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施肥处理下沙苑子产量及质量的变化
1
作者 罗清清 董欢 +7 位作者 曹蔚 邢小军 高淑丽 郭康雅 郭媛 徐培华 杨欣 段琦梅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77,共10页
[目的]豆科植物扁茎黄芪(Astragalus complanatus R.Br.)的干燥成熟种子沙苑子有丰富的药用及营养价值,其市场需求量逐年增长、种植规模不断扩大,考察N、P、K配方施肥对沙苑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可为沙苑子人工栽培合理施肥提供参考。[方... [目的]豆科植物扁茎黄芪(Astragalus complanatus R.Br.)的干燥成熟种子沙苑子有丰富的药用及营养价值,其市场需求量逐年增长、种植规模不断扩大,考察N、P、K配方施肥对沙苑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可为沙苑子人工栽培合理施肥提供参考。[方法]在陕西省大荔县开展大田试验,通过三因素二次D-饱和最优设计对沙苑子进行施肥试验,统计不同小区的产量并以产量为指标建立产量肥效方程,以水溶性浸出物、总黄酮、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沙苑子苷及芒柄花苷的含量为指标测定不同施肥处理下沙苑子的质量。采用熵权法结合灰色关联-TOPSIS法综合评价沙苑子的质量,以综合评价结果为指标建立质量肥效方程。采用频率分析法对产量及质量肥效方程进行优化筛选,综合二者的最佳施肥量交集得到沙苑子的推荐施肥量。[结果]不同施肥处理下沙苑子的产量增加9.11%~61.80%,其中F10(N_(3)P_(3)K_(1);N:135 kg·hm^(-2),P_(2)O_(5):140 kg·hm^(-2),K_(2)O:47.84 kg·hm^(-2))对其产量促进作用最为显著。研究发现NPK肥料对沙苑子产量的影响程度为:P>N>K。F7(N2P2;N:80.50 kg·hm^(-2),P_(2)O_(5):83.48 kg·hm^(-2),K_(2)O:0 kg·hm^(-2))处理下,沙苑子药材品质最佳。NPK肥料对沙苑子质量的影响程度为:N>P>K。综合产量与质量的最佳施肥量得到沙苑子种植时的推荐施肥量为N:69.19~87.28 kg·hm^(-2),P_(2)O_(5):82.43~103.89 kg·hm^(-2),K_(2)O:0.00~67.68 kg·hm^(-2)。[结论]不同施肥配比对种植沙苑子的产量与质量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适当的NPK肥配合施肥可明显提高沙苑子的产量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苑子 三因素二次D-饱和最优设计 配方施肥 质量评价
下载PDF
兴安升麻地上部分化学成分定性和定量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倩 刘传鑫 +4 位作者 郭康雅 张晨宁 张娜 张洁 黄建梅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907-1913,共7页
目的:基于UPLC-Q-TOF/HRMSE定性分析兴安升麻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选取其中潜在活性成分咖啡酸以及药典规定的升麻根茎质控成分阿魏酸、异阿魏酸,建立UPLC定量方法。方法:在ESI正负离子模式下采用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 目的:基于UPLC-Q-TOF/HRMSE定性分析兴安升麻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选取其中潜在活性成分咖啡酸以及药典规定的升麻根茎质控成分阿魏酸、异阿魏酸,建立UPLC定量方法。方法:在ESI正负离子模式下采用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 1.7μm),以0.1%甲酸水-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在柱温40℃、流速0.3 mL/min的条件下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以甲醇-0.5%甲酸水为流动相,在流速0.25 mL/min,检测波长为320 nm的条件下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基于UPLC-Q-TOF/HRMSE定性分析共得到33个化学成分;咖啡酸、阿魏酸、异阿魏酸的定量结果显示,其线性关系r均为0.999,加样回收率在89%~101%,样品中咖啡酸、阿魏酸、异阿魏酸的含量分别为192.8、83.2、121.2μg/g。结论:兴安升麻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主要有皂苷和有机酸类;其中咖啡酸、阿魏酸、异阿魏酸可以作为兴安升麻地上部分质量控制含量测定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安升麻 化学成分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下载PDF
网络毒理学在中药安全性评价中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申佰轩 郭康雅 +2 位作者 郭源辉 孔娇 刘传鑫 《药物评价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9-190,共12页
针对现阶段的网络毒理学研究,系统梳理了网络毒理学在中药安全性研究中的方法特点,实践应用及发展现状,总结了网络毒理学的研究方法与依托工具,对网络毒理学在预测中药不良结局、毒性机制分析、有害成分预判、多学科交叉运用、组学技术... 针对现阶段的网络毒理学研究,系统梳理了网络毒理学在中药安全性研究中的方法特点,实践应用及发展现状,总结了网络毒理学的研究方法与依托工具,对网络毒理学在预测中药不良结局、毒性机制分析、有害成分预判、多学科交叉运用、组学技术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重点关注当前网络毒理学存在的不足与短板,并提出初步的解决策略与完善方案以供同仁参考、批评和借鉴,以期为促进网络毒理学进一步发展及中药安全性评价的构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毒性机制 中药安全 网络毒理学 不良结局预测 组学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