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省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被引量:5
1
作者 褚越 薛晓萍 +9 位作者 张丽娟 黄玉桃 汪楠 王楠 姜美伊 王雨萌 郭喜慧 杨艺萍 赵余峰 赵恩博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10期101-112,共12页
山东省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是最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受季风气候影响,是干旱灾害的易发区和重灾区,因此对山东省干旱开展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有助于更加科学地抵御干旱灾害,对于改善山东省干旱灾害风险管理、提高决策水平、减小经济损... 山东省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是最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受季风气候影响,是干旱灾害的易发区和重灾区,因此对山东省干旱开展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有助于更加科学地抵御干旱灾害,对于改善山东省干旱灾害风险管理、提高决策水平、减小经济损失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利用山东省气象、土壤、地形等基本数据以及土地利用类型、归一化植被指数等高精度数据,同时基于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原理,运用加权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等方法,使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山东省干旱灾害进行风险性评估与区划。结果表明,山东省干旱危险性较高,中、高危险性地区占总面积的59.40%,高危险性地区主要分布在山东省西北部和胶东半岛东部;承灾体暴露性偏高,中、高暴露性地区占总面积的70.66%,高暴露性地区主要分布于山东省西部和南部,中部也有部分区域暴露性较高;承灾体脆弱性略高,中、高脆弱性地区占总面积的48.1%,高脆弱性地区主要分布在山东省西南部;防灾减灾能力较强,中、高防灾减灾能力地区占总面积的50.87%,高防灾减灾能力地区主要分布在胶东半岛和北部部分区域;山东省干旱综合风险性偏高,中、高综合风险地区占总面积的54.04%,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中部,东部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灾害 风险区划 灾害风险评估原理 层次分析法 山东省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东部白垩纪玄武岩的成因及源区变化:Sr-Nd-Pb同位素的证据
2
作者 郭喜慧 《地球科学前沿(汉斯)》 2022年第8期1117-1126,共10页
白垩纪被认为是华北克拉通破坏的峰期,这一时期伴随有大量火山岩的喷发。大陆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组成通常被认为是大陆岩石圈化学和同位素演化的最佳记录。其主要以碱性玄武岩为主,亚碱性玄武岩较少。这些玄武岩的化学成分和同位素组成的... 白垩纪被认为是华北克拉通破坏的峰期,这一时期伴随有大量火山岩的喷发。大陆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组成通常被认为是大陆岩石圈化学和同位素演化的最佳记录。其主要以碱性玄武岩为主,亚碱性玄武岩较少。这些玄武岩的化学成分和同位素组成的突变往往归因于其东部岩石圈的减薄。然而,造成这种突变的过程及其对大陆岩石圈演化的影响仍然不清楚。本文通过对华北克拉通东部白垩纪玄武岩的Sr-Nd-Pb同位素分析提出:大于108 Ma碱性玄武岩的εNd(t)值自东向西呈负向变化,具有岛弧递减的地球化学特征,暗示其交代岩石圈地幔源中来自俯冲板块的成分减少。相反,小于108 Ma白垩纪碱性玄武岩具有亏损的Sr-Nd同位素组成和类似OIB地球化学特征。这些观察结果表明,古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是华北克拉通白垩纪玄武岩活动的主要原因。结合板块构造和地球物理的观察,我们认为古太平洋板块的平俯冲控制这些地球化学特征的变化以及华北克拉通的破坏,108 Ma的转变可能由于板片回卷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 太平洋板块 华北克拉通 岩石圈减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