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意识哲学的三重效能分析
1
作者 郭可珂 邵发军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33-38,共6页
马克思意识哲学具有关联效能、生产效能与批判效能。意识哲学效能统一于意识存在,是意识存在在特殊情况下的一体化扩展,具有意识存在本身的基本特征。马克思意识哲学的关联效能将意识主体、主体之间的意识、社会历史关联起来,用联系的... 马克思意识哲学具有关联效能、生产效能与批判效能。意识哲学效能统一于意识存在,是意识存在在特殊情况下的一体化扩展,具有意识存在本身的基本特征。马克思意识哲学的关联效能将意识主体、主体之间的意识、社会历史关联起来,用联系的观点将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串联起来;生产效能从现实的物质生产出发,将意识放入社会历史生产的过程中,成为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支力;批判效能坚持唯物的辩证法与否定观的统一,从扬弃的角度对西方传统哲学、共产主义理论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意识形态进行批判。马克思的意识哲学效能在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走出了西方哲学的困境,成为解决现实历史问题出路的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关联效能 生产效能 批判效能
下载PDF
价值·实践·历史——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主体性意蕴
2
作者 郭可珂 《新东方》 2024年第1期64-69,共6页
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具有丰富的主体性意蕴,从价值主体性层面上看,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共存的文化取向,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实践指明了方向;从实践主体性层面上看,它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实践特征,是主体能动性与创造性的结... 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具有丰富的主体性意蕴,从价值主体性层面上看,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共存的文化取向,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实践指明了方向;从实践主体性层面上看,它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实践特征,是主体能动性与创造性的结合;从历史主体性层面上看,它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主动精神的来源,更体现了以中华民族为主导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在推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主体性层面对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进行研究,有利于加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增进中华文化认同、增强中华民族自信自觉以及提升我国文化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文化共同体 主体性
原文传递
新时代共同富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内在逻辑
3
作者 郭可珂 《大陆桥视野》 2023年第3期38-40,共3页
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信条,是新时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新时代共同富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既是历史成功经验,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必然选择,有其独特的内在逻辑。基于其理论逻辑,人民至上是对唯物史观的守正创新,对人民至上... 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信条,是新时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新时代共同富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既是历史成功经验,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必然选择,有其独特的内在逻辑。基于其理论逻辑,人民至上是对唯物史观的守正创新,对人民至上的坚持丰富了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内涵;基于其历史逻辑,在共同富裕事业中坚持人民至上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基于其实践逻辑,人民至上是党的百年成就所验证的成功经验,必将贯彻落实到现代化的全部进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共同富裕 人民至上 内在逻辑
下载PDF
马克思“现实的个人”范畴形成研究
4
作者 郭可珂 《新东方》 2022年第2期57-62,共6页
“现实的个人”是马克思构建历史唯物主义的关键因素。分析马克思经典著作文本中对“人的本质”的不同阐释,有利于梳理“现实的个人”范畴的生成逻辑。马克思在厘清观念与自由、现实与自由、哲学与现实的关系中打破德国古典哲学对“人... “现实的个人”是马克思构建历史唯物主义的关键因素。分析马克思经典著作文本中对“人的本质”的不同阐释,有利于梳理“现实的个人”范畴的生成逻辑。马克思在厘清观念与自由、现实与自由、哲学与现实的关系中打破德国古典哲学对“人”抽象的、永恒的理解,进而从具体的社会现实出发,发现了劳动对人与自然的作用及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现象,使其克服思辨唯心主义及费尔巴哈式的直观唯物主义,最终在“现实的个人”的基础上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的个人 青年马克思 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史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