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rge-Weber综合征患者面部鲜红斑痣的光动力治疗疗效观察
1
作者 黄渊柏 杨军 +4 位作者 毕鸣晔 郭娴菲 张丽超 范卫新 陈斌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9-74,共6页
目的:观察光动力治疗Sturge-Weber综合征(SWS)患者面部鲜红斑痣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4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皮肤科接受光动力治疗的SWS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对比治疗前后数码照片评估治疗区... 目的:观察光动力治疗Sturge-Weber综合征(SWS)患者面部鲜红斑痣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4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皮肤科接受光动力治疗的SWS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对比治疗前后数码照片评估治疗区红斑改善情况来确定疗效。网络随访获取每次治疗后的不良反应。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临床特征与疗效的关系。结果:共纳入61例SWS患者,年龄1~37岁,平均年龄(5.31±6.59)岁。61例患者完成了1次治疗,38例患者完成了2次治疗,24例患者完成了3次治疗。经1次、2次和3次治疗,SWS患者的平均颜色改善评分分别为(2.46±0.92)分、(3.08±1.00)分及(3.71±0.75)分;2次治疗比1次治疗,3次治疗比2次治疗疗效更好(P=0.002,P=0.01)。经1次、2次和3次治疗,男性和女性患者、<3和≥3岁患者、既往未治疗和治疗过的患者皮损颜色改善评分在每次治疗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共123次治疗后,结痂(68次,55.3%)、色素沉着(10次,8.1%)、湿疹样疹(5次,4.1%)、瘢痕(3次,2.4%)和脓疱(1次,0.8%)是光动力治疗常见的不良反应。未见严重系统不良反应。结论:光动力治疗对SWS患者的面部鲜红斑痣有效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URGE-WEBER综合征 鲜红斑痣 光动力治疗
下载PDF
单发易误诊伴Meyerson现象的血管角皮瘤皮肤镜分析
2
作者 孙杰 尹莉 郭娴菲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1102-1105,共4页
目的探讨单发易误诊伴Meyerson现象的血管角皮瘤皮损特点及皮肤镜图像特征。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9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皮肤科接诊的13例单发被误诊为其他皮肤肿瘤的伴Meyerson现象的血管角皮瘤患者作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单发易误诊伴Meyerson现象的血管角皮瘤皮损特点及皮肤镜图像特征。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9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皮肤科接诊的13例单发被误诊为其他皮肤肿瘤的伴Meyerson现象的血管角皮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皮损的皮肤镜特征及临床资料。结果13例患者中,4例累及背部,6例累及下肢,1例累及腹部,1例累及右上肢,1例累及臀部。皮损表现为黑红色至黑色斑块,周围可见红斑,9例患者周围红斑呈环状,4例患者周围红斑呈片状。皮肤镜下:13例患者中心皮损均表现为红斑背景上可见群集性分布圆形、椭圆形、不规则结构的紫红色、黑色腔隙,表面可见白色面纱样结构。6例患者局部可见出血性血痂,6例患者局部可见沟脊结构,1例患者见少量白色鳞屑,4例患者中心皮损周围可见片状红斑,9例患者中心皮损周围可见环状红斑,皮损中心与环状红斑两者间可见黄色均质样结构。组织病理学改变均可见表皮角化过度,棘层不规则肥厚,真皮乳头层可见多发扩张性、薄壁的血管,真皮浅层血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为主。结论单发伴Meyerson现象的血管角皮瘤仅凭借肉眼诊断极易被误诊,甚至会被误诊为皮肤恶性肿瘤,组织病理学仍是诊断和鉴别的金标准,皮肤镜是诊断伴Meyerson现象的血管角化瘤的一种简单实用的工具,可以提高医师对本病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角皮瘤 Meyerson现象 皮肤镜检查 疾病特征
下载PDF
UVB诱导下早衰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中miR-34c及SIRT1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郭娴菲 周炳荣 +2 位作者 李巍 黄秋红 骆丹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89-1293,共5页
目的:运用反复亚毒性剂量紫外线B(ultraviolet B,UVB)辐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构建应激诱导早衰(stress-inducedpremature senescence,SIPS)模型,观察衰老相关生物学标志、衰老相关基因信号分子p53、p21、p16、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 目的:运用反复亚毒性剂量紫外线B(ultraviolet B,UVB)辐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构建应激诱导早衰(stress-inducedpremature senescence,SIPS)模型,观察衰老相关生物学标志、衰老相关基因信号分子p53、p21、p16、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uin1,SIRT1)以及miR-34c的表达情况。方法:体外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予连续5次、每次剂量10 mJ/cm2的UVB辐射,细胞衰老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检测衰老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阻滞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34c及衰老相关基因p53、p21、p16、SIRT1 mRNA表达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检测p53、p21、p16及SIRT1蛋白水平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IPS组细胞SA-β-Gal染色呈强阳性[对照组(8.13±1.92)%,SIPS组(94.72±2.08)%,P<0.05];多数细胞阻滞于G1期[对照组(52.96±1.76)%,SIPS组(77.31±2.05)%,P<0.05];另外,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miR-34c mRNA的表达升高(miR-34c-3p、miR-34c-5p分别为对照组0.93±0.09、1.03±0.03,SIPS组2.08±0.19、12.28±1.64,P<0.05);衰老相关基因p53、p21、p16、SIRT1 mRNA的表达亦升高(对照组分别为0.74±0.23、1.06±0.23、0.86±0.13、0.74±0.25;SIPS组分别为1.84±0.55、20.25±2.34、16.7±3.94、2.15±0.22,P<0.05);Western bolt表明p53、p21、p16及SIRT1蛋白水平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34c在反复多次亚毒性剂量UVB辐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后表达升高,对p53起正反馈调节作用,而SIRT1并未受miR-34c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紫外线 成纤维细胞 SIRT1 miR-34c
下载PDF
无针注射器治疗病理性瘢痕疗效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郭娴菲 郝利明 +2 位作者 许文嵘 胡君 毕鸣晔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6年第4期210-210,213,共2页
无针注射(needle-free injection)技术通过高压气体释放,推动药液流穿透皮肤,并释放在皮损内发挥药效,具有无针、无交叉感染、疼痛度低等特点。笔者对门诊就诊的60例(101处皮损)病理性瘢痕患者随机采用无针注射器和普通注射器进行... 无针注射(needle-free injection)技术通过高压气体释放,推动药液流穿透皮肤,并释放在皮损内发挥药效,具有无针、无交叉感染、疼痛度低等特点。笔者对门诊就诊的60例(101处皮损)病理性瘢痕患者随机采用无针注射器和普通注射器进行复方倍他米松溶液(得宝松)皮损内注射,对比其疗效及患者耐受程度,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针注射器 病理性瘢痕 皮损内注射 患者耐受程度 得宝松 瘢痕组织 资料收集 复方倍他米松 高压气体 瘢痕疙瘩
下载PDF
光的双刃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郭娴菲 骆丹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80-582,共3页
光是一种辐射能,是地球上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通过其特殊的生物学作用影响人类的生活,一方面光可以产生光合作用,同时能合成维生素D及杀菌,且还能治疗多种皮肤疾患;另一方面,光也因其能引起红斑、色素沉着、皮肤老化、光敏性皮肤病等对... 光是一种辐射能,是地球上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通过其特殊的生物学作用影响人类的生活,一方面光可以产生光合作用,同时能合成维生素D及杀菌,且还能治疗多种皮肤疾患;另一方面,光也因其能引起红斑、色素沉着、皮肤老化、光敏性皮肤病等对人类健康产生不利作用,甚至可引起恶性肿瘤的发生。因而,在有效利用光的同时需重视光的有害作用,加强对光的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弊 防护
下载PDF
单侧分布的下肢硬红斑一例 被引量:2
6
作者 郭娴菲 周炳荣 +1 位作者 黄秋红 骆丹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2年第1期61-62,共2页
临床资料 患者,男,47岁,农民。主因左下肢结节、溃疡伴疼痛2年,加重1个月,于2011年2月5日就诊。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左小腿内侧出现数个绿豆大小皮下结节,逐渐增大,结节处皮肤出现红斑、溃疡,伴疼痛,可自行好转;
关键词 硬红斑 病理
下载PDF
逍遥散加减联合果酸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7
作者 胡君 毕鸣晔 +1 位作者 黄海峰 郭娴菲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230-233,共4页
目的观察逍遥散加减联合果酸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中医辨证为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3组:A组32例,逍遥散加减联合果酸治疗,B组32例,单用逍遥散加减治疗,C组28例,单用果酸治疗,治疗8周后进行疗效判定,停... 目的观察逍遥散加减联合果酸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中医辨证为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3组:A组32例,逍遥散加减联合果酸治疗,B组32例,单用逍遥散加减治疗,C组28例,单用果酸治疗,治疗8周后进行疗效判定,停止治疗后进行随访。结果治疗8周后,A组总有效率84.38%,B组总有效率53.13%,C组总有效率60.71%,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皮损治疗后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A组下降更明显。A组与B组中医证候疗效的有效率分别为75%和68.7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复发率分别为6.25%,8.7%,16.67%。结论逍遥散加减联合果酸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行之有效,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逍遥散加减 果酸 肝郁气滞 黄褐斑
下载PDF
靓芙康复贴敷料辅助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轻中度炎症性痤疮疗效观察与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胡君 毕鸣晔 +2 位作者 郭娴菲 黄海峰 谭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6年第2期80-83,共4页
目的:观察靓芙康复贴敷料辅助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轻中度炎症性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中医辨证为肺经风热的轻中度炎症性痤疮患者60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30例,靓芙康复贴敷料联合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枇杷清... 目的:观察靓芙康复贴敷料辅助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轻中度炎症性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中医辨证为肺经风热的轻中度炎症性痤疮患者60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30例,靓芙康复贴敷料联合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4周后,两组炎性皮损的数目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下降更明显。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0%,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继发皮损总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继发皮损总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继发皮损,治疗组的总有效率66.67%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10.3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靓芙康复贴敷料辅助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轻中度炎症性痤疮安全、有效,可以作为治疗轻中度痤疮炎性皮损的临床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敷料 枇杷清肺饮加减 治疗 痤疮 炎症性
下载PDF
靓芙康复贴敷料联合当归饮子加减治疗女性颜面再发性皮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毕鸣晔 胡君 +2 位作者 郭娴菲 黄海峰 闵仲生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6年第6期366-368,共3页
目的:评价靓f芙康复贴敷料联合当归饮子加减治疗女性颜面复发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女性颜面复发性皮炎6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靓芙康复贴敷料联合当归饮子加减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当归饮子加减治疗,治疗4周后判定疗效。结果... 目的:评价靓f芙康复贴敷料联合当归饮子加减治疗女性颜面复发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女性颜面复发性皮炎6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靓芙康复贴敷料联合当归饮子加减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当归饮子加减治疗,治疗4周后判定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靓芙康复贴敷料联合当归饮子加减治疗女性颜面再发性皮炎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敷料 当归饮子加减 颜面再发性皮炎
下载PDF
皮肤混合瘤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秋红 周炳荣 +1 位作者 郭娴菲 骆丹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1年第3期182-183,共2页
临床资料患者,男,46岁。主因下颌部出现皮色丘疹,无自觉症状3年,于2011年1月25日来我科就诊。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于下颌部出现一皮色粟粒大丘疹,无明显自觉症状,未予重视。
关键词 皮肤混合瘤 软骨样汗管瘤
下载PDF
寻常痤疮患者痤疮丙酸杆菌耐药性及其分子机制 被引量:4
11
作者 郭娴菲 尹兴平 +2 位作者 黄海峰 赵琪 毕鸣晔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17-722,共6页
目的:了解寻常痤疮患者中痤疮丙酸杆菌耐药情况,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选择18例寻常痤疮患者炎症性皮损,厌氧条件下分离、培养和鉴定获得12个痤疮丙酸杆菌临床株。采用纸片法对红霉素、克林霉素、甲硝唑和四环素4种常用... 目的:了解寻常痤疮患者中痤疮丙酸杆菌耐药情况,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选择18例寻常痤疮患者炎症性皮损,厌氧条件下分离、培养和鉴定获得12个痤疮丙酸杆菌临床株。采用纸片法对红霉素、克林霉素、甲硝唑和四环素4种常用抗生素进行体外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对红霉素耐药菌株并提取细菌DNA,对23S rRNA基因扩增和测序,分析其核苷酸序列变化。结果:所有菌株均对四环素高度敏感而对克林霉素和甲硝唑均耐药,11个临床株对红霉素耐药,仅一株中度敏感。对12株23S rRNA序列经PCR测序后发现共7株发生第1392位A→G、第1393位A→G,第1518位A→G、第1533位T→C、第1569位A→G、第1814位G→A、第1839位G→A、第1946位T→C、第1974位A→G、第2034位T→C、第2058位A→T、第2273位A→G和第2513位T→C碱基变化,其余5株的核苷酸序列没有变化。结论:结合以前关于PA耐药基因的分子检测结果,除了已经报道的第2058位A→T变化外,本研究发现多个23S rRNA新突变位点以及同一菌株发生多位点突变,而部分菌株的核苷酸序列没有变化,这些新突变位点以及同一菌株多位点突变与痤疮丙酸杆菌对红霉素耐药性的关联性有待进一步证实,并可能存在其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痤疮 痤疮丙酸杆菌 耐药性 23S rRNA
下载PDF
聚桂醇泡沫硬化剂局部注射治疗婴幼儿体表血管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12
作者 孙杰 董吉 +4 位作者 黄海峰 胡君 郝利明 郭娴菲 毕鸣晔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60-661,共2页
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常见方法。然而.血压升高、生长延迟、骨质疏松、干扰接种疫苗的时间等一系列不良反应限制了其使用。
关键词 局部注射治疗 婴幼儿血管瘤 体表血管瘤 泡沫硬化剂 临床观察 糖皮质激素 血压升高 生长延迟
原文传递
贻贝粘蛋白的生物特性及在皮肤色素痣CO_2激光术后创面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黄海峰 毕鸣晔 +1 位作者 胡君 郭娴菲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研究贻贝粘蛋白对CO2激光术后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 (1)在6孔细胞培养板中加入1.43 mL/孔贻贝粘蛋白溶液温育2 h后弃液,加入细胞浓度为1×104/mL处于对数生长期的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株,每孔加入2.5 mL。另取空白6孔细胞培养板... 目的研究贻贝粘蛋白对CO2激光术后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 (1)在6孔细胞培养板中加入1.43 mL/孔贻贝粘蛋白溶液温育2 h后弃液,加入细胞浓度为1×104/mL处于对数生长期的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株,每孔加入2.5 mL。另取空白6孔细胞培养板,加入相同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株。2个培养板放置于37℃、5%CO2的细胞培养箱中培养2 h和12 h后观察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情况。(2)2013年10月8日至2013年12月23日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面部色素痣患者入选共计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皮肤色素痣部位采用CO2激光仪治疗,观察组即刻在创面处喷涂贻贝粘蛋白,每日3次,对照组不做处理。两组患者创面均暴露直至创面完全上皮化。分别于术后即刻、3、6、9 d测创面面积和深度,计算创面愈合率和创面深度缩减率,观察创面处理后的不良反应,包括创面红肿、感染情况等。两组组间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结果 (1)贻贝粘蛋白包被的细胞培养板中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培养2 h开始有贴壁现象,培养12 h细胞均处于贴壁生长期;而空白细胞培养板中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培养2 h仍处于悬浮状态,至培养12 h仍有部分细胞未贴壁。(2)术后3、6、9 d,观察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25.52±4.12)%、(36.95±5.45)%、(43.57±5.43)%均高于对照组(13.46±1.23)%、(20.28±7.54)%、(26.28±3.1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5.36、9.76、15.04,P值均小于0.05);术后3、6、9d,观察组创面深度缩减率分别为(56.38±5.86)%、(81.60±4.43)%、(95.76±2.22)%,均高于对照组(41.56±5.59)%、(62.43±6.21)%、(86.43±4.4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0.02、13.76、10.31,P值均小于0.05)。结论贻贝粘蛋白能够促进CO2激光术后创面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口愈合 激光疗法 色素 贻贝粘蛋白
原文传递
双氢睾酮对HaCaT细胞SREBP-1c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秋红 周炳荣 +2 位作者 王丹 郭娴菲 骆丹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35-738,共4页
目的探讨双氢睾酮(DHT)在HaCaT细胞固醇调控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表达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aCaT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不加任何刺激因素,DHT组分别加入3种不同浓度的DHT,LY294002十DHT组在加入50txmol/LP13K抑制剂(LY29... 目的探讨双氢睾酮(DHT)在HaCaT细胞固醇调控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表达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aCaT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不加任何刺激因素,DHT组分别加入3种不同浓度的DHT,LY294002十DHT组在加入50txmol/LP13K抑制剂(LY294002)预处理40min后加入100nmol/LDHT,PD98059+DHT组即在加入50Ixmol/LMEK抑制剂(PD98059)预处理40rain后加入100nmol/LDHT。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DHT对HaCaT细胞SREBP-1c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Western印迹法检测DHT作用于HaCaT细胞后蛋白激酶B(AKT)、胞外信号调控激酶(ERK)、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的磷酸化情况。结果DHT可呈浓度依赖性上调HaCaT细胞SREBP-1c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诱导AKT、ERK的磷酸化,但对p38、JNK的磷酸化无明显激活作用。LY294002预处理后HaCaT细胞SREBP-1cmRNA的表达较单纯DHT组明显降低(t=9.406,P〈0.05);SREBP-1蛋白水平降为0.7113±0.0313,与单纯DHT组2.2577±0.06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498,P〈0.05)。而PD98059预处理后,SREBP-1e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单纯DHT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HT可诱导HaCaT细胞SREBP-1cmRNA和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氢睾酮 HACAT细胞 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质1 信号转导
原文传递
沉默miRNA-23a对UVB诱导成纤维细胞慢性光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家安 周炳荣 +5 位作者 胡燕燕 吴维 尹慧彬 张倩 郭娴菲 骆丹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 探讨沉默miRNA-23a对UVB照射所致成纤维细胞慢性光损伤的影响。 方法 将成纤维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UVB光损伤组、miRNA-23a 沉默组、UVB光损伤 + miRNA-23a沉默组。SA-β-半乳糖苷酶(SA-β-Gal)化学染色测定老化程度,流式细... 目的 探讨沉默miRNA-23a对UVB照射所致成纤维细胞慢性光损伤的影响。 方法 将成纤维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UVB光损伤组、miRNA-23a 沉默组、UVB光损伤 + miRNA-23a沉默组。SA-β-半乳糖苷酶(SA-β-Gal)化学染色测定老化程度,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实时PCR法检测p53、p16、p21 mRNA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p53、p16、p21的蛋白表达量。 结果 UVB光损伤组与UVB光损伤 + miRNA-23a沉默组的SA-β-Gal细胞蓝染阳性率分别为(94.60 ± 2.58)%、(48.18 ± 3.7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G1期阻滞率分别为(85.06 ± 1.52)%、(57.48 ± 2.0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UVB光损伤 + miRNA-23a沉默组的p53、p16、p21 mRNA及蛋白表达量与UVB光损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沉默miRNA-23a对UVB诱导成纤维细胞衰老有抑制作用,而miRNA-23a对下游衰老相关信号分子的抑制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成纤维细胞 微RNAS 细胞衰老
原文传递
丹参酮ⅡA磺酸钠抗金黄地鼠皮脂腺增生的研究
16
作者 黄秋红 周炳荣 +1 位作者 郭娴菲 骆丹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43-645,共3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外用对动物模型皮脂腺增生的影响。方法选用成年雄性金黄地鼠侧腹皮脂腺斑作为动物模型,采用自身对照法,分别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生理氯化钠溶液外涂一侧皮脂腺斑,一天3次,随机分用药0、10、20、30d...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外用对动物模型皮脂腺增生的影响。方法选用成年雄性金黄地鼠侧腹皮脂腺斑作为动物模型,采用自身对照法,分别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生理氯化钠溶液外涂一侧皮脂腺斑,一天3次,随机分用药0、10、20、30d4个时间组。在各时间点用游标卡尺测定两侧皮脂腺斑的面积。HE染色法观察皮脂腺斑组织结构的变化,取组织切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皮脂腺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TUNEL法检测皮脂腺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用药前,两侧皮脂腺斑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脂腺结构完整,排列紧密,皮脂腺细胞的增殖与凋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与生理氯化钠溶液对照侧比较,STS侧金黄地鼠皮脂腺斑的面积缩小(P〈0.05);皮脂腺数目减少,体积变小,排列疏松,用药至30d时,皮脂腺呈明显萎缩状态;皮脂腺细胞PCNA表达明显下调(P〈0.01),用药至10d、20d时更为明显(P〈0.01);皮脂腺细胞凋亡亦增加(P〈0.01),用药至20d时凋亡显著(P〈0.01),且皮脂腺中央部细胞的凋亡较周围更为明显。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能缩小金地鼠皮脂腺斑的面积,改变皮脂腺斑的显微结构,可抑制皮脂腺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 皮脂腺 增生 痤疮 寻常
原文传递
蓝痣皮肤镜特点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渊柏 杨军 +7 位作者 王磊 李中明 张丽超 郭娴菲 孙杰 朱晶 朱麒麟 毕鸣晔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40-843,共4页
目的分析蓝痣皮肤镜特点.方法收集并分析2008年1月至2018年5月于无锡市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确诊为蓝痣患者的临床及皮肤镜资料.卡方检验分析组间差异.结果65例蓝痣患者共66处皮损,23处做了皮肤镜检查,其中均质模式20处(87.0%),假网状模式... 目的分析蓝痣皮肤镜特点.方法收集并分析2008年1月至2018年5月于无锡市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确诊为蓝痣患者的临床及皮肤镜资料.卡方检验分析组间差异.结果65例蓝痣患者共66处皮损,23处做了皮肤镜检查,其中均质模式20处(87.0%),假网状模式2处(8.7%),脑回样结构模式1处(4.3%),均质模式多于其他模式(χ^2=8.79,P<0.05).皮肤镜下表现为单色10处(43.5%),两色11处(47.8%),多色2处(8.7%).瘢痕样色素减退4处(17.4%);血管结构5处(21.7%),其中点状血管4处(17.4%),线状不规则血管1处(4.3%);乳头样增生2处(8.7%).还可见皮损周围色素沉着、白色条纹、点及球、污斑、粉刺样开口各1处(4.3%).结论蓝痣皮肤镜下以蓝色均质模式最常见,还可见假网状模式、脑回样结构模式,瘢痕样色素减退、多种血管形态、乳头样增生,白色条纹、点及球、污斑、粉刺样开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镜检查 黑素细胞
原文传递
非色素型小汗腺汗孔瘤二例
18
作者 黄渊柏 李中明 +7 位作者 王磊 张丽超 郭娴菲 孙杰 朱晶 朱麒麟 毕鸣晔 杨军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36-537,共2页
例1女,33岁,因左足跟部红色丘疹3年于2018年5月13日就诊。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左足跟出现米粒大红色丘疹,缓慢增大,触碰稍有疼痛体检: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左足跟腱外侧见0.5 cm×0.4 cm大小红色丘疹,有蒂,表面较光滑,上覆... 例1女,33岁,因左足跟部红色丘疹3年于2018年5月13日就诊。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左足跟出现米粒大红色丘疹,缓慢增大,触碰稍有疼痛体检: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左足跟腱外侧见0.5 cm×0.4 cm大小红色丘疹,有蒂,表面较光滑,上覆少量内色鳞屑(图1A)。皮肤镜检查:粉红至内色无结构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丘疹 足跟部 小汗腺汗孔瘤 体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