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沙必利合多虑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1
作者 郭希邦 叶子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4年第9期565-566,共2页
关键词 西沙必利 多虑平 消化不良 治疗功能 平片 FD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维生素K_3、酚妥拉明治疗肺心病60例临床观察
2
作者 郭希邦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4年第15期11-12,共2页
肺心病是内科常见的危重症,基层医院尤为多见,但一般常规治疗疗效欠佳。近2年来我们应用维生素K3、酚妥拉明治疗慢性肺心病6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常规治疗 肺心病 酚妥拉明 维生素K3 例临床观察 常见 疗效欠佳 一般 应用 基层医院
下载PDF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合并肝性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3
作者 郭希邦 李冶刚 叶瑞华 《现代实用医学》 2013年第6期666-668,共3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HE)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乙肝后肝硬化合并HE患者,同时选取同期住院的53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未合并HE患者作为对照。对患者进行HE分期和肝功能分级,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HE)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乙肝后肝硬化合并HE患者,同时选取同期住院的53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未合并HE患者作为对照。对患者进行HE分期和肝功能分级,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及生化指标的情况。结果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HE患者中,感染位居HE诱因首位;两组肝功能分级、腹水、血氨、血钠、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尿素氮及凝血酶原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Ⅳ期患者与其他各期血氨水平、Ⅰ期与其他各期血钠水平及Ⅳ期与Ⅰ期、Ⅱ期血尿素氮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积极去除诱因是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HE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性脑病 危险因素 分析
下载PDF
针对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强化治疗末期痰菌未阴转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郭希邦 李冶刚 程正文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13年第3期366-367,共2页
目的分析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强化治疗末期痰菌未转阴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最优化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3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54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标准化的抗结核治疗和降糖治疗。在治疗前,... 目的分析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强化治疗末期痰菌未转阴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最优化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3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54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标准化的抗结核治疗和降糖治疗。在治疗前,需记录患者的痰涂片情况、糖尿病病程、胸片、空腹血糖值及血清白蛋白;待患者进入强化治疗末期,再记录患者的空腹血糖、治疗前后血糖差值及复查痰菌情况,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54例患者经标准的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后,31例(57.4%)痰菌转阴,23例(42.6%)未转阴。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治疗前血清白蛋白水平、结核病灶范围、是否合并空洞及数量、抗结核治疗前空腹血糖、糖尿病病程、强化期末空腹血糖及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差值与强化治疗末期痰菌是否转阴有显著相关性。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抗结核治疗前空腹血糖、糖尿病病程、结核病灶范围是痰菌未阴转的危险因素,而治疗前血清白蛋白含量是痰菌转阴的保护因素。结论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应重视糖尿病的早期治疗,在实施抗结核治疗前应有效控制血糖,并需要重视自身营养状况,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糖尿病 痰菌 转阴率
原文传递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检测意义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冶刚 张超飞 郭希邦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15年第10期775-776,共2页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与健康者外周血B、T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探讨外周血B、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HBV感染临床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门诊慢性HBV感染者78例,采用流式细胞仪和荧光定量...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与健康者外周血B、T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探讨外周血B、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HBV感染临床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门诊慢性HBV感染者78例,采用流式细胞仪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对78例慢性HBV感染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B、T淋巴细胞亚群及HBV载量进行检测。结果健康体检组、HBV携带组和慢性乙肝组CD3+、CD3+CD4+、CD3+CD8+和CD4+/CD8+的细胞百分比逐渐递减,其中健康体检组与HBV携带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体检组、HBV携带组分别与慢性乙肝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CD19+、CD5+CD19+的细胞百分比值逐渐增高,其中健康体检组与HBV携带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体检组、HBV携带组分别与慢性乙肝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体检组与HBV DNA阴性组相比,外周血B、T淋巴细胞亚群各细胞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体检组、HBV DNA阴性组与HBV DNA阳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病毒感染可导致细胞免疫功能发生改变,外周血B、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对判断乙肝病毒感染者病情进展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淋巴细胞亚群 病毒载量
原文传递
HP感染对肝硬化患者血氨水平及肝性脑病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冶刚 张超飞 +1 位作者 郭希邦 朱侠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1889-1891,共3页
目的探讨HP感染对肝硬化患者血氨水平及肝性脑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间入院诊治的120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HP阳性患者和HP阴性患者各60例,将两组患者按不同肝功能分级,检测其血氨水平及肝性脑病患病... 目的探讨HP感染对肝硬化患者血氨水平及肝性脑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间入院诊治的120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HP阳性患者和HP阴性患者各60例,将两组患者按不同肝功能分级,检测其血氨水平及肝性脑病患病情况,分析得出结果。结果HP阳性患者的血氨水平高于HP阴性患者(P〈0.05);HP阳性患者根治后,其血氨水平和患肝性脑病人数均明显降低(P〈0.05)g肝性脑病患者的血氨水平、HP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P〈0.05)。结论HP感染可致肝硬化患者血氨水平及肝性脑病发生率升高,根治HP感染可显著降低肝硬化患者的血氨水平及肝性脑病发生率,是防治肝硬化肝性脑病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螺杆菌感染 肝硬化/并发症/代谢 氨/代谢 肝性脑病/并发症/代谢
原文传递
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长期治疗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冶刚 郭希邦 朱侠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5期4984-4986,共3页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长期治疗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6例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德福韦酯10 mg,q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比夫...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长期治疗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6例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德福韦酯10 mg,q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比夫定600 mg,qd。两组患者均连续服用2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乙型肝炎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血清病毒学指标,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ST、ALB、ALT、TBIL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2年HBV-DNA病毒转阴率、血清病毒下降幅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可以显著地改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水平,长期疗效良好,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比夫定 阿德福韦酯 联合用药 乙型肝炎肝硬化 长期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