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虫花棒束孢菌株固体培养提取物抗氧化和抗菌活性初步测定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永会 郭宸昱 +4 位作者 王文婧 蒋岚 李熠 吴红梅 姚一建 《生物技术进展》 2016年第5期361-365,共5页
虫花棒束孢(Isaria farinosa)是一种常见的土栖昆虫病原真菌,在害虫生物防治方面有着广泛研究和应用,其对人体保健、药效和活性成分等方面也有一定的研究。为了揭示不同菌株之间的差异,选择7个来源不同的菌株,经形态和分子鉴定后,通过... 虫花棒束孢(Isaria farinosa)是一种常见的土栖昆虫病原真菌,在害虫生物防治方面有着广泛研究和应用,其对人体保健、药效和活性成分等方面也有一定的研究。为了揭示不同菌株之间的差异,选择7个来源不同的菌株,经形态和分子鉴定后,通过大米固体培养和乙酸乙酯提取,进行了抗氧化和抗菌活性测定。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虫花棒束孢菌株,经相同条件的培养和提取得到的产物在抗氧化和抗菌活性方面呈现明显的差异,以菌株2142表现最佳,在抗菌实验中尤其突出。菌株2142乙酸乙酯粗提物(200 mg/m L)对蜡样芽胞杆菌的抗菌活性达到与阳性对照氨苄西林钠(80μg/m L)相似的水平。该菌株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利用虫花棒束孢菌株研发保健产品或医药产品具有很好的潜力,但其菌株来源需要十分关注;筛选对人体安全可靠,并有利于产品开发利用的优良菌株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花棒束孢 蝙蝠蛾拟青霉 乙酸乙酯粗提物 抗氧化活性 抗菌活性 菌株差异
下载PDF
不同虫花棒束孢菌株固体培养粗提物抗病毒活性测定 被引量:1
2
作者 郭宸昱 王文婧 +1 位作者 王永会 姚一建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50-655,共6页
目的对不同虫花棒束孢菌株固体培养物进行有机溶液提取,并测定其抗肠道病毒71型(EV71)、黄热病病毒、日本脑炎病毒和登革病毒的活性。方法选取7个虫花棒束孢菌株,经常规活化、培养后,收集菌丝或培养混合物,采用乙酸乙酯浸泡,提取得到粗... 目的对不同虫花棒束孢菌株固体培养物进行有机溶液提取,并测定其抗肠道病毒71型(EV71)、黄热病病毒、日本脑炎病毒和登革病毒的活性。方法选取7个虫花棒束孢菌株,经常规活化、培养后,收集菌丝或培养混合物,采用乙酸乙酯浸泡,提取得到粗提物。利用细胞病变效应(CPE)观察法评价不同粗提物浓度(1.6、8.0、40.0和200.0μg/ml)抗4种供试病毒的活性。结果菌株1705、1785、2138、2140、2142、2185、CBS111113粗提物含量分别为417.1、346.4、380.7、338.0、474.3、458.0、475.9 mg,均为黄褐色油状;菌株2138、2140、2142的粗提物对登革病毒表现出较强的抗病毒活性。其中,菌株2138在200.0μg/ml浓度下对登革病毒有抑制作用,且无明显细胞毒性;菌株2140在40.0μg/ml和200.0μg/ml浓度下对正常细胞无明显毒性,且能够抑制50%的细胞病变;菌株2142在40.0μg/ml时对登革病毒有抑制,且无明显细胞毒性。其他菌株的粗提物对4种供试病毒均无明显抗病毒活性。结论不同来源虫花棒束孢菌株粗提物抗登革病毒活性不同,以菌株2142的抗病毒活性较强。部分菌株粗提物无明显抗病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花棒束孢 固体培养 粗提物 抗病毒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