顶膜的囊性纤维化跨膜调控性Cl-通道,以及位于基底膜的Na+-K+泵、钠钾氯共转运体、钠碳酸氢根共转运体、Cl-/HCO3-交换器和基底膜K+通道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健脾方 结肠上皮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短路电流
下载PDF
疏肝健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血浆及结肠组织5-HT、SP、VIP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汪正芳 郭前坤 张声生 《天津中医药》 CAS 2012年第5期459-462,共4页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血浆及结肠组织5-羟色胺(5-HT)、P物质(SP)和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得舒特组、疏肝健脾方低、中、高剂量组,使用乙酸灌肠...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血浆及结肠组织5-羟色胺(5-HT)、P物质(SP)和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得舒特组、疏肝健脾方低、中、高剂量组,使用乙酸灌肠加束缚的方法建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大鼠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HT、SP及VIP。[结果]疏肝健脾方可以明显降低大鼠的粪便含水量(P<0.05);疏肝健脾方中、高剂量组腹部撤退反射(AWR)评分在不同扩张容量下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疏肝健脾方可以降低大鼠血浆中5-HT和结肠组织中SP的含量,而血浆中SP、VIP及结肠组织中VIP含量无显著变化。[结论]疏肝健脾方可以改善大鼠的腹泻及内脏的高敏感性,并对5-HT及SP有调节作用,提示疏肝健脾方可以有效治疗D-IBS,并与调节胃肠激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健脾方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胃肠激素 5-羟色胺 P物质 血管活性肠肽
下载PDF
疏肝健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多巴胺信号通路结肠黏膜吸收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声生 郭前坤 +3 位作者 汪正芳 陈剑明 吴震宇 李萍 《天津中医药》 CAS 2013年第9期546-549,共4页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模型大鼠结肠黏膜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将体质量(200±20)g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D-IBS模型组、疏肝健脾方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经过造模及疏肝健脾方治疗后,采用短路电流技术体外测...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模型大鼠结肠黏膜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将体质量(200±20)g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D-IBS模型组、疏肝健脾方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经过造模及疏肝健脾方治疗后,采用短路电流技术体外测定各组大鼠结肠黏膜的短路电流变化,并观察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和疏肝健脾方对大鼠结肠黏膜短路电流的影响。[结果]D-IBS模型组较正常组大鼠基础短路电流值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E可引起大鼠结肠黏膜短路电流下降,且D-IBS模型组较正常组下降幅度明显增加(P<0.05);经疏肝健脾方治疗后,治疗组较模型组对DA引起的最大短路电流变化明显减小(P<0.05)。[结论]DA可引起D-IBS模型大鼠结肠黏膜吸收活动增强,疏肝健脾方能通过改善D-IBS大鼠对DA的反应性而发挥其改善肠道吸收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疏肝健脾 多巴胺 短路电流
下载PDF
疏肝健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结肠黏膜5-羟色胺及其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汪正芳 郭前坤 +4 位作者 张声生 赵鲁卿 杨成 李晓玲 吴震宇 《北京中医药》 2013年第6期406-409,共4页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模型大鼠结肠黏膜5-羟色胺(5-HT),5-羟色胺3受体(5-HT3R)及5-羟色胺4受体(5-HT4R)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得舒特组和疏肝健脾高、中、低剂量组,除正...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模型大鼠结肠黏膜5-羟色胺(5-HT),5-羟色胺3受体(5-HT3R)及5-羟色胺4受体(5-HT4R)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得舒特组和疏肝健脾高、中、低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使用乙酸灌肠加束缚应激的方法制备D-IBS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分别予生理盐水、得舒特、疏肝健脾方灌胃2周。取大鼠结肠黏膜,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5-HT,免疫组化法检测5-HT3R及5-HT4R的表达。结果疏肝健脾方可以明显降低D-IBS大鼠粪便含水量(P<0.01);疏肝健脾方可以明显增加D-IBS大鼠的最小容量阈值(P<0.01);疏肝健脾方可以降低D-IBS大鼠结肠黏膜5-HT和5-HT3R的表达(P<0.01),升高5-HT4R的表达(P<0.01)。结论疏肝健脾方对D-IBS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结肠5-HT及其受体,减弱神经元兴奋性、提高内脏痛阈、消除肠道敏感而达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疏肝健脾方 5-羟色胺 5-HT3受体 5-HT4受体
下载PDF
焦作矿区薄基岩厚松散层工作面微震响应特征
8
作者 宛志红 郑顺元 +4 位作者 李磊 郭前坤 刘峥 苗葳 许延春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9-68,共10页
为探究不同基岩厚度对薄基岩厚松散层工作面微震响应特征的影响,以焦作某矿14030工作面为例,依据基采比划分8.8~9.5,12.7~17.8两个阶段,对不同阶段的微震事件数量和能量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合工作面地质条件资料,阐明了工作面基... 为探究不同基岩厚度对薄基岩厚松散层工作面微震响应特征的影响,以焦作某矿14030工作面为例,依据基采比划分8.8~9.5,12.7~17.8两个阶段,对不同阶段的微震事件数量和能量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合工作面地质条件资料,阐明了工作面基岩厚度与微震活动特性的对应关系:微震事件呈现低位岩层聚集、高位岩层离散分布的特征;基岩厚度较小时,微震事件在基岩段均有分布,微震事件影响范围并未突破基岩顶界面;微震事件数量与每日推进距离近似成正比;随着基采比的增大,周期来压步距增加,基采比为12.7~17.8阶段较8.8~9.5阶段的周期来压步距增加了2.29m,底板破坏深度减少了35.2%,且日均微震事件数量在日均推进距离增加的条件下亦显著减少。研究成果可为分析厚松散层薄基岩矿井微震活动、覆岩破坏和矿压显现特征的相互关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基岩 基采比 微震事件 矿压显现
下载PDF
非酒精性Wernicke脑病1例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媛媛 岳妍 郭前坤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10期1739-1740,共2页
Wernicke脑病(Wernicke encephalopathy,WE)是一种由维生素B_(1)缺乏引起的急性神经系统疾病,以“意识障碍、眼征和共济失调”经典三联征为主要临床表现[1]。本病患者大多数并不完全具备经典三联征表现,部分早期可无特异性症状,或仅见... Wernicke脑病(Wernicke encephalopathy,WE)是一种由维生素B_(1)缺乏引起的急性神经系统疾病,以“意识障碍、眼征和共济失调”经典三联征为主要临床表现[1]。本病患者大多数并不完全具备经典三联征表现,部分早期可无特异性症状,或仅见头晕、精神不振等表现,因此临床诊断较为困难。本文报道我院消化科收治的1例非酒精性WE并检索相关文献,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漏诊、误诊。1病例资料患者女,62岁,主因“上腹部胀闷不适1个月余”入院。患者入院前1年因精神刺激出现食欲不振,1个月前出现上腹部胀闷不适,因该症状逐渐加重且伴恶心、呕吐多次就诊,反复出现酮症,查电子胃镜及病理示(胃窦)慢性胃炎,予补液纠酮及抑酸、保护胃黏膜等治疗后症状改善,尿酮体消失。入院前8d患者上述症状再次加重,于外院予抑酸、保护胃黏膜、止吐及营养支持等治疗,症状未见明显缓解,为求进一步诊治收入我科。入院时:患者神清,表情淡漠,上腹部胀闷不适,饮水即吐,食后吐痰液,闻异味后恶心,乏力,纳差,大便3~4d一次,质干,小便量少,睡眠尚可。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双眼白内障术后病史,否认其他病史。否认饮酒史及药物滥用史。查体:神清,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心肺查体未见异常,肠鸣音弱,四肢肌力正常,未见不自主运动,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查生化全项:Na 132.9mmol/L(余大致正常);尿常规:酮体2+~1+,治疗以补液纠酮、纠正电解质紊乱等为主,症状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Wernicke脑病 维生素B_(1) 误诊 病例报道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改善高脂诱导脂肪肝大鼠模型氧化应激及胰岛素抵抗的研究 被引量:55
10
作者 张声生 吴震宇 +5 位作者 陈剑明 郭前坤 李琳 汪正芳 高月 马增春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6-61,共6页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能否改善高脂诱导脂肪肝模型大鼠体内氧化应激及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方法 50只SD大鼠平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三七总皂苷大剂量组[160 mg/(kg·d)]、三七总皂苷小剂量组[80 mg/(kg·d)]及...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能否改善高脂诱导脂肪肝模型大鼠体内氧化应激及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方法 50只SD大鼠平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三七总皂苷大剂量组[160 mg/(kg·d)]、三七总皂苷小剂量组[80 mg/(kg·d)]及双环醇组[100 mg/(kg·d)],每组10只。正常组采用标准饲料喂养,模型组及给药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给药组灌胃给药4周。4周后测肥胖评定指数(Lee's指数)、体重;测肝湿重;检测各组大鼠肝功能(ALT、AST);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e idex,ISI)及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IRI);检测血清TNF-α、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umutase,T-SOD)、羟自由基(-OH)及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水平。肝脏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湿重、Lee's指数均升高(P<0.05),光镜下肝脏出现明显脂肪变性。与模型组比较,三七总皂苷及双环醇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肝湿重、Lee's指数(P<0.05,P<0.01)及ALT、AST等指标(P<0.05,P<0.01);减轻肝细胞脂肪沉积。模型组大鼠血清-OH、MDA、TNF-α较正常组均显著增高(P<0.01),T-SOD及T-AOC活性降低(P<0.01),且伴有IR。与模型组比较,经过三七总皂苷治疗后,-OH、MDA、TNF-α浓度降低(P<0.05,P<0.01),而T-SOD及TAOC的活性恢复(P<0.05,P<0.01),IR也得到明显改善(P<0.01)。结论三七总皂苷的抗氧化应急效应及改善IR效应是其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的部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氧化应激 胰岛素抵抗 保护机制
原文传递
芍药苷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疗效与保护机制研究 被引量:26
11
作者 陈剑明 张声生 +5 位作者 郭前坤 李琳 吴震宇 汪正芳 高月 马增春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76-1381,共6页
目的:探讨芍药苷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疗效及保护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6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1只)和模型组(51只),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0周后,分别从正常组和模型组随机挑选1只,取肝脏做病理切片,证实非酒精性脂肪肝形成... 目的:探讨芍药苷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疗效及保护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6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1只)和模型组(51只),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0周后,分别从正常组和模型组随机挑选1只,取肝脏做病理切片,证实非酒精性脂肪肝形成。造模成功后将模型组随机分为5组:空白模型组、芍药苷高、中、低剂量组、双环醇组,每组10只。正常组与模型组予以0.9%氯化钠溶液灌胃,5mL/次,芍药苷治疗组分别以200、100、50mg·kg-1·d-1芍药苷混悬液灌胃,双环醇组以100mg·kg-1·d-1双环醇混悬液灌胃。持续4周后处死动物,测量各组大鼠的体质量及肾周和附睾脂肪,分离血清,检测、计算各组大鼠血糖、胰岛素等指数及血清脂联素水平。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油红O染色观察肝细胞内脂质沉积状况,RT-PCR法评价肝脏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磷酸化水平、脂肪酸合成酶(FAS)和固醇调控元件结合蛋白(SREBP-1c)的mRNA基因表达。结果:第14周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表现出内脏型肥胖,胰岛素敏感性及血清(APN)水平、肝组织内AMPK磷酸化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P<0.01);同时脂质合成基因SREBP-1c和FAS的mRNA表达量显著增多。与模型组比较,芍药苷高、中、低剂量组、双环醇组可改善胰岛素抵抗(P<0.05,P<0.01),上调血清APN水平(P<0.05,P<0.01),减轻各治疗组大鼠内脏型肥胖(P<0.05,P<0.01),提高肝组织内AMPK磷酸化水平及抑制脂质合成基因SREBP-1c和FAS的mRNA表达量。结论:芍药苷可以提高肝脏内AMPK活性,并可以改善高脂饮食导致的大鼠IR,减少肝脏细胞内脂质堆积,从而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其机制可能与激活AMPK和抑制肝细胞脂质合成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芍药苷 胰岛素抵抗 脂质代谢异常
原文传递
虎杖苷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胰岛素抵抗及氧化应激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陈剑明 张声生 +3 位作者 郭前坤 吴震宇 高月 马增春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617-620,共4页
[目的]研究虎杖苷治疗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胰岛素抵抗(IR)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7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10只)、模型组(10只)、虎杖苷大剂量组(9只)、虎杖苷小剂量组(9只)和双环醇组(9只)... [目的]研究虎杖苷治疗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胰岛素抵抗(IR)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7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10只)、模型组(10只)、虎杖苷大剂量组(9只)、虎杖苷小剂量组(9只)和双环醇组(9只)。正常组予标准饲料,其他4组给予高脂饲料造模;5组共喂养10周后,从正常组与模型组中各随机挑选1只大鼠,取肝脏做病理切片,证实大鼠NAFLD模型的形成。正常组与模型组予以0.9%氯化钠灌胃,5ml/次;虎杖苷大、小剂量组分别以200mg/(kg·d)、100mg/(kg·d)的虎杖苷混悬液灌胃;双环醇组以100mg/(kg·d)的双环醇混悬液灌胃。给药4周,期间各组大鼠统一用标准饲料饲养。次日大鼠禁食12h后,腹腔麻醉,抽取腹主动脉血5ml,分离血清,检测大鼠血清中氧化应激因子丙二醛(MDA)、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羟自由基(-OH)、谷胱甘肽一孓转移酶(GST)水平及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试剂盒检测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计算IR指数(IRI)和胰岛素敏感指数;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高脂饮食饲养10周后,模型组大鼠血清-OH、MDA、TNF-α较正常组均显著增高(P〈0.05~〈0.01),GST、T-SOD、T-AOC活性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虎杖苷治疗后,-OH、MDA、TNF-α浓度降低(P〈0.05〈0.01),而T-SOD及T-AOC的活性恢复(P〈0.05~〈0.01),IR明显改善(P〈0.05~〈0.01)。[结论]IR和氧化应激关系密切,氧化应激是发生IR的重要原因之一,虎杖苷的抗氧化应激效应是改善IR的部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苷 脂肪肝 非酒精性 氧化应激 胰岛素抵抗
原文传递
疏肝健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5-羟色胺相关的结肠黏膜上皮分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声生 汪正芳 +3 位作者 郭前坤 吴震宇 郁强 李萍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092-3095,共4页
目的:探讨5-羟色胺(5-HT)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及疏肝健脾方干预后IBS-D大鼠结肠黏膜上皮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疏肝健脾组,模型组及疏肝健脾组采用乙酸灌肠加束缚应激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 目的:探讨5-羟色胺(5-HT)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及疏肝健脾方干预后IBS-D大鼠结肠黏膜上皮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疏肝健脾组,模型组及疏肝健脾组采用乙酸灌肠加束缚应激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正常组和模型组予0.9%氯化钠溶液灌胃,疏肝健脾组予疏肝健脾方灌胃。采用恒温灌流装置体外测量跨上皮电流为短路电流。观察5-HT、去甲肾上腺素(NE)对各组大鼠结肠上皮短路电流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基础电流较正常组及疏肝健脾组高,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HT引起的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上皮产生的短路电流较正常组及疏肝健脾组大鼠降低(P<0.05);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上皮产生的短路电流降低幅度较正常组及疏肝健脾组低。结论:5-HT引起的IBS-D大鼠结肠黏膜上皮的分泌活动较正常大鼠弱,疏肝健脾方通过改善IBS-D大鼠对5-HT的反应性达到治疗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疏肝健脾方 结肠上皮 短路电流 5-羟色胺
原文传递
疏肝健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结肠黏膜多巴胺信号通路离子转运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声生 郭前坤 +3 位作者 汪正芳 陈剑明 吴震宇 李萍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385-389,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疏肝健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模型大鼠多巴胺信号通路结肠黏膜离子转运的影响,旨在探讨疏肝健脾方对IBS-D的疗效机制。[方法]将体质量180~220g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IBS-D模型组和疏肝健脾方治疗组,... [目的]通过观察疏肝健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模型大鼠多巴胺信号通路结肠黏膜离子转运的影响,旨在探讨疏肝健脾方对IBS-D的疗效机制。[方法]将体质量180~220g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IBS-D模型组和疏肝健脾方治疗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2组进行造模;采用体外短路电流测量技术测定各组大鼠结肠黏膜的短路电流变化。[结果]3组大鼠在基础电流、基础电压及跨上皮电阻三项电参数方面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巴胺(DA)引起的最大短路电流下降值(△Isc),疏肝健脾方治疗组较IBS-D模型组明显减小(P<0.05);将Cl-,HCO3-,Cl-/HCO3-从K-HS液中替代后,3组大鼠的△Isc均减小但3组间△Is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采用非选择性Cl-通道阻断剂glibenclamide、DPC阻断顶膜侧Cl-转运后,3组大鼠的△Isc均减小但3组间△Is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上皮Na+通道阻断剂Amiloride阻断顶膜侧的Na+转运后、非选择性K+通道阻断剂Ba2+阻断顶膜侧K+转运后,3组大鼠的△Isc均基本不受影响,疏肝健脾方治疗组较IBS-D模型组明显减小(P<0.05);采用抑制剂Bumitanide抑制黏膜基底侧Na+-K+-2Cl-共转运体的离子、抑制剂SITS抑制黏膜基底侧Cl-/HCO3-转运后,3组大鼠的△Isc均减小但3组间△Is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方对IBS-D模型大鼠治疗作用的发挥与其对大鼠结肠黏膜多巴胺通路相关的Cl-及HCO3-转运的调节作用有关,这一过程主要由结肠黏膜顶膜侧Cl-通道,基底膜侧阴离子交换体及Na+-K+-2Cl-共转运体等膜通道蛋白共同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疏肝健脾方 多巴胺 短路电流
原文传递
三七总皂苷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震宇 张声生 +5 位作者 陈剑明 郭前坤 李琳 汪正芳 高月 马增春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175-179,共5页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标准饲料喂养,模型组、三七总皂苷大剂量组、三七总皂苷小剂量组和双环醇组应用高脂饲料喂养,第11周改...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标准饲料喂养,模型组、三七总皂苷大剂量组、三七总皂苷小剂量组和双环醇组应用高脂饲料喂养,第11周改用标准饲料喂养。从第11周开始,大、小剂量组分别以160mg/(kg·d)、80mg/(kg·d)三七总皂苷混悬液灌胃,双环醇组以100mg/(kg·d)双环醇干预治疗,正常对照组、模型组0.9%氯化钠灌胃治疗,持续4周。4周后,测Lees指数、体重;处死动物,测肝湿重、计算肝-体重比值、分离副睾脂肪和肾周脂肪,计算内脏脂肪比;分离血清,检测各组大鼠肝功能及血脂。肝脏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结果]模型组大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肝湿重、内脏脂肪比、肝-体重比值、Lees指数均升高(P<0.05~<0.01),光镜下肝脏出现明显脂肪变性。与模型组比较,三七总皂苷及双环醇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肝湿重、内脏脂肪比、肝-体重比值、Lees指数(P<0.05~<0.01)及肝功能、血脂等指标(P<0.05~<0.01);减轻肝细胞脂肪沉积。[结论]三七总皂苷具有改善高脂饮食导致的NAFLD大鼠模型的肝功能及血脂异常,减少肝脏内脂质沉积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脂肪肝 非酒精性 保护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