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河南辛夷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鉴定会在郑州召开
- 1
-
-
作者
郭德逊
-
机构
河南省科学院
-
出处
《中草药》
CAS
1983年第9期14-14,共1页
-
文摘
六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六日,'河南辛夷资源开发利用研究'鉴定会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省内外的二十多位专家、教授通过了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和南召县科委在其它九个单位的协作下共同完成的'河南辛夷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的鉴定。 '河南辛夷'又叫'望春花',系木本植物,树体高大,花形优美,且奇香。花蕾作药用,可消炎、扩张血管、抑制中枢神经,对鼻炎、感冒头痛有显著疗效,过去只因栽培技术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产量十分有限,自古至今皆为国内外紧缺药材。三年来,科技工作者对其原生植物、生态习性、品种资源、繁殖技术、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临床疗效等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
-
关键词
利用研究
-
分类号
R-2
[医药卫生]
-
-
题名积极发挥科学技术在国际贸易中的主导作用
- 2
-
-
作者
郭德逊
杨洪雁
-
出处
《河南社会科学》
1995年第3期9-11,共3页
-
文摘
积极发挥科学技术在国际贸易中的主导作用郭德逊,杨洪雁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表面上是经济竞争,但就其本质而论,却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一影响各国建立国际竞争优势的要素分为两类。一类是基础要素,例如自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及人口等;另一类是变化中的...
-
关键词
科学技术
国际贸易
积极发挥
高科技产品
大经贸战略
情报信息
工业制成品
科技人员
技术产品
出售专利
-
分类号
F740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
-
题名我国第三次引进外资高潮:谨防步入种种误区
- 3
-
-
作者
郭德逊
-
出处
《商品流通论坛》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1-36,共6页
-
-
关键词
中国
外资利用
外商
投资
-
分类号
F125.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浅谈技术引进
- 4
-
-
作者
郭德逊
-
出处
《企业活力》
1993年第2期25-26,共2页
-
文摘
科学技术是人类经过不懈努力和辛勤劳动而获得的成果,但发展是不平衡的。工业先进国家在科学技术上,多数要依靠自己的发明、创造和试验,往往要走许多弯路,花费很多的资金和时间;而后起的国家则可以通过引进利用别国的先进技术,可以少走弯路,少花资金,在较短时间内赶上和超过别的先进国家。因而。
-
关键词
技术引进
企业
-
分类号
F273.1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忆国家特许一级注册建筑师赵同祥
- 5
-
-
作者
丁玉英
郭德逊
高蓉生
-
机构
河南省人民医院
河南省科学院科技开发处
《河南文史资料》编辑
-
出处
《河南文史资料》
2007年第3期39-57,共19页
-
文摘
在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中段,有一座占地10余万平方米、气势雄伟、新颖别致的建筑物,它就是被誉为“中国八大院”之一的河南省博物院。该博物院收藏了从史前到近代的12万多件文物,记录了中原地区深厚的文化积淀。这座建筑物被国际建筑师协会第20届大会授予了“当代中国建筑艺术创作成就奖”和“中国百年经典建筑奖”,
-
关键词
注册建筑师
当代中国
文化积淀
中原地区
创作成就
建筑艺术
河南省
建筑物
-
分类号
TU-80
[艺术—艺术设计]
-
-
题名邓小平与国防科技大学的组建
被引量:2
- 6
-
-
作者
郭德逊
-
出处
《党史博览》
2008年第10期4-7,共4页
-
文摘
作为一位放眼世界的战略家,邓小平十分重视教育工作。在军队建设方面,他特别注意军事人才的培养和教育,这是军队强大、国家富强的根本保证。然而,“文革”十年动乱,中国的教育体制非但没有改好,反倒变得更糟糕了。1975年1月,邓小平第二次复出后,下决心抓教育战线上的“拨乱反正”。然而,要从整个教育系统开始并非那么容易,于是他想从他熟悉的军队院校、从他熟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72程学院(简称“军工学院”,因校址设在哈尔滨,故又称“哈军工”)开始。他指示国防科委,抓紧处理“哈军工”的恢复和重建工作。
-
关键词
国防科技大学
邓小平
中国人民解放军
教育工作
军队建设
军事人才
国家富强
“文革”
-
分类号
E251.3
[军事—军事理论]
A849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我在哈军工求学的日子
被引量:2
- 7
-
-
作者
郭德逊
-
出处
《党史博览》
2010年第9期41-45,共5页
-
文摘
在中国的教育史上有这么一颗灿烂的明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因校址在哈尔滨而被人们称为哈军工)。她从1953年创建到1966年改制共办学13年。毕业的学员虽说只有1.1万名,但却出现了许多栋梁之才。
-
关键词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
军工
求学
哈尔滨
教育史
-
分类号
E251.3
[军事—军事理论]
-
-
题名毛泽东:把“哈军工”建设成第二个黄埔军校
- 8
-
-
作者
郭德逊
-
出处
《党史博览》
2006年第4期14-17,共4页
-
-
关键词
黄埔军校
军工
毛泽东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中国人民解放军
工程学院
军队建制
哈尔滨
毕业生
军事
-
分类号
E296.3
[军事—军事理论]
-
-
题名中国计算机事业的航船从哈军工扬帆起航
- 9
-
-
作者
郭德逊
-
出处
《党史博览》
2018年第3期52-57,共6页
-
文摘
电子计算机和核能、航天技术是20世纪人类的重要发明。巨型计算机和“两弹一星”一样反映了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如果说中国的原子弹、导弹、飞船惊天动地的巨响和所向披靡的冲击波给中国人民反对一切敌人的入侵增加了底气的话,那么,1958年9月8日中国第一台电子管专用数字计算机在哈军工(设在哈尔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的诞生。
-
关键词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
计算机事业
军工
扬帆
航船
“两弹一星”
电子计算机
巨型计算机
-
分类号
TP3-24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题名回忆母校哈军工
- 10
-
-
作者
郭德逊
-
出处
《河南文史资料》
2009年第2期38-59,共22页
-
文摘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因校址在哈尔滨而被人们称为“哈军工”),筹建于1952年,1953年正式开学。首任院长兼政委是陈赓大将。
-
关键词
军工
中国人民解放军
母校
回忆
工程学院
哈尔滨
军事
政委
-
分类号
E20
[军事—军事理论]
F812.424
[经济管理—财政学]
-
-
题名陈赓大将与中国的导弹事业
- 11
-
-
作者
郭德逊
-
出处
《党史博览》
2006年第7期18-22,共5页
-
-
关键词
导弹事业
陈赓
中国
大将
钱学森
-
分类号
K825.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饱蘸血泪写医书
- 12
-
-
作者
郭德逊
-
出处
《河南文史资料》
2006年第4期81-92,共12页
-
文摘
有人说,对妻子的爱,是男人事业动力不竭的源泉。因为爱会使一个男人用心至极,用情至极,进发出超人的力量,做出不同于一般人的事业。
-
关键词
医书
人的力量
事业
男人
妻子
-
分类号
C913.1
[经济管理]
-
-
题名亲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 13
-
-
作者
郭德逊
-
出处
《河南文史资料》
2011年第1期21-36,共16页
-
文摘
上世纪60年代,我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因校址在哈尔滨,又称“哈军工”)学习。作为一名学生,我有幸亲临现场观看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关键词
原子弹爆炸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
60年代
哈尔滨
-
分类号
G214.2
[文化科学—新闻学]
-