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I影像组学诊断早期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1
作者 郭宝静 井梦涵 路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013-0016,共4页
探究在早期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中,应用MRI影像组学的价值。方法 收集2021年8月至2023年7月期间本院80例乳腺癌患者的数据作为样本,运用MRI影像组学诊断方法与传统综合诊断方法进行对比,并且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作为参考,评... 探究在早期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中,应用MRI影像组学的价值。方法 收集2021年8月至2023年7月期间本院80例乳腺癌患者的数据作为样本,运用MRI影像组学诊断方法与传统综合诊断方法进行对比,并且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作为参考,评估两种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与综合诊断相比,MRI影像组学的诊断灵敏度较高(P<0.05);在阳性群体中,直方图参数-均匀度、形态学参数-包容比、灰度共生矩阵参数-全角度相关性较低,而纹理特征参数-全角度集群突出方差、游程矩阵参数-长行程优势较高(P<0.05);MRI影像组学参数的直方图参数、形态学参数、纹理特征参数、灰度共生矩阵参数、游程矩阵参数在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分析中表现出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具有显著相关性,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结论 在早期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中,应用MRI影像组学观察可以在非侵入性的情况下准确预测患者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影像组学 早期浸润性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节转移 诊断
下载PDF
小儿快速心律失常320例射频消融效果和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小梅 丁燕生 +3 位作者 郭宝静 周菁 任自文 张宏艳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1年第3期121-124,共4页
目的 探讨小儿不同类型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效果 ,构成比和相应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 1991年 3月~ 2 0 0 0年 12月我院经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 32 0例患儿进行分析。结果  32 0例患儿 (年龄 6个月~ 16岁 )中 ,2 2 5例为旁道参与... 目的 探讨小儿不同类型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效果 ,构成比和相应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 1991年 3月~ 2 0 0 0年 12月我院经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 32 0例患儿进行分析。结果  32 0例患儿 (年龄 6个月~ 16岁 )中 ,2 2 5例为旁道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AVRT) ,其中左侧房室旁路消融成功率为 98 3% ,右侧房室旁路成功率为 93%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 5 8例 ,成功率为98% ,复发率为 4 6 % ;房性心动过速和心房扑动 6例 ,成功率为 83% ,复发率为 17%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IVT) 31例 ,左室间隔部IVT成功率为 10 0 % ,右室流出道IVT成功率为 85 7% ,总复发率为12 %。并发症 1 6 % (5 / 32 0 ) ,其中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2例 ,1例为左侧房室旁路 ,2个月后恢复正常 ,1例为AVNRT ;动静脉栓塞 3例 (8个月~ 3岁 ) ,静点尿激酶后缓解。 31例IVT心室速率为 15 0~ 2 40(198± 2 6 )次 /min ,QRS波时限 0 0 9~ 0 12 (0 10± 0 0 1)s,2 5例有室房分离。 2 2例室速 (VT)起源于左室 ,9例起源于右室流出道。全部 32 0例快速心律失常中 ,合并器质性心脏病 10例 ;因心动过速持续发作并发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9例 ,其中 4例经射频消融成功治疗后心脏各项指标恢复正常。结论 小儿射频消融术是相对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心律失常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儿童
下载PDF
经胎盘转运地高辛治疗胎儿快速心律失常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杨冬 李燕娜 +5 位作者 张豪锋 刘晓伟 韩玲 何怡华 郭宝静 张军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11期985-988,1001,共5页
目的:评价经胎盘转运地高辛治疗胎儿室上性心动过速(SVT)和心房扑动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并经胎盘转运地高辛治疗的3例胎儿SVT和3例心房扑动的临床资料。所有孕妇口服地高辛... 目的:评价经胎盘转运地高辛治疗胎儿室上性心动过速(SVT)和心房扑动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并经胎盘转运地高辛治疗的3例胎儿SVT和3例心房扑动的临床资料。所有孕妇口服地高辛剂量为0. 125mg、每天1~2次,3d后以0. 125mg或0. 25mg,每天2次维持治疗。l周为1疗程。每周监测母体外周血地高辛浓度及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维持胎儿心脏指标基本正常或至孕妇分娩。结果:胎儿水肿:6例胎儿中4例(66. 7%)存在胎儿水肿; CVPS评分:1例9分,5例≤6分;疗效:经地高辛治疗后,2例治疗有效,1例病情改善,3例治疗失败;妊娠结局:2例家属放弃治疗并行利凡诺羊膜腔注射中期引产术,4例行剖宫产术分娩活婴(其中3例足月儿,1例早产儿);新生儿结局:4例活产儿随访3~18个月,生长发育符合生长曲线,未发生心律失常。结论:经胎盘转运地高辛治疗胎儿SVT和心房扑动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心律失常 胎盘转运地高辛
下载PDF
MRA联合CTA检查对脑血管狭窄诊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郭宝静 徐红卫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6期194-195,共2页
目的:探究MRA联合CTA检查对脑血管狭窄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期间郑州大学第五附属收治的75例经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确诊的脑血管狭窄患者,分别对以上患者做CTA及MRA检查,对比三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 目的:探究MRA联合CTA检查对脑血管狭窄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期间郑州大学第五附属收治的75例经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确诊的脑血管狭窄患者,分别对以上患者做CTA及MRA检查,对比三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以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MRA联合CTA检查准确率高于单一MRA检查或CTA检查(P<0.05),MRA检查与CTA检查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A联合CTA检查对脑血管狭窄诊断准确率高,且花费小、无创伤,可以作为脑血管狭窄诊断的首选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A检查 CTA检查 脑血管狭窄
下载PDF
基于多层螺旋CT双能量参数联合临床特征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
5
作者 孙樱函 郭宝静 +3 位作者 杜传庆 程留慧 周聪 王道清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83-1089,共7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双能量参数联合临床特征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CLNM)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0例经病理证实为PTC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训练组196例,验证组84例。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TC患者CLNM...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双能量参数联合临床特征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CLNM)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0例经病理证实为PTC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训练组196例,验证组84例。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TC患者CLNM的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模型,最终建立列线图。使用ROC曲线、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对预测模型进行评估。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钙化、静脉期能谱曲线斜率(VK)和动脉期标准化CT值(ANCT)可能是影响CLNM的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钙化(P=0.03)和ANCT(P=0.02)是CLNM的独立预测因素,VK(P=0.41)是CLNM的危险因素并纳入模型,建立列线图。训练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1(0.727~0.954);验证组曲线下面积为0.854(0.668~1.000)。列线图对训练组和验证组都表现出良好的校准和鉴别能力。结论钙化、ANCT及VK是CLNM的3个独立预测因素,能够较好地预测PTC患者是否发生CLNM,帮助临床医师对PTC患者术前CLNM进行准确评估,为实现PTC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提供更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甲状腺乳头状癌 颈部淋巴结转移 列线图模型
原文传递
小儿快速型心律失常24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李小梅 郭宝静 +5 位作者 张宏艳 丁燕生 任自文 李万镇 刘丰 刘雪芹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556-559,共4页
目的 探讨小儿不同类型心动过速的构成比、相应的临床特点和体表心电图 (ECG)特征。方法 对 1985年 3月~ 1999年 4月经我院心内电生理检查确诊为快速型心律失常的 2 40例患儿进行分析 ,其中 2 2 9例经射频消蚀证实。结果  (1) 2 40... 目的 探讨小儿不同类型心动过速的构成比、相应的临床特点和体表心电图 (ECG)特征。方法 对 1985年 3月~ 1999年 4月经我院心内电生理检查确诊为快速型心律失常的 2 40例患儿进行分析 ,其中 2 2 9例经射频消蚀证实。结果  (1) 2 40例患儿中 ,2 15例为室上性心动过速 (SVT) ;2 5例为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IVT)。 2 15例SVT中 ,16 4例为旁道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AVRT) ,其中显性旁道 10 3例 ,隐匿性旁道 5 9例 ,持续性交界区反复性心动过速 (PJRT) 2例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 39例 ,房性心动过速 8例 ,心房扑动 4例。 5 9例隐匿性房室旁道中 ,7例心动过速时体表ECG逆传P波与QRS波重叠或紧随其后 ,与AVNRT无法鉴别。 2 5例IVT心室速率 15 0~ 2 40(198± 2 6 )次 min ,QRS波时限 0 .0 9~ 0 .12 (0 .11± 0 .0 1)s,2 0例有室房分离。 19例室性心动过速 (VT)起源于左心室 ,6例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 (2 ) 2 40例中 ,9例合并器质性心脏病 ,分别为Ebstein畸形、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和心肌炎。 9例因心动过速持续发作而并发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其中 4例经射频消蚀成功治疗后心脏各项指标恢复正常。结论  (1)AVRT和AVNRT是小儿室上性心动过速中最常见的两种类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儿童 心动过速 体表心电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