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东海陆架盆地南部剥蚀厚度恢复及构造演化特征
被引量:
12
1
作者
李德勇
郭太宇
+2 位作者
姜效典
赵汗青
王海平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13-923,共11页
针对钻井少、勘探程度低的东海陆架盆地南部,利用丰富的地震资料,综合地层趋势对比法、泥岩声波时差法及沉积波动分析法,对其关键不整合面剥蚀厚度进行了计算,并在区域构造背景分析及平衡剖面恢复的基础上,探讨了盆地充填结构及构造演...
针对钻井少、勘探程度低的东海陆架盆地南部,利用丰富的地震资料,综合地层趋势对比法、泥岩声波时差法及沉积波动分析法,对其关键不整合面剥蚀厚度进行了计算,并在区域构造背景分析及平衡剖面恢复的基础上,探讨了盆地充填结构及构造演化过程,结果显示:古新世末-早始新世时期剥蚀作用强,形成T04不整合面,椒江-丽水凹陷斜坡带和凸起带剥蚀量最高,达800~1 000 m,福州凹陷较小,主要在200~400 m,而钓北凹陷则介于200~600 m;渐新世末—早中新世形成的T02不整合面剥蚀趋势变化较为平缓,钓北凹陷西斜坡、福州凹陷北部、雁荡低凸起以及椒江-丽水凹陷西斜坡南段剥蚀量较大,在500~600 m,其它区域分布较均匀;古新世,裂陷首先在西部坳陷带发育,形成"东断西超"的箕状结构。始新世,裂陷中心跃迁至东部坳陷带,钓北凹陷形成"双断结构",西带则开始进入拗陷-反转阶段,随后的渐新世东带也进入拗陷-反转期,但反转作用均并不明显,钓北凹陷逐渐变为西向超覆的箕状盆地。中新世之后,东海陆架盆地自西向东逐步进入区域沉降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时差
沉积波动
剥蚀厚度
构造演化
东海陆架盆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声波时差法恢复东海丽水凹陷明月峰组剥蚀量
被引量:
1
2
作者
郭太宇
李德勇
+1 位作者
冉伟民
秘丛永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5年第8期34-36,共3页
为预测东海陆架盆地丽水凹陷油气富集区带,在不整合特征研究和方法适用性分析基础上,利用泥岩声波时差测井资料,定量恢复了丽水凹陷古新统明月峰组的地层剥蚀厚度。明月峰组残留地层和上覆地层的压实趋势关系表明声波时差法在研究区具...
为预测东海陆架盆地丽水凹陷油气富集区带,在不整合特征研究和方法适用性分析基础上,利用泥岩声波时差测井资料,定量恢复了丽水凹陷古新统明月峰组的地层剥蚀厚度。明月峰组残留地层和上覆地层的压实趋势关系表明声波时差法在研究区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古新世~早始新世时期剥蚀作用强烈,形成不整合面,其剥蚀厚度整体呈现东西斜坡大盆地中心小的趋势,中央反转构造带在剥蚀量上有明显体现,灵峰凸起陡坡带最大可达800~100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水凹陷
声波时差
剥蚀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海陆架盆地南部剥蚀厚度恢复及构造演化特征
被引量:
12
1
作者
李德勇
郭太宇
姜效典
赵汗青
王海平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13-923,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530963)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27-002-005)
+1 种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413005
201564006)
文摘
针对钻井少、勘探程度低的东海陆架盆地南部,利用丰富的地震资料,综合地层趋势对比法、泥岩声波时差法及沉积波动分析法,对其关键不整合面剥蚀厚度进行了计算,并在区域构造背景分析及平衡剖面恢复的基础上,探讨了盆地充填结构及构造演化过程,结果显示:古新世末-早始新世时期剥蚀作用强,形成T04不整合面,椒江-丽水凹陷斜坡带和凸起带剥蚀量最高,达800~1 000 m,福州凹陷较小,主要在200~400 m,而钓北凹陷则介于200~600 m;渐新世末—早中新世形成的T02不整合面剥蚀趋势变化较为平缓,钓北凹陷西斜坡、福州凹陷北部、雁荡低凸起以及椒江-丽水凹陷西斜坡南段剥蚀量较大,在500~600 m,其它区域分布较均匀;古新世,裂陷首先在西部坳陷带发育,形成"东断西超"的箕状结构。始新世,裂陷中心跃迁至东部坳陷带,钓北凹陷形成"双断结构",西带则开始进入拗陷-反转阶段,随后的渐新世东带也进入拗陷-反转期,但反转作用均并不明显,钓北凹陷逐渐变为西向超覆的箕状盆地。中新世之后,东海陆架盆地自西向东逐步进入区域沉降阶段。
关键词
声波时差
沉积波动
剥蚀厚度
构造演化
东海陆架盆地
Keywords
acoustic travel time
sedimentary fluctuation
erosion thickness
tectonic evolution
East China Sea Shelf Basin
分类号
TE121.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声波时差法恢复东海丽水凹陷明月峰组剥蚀量
被引量:
1
2
作者
郭太宇
李德勇
冉伟民
秘丛永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出处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5年第8期34-36,共3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413005)资助
文摘
为预测东海陆架盆地丽水凹陷油气富集区带,在不整合特征研究和方法适用性分析基础上,利用泥岩声波时差测井资料,定量恢复了丽水凹陷古新统明月峰组的地层剥蚀厚度。明月峰组残留地层和上覆地层的压实趋势关系表明声波时差法在研究区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古新世~早始新世时期剥蚀作用强烈,形成不整合面,其剥蚀厚度整体呈现东西斜坡大盆地中心小的趋势,中央反转构造带在剥蚀量上有明显体现,灵峰凸起陡坡带最大可达800~1000m。
关键词
丽水凹陷
声波时差
剥蚀量
Keywords
Lishui Sag
interval transit time
Erosion thickness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东海陆架盆地南部剥蚀厚度恢复及构造演化特征
李德勇
郭太宇
姜效典
赵汗青
王海平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声波时差法恢复东海丽水凹陷明月峰组剥蚀量
郭太宇
李德勇
冉伟民
秘丛永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