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科院系统图书馆特色与专题数据库建设 被引量:15
1
作者 郭孟秀 《图书馆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61-62,共2页
社科院系统图书馆特色与专题数据库建设郭孟秀(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150015)社科院系统图书馆,作为科研单位的文献信息服务机构,既不同于公共图书馆,又有别于高校图书馆,其服务对象主要是从事专业研究的科研人员,且专... 社科院系统图书馆特色与专题数据库建设郭孟秀(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150015)社科院系统图书馆,作为科研单位的文献信息服务机构,既不同于公共图书馆,又有别于高校图书馆,其服务对象主要是从事专业研究的科研人员,且专业相对稳定,均为社会科学范畴。其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科院 图书馆 专题数据库
下载PDF
社科院图书馆现状分析与发展模式探讨 被引量:7
2
作者 郭孟秀 《图书馆建设》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4-45,共2页
本文在对社会科学院系统的 2 0多个图书馆 (文献信息中心 )现状调查的基础上 ,较系统地分析了我国社科院图书馆事业的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依据上述研究 ,总结出社科院系统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新模式 :重新定位 ,走特色之路。对部门设置... 本文在对社会科学院系统的 2 0多个图书馆 (文献信息中心 )现状调查的基础上 ,较系统地分析了我国社科院图书馆事业的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依据上述研究 ,总结出社科院系统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新模式 :重新定位 ,走特色之路。对部门设置、服务方式及其职能调整都进行了论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科院图书馆 现状 发展模式 高校图书馆
下载PDF
论中华民族的多元民族文化观 被引量:9
3
作者 郭孟秀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4-138,共5页
民族文化观是人们对一个民族包括自身民族与他民族文化的观念、态度和价值取向。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观产生于多元的文化起源,形成于多民族长期的接触与交往。它既有多元的特征,也有一体的特征。在历史上,这种文化态度对中国各民族团结... 民族文化观是人们对一个民族包括自身民族与他民族文化的观念、态度和价值取向。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观产生于多元的文化起源,形成于多民族长期的接触与交往。它既有多元的特征,也有一体的特征。在历史上,这种文化态度对中国各民族团结、国家和平统一以及社会发展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世界格局与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当今社会,多元民族文化观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多元 民族文化观
下载PDF
挹娄文化考 被引量:3
4
作者 郭孟秀 胡秀杰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2-180,共9页
史料中关于挹娄的记述主要出现于两汉三国时期,但挹娄的实际存史时间可至少延续到魏晋时期。两汉时期的滚兔岭文化已经被确认为文献所载的挹娄文化遗存,凤林文化与滚兔岭文化具有明显的直接承继关系,二者在存史时间、地望、文化特征等... 史料中关于挹娄的记述主要出现于两汉三国时期,但挹娄的实际存史时间可至少延续到魏晋时期。两汉时期的滚兔岭文化已经被确认为文献所载的挹娄文化遗存,凤林文化与滚兔岭文化具有明显的直接承继关系,二者在存史时间、地望、文化特征等方面均与文献中的挹娄文化相符。滚兔岭文化属于文献记载的早期挹娄文化,凤林文化就必定属于晚期挹娄文化,二者共同构成了汉至魏晋时期的挹娄文化。挹娄文化主体特征体现在年代、居住形式、生业方式与陶器组合等四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挹娄 波尔采-蜿蜒河文化 滚兔岭文化 凤林文化 东北民族史
下载PDF
试论清代满族文化的变迁 被引量:4
5
作者 郭孟秀 《满语研究》 CSSCI 2012年第2期118-123,共6页
有清一代,满族文化经历了发展、兴盛、分化与转型的变迁过程,其鼎盛时期亦即"轴心期",努尔哈赤迁都盛京沈阳(1625)到1644年清军入关的20年。清朝入关后,满族生计方式的转变与群体的分化直接促使了其文化的分化,八旗生计与辛... 有清一代,满族文化经历了发展、兴盛、分化与转型的变迁过程,其鼎盛时期亦即"轴心期",努尔哈赤迁都盛京沈阳(1625)到1644年清军入关的20年。清朝入关后,满族生计方式的转变与群体的分化直接促使了其文化的分化,八旗生计与辛亥革命则导致了满族文化的转型与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族 文化变迁 轴心期 文化危机 文化转型
下载PDF
宁安依兰岗满族关氏家族祭祀探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郭孟秀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6-123,共8页
作为黑龙江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宁安依兰岗满族关氏家族祭祀经数代传承,至今仍较完整地保留了满族传统的祭祀文化风俗。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关氏家族祭祀仪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表现在祭祀性质与功能上的转变,禁忌的松弛,程式的简化等... 作为黑龙江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宁安依兰岗满族关氏家族祭祀经数代传承,至今仍较完整地保留了满族传统的祭祀文化风俗。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关氏家族祭祀仪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表现在祭祀性质与功能上的转变,禁忌的松弛,程式的简化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族 家族祭祀 萨满 关氏 宁安依兰岗
下载PDF
试论满族文化的生成 被引量:9
7
作者 郭孟秀 《满语研究》 2009年第2期104-109,共6页
"满族文化"具有很宽泛的内涵,学术界在使用这一术语时所涉的对象具有很大的差异,笔者认为满族文化主要是指满族总体的生存方式或生活样态,即满族的文化模式。构成满族共同体的各部族在日常生活领域所体现出的"家族相似性... "满族文化"具有很宽泛的内涵,学术界在使用这一术语时所涉的对象具有很大的差异,笔者认为满族文化主要是指满族总体的生存方式或生活样态,即满族的文化模式。构成满族共同体的各部族在日常生活领域所体现出的"家族相似性"为满族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具有外在强制作用的政权形式与组织形式,以及发挥着内部凝聚力的共同语言,也对满族文化的生成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族文化 文化模式 八旗制度 满语文
下载PDF
满语濒危原因探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郭孟秀 《满语研究》 2008年第2期30-36,共7页
作为当下的一种濒危语言,满语经历了一个由盛至衰的演变过程。其变迁的原因既有与其他濒危语言相一致的共同之处,也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归纳起来共分为四个方面:满汉民族接触,满族文化变迁,满族人口变迁及满族主体的语言态度转变。
关键词 满语 濒危语言 濒危原因
下载PDF
试论满族文化的生存维度 被引量:6
9
作者 郭孟秀 《满语研究》 2014年第1期127-132,共6页
从文化本体出发,满族文化的生存维度可以划分为三个层面:历史性维度,包括不同历史时期满族文化的变异性、传统性与连续性;社会性维度,指满族文化在共时层面上与其他民族文化相互接触与影响;现代性维度,指在满族文化的历史性与社会性的... 从文化本体出发,满族文化的生存维度可以划分为三个层面:历史性维度,包括不同历史时期满族文化的变异性、传统性与连续性;社会性维度,指满族文化在共时层面上与其他民族文化相互接触与影响;现代性维度,指在满族文化的历史性与社会性的维度基础上建构而成的具有明显现代特征的文化形态。这也是我们认识理解满族文化的三个维度。分析满族文化的生存维度有助于更加客观准确地理解把握满族文化,避免对满族文化的偏见与误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维度 满族文化 历史性 社会性 现代性
下载PDF
满族文化现代样态刍议 被引量:6
10
作者 郭孟秀 《满语研究》 2011年第2期87-91,共5页
在当下多种文化相互接触与交流的环境中,满族文化呈现一种新的样态。按文化存在的状态,将满族文化的现代样态可分为活态文化形式、固化文化形式和介于二者之间的中间形式。
关键词 满族文化 活态文化 固化文化 中间类型文化
下载PDF
论三家子满语口语使用的演变 被引量:6
11
作者 郭孟秀 《满语研究》 2003年第1期79-89,共11页
富裕县达满柯友谊乡三家子满族村是目前满语保存最好的村屯,但较之以往也已大大衰退,仅有少数满族老人能够较好地讲述满语。在20世纪60年代至本世纪初不到50年的时间内,满语在三家子村经历了由普遍使用的交际工具到逐渐退化并最后消失... 富裕县达满柯友谊乡三家子满族村是目前满语保存最好的村屯,但较之以往也已大大衰退,仅有少数满族老人能够较好地讲述满语。在20世纪60年代至本世纪初不到50年的时间内,满语在三家子村经历了由普遍使用的交际工具到逐渐退化并最后消失的演变过程。本文根据以往学者在不同时间对该村的调查资料,结合作者本人的调查情况,就三家子村满语使用情况的演变过程以及导致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家子村 满语 使用情况 演变
下载PDF
试论早期满文文献分类 被引量:4
12
作者 郭孟秀 《满语研究》 2002年第1期53-57,共5页
有清一代留下的大量满文文献,包括浩如烟海的满文档案,真实记载了清代从勃兴、发展到繁荣的历史过程,不仅是中国历史文献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研究满族历史、清史和东北地方史的珍贵史料。早期满文文献因其原始性、真实性和稀有... 有清一代留下的大量满文文献,包括浩如烟海的满文档案,真实记载了清代从勃兴、发展到繁荣的历史过程,不仅是中国历史文献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研究满族历史、清史和东北地方史的珍贵史料。早期满文文献因其原始性、真实性和稀有性则更具独特价值。本文就早期满文文献界定、分类的意义、分类的基本原则、类目体系设置、分类标识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文 文献 语言 内容 时代特征 分类原则 类目 分类标识
下载PDF
略论满语濒危过程 被引量:6
13
作者 郭孟秀 《满语研究》 2007年第2期38-47,共10页
满语的使用经历了由单一少数民族使用的语言发展成为全国通用的国语,之后又逐渐衰落,直至最后退出使用的过程。整个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清入关前时期,此时满语的使用非常稳定,不仅满族自身将其作为主要的交际工具,而且还有... 满语的使用经历了由单一少数民族使用的语言发展成为全国通用的国语,之后又逐渐衰落,直至最后退出使用的过程。整个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清入关前时期,此时满语的使用非常稳定,不仅满族自身将其作为主要的交际工具,而且还有部分蒙古、汉等民族亦学习并使用满语。第二阶段为清军入关后直至清末,这一阶段基本展示了满语使用从兴盛至衰退的整个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语 濒危语言 濒危过程
下载PDF
试论满文文献特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孟秀 《满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3-78,共6页
有清一代留下的大量满文文献 ,包括浩如烟海的满文档案 ,真实记载了满族从勃兴、发展到繁荣的历史过程 ,不仅是中国历史文献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是研究满族历史、清史和东北地方史的珍贵史料。满文文献 ,作为一种用少数民族语言... 有清一代留下的大量满文文献 ,包括浩如烟海的满文档案 ,真实记载了满族从勃兴、发展到繁荣的历史过程 ,不仅是中国历史文献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是研究满族历史、清史和东北地方史的珍贵史料。满文文献 ,作为一种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为记录符号的历史文献 ,具有与其他文献迥异的特征。本文就满文文献的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特征予以概要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语文 文献 特征
下载PDF
入关后满族物质文化的变迁 被引量:4
15
作者 郭孟秀 《满语研究》 2007年第1期84-89,共6页
入关后满族物质文化变迁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进入京畿地区的满族逐渐脱离了原有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也发生了转变,特别是经过大范围、多层面与汉民族的接触与交往,其物质文化变迁较为明显。居住在东北地区的满族生活环境与生计方式... 入关后满族物质文化变迁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进入京畿地区的满族逐渐脱离了原有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也发生了转变,特别是经过大范围、多层面与汉民族的接触与交往,其物质文化变迁较为明显。居住在东北地区的满族生活环境与生计方式都没有大的变化,且因地处偏僻而受其他民族文化影响较小,从而得以较完整地保留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风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族 物质文化 文化变迁 入关后
下载PDF
东北三省满文官印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郭孟秀 《满语研究》 2004年第1期35-40,共6页
清代满文官印大致可以区分为三大类 ,即御宝、百官印信及钤记。目前 ,东北地区发现的满文官印中 ,尚未有御宝类实物 ,品官印信占绝大多数。本文在已发表的考古材料基础上 。
关键词 满文 官印 清代 东北三省
下载PDF
黑河地区满语使用现状调查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郭孟秀 《满语研究》 2003年第2期82-88,共7页
黑河地区曾是黑龙江省乃至全国满语使用较好的地区之一,也是研究满语、满族文化的重要基地。但在较短时间里,满语在这里却迅速衰退,时至今日将近消失。本文基于对这一地区满语曾经使用较好的大五家子、下马厂、孙吴沿江乡西屯、四季屯... 黑河地区曾是黑龙江省乃至全国满语使用较好的地区之一,也是研究满语、满族文化的重要基地。但在较短时间里,满语在这里却迅速衰退,时至今日将近消失。本文基于对这一地区满语曾经使用较好的大五家子、下马厂、孙吴沿江乡西屯、四季屯以及逊克等地的实地调查,对该地区满语使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地区 满语 现状
下载PDF
肃慎族系演进考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孟秀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7-166,共10页
肃慎族系为东北古代民族三大族系之一。根据史书记载,肃慎族系之挹娄、勿吉、靺鞨、女真各部为肃慎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异称。部分专家学者根据史书记载而归纳出肃慎系这一概念及族系直线传承方式,并逐渐为学术界所认同。经过考证可以发现... 肃慎族系为东北古代民族三大族系之一。根据史书记载,肃慎族系之挹娄、勿吉、靺鞨、女真各部为肃慎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异称。部分专家学者根据史书记载而归纳出肃慎系这一概念及族系直线传承方式,并逐渐为学术界所认同。经过考证可以发现,肃慎族系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部落到部落联盟再到文化民族,由族系内部发展到族系外成员加入的多线复合式递进演化历程,而绝非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直线式承继。以族系为视角,可以进一步深化东北古代民族历史及民族关系史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肃慎族系 东北 古代民族史
下载PDF
满语教育现状评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郭孟秀 《满语研究》 2015年第2期5-10,共6页
为保护传承处于濒危状态的满语,目前在全国范围内举办的满语教育与培训活动,可划分为四种类型:以黑龙江省富裕县三家子村为代表的满语原生态保护传承,中小学开设满语课程,社会自发举办满语培训班和高等教育高层次人才培养。这四种类型... 为保护传承处于濒危状态的满语,目前在全国范围内举办的满语教育与培训活动,可划分为四种类型:以黑龙江省富裕县三家子村为代表的满语原生态保护传承,中小学开设满语课程,社会自发举办满语培训班和高等教育高层次人才培养。这四种类型的满语教育各有特色,为满语的保护传承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各自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语 满语教育 濒危语言
下载PDF
满族入关前物质文化特征 被引量:3
20
作者 郭孟秀 《满语研究》 2006年第1期89-97,共9页
入关前满族物质文化处于一个快速发展与变迁的阶段。其经济生产方式由以传统的畜牧经济为主发展为以农业经济为主,以畜牧、狩猎、采集等为辅的多种经济并存的格局,而且各种经济生产水平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在衣、食、住、行诸方面,明末... 入关前满族物质文化处于一个快速发展与变迁的阶段。其经济生产方式由以传统的畜牧经济为主发展为以农业经济为主,以畜牧、狩猎、采集等为辅的多种经济并存的格局,而且各种经济生产水平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在衣、食、住、行诸方面,明末女真人在承袭传统风俗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其他民族主要是汉族的一定成分,渐次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与地域特色的生活习俗,这些习俗有的在满族入关后仍旧得以保留沿用,有的则又有所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族 入关前 物质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