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雷电物理的风机叶片动态击距与电气几何模型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国政 张黎 +6 位作者 郭子炘 马宇飞 李庆民 闫江燕 赵彤 邹亮 SIEW Wah Hoon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6427-6436,共10页
风机叶片遭受雷击现已成为风电场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该文将电气几何方法与雷电先导发展的物理过程相结合,提出了针对风机叶片的电气几何分析模型。通过引入风机叶片动态击距的概念及分析方法,模拟了雷电先导的发展过程,使得击距的物... 风机叶片遭受雷击现已成为风电场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该文将电气几何方法与雷电先导发展的物理过程相结合,提出了针对风机叶片的电气几何分析模型。通过引入风机叶片动态击距的概念及分析方法,模拟了雷电先导的发展过程,使得击距的物理意义更加清晰,并进一步推导了叶片防雷系统效率的计算方法,最后基于风机叶片长间隙下击穿实验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利用提出的风机叶片电气几何模型,分析了叶片角度、雷电流幅值和接闪器布置对防雷系统效率的影响,分析发现叶片越接近水平、雷电流幅值越小叶片防雷系统效率越低,增设叶片侧接闪器能够有效提高防雷系统效率。该文提出的方法拟为风机叶片的防雷设计与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机叶片 电气几何模型 雷电防护 先导发展模型 动态击距 防雷系统效率
下载PDF
旋转状态下风机叶片雷击接闪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郭子炘 李庆民 +5 位作者 于万水 张黎 王国政 马宇飞 WAQAS Arif SIEW Wah Hoon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4951-4959,共9页
风机雷击事故频发,严重威胁风电场正常运行。现场观测数据表明,旋转风机更易遭受雷击。对此该文设计1:30缩比可旋转3MW风机模型,模拟真实风机旋转叶尖线速度,使用正负极性标准操作波,利用长间隙放电模拟真实雷电,开展旋转状态下风机叶... 风机雷击事故频发,严重威胁风电场正常运行。现场观测数据表明,旋转风机更易遭受雷击。对此该文设计1:30缩比可旋转3MW风机模型,模拟真实风机旋转叶尖线速度,使用正负极性标准操作波,利用长间隙放电模拟真实雷电,开展旋转状态下风机叶片防雷装置接闪特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旋转会对接闪过程中叶片接闪点分布与接闪后放电通道产生影响,放电具有明显的极性效应。旋转使得正极性放电下叶片接闪器拦截效率下降;对负极性影响较小。正极性放电更易击中远离叶尖部位。成功接闪后,接闪点附近放电通道因叶片旋转发生偏移,产生"拉弧"现象,造成叶片损伤,并与实际风机受损情况相对应。所得结果为风机叶片防雷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机叶片 旋转 雷击接闪 雷击防护 接闪器 极性效应
下载PDF
基于雷电上行先导起始物理机制的风机叶片雷击概率评估模型 被引量:17
3
作者 郭子炘 李庆民 +6 位作者 任瀚文 张黎 王国政 马宇飞 闫江燕 SIEW Wah Hoon 方致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53-662,共10页
风机叶片雷击损伤事故严重威胁风电场正常运行,传统分析方法无法给出叶片表面任意点雷击概率,现有叶片防雷系统设计尚无成熟理论作为指导。该文基于上行先导起始物理机制,提出了风机叶片表面任意位置雷击概率计算方法,建立了风机叶片雷... 风机叶片雷击损伤事故严重威胁风电场正常运行,传统分析方法无法给出叶片表面任意点雷击概率,现有叶片防雷系统设计尚无成熟理论作为指导。该文基于上行先导起始物理机制,提出了风机叶片表面任意位置雷击概率计算方法,建立了风机叶片雷击概率评估模型。考虑不同叶片姿态、下行先导侧面距离、接闪器布置方式等因素,分析了1.5MW典型风机在不同工况下雷击概率分布,并与试验结果相对照,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接闪器保护范围随叶片角度变化而变化,呈现不对称的特点,雷电下行先导侧面距离对接闪器保护范围的影响具有方向性,叶尖接闪器的防护效果优于叶身接闪器。该评估模型可为叶片防雷系统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分析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机叶片 雷击防护 雷击概率评估模型 接闪器 上行先导起始
下载PDF
海上风电场雷击演化物理机制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27
4
作者 郭子炘 李庆民 +2 位作者 闫江燕 马宇飞 SiewWah Hoon 《电气工程学报》 2015年第5期10-19,共10页
海上风力资源以其自身优势与丰富的储量,已成为未来风力发电重要的发展方向。随着陆上风力发电的饱和,风力发电逐渐呈现出向海上发展的趋势。但因海上风电具有不同于陆上的特点,许多关键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尤其是海上风电机组极易... 海上风力资源以其自身优势与丰富的储量,已成为未来风力发电重要的发展方向。随着陆上风力发电的饱和,风力发电逐渐呈现出向海上发展的趋势。但因海上风电具有不同于陆上的特点,许多关键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尤其是海上风电机组极易遭受雷击,而雷电灾害是威胁风力发电安全的重要因素。对此本文从海上风电场的机组尺寸、地理位置和海洋环境等方面归纳总结了海上风电场雷击防护的特点,从雷电先导发展机理、叶片接闪器与导流通道雷击放电物理特性、雷击风机叶片机械爆裂损伤机理和海上风电机组雷电强场电磁暂态过程等方面分析了国内外现有海上风电雷击演化物理机制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据此提出海上风电防雷方面有待深入研究的四个课题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雷电物理 先导发展 放电特性 叶片爆裂机制
下载PDF
负极性雷击下地面物体上行先导稳定起始的初始流注动态临界长度判据 被引量:6
5
作者 郭子炘 李庆民 +3 位作者 于万水 李宏博 张黎 Siew Wah Hoon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713-1722,共10页
厘清雷击作用下地面物体上行先导的起始物理机制,是防雷系统分析设计以及提升防护性能的重要基础。在现有先导发展模型基础上,该文纳入雷电下行先导发展速度对上行先导起始的影响作用,给出单位长度上行先导发展所需电荷量与先导发展速... 厘清雷击作用下地面物体上行先导的起始物理机制,是防雷系统分析设计以及提升防护性能的重要基础。在现有先导发展模型基础上,该文纳入雷电下行先导发展速度对上行先导起始的影响作用,给出单位长度上行先导发展所需电荷量与先导发展速度的关系,并改进稳定先导的起始条件,建立负极性雷击下的上行先导发展模型。通过模拟风电机组不同位置的上行先导起始情况,指出稳定上行先导起始时,其初始流注长度存在某个临界值。由此提出判别稳定先导起始的初始流注动态临界长度判据,即地面物体附近空间背景电势曲线和流注区域电势曲线的交点横坐标(初始流注长度)超过临界值时,稳定上行先导起始。长间隙放电与实际雷电观测结果验证了该判据的有效性和正确性。该判据显著简化了上行先导起始的判断过程,拓展了现有平均背景电场判据和临界长度判据的概念,并指出动态临界长度受雷电下行先导发展速度和雷电流峰值的共同影响。通过与已有上行先导起始判据的交互比较发现,所提判据能更好地模拟地面高大物体(如风电机组)的上行先导起始过程,可为雷击防护系统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和方法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导发展模型 上行先导起始 动态临界长度 雷击防护 雷电屏蔽性能
下载PDF
风机叶片雷击上行先导的起始物理机制与临界长度判据 被引量:31
6
作者 马宇飞 张黎 +4 位作者 闫江燕 郭子炘 李庆民 方致阳 Siew W H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5975-5982,6042,共8页
作为风机叶片防雷研究过程中的关键物理问题,关于叶片上行先导起始机制及其判据的研究尚待深入。该文利用线电荷和头部点电荷的等效模型模拟雷电下行先导电荷分布,考虑到叶片附近空间电荷的运动、扩散与中和现象,计算了叶片表面电荷密... 作为风机叶片防雷研究过程中的关键物理问题,关于叶片上行先导起始机制及其判据的研究尚待深入。该文利用线电荷和头部点电荷的等效模型模拟雷电下行先导电荷分布,考虑到叶片附近空间电荷的运动、扩散与中和现象,计算了叶片表面电荷密度曲线,发现正电荷集中分布在叶片尖端。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COMSOL计算发现,在雷电下行先导通道内电荷与叶片表面电荷的共同影响下,叶片尖端附近电位发生明显的畸变。基于叶片上行先导发展过程的简化模型,提出了临界长度判据:在叶片尖端上部存在空间背景电势大于流注区域电势的区域,当该区域长度大于临界长度时,稳定连续的上行先导起始。雷电参数(雷电流幅值,下行先导侧面距离等)和风机叶片参数(叶片长度,接闪器半径等)对临界长度无影响;临界长度随空气相对密度、湿度的增加而减小,随海拔的增加而增大。仿真结果与长间隙放电观测数据相符合,验证了该判据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机叶片 有限元 上行先导起始 临界长度判据 电荷分布 空间电位
下载PDF
大型风电场雷击防护研究面临的关键问题 被引量:25
7
作者 李庆民 郭子炘 +1 位作者 张黎 Siew Wah Hoon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5296-5306,共11页
从风电场雷击现场观测与长间隙放电实验模拟、叶片雷击接闪放电、风电机组雷击风险评估与防雷系统优化设计、叶片雷击损伤机制、雷击电磁暂态与防护、叶片防雷系统测试方法、海洋环境风机防雷新问题等方面,对风电场雷击防护技术领域的... 从风电场雷击现场观测与长间隙放电实验模拟、叶片雷击接闪放电、风电机组雷击风险评估与防雷系统优化设计、叶片雷击损伤机制、雷击电磁暂态与防护、叶片防雷系统测试方法、海洋环境风机防雷新问题等方面,对风电场雷击防护技术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梳理出5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风机旋转对叶片附近空间电荷的影响;叶片接闪的极性效应与负极性上行先导物理模型;多先导起始竞争机制及风机群屏蔽效应;雷击桨叶损伤机制与冲击爆裂动力学建模;风电机组雷击风险评估方法。对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将从理论基础、设计原则、评估测试体系等多个层面,提升对风电场雷击现象的认知水平,指导风机桨叶和防雷系统的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雷击防护 雷击接闪 损伤机制 风险评估 电磁暂态
下载PDF
风机桨叶用PVC和巴塞木雷击电弧损伤的分子模拟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闫江燕 张黎 +7 位作者 李庆民 郭子炘 马宇飞 肖伊 任瀚文 陈淳 方致阳 Yan Joseph D.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92-300,共9页
雷击电弧热效应下风机桨叶夹层材料PVC和巴塞木的损伤机制尚不明晰。该文对PVC和巴塞木开展冲击大电流实验,发现在雷击电弧热效应下,PVC和巴塞木残余强度明显下降,且PVC下降速度更快。采用分子反应动力学仿真手段,对PVC和巴塞木的损伤... 雷击电弧热效应下风机桨叶夹层材料PVC和巴塞木的损伤机制尚不明晰。该文对PVC和巴塞木开展冲击大电流实验,发现在雷击电弧热效应下,PVC和巴塞木残余强度明显下降,且PVC下降速度更快。采用分子反应动力学仿真手段,对PVC和巴塞木的损伤机制进行研究,发现:冲击热场下,纤维素(巴塞木主要成分)大分子链逐渐断裂,聚合度呈波动下降,而PVC聚合度下降幅度比纤维素小。峰值温度为1498K时,PVC产气量远大于纤维素,而当峰值温度升至2998K时,纤维素产气量逐渐与PVC持平。纤维素分子通过氢键吸附较多水分子,在高温作用下水分受热膨胀成为纤维素损伤的关键因素,而PVC中水分含量较少。上述结果可为不同环境的风机叶片夹层材料优化选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机桨叶损伤 化学裂解 分子反应动力学 产气特性 水分子运动
下载PDF
雷击风机叶片的跃变击距特性与定量表征 被引量:17
9
作者 任瀚文 郭子炘 +2 位作者 马宇飞 李庆民 Siew W H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16-224,共9页
风机叶片对雷电的接闪是风机防雷研究中的关键内容,合理分析接闪时的击距特性意义重大。基于雷击过程的物理机制,将雷击发生时上、下行先导头部间的距离定义为跃变击距,并分析了多上行先导竞争对风机接闪和跃变击距的影响。基于先导起... 风机叶片对雷电的接闪是风机防雷研究中的关键内容,合理分析接闪时的击距特性意义重大。基于雷击过程的物理机制,将雷击发生时上、下行先导头部间的距离定义为跃变击距,并分析了多上行先导竞争对风机接闪和跃变击距的影响。基于先导起始和发展理论,根据下行先导的等效模型和稳定上行先导的判定方法建立了风机叶片接闪模型,利用该模型得到了随雷电流幅值变化的跃变击距公式,指出侧面距离等参数对跃变击距没有影响,实验和观测结果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最后利用接闪模型提出了考虑稳定上行先导对周围电场畸变作用的对地击距公式,与其他学者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指出,现有对地击距公式或不适用于风机背景的防雷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机叶片 跃变击距 多先导竞争 对地击距 接闪模型
下载PDF
基于纳秒脉冲反射定位的风机叶片引下线断裂故障检测方法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宏博 李庆民 +3 位作者 郭子炘 于万水 刁嘉 刘亮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00-1108,共9页
风机叶片防雷系统故障会严重影响风机的安全运行,多数风机叶片引下线在分支与主引下线的连接处常出现断裂故障。该文基于行波传输原理,提出了一种风机叶片引下线分支点断裂故障的检测与定位方法。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讨论了纳秒脉... 风机叶片防雷系统故障会严重影响风机的安全运行,多数风机叶片引下线在分支与主引下线的连接处常出现断裂故障。该文基于行波传输原理,提出了一种风机叶片引下线分支点断裂故障的检测与定位方法。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讨论了纳秒脉冲信号在叶片引下线多分支结构中的传播过程对识别故障反射波的影响;然后,为解决故障波形中故障反射波被掩盖的问题,引入了"差异反推法",并依据故障分支结构处产生的脉冲簇的幅值发生变化这一特点,利用作差将故障反射波提取出来,通过寻找作差波形中的故障反射波来定位故障分支点;最后,对某2.5 MW真机叶片引下线可能出现的所有故障情况进行了多次实验,其结果验证了该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该文提出的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用于检测与定位不同型号风机叶片引下线的分支点断裂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 叶片引下线 故障检测与定位 行波 差异反推法
下载PDF
风力发电机接闪系统失效风险定量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于万水 李庆民 +4 位作者 张敏昊 郭子炘 刘亮 Siew Wah Hoon 王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551-3560,共10页
雷害问题严重影响风机的正常运行,但针对风机接闪系统的失效风险,目前鲜有定量的分析和评估方法。基于先导发展物理模型,提出风机接闪系统雷击屏蔽失效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并通过叶片雷击模拟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比较分析了不同接... 雷害问题严重影响风机的正常运行,但针对风机接闪系统的失效风险,目前鲜有定量的分析和评估方法。基于先导发展物理模型,提出风机接闪系统雷击屏蔽失效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并通过叶片雷击模拟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比较分析了不同接闪系统型式叶片的雷击屏蔽失效率,并考虑了风机旋转角度和海洋盐雾附着对雷击屏蔽失效率的影响。分析表明,相比于接闪器–引下线结构型式和叶尖包覆铜网型式,采用主梁包覆铜网型式的叶片雷击屏蔽失效率最小,但综合考虑经济性和易维护性,推荐采用叶尖包覆铜网的接闪系统型式。提出的定量分析方法可为风机叶片接闪系统的优化设计和失效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击屏蔽失效率 风力发电机 接闪系统 盐雾附着 长间隙放电
下载PDF
雷击电弧气爆效应对风机的损伤机制与叶片优化设计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宏博 张敏昊 +3 位作者 李庆民 于万水 郭子炘 Siew Wah Hoon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705-2714,共10页
风机叶片雷击灾害事故频发,而雷击电弧对叶片气爆损伤机制尚不清晰,传统实验手段难以测量损伤过程中的细节参数。因此,以实际风机叶片为基础,搭建雷击电弧路径几何模型。基于磁流体动力学理论,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COMSOL分别探究温度和... 风机叶片雷击灾害事故频发,而雷击电弧对叶片气爆损伤机制尚不清晰,传统实验手段难以测量损伤过程中的细节参数。因此,以实际风机叶片为基础,搭建雷击电弧路径几何模型。基于磁流体动力学理论,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COMSOL分别探究温度和压力在叶片内部的分布情况。进一步,对比不同引弧方式和雷击点位置对叶片材料碳化程度和后缘压力最大值的影响作用。发现叶片在遭受雷击后,雷击点的温度先迅速升高至最大值,然后缓慢降低,高温区域主要分布在雷击电弧周围。叶片后缘的压力先增加至峰值,然后呈现震荡衰减趋势。高压力区域先分布在右侧腹板与后缘之间,后逐渐向整个叶腔内扩散。叶片材料碳化程度和后缘压力最大值与已有文献的实验结果较为吻合,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当雷击点靠近叶尖时,叶片材料碳化程度和后缘压力最大值呈现上升趋势,当引下线布置于主梁时,上述两者均低于引下线布置于右侧腹板的情况。最后,从防雷角度出发,建议将引下线布置于主梁,同时使用环氧树脂将叶片后缘粘接处浇铸成半径为30mm的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机叶片 雷击防护 损伤机制 优化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